家具经销商集体弱势 如何求变?
销售商相对于生产商,理论上应当思维更灵活,更善变,更能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在家具产业链上,销售商进行的革命性的创新微乎其微,整个产业链上,生产企业成为领导者,掌舵者,成为革命性创新的主力军。
而作为家具产业链最核心的销售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声音,几乎完全被生产企业引领着前进。
这样的状况并不正常,未来,这样的局面也一定会被打破。
销售商应是市场变化的主力军
销售商与市场离得最近,每天都在市场上与消费者接触,最能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消费动向,而事实上,引领市场的主要力量却来自生产企业。
在实际的市场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生产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创意源头,正是来自于销售商。一些销售商向生产企业的研发部门、高层决策者通风报信,告诉企业什么样的产品在市场上热销,于是生产企业组织设计人员设计,组织生产部门生产、打样,再交由销售商评议,改进,最后,一款新产品问世。
销售商在产品更新的过程中,其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销售商的这种作用,却往往被厂家刻意低调处理,常常突出强调的是工厂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把握市场的能力。
中国销售企业的集体弱势,导致了诸多的问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缺乏超前性,生产企业浪费严重,生产盲目性大,缺乏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与对消费喜好的及时掌握。
这种销售企业处于仆从地位的状态,也严重阻碍了家具业的整体发展。
家具业已经从数量扩张型行业向质量发展型行业进化,消费者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消费者在传统的地面家具产业链上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他们毅然决然地给予了虚拟的网络渠道。这种购买方式的转变,重创了传统家具营销模式。这也是当前传统家具业感到生意难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剧烈变化的市场中,销售商其实应该是最有话语权的一群。但是他们的话语,在整个产业链上却“人微言轻”,没有得到最充分的重视。
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变了
在科技改变世界的今天,消费者的喜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具卖场里人流稀少,并不能完全解读为是房地产市场下滑所导致的。最近与一位省会城市的知名品牌食品供应商聊天,她表示,在省会城市的大型卖场里也是门可罗雀,服务人员的数量在大多数时候超过了顾客的数量。传统渠道的销售额少得惊人。
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正在发生无可挽回的变化:年轻一族更愿意在网上消费。无论对错,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并且可能是难以逆转的现象。
销售商面对这样的变化,应该与生产企业紧急研讨应对之策。
如果想清楚了,消费者乐意在网上消费,并不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销售企业将专卖店搬到网上,并不是多困难的事,而网店的成本,其实远远低于实体店的成本。
可悲的是,大多数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都坚信:消费者终有一天会回到实体店来消费,过去的好日子会回来的。在这样的臆想中,他们将本可以用来争夺网络市场销售份额的时间与空间拱手交给了新生的创业者,坐视他们在网上势如破竹地开拓自己的领地而无动于衷,坐以待毙。
以变应变 不变将无路可走
这是一个需要全方位思考问题,需要打破条条框框、打破权威思考问题的时代,作为最前沿、最应具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一个群体,销售商必须以变应变,紧跟消费者变化的步伐。不变的销售商,肯定会无路可走。
当前,家具销售领域,确实还有一大部分消费者习惯于传统卖场,乐意在传统卖场一掷千金,乐意于在传统卖场获取售后服务,乐意于眼见为实的购买。
但是整个家具世界正在发生着解构重组式的变化,新生代消费者自信、任性,很多时候他们很注重情调、品格,甚至消费的方式,与他们的上一代相比,他们是中华大地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群。用任何已有的理论都不太好解释他们的消费行为。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还是要消费的,有的时候甚至会不计价格地消费。
销售商必须彻底地放弃陈见,认真研究新生代消费者的特点、偏好,打破陈规,破除任何貌似有理的教条,去实践中探索最有效的销售方式,以满足他们的极具时代特点的消费需求。
家具市场仍然很大,利润仍然非常可观,只是,这一座金矿,开采的方式需要完全改变。
而找到新的采金方式的人,最应该出现在贴近消费者的销售商中。
随着实木家具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势必会导致其原料——木材的大量消耗,这已成为环保家具的隐患。而如果采用一些生长周期长的名贵木种,更将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在全球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使用生长周期短的优质木料来替代其它木种已成当务之急。
松木家具最具主流潜力
