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木材进口面临困境,科学发掘国内林产品资源\实木家具为什么会变色?
详细内容

中国木材进口面临困境,科学发掘国内林产品资源\实木家具为什么会变色?

时间:2020-10-11     人气:731     来源:     作者:
概述:作为木材产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是全球木材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工业用材、纸浆和纸产品消费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巨大的市场。中国森林资源相当有限,而木材和纸产品消费增加的潜力巨大。从今后来看,中国的木材产品将持续短缺,在一定时期......
作为木材产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是全球木材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工业用材、纸浆和纸产品消费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巨大的市场。中国森林资源相当有限,而木材和纸产品消费增加的潜力巨大。从今后来看,中国的木材产品将持续短缺,在一定时期内依然需要大量进口木材。“十二五”期间,中国商品木材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5亿立方米,而国内商品材供应仅能维持2亿立方米左右,商品材供需缺口约为1.5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木材进口面临困境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大量进口木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世界森林资源减少的趋势,因此,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一些媒体纷纷指出,中国进口木材的一半以上来自于存在过度采伐、天然林毁坏以及非法砍伐等问题的国家,如俄罗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外媒体甚至指责中国政府,以威胁他国森林资源为代价进口木材。
为防止非法采伐和林产品贸易,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国内实施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与俄罗斯签署了合作开发和可持续经营俄罗斯森林的合作协议;同印度尼西亚林业部签署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承诺控制非法采伐的木材贸易。另外,东亚加强林业执法和管理非正式部长级会议(包括中国)达成一项声明:“采取紧急措施:—制止林业违法和林业犯罪,特别是非法采伐,以及与之相关的非法贸易、**和对法律规定的消极影响。”
科学发掘国内林产品资源
大量的进口木材交易是国际市场难以长期承受的,而且随着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此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国都在重视提高木材附加值,出口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从长远看,长期依赖进口并非良策,我国木制品企业应该科学地发掘国内林产品资源,尽可能满足自身的木材需求。
首先,要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实行定向培育,增加适用木材资源。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大力度研究人工林木材材质材性,努力研究开发适合人工林木材特点的系列的、配套的、成熟的、完整的合理利用、改性利用和增值利用的新技术,用人工林木材制造出性能优良、附加值高、成本低的能替代天然林木材的产品,从而使人工林木材在缓解木材供求矛盾、达到木材自给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木材供不应求局面得以改观。
其次,高效利用木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增加林产品供给。开展木材综合利用,生产各类人造板,既可提供大尺寸、多规格、性能优异的各种高附加值木制品,又能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节省林木资源;开展木材节约利用,对木材进行防腐、干燥处理,可使木材使用寿命延长5~10倍,即1m3木材可以顶替5~10m3木材使用,同时还要进行木材功能性改良处理,提高木材和木制品的使用质量,延长使用期;发展木材循环利用,可以对废弃木质资源进行循环回收利用,缓解木材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又可减少废弃木材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扩大林产品原料范围,开发利用非木材植物类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产业,制造生物质材料,替代木材与林产品使用,可以在不砍伐森林前提下增加林产品供给,是实现国内木材与林产品自给的一条重要途径。
木材是世界自然资源中唯一无污染可再生的资源,我国木制品企业应要努力提高产业等级、产业水平,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对木材进口中发生的各类国际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企业应该积极通过政府、协会和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运用来提高商权。

实木家具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使其在国内市场倍受青睐,但是实木家具时间长了表面颜色会发生变化,这又是实木家具不可避免的弊端。对于深色实木家具来说,因为家具本身颜色较重,所以表现得不很明显,但是对于自身颜色较浅的家具来说就会很容易的观察到了。对于实木家具变色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木材的变色及其分类

木材变色,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受环境(阳光、氧气、水份、温度)和微生物(真菌)的作用,其表面发生的颜色变化。原木、锯材、木制品都可能发生变色。树木砍伐后,原木端头及不完好树皮下容易发生变色。原木加工后,锯材(板材、方材)在存放、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蓝变、褐变、霉变等。木材制成木制品后,在使用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变色。木材颜色变化的种类很多,从木材本色(白色、淡黄色、浅褐色等)变为粉色、红色、蓝色、绿色、灰色、深灰色、褐色、灰褐色、深褐色等。

