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产品、设计为先导 衣柜品牌竞争锦上添花
详细内容

以产品、设计为先导 衣柜品牌竞争锦上添花

时间:2015-07-26     人气:834     来源:中华衣柜网     作者:
概述:“逛店先看品牌”已经成为服装、食品、家电等消费市场的常见现象,其实,在衣柜行业,这一现象也日渐凸显。人们在购买衣柜等家具产品时,越来越看重品牌的影响力,这也是为何知名衣柜品牌在整体大环境低迷态势下销售业绩依旧坚挺的重要原因。......

    “逛店先看品牌”已经成为服装、食品、家电等消费市场的常见现象,其实,在衣柜行业,这一现象也日渐凸显。人们在购买衣柜等家具产品时,越来越看重品牌的影响力,这也是为何知名衣柜品牌在整体大环境低迷态势下销售业绩依旧坚挺的重要原因。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日趋增强,衣柜企业坚持以产品、设计等优势为先导,将对衣柜企业的品牌形象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家居一体化 增强品牌竞争力

    从当下消费市场来看,在买家具的时候,为了风格统一,免去东奔西走的麻烦,消费者会尽量在一家品牌店购买成套家具,如客厅的沙发、茶几、电视柜算作一套,卧室的床、衣柜、斗橱、梳妆台算一套等等。“多买几样一般还能多给点折扣,更划算”,消费者王女士的经验很多人也是屡试不爽。

    在这种消费需求驱动下,如今,不少知名衣柜品牌都从单一品类向家居一体化趋势发展,从衣柜到床、家纺、饰品逐渐全品类覆盖,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品类齐全可覆盖更广的消费群体,以产品优势、设计优势为先导,就能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某衣柜品牌负责人如是说。整体家居全品类覆盖的势头强劲,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也增强了衣柜品牌的竞争力。

    在品质、设计上下功夫 让品牌锦上添花

    业内人士提醒:“原本以单一品类产品培养了成熟市场的衣柜企业,在向整体家居发展时应不遗余力在产品品质和设计上下功夫,让新品类产品在品牌形象和口碑方面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目前的消费趋势之下,个性化需求越来越被重视,在衣柜市场,定制成潮流,不仅大品牌做定制,小门店也都声称可以定制。然而定制对各个环节的要求更高,包括设计师要经验丰富、工厂生产设备投入要更加智能化、定制需要准确的数据控制、材料环保是否达标、五金件使用是否合格等。

    因此,衣柜企业应该沉下心来做产品、钻研设计。因为真正的全屋定制是在工厂有正规的生产设备,工艺、环保才有保障,只需要在装修现场安装,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装修时间,可以说定制的优劣更能检验一个品牌的好坏。

    总的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衣柜企业而言,只有找准最合适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品牌口碑,才能赢得市场。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近日,有着"亚洲建材第一展"之称的广州建博会圆满落幕,本次展会不仅让多数参展的家居品牌能展现自己,让从全球各地赶来的行业精英和观众们一饱眼福。更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业内人士能从别的企业借鉴一些产品设计、研发、团队建设等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但是,一些参展企业的"禁止拍照"标识也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折射出家居建材行业生态环境的恶劣、核心竞争力缺乏,在热潮涌动的盛会上,流露出一丝寒意。

        “禁止拍照”标识成标配

        曾有业内评价调侃,"禁止拍照"是"山寨大国"的特色,不仅仅是建博会,在服装、食品、家具、消费类电子等各类展会上,"禁止拍照"都是企业展馆必配的标识,反映的是当前"创新难"且"维权更难"的特色市场环境,从另一个侧面,"怕抄"也反映出创新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工艺、产品组合及营利模式缺乏独占性优势的困境。

        诚然,很多企业带着新产品来到展会,这些被寄予厚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攻城拔寨的"宝贝",肯定是不能被别人轻易抄袭的。但是,"禁止拍照"也暴露了传统家居建材企业普遍依靠单品打天下的状态,而所谓的"宝贝",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如沙滩上的城堡,在市场竞争中并不能为企业和经销商带来竞争优势,相反,它会让企业和经销商疲于应付"山寨"的压力。

        橱柜企业练好内功 直面抄袭之风

        被抄袭过,可能是每个行业龙头企业都遭遇过的共同经历;无惧抄袭,也是企业应有的态度。在橱柜行业,也有很多抄袭的现象,但是,面对抄袭之风,"禁止拍照"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且从参展的角度讲,"禁止拍照"也有悖企业宣传的初衷。要在根本上避免这个尴尬,橱柜企业还需练好自身内功, 专注于原创设计, 树立独特的产品定位和设计特色,建立起真正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辅以外部环境优化,才能切实有效解决问题。

        并且,现在橱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依靠对某一个单品的创新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在"大家居模式"已经占据市场主流的今天,如果橱柜企业在材质、工艺、产品组合、盈利模式方面形成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优势,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被抄袭。

     