松木这一速生树种引起了部分实木家具制造商的注意。松木家具最早诞生地是北欧,北欧制造商创造性地化腐朽为神奇,将原本被过量树脂拥挤的速生树种经脱脂烘干变成优质板材。在欧洲,松木家具的销售量占到实木家具销售总量的60%,近年由欧洲向中国出口的家具,也都是以适合亚洲气候特点且性价比较高的天然松木家具为主。
有关专家大胆预测:在今后几年,松木家具都将独占鳌头,成为环保家具的潮流先锋。松木家具弹性和透气性好,实用性强,经久耐用。更重要的是与大量使用粘合剂的非实木家具对空气的污染相比,松木家具还具备吸收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目前,松木家具不仅在国内畅销,也受到欧美家庭的认同。据意大利家具研究中心统计,中国松木家具出口额在7年里增加了五倍,从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国内松木家具价格固然没有进口家具那么昂贵,在品质上也毫不逊色,但是要与进口家具品牌分庭抗争,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松木家具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前途光明路难行
“国际消费者环境意识已经在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的这种意识却不是很强,但是在选购环保的松木家具时,一定要看它是否有‘绿色标签’。”所谓“绿色标签”就是指获得国际公认的FSC森林认证标识,就像对食品进行“绿色食品”认证一样,FSC森林认证就是给符合环保标准的木材及其制成品贴上“标签”,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FSC森林认证既保证了森林是按环保的、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经营,又保证贴有FSC标志的产品来自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它要求从森林做起,包括从原木、板材的运输,直到松木家具生产出来,所有流程都受到管控,是对木材产品的全程认证。只有获得这项认证的企业,才能真正确保松木家具产品的原料来自经FSC认证的森林。
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对FSC森林认证体系的陌生,我国家具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按照最近出自欧盟的一项“贸易鼓励安排”政策,如果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商品,包括林产品,其生产过程符合欧盟的要求,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关税优惠。木制品一旦贴上FSC标签,在出口到欧盟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获得欧盟的“贸易鼓励安排”,从而向海关申请比例可观的关税折扣。
中国松木家具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当务之急是如何引导家具业走向健康发展。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已经使家具原料相当匮乏,在解决家居环境保护的同时,制造商更应重视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从家具业的长远发展上看,与世界家具行业接轨最为紧密的松木家具成为行业的新时尚,也是大势所趋。
日前,某家居平台宣布将建设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家居国际设计中心,在东莞家居业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设计何去何从的热议。
同样引发热议的,则是不久前3家家具企业倒闭之后是否引发了东莞家具行业倒闭潮的争论。
家具产业是东莞特色制造行业,全球80多个国家元首都使用东莞制造的办公家具产品。然而,伴随着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国际市场的疲软,在东莞野蛮生长近20年的家具产业陡然步入转折期。
在这个背景下,向设计转型被视为东莞家具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政府层面已经积极行动。厚街提出将把东莞国际名家具设计研发院打造成为一个服务全东莞家居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在企业层面,各类家具设计机构在东莞厚街、大岭山等家具企业聚集地安营扎寨。各类设计师在东莞的集聚程度也大幅提升。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东莞家居业要实现向设计转型并非易事,这次转型需要建立一个家居文化设计的生态系统来实现这个目标。对于东莞家居业来说,在完成产业的积累之后,如何完成产业升级的临门一脚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计短板制约家居业发展
国际工业研究中心(CSIL)在4月发布的全球家具产业报告中透露,中国家具销售从2009年至2014年实现了101%的增长。
东莞作为国内家居产品内销中心,同样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持续狂奔,同时遇到了发展瓶颈。东莞家具业过去以低端跑量,接单贴牌为主的产业增长方式已经触到天花板。
在这个时候,本来可以帮助家居业突破天花板展翅飞翔的翅膀——设计,并没有适时跟上。
在巨大的转型压力之下,东莞家居企业将加大设计创新力度摆上了议事日程,并试图借此破解当前家具行业的迷局,找到行业在逐步失去制造优势现状下的突围路径。
许多家居业人士谈到家居设计时都对现状感到不太满意。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家居业是时候大力推进设计创意,改变国际上认为中国家居业只会抄袭不愿创新的陈见。