木材的变色因其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变色,包括单宁变色和氧化变色;另一类是真菌变色,包括霉变和蓝变(又称青变、边材变色)。其中真菌变色更为常见,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一般所说的木材变色是指真菌变色。

木材的化学变色


许多树种的木材,当其含水率较高时或较长时间地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变色,不是由真菌侵染木材造成的,而是由于木材中的某些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称为化学变色。木材中的单宁、色素、生物碱、糖类、酚类及其它有机物的氧化缩合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木材中酚类物质的氧化。酚类化合物具有苯环结构,易于被氧化,这是产生化学变色的原因。酚类化合物氧化前为无色,有些可溶于水,氧化后,生成不溶于水的缩合物,颜色为红色、红褐色、褐色,因此化学变色又称为氧化变色。

某些木材中含有单宁(单宁又称植物鞣质),是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当在潮湿条件下与铁接触,其中的单宁与铁会发生化学反应(络合反应)形成单宁酸铁。单宁酸铁呈黑色,是用来制造墨水的主要原料,因此使得木材的颜色变黑。根据铁量的多少和木材与铁接触时间的长短,木材的颜色变为浅灰色至蓝黑色。同样,将木材浸泡在含铁量高的水中,木材也会发生这种化学变色。另外,木材与铜或铜合金接触,由于木材中的单宁与铜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单宁酸铜,也会使木材变色(浅红色)。在木材干燥过程也常发生化学变色。这主要是由于木材干燥速度慢造成的,与垫木接触的部位尤其如此。化学变色的特点是变色深度浅,变色比较均匀一致。

木材的霉变

木材发霉会使木材的表面和边材变色,但发霉的变色范围更浅一些,其变色是由有色孢子产生的。由于霉菌的孢子只是在木材的表面上繁殖生长,所以木材的发霉只限于木材的表面或靠近表面很浅的一层。

发霉常使木材呈绿色、白色、黑色,偶尔也呈其它颜色。霉菌造成的变色常呈絮状或斑点状。在温暖和潮湿的气候下,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使沉积在木材表面的霉菌孢子繁殖而长霉。

引起木材霉变的真菌有木霉(Trichodermasp.)、青霉(Penicilliumspp.)、曲霉(Aspergillusspp.)、毛霉(Mucro)等。木霉属真菌中最主要的是绿色木霉,受这种真菌感染的木材表面呈绿色。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种类很多,常见的如黑曲霉,木材感染这种霉菌后,表面呈黑色斑点,有时连成片。

霉菌对环境和基物的适应性和忍耐力比蓝变菌和腐朽菌要强,霉菌对化学药物的耐药性也很强,甚至与某些有毒性的化学药物接触时仍能生长,因此在某些防腐处理后的木材上仍能发现霉变。