    阅读全文
  •     老黄,资深的经销商,在湖北开店已超十年以上,曾经开了10几个店面,风光无限的他近期频繁在朋友圈吐苦水:“我做了这个品牌10年了,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怎么说不给我代理就不给我代理了。”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是他所做的品牌不再愿意给脸给他,强势收回其品牌代理权,看似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一问才知道,老黄虽然代理这个品牌10年,情深义重,但10年时间里在当地老黄一直只开了一家店面,只做其中一款风格的产品,远看着大好的市场却因一个观念陈旧的经销商所拖累,于是工厂“撕破脸”直接把多年情分抛开,强势收回代理权,交给敢闯、敢拼、有勇有谋的新经销商代理。

        要说老黄“老泪纵横”,但也不过应验了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家具业,类似老黄一样资质老,却与企业理念脱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经销很多,不单只是不会做市场,经销商群体中的问题也很严重,也是行业一大病区之一:
    过分重兄弟情分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做生意中国人最讲义气、最讲裙带关系。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做生意中国人最讲义气、最讲裙带关系。南京的老吴最近有点烦,10年前代理一个品牌多个产品系列,如今却不知该如何应对。10年前,市场好多,老吴有点钱,加上跟品牌老板关系好,称兄道弟,兄弟间多开店面互相支持,自不在话下,于是品牌开一个新品就开一个店面。由于老吴信得过“兄弟”,市场卖什么火什么,老吴没去算过成本。但现在市场萎缩了,老吴从天堂似乎直接摔在了地狱,一拨拉算盘,“不好,这是要亏呀!”多个店面亏岁严重,吃零蛋的“机会”也原来越多,老吴也不得不“撕破老脸”,赚不了钱的店面、品牌全部关店,“自身难保,为报性命,插兄弟一刀”。看来太注重情分,终是不好。

        老吴的重情重义在家具不鲜有,多年前靠展会“拉皮条”的关系不断扩大开店面积的厂家,也正因为有一批“酒肉朋友”才顺利在短时间内开新品店面。经销商也正因兄弟情分,有时可以获得厂家更多的支持,但也难免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满脑子想着拉关系,而不是做市场。

        小农民思想,不注重体验

        想守着小农民的思想,一个硬币掰成两瓣花,不注重体验,难成大气候。

        前一阵走访市场,来到老康的店面,被老康餐桌上琳琅满目的饰品吓一大跳。只见两米长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饰品,连点空隙都不留。老康乐道:“没办法,一年积一年厂家强迫拿货的饰品,仓库都堆满了,只好放在这看看有没有要,甩买了。”再转角走到沙发边,一幕奇观出现了,休闲布艺沙发旁边摆上了中式的饰品,这眼光够独道。老康解释:“没办法,这沙发厂家本身不配饰品,只好去仓库找旧饰品随便摆上去,我看挺好,搭配出新味道了。”

        像老康这样的经销商太多,门口的墙皮掉了一块,要过要几个月经销商才填补;店里的灯光厂家要求半年换一次,经销商可能看亮度还行,会推迟到两年后再换……店里的灯光、摆设、饰品等都影响门店效果和消费者体验,试一个消费者走进门店看到昏暗的灯光,搭配“奇葩”的摆设,他还会下单吗?想守着小农民的思想,一个硬币掰成两瓣花,不注重体验,难成大气候。

        眼光狭隘,理想陈旧

        很多经销商都是夫妻店,一年守着一两个店,连外面的世界变了都不知道。

        广东的老陈要比老康和老吴更有“远见”,以前到工厂参加年会,老陈都跟着老总、总监吃吃喝喝,洗脚、唱歌,兄弟难得一聚,总有玩不完的花样。但老陈最近坐不住了,玩不high了,市场难做,老陈不想和以前一样守着自己的夫妻店,井底之蛙,不去接触外面的“天”,不知何时就被人“淘汰”了。老陈开始带着目标去参加年会招商发布会,跟有理念的经销商虚心学习,到销售旺盛的店面去参观,试图改变多年的顽固思维。

        很多经销商都是夫妻店,一年守着一两个店,连外面的世界变了都不知道,以为市场还是以前的市场,销售手段还是以前的那几个花样,而往往“靠天吃饭”,不主动求变,是会被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结语

        在市场不好的当下,经销商的活得如何,完全看其于工厂的匹配程度,如果经销商能跟上厂家的经营理念,则相对活得滋润,如不能难逃撤店厄运。在这过程中,不单只是经销商单方面的问题,工厂是否给予经销商更多的支持,也密不可分。经销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那能否由工厂给予支持,如某工厂的举措“按期免费给经销商换灯,营造最佳店面氛围”;经销商销量下滑,有没有市场督导、培训师培训;导购员素质低,有没有按期长期的导购员培训会……

        相对卖场的强势和工厂的专横,经销商“被贬”为弱势群体,经销商的多个不足,如能得到厂家的支持,相对可以弥补,工厂和经销商本是一家,只有经销商日子过好了,拿货量上升了,工厂才能红火,但工厂也有自身的难处,毕竟要给经销商“全身换血”太难了。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