从表面上看,打造国际设计中心似乎是中国家居业试图在国际同行面前获得尊敬的“意气之争”。但从根本上来说,家居行业对设计的重视更多是因为来自市场无形之手的影响。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刚需,而对家居产品在文化层面、设计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居业近年来盛传一句话:“过去仅仅是售卖家居产品,现在售卖的是生活方式和文化。”
软装设计师成“香饽饽”
诚然,伴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家居行业不得不加速向设计创意的目标转型。
更重要的是,目前或许正是家居企业转型的最佳时机。当前家居企业如果仍然以贴牌加工为主,订单量以及利润率都会不断下滑。转型求发展,正成为这些家居企业的急迫需求。有压力就有动力,感受到转型压力的家居企业都在寻求转型升级。
近年来,东莞家居行业与设计的结合正在加速,并呈现出跨界整合的趋势。而消费者对设计的需求和付费意愿也在提高。
一名软装设计师说,最近两年虽然家居行业整体情况不佳,但是厂家和品牌更加重视设计了。因此,这两年设计领域已有一点“风口”的感觉了。
厚街在名家具展馆旁规划建设了全长5公里的家具大道。目前,这5公里家具大道两边,有不少国内国外知名的家具品牌设立了展厅。平时可以作为品牌样板店、旗舰直营店。展览期间,则可以更为有效地对接展会的客商和专业买家。
伴随着几个大体量展贸平台的建成,近两年家具大道的品牌展厅逐步转移到综合性平台内,而这些品牌展厅腾出来的空间,迅速被设计机构所占领。
虽然东莞设计资源正逐步增加,但是行业对设计资源的争夺却更激烈了。
“软装设计师供不应求,我们过去一个月一般能够招到一个软装设计师,现在3个月都招不到一个。”酷坦哥软装中心执行总裁王宗棠感叹说。家居电商平台Ihomec总经理周子淇表示,该公司也意识到设计师对于未来家居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将专门在网站开设设计师聊天室平台,为设计师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吸引设计师资源在该平台集聚。
东莞家居业界的另一种措施是建平台把设计资源留住。近日,东莞名家居世博园启动了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国际设计中心项目。这一国际设计中心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打造一个时尚设计的平台,同时更是一个家居企业提升设计水平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优秀家居设计创意服务商的孵化平台。
此外,该国际设计中心将试图打造一个为企业转型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公共服务平台。
名家居世博园国际设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世博园国际设计中心将涵盖家居电商、软件开发、教育培训、家具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等业态。借助丰富的业态和较强的支撑,该设计中心试图让东莞变成国内家居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最快的地方之一。
知识产权优势逐步凸显
国际名家具设计研发院院长陈芳介绍说,该研发院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家居原创设计,尤其是推动设计与消费者需求的结合,让消费者从中真正受益。同时,该研发院比较重视原创设计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陈芳认为,当前家居设计出现了跨界整合的趋势,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装饰设计再到家具产品设计、饰品设计大有打通的趋势。设计研发院将通过发起设计大赛、推动设计发展、跨界整合资源等方式推动东莞家居设计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5月22日上线至今年7月9日,中国东莞(家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以下简称家具快维中心)累计受理调解侵权纠纷52宗,成功受理企业提交预审案件304宗,预审合格并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案件271宗,已获得授权268宗;协助东莞市中院开庭审理家具侵权案件4次,审理案件11宗。
接下来,家具快维中心将继续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政策支持,放宽快速预审的权限,进一步激发家具业加强原创设计、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7月2日起,东莞市内家具企业法人以个人身份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可申请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享受最快2至3日内获得专利授权的便利。家具快维中心统计发现,2014年东莞家具外观专利申请有2519件,其中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有2201件,而以企业名义申请的只有318件,家具快维中心发挥的快速授权作用一直都有限。
“按之前的规定,企业法人以个人名义申请家具专利,没有资格进入快速通道,这与企业实际的需求有所不符,我们于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据理力争。”家具快维中心主任李惠光介绍说。
“家具企业老板以个人身份申请、持有专利,有很多历史缘由,其中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方便企业运作,尤其是股份制公司;另一方面以个人名义申请,在缴费时选择缓缴年费,可享受更大的优惠。”知情人士分析说。[NextPage]
访谈
东莞家居设计缺少整合