由于木材霉变的结果只是使木材表面变色,且变色的范围较浅,因而可用刷子清除,也可用刨掉表面层的方法清除。霉变对木材本身质量的影响不大,因此,通常不认为是缺陷。但是,霉菌侵染木材后,可增加液体对木材的渗透性,从而促成蓝变的生成。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作为木材产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是全球木材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工业用材、纸浆和纸产品消费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巨大的市场。中国森林资源相当有限,而木材和纸产品消费增加的潜力巨大。从今后来看,中国的木材产品将持续短缺,在一定时期内依然需要大量进口木材。“十二五”期间,中国商品木材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5亿立方米,而国内商品材供应仅能维持2亿立方米左右,商品材供需缺口约为1.5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木材进口面临困境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大量进口木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世界森林资源减少的趋势,因此,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一些媒体纷纷指出,中国进口木材的一半以上来自于存在过度采伐、天然林毁坏以及非法砍伐等问题的国家,如俄罗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外媒体甚至指责中国政府,以威胁他国森林资源为代价进口木材。
    为防止非法采伐和林产品贸易,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国内实施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与俄罗斯签署了合作开发和可持续经营俄罗斯森林的合作协议;同印度尼西亚林业部签署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承诺控制非法采伐的木材贸易。另外,东亚加强林业执法和管理非正式部长级会议(包括中国)达成一项声明:“采取紧急措施:—制止林业违法和林业犯罪,特别是非法采伐,以及与之相关的非法贸易、**和对法律规定的消极影响。”
    科学发掘国内林产品资源
    大量的进口木材交易是国际市场难以长期承受的,而且随着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此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国都在重视提高木材附加值,出口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从长远看,长期依赖进口并非良策,我国木制品企业应该科学地发掘国内林产品资源,尽可能满足自身的木材需求。
    首先,要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实行定向培育,增加适用木材资源。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大力度研究人工林木材材质材性,努力研究开发适合人工林木材特点的系列的、配套的、成熟的、完整的合理利用、改性利用和增值利用的新技术,用人工林木材制造出性能优良、附加值高、成本低的能替代天然林木材的产品,从而使人工林木材在缓解木材供求矛盾、达到木材自给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木材供不应求局面得以改观。
    其次,高效利用木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增加林产品供给。开展木材综合利用,生产各类人造板,既可提供大尺寸、多规格、性能优异的各种高附加值木制品,又能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节省林木资源;开展木材节约利用,对木材进行防腐、干燥处理,可使木材使用寿命延长5~10倍,即1m3木材可以顶替5~10m3木材使用,同时还要进行木材功能性改良处理,提高木材和木制品的使用质量,延长使用期;发展木材循环利用,可以对废弃木质资源进行循环回收利用,缓解木材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又可减少废弃木材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扩大林产品原料范围,开发利用非木材植物类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产业,制造生物质材料,替代木材与林产品使用,可以在不砍伐森林前提下增加林产品供给,是实现国内木材与林产品自给的一条重要途径。

    木材是世界自然资源中唯一无污染可再生的资源,我国木制品企业应要努力提高产业等级、产业水平,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对木材进口中发生的各类国际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企业应该积极通过政府、协会和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运用来提高商权。


    前言:近些年来,关于新中式家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9月上海展期间,长期关注对新中式家具领域的许美琪教授给我们发来了他的最新思考。

    同时值得恭贺的是中国国际家具展期间,许教授被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了中国家具行业个人最高奖的“中国家具行业卓越贡献奖”。

    在本次上海国际家具展上,与诸位家具学界的同仁相遇,交流和切磋了“新中式”家具的一些理论问题,激发了一些思想的火花。

    虽然它们只是一些理论的浮想,还不是系统的理论,但也许这些零星的思想火花能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某种启示。

    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通过设计界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在我国家具界逐渐建立起一套中国的现代家具理论,来指导家具设计的实践。

    家具设计应从更博大的人文和历史背景上考量和研究,从中寻找它的源流,而它的最后流向是家具设计的现代性,即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和全人类审美中的共同价值取向。

    明式家具之所以达到古典世界的家具巅峰,其秘密之一是传统中国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因为这个制度的设计是为皇家服务的,包括手工业,精致得不得了,它主要不是为市场服务,不是为大众服务。主要需求来自于宫廷的订货,最精致的产品都是献给宫廷的。

    宫廷的需求大得不得了,再加上它周围的上层权贵之家,可以养活这些手工业。所以整个制度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形成了这种士大夫文化。

    西方在封建专制时期也是如此,法国的巴罗克、帝政式;英国的摄政式(Regency)就是相似的案例。

    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两个微妙的元素:一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内敛的表象下有一种灵动的张力;二是在压抑之中,有一种飞扬的追求,《梁山泊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艺术追求。但它们更多是表现在民俗文化之中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从民俗文化中来发掘这种传统资源。

    傅雷先生在1962年3月14日写给二儿傅敏的信中说:“中国旧文化的两面性。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自豪。”说的就是这种人文特点。

    “新中式”家具设计当前的突破口在“剪掉”头后上前清的辫子,要更具有现代性的特征,即一是在造型、尺度、结构和装饰上要适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二是能以工业化方式规模化生产。后者在当前更要以“大规模定制”的理念来理解和实行这种工业化生产方式。