国际名家具设计研发院设计总监刘晓辉:
“东莞设计行业不缺人才,也不缺工厂,更不缺市场,但是缺乏整合”。在刘晓辉看来,过去很多家具工厂的设计人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因为他们做的工作更多是模仿现有的设计,更多是按照工厂老板的意愿执行设计方面的工作。
刘晓辉说,家居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包括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主流消费群体的变化。如今的主流消费群体更多是70后、80后的年轻一族,他们受教育程度很高,对设计的需求、要求以及付费意愿都很高。与此同时家具行业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厂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家具工厂现有的发展模式走到了瓶颈位置。
与此同时,许多资金进入家居行业,现在地产商、装修公司都在做家具,电商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还有来自其他行业的跨界竞争。
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不但产品设计要变,行业服务模式也需要变化。对于企业而言,不能生产一个东西全国都能卖,要专注,要极致,要有品牌。企业应该成为终端和生产的链接渠道。而对于设计师而言,为了适应消费者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化,设计必须专业化,按需要设计,而不是先设计。设计师应该选准方向,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细分市场领域。未来设计师是过剩的,不专精就没有竞争力。
刘晓辉认为,家具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多主体竞争也会带来行业的洗牌,设计师需要更好地发掘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避免遭遇危机。
过去人们基本都是在家具城购物,但是现在很多人网购。对于设计师而言,渠道变化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市场上消费者被截流的情况很明显。消费者都选择网购,这就意味着消费者不在市场上购物,那么设计师仅仅观察实体卖场已经看不准市场的真正方向。
过去设计师都是跟着工厂走,设计风险都转嫁到工厂,工厂的风险很大。为此,设计师应该在生态链条上前移。设计师前移的目的是脱离工厂,真正接近消费者。例如根据某小区户型的具体户型进行研究,设计出产品,让产品受到市场检验。然后再回过头让经销商和厂商进行生产和销售。
未来加工和设计是分离的,设计师可以在网上卖设计,也可以与优秀的工厂合作形成单品品牌。
此外,刘晓辉很看好东莞家居设计,东莞有产业集聚,同时还有展览会,行业比较成熟。在这个链条上,设计师的成长机会比较大。
观点
东莞如何打造家居设计生态圈?
要让设计资源在东莞更为集中,发挥更大的推力,许多家居业人士纷纷表示,寄望于东莞家居设计生态圈的打造。但是,设计生态圈的搭建和形成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东莞政府和行业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推动这一家居设计生态圈的形成呢?
对于这一话题,记者邀请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博士、东莞国际名家具设计研发院院长陈芳以及自由塔品牌创始人、著名设计师于新苗参与了此次讨论。
向勇 家居设计生态建立需要一个硬件来承载。以名家居世博园国际设计中心为例,这样的文创园区应该分为3个阶段,首先需要形成一个文化聚落,利用当地的文脉,打造具有膜拜价值的空间。第二,需要聚集创意人士,这需要地区的配套扶持政策,而且扶持政策不应与其他地方同质化。第三,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在全球文化产业的分工上占有一席之地,形成生产要素的聚集。
目前,东莞许多家居设计品牌都是西方化的,但这些看起来西化的品牌并不是来自真正的西方,而是家居企业想象中的西方。一味西化是不对的,但是一味复古也是不对的,行业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在东莞,制造业是基础。东莞发展家居设计和文化创意,应该发挥当地与其他地方相比的比较优势。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凝聚力和带动作用,打造有聚集力的平台。
于新苗 我认为要建立家居文化创意生态,最关键是设计成果的产业转化能力。首先,要实现产业的集聚,产业倒推设计的发展,对设计资源形成巨大的吸引力。第二,家居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文化创意资源的集聚来推动产业发展。加快从设计到商品的转换过程,缩短转换周期。第三,厚街已经有很强的产业基础,那么接下来应该对家居行业的每一个业态进行孵化,让原创设计有效益,能够与商业模式实现很好的结合,形成造血功能,形成核心竞争,对产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
陈芳 现在中式家具大家都看起来差不多,没有太多的辨识度,大家都想快,于是相互模仿。现在东莞的制造业有不少是做OEM的,这与中国浮躁的环境,没有给设计师沉淀的时间和机会有关。我相信未来东莞家居设计生态圈会逐步形成,但是生态圈应该围绕产品这个中心,围绕产业链的优化和完善来进行,慢慢地吸引更多室内装饰、产品、平面设计师、摄影设计师等等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到这里聚集。
东莞家居设计目前最需要提升的仍然是产品设计。未来其实也不需要设计师长期呆在东莞,只要东莞的设计生态圈形成了,全国各地的设计师的品牌可能都会留在东莞。而设计品牌在东莞,东莞的设计生态圈就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