    阅读全文
  • 近年来,中国的木材进口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木材进口量不断增加。福建莆田口岸是中国原木进口最大的水路口岸。近日,福建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莆田口岸共检疫进口原木11.89万立方米,货值1852.2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8.5%和64%。

    进口的大量增加引发了各界对中国木材供应的担忧。不久前,全球林业产品行业供应商RISI(美国锐思公司)更是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木材供应赤字(其原木和圆木进口量与木料、木板、木刨花和木浆等主要产品的进口量相当)将从2009年的1.07亿立方米猛增到1.82亿立方米。

    据了解,短短两年(从2008年至2010年)内,中国的木料进口量就增加了一倍多,再加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全球木材资源紧缺的信号不断发出,进口木材涨价早已不是新闻。业内人士指出,东南亚、非洲、北美洲以及俄罗斯等地一直是中国主要的木材进口来源地,但在资源减少、国家政策限制、汇率和运输费用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地区的木材价格与前两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木材及相关行业的原料荒已经迫在眉睫。

    木材供应将持续趋紧

    如今,世界性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自去年以来,国内以及世界各主要木材生产国频频出台木材出口严控政策,在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同时,也导致其可出口的木材尤其是原木数量急剧减少。今年上半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均实行了木材封关政策,加大了木材出口的控制力度,严格限制每个港口的木材出口量。这不仅使这些地区的木材出口量较往年大幅下降,而且也使得下游市场的货源变得更为紧俏,特别是坤甸木、梢木、金丝柚、卡丝拉等热门品种,货源更是奇缺。

    近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通知指出,马达加斯加地区的黄檀木、乌木等珍稀濒危树种正在迅速减少,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这些树种是传统风格红木家具的主要原料,其数量减少将对高端古典家具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纵观国内木业,国家实施天然保护工程,对林区进行禁伐、限伐后,国内适合制作家具的木材供应量正在不断减少。据悉,吉林、云南、广西等木材生产大省均表示林业大幅减产。业内人士指出,今后,国内外的木材供应趋紧局势将更加明显。

    中俄木材贸易面临考验

    更让各界担心的是,中国和老伙伴俄罗斯之间的“默契”早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世界上的木材消费和生产大国,中国和俄罗斯本应在木材合作方面潜力巨大。但是,在全球通胀预期强烈、资源型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下,中俄木材贸易正面临新的考验,成本的不断上升正使中俄双方的木材交易难度不断加大。

    “木材贸易的主体是资源型的大宗商品。在全球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大幅上涨,不断推高的进口成本挤压了进口商盈利的空间,这使得交易的难度不断增加,出口商的利益也随之受到影响。”锦秀木业董事长蔡慧星告诉记者,现在,中俄木材贸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短时间内还将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下下策,应该在转变贸易方式上多下功夫。蔡慧星表示,在进行原木交易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深加工方面的合作,像木制品、木雕及艺术品、民用家具、办公家具、酒店家具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商家还要注意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推进低碳和环保木材的深加工以及利用木制产品剩余物制造可燃烧的环保燃料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是资源型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未来中俄木材贸易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突破制约中俄木材贸易的“瓶颈”。

    “最优候补”美国未必适合中国市场

    近来,随着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数量不断下降,美国一直借机大力宣传本国木材,希望能够在中国木材进口中占据更多的份额。据了解,2010年,美国对华木材出口较2009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和加拿大,成为美国木材最大的海外市场。那么,美国是否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中国木材进口的“最优候补”呢?对此,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尹琦表示,美国只有一小部分阔叶树锯材价格相对低一些(这里要考虑到美元贬值和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因素),利于中国进口,而针叶树原木、针叶树锯材和阔叶树原木则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

    据尹琦介绍,中国每年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口的木材产品量占比很大,但除这3个国家之外,美国、加蓬、德国、泰国等也都是中国主要的木材进口来源地。具体来看,中国的原木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加蓬、马来西亚3个国家,其中,原木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锯材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胶合板主要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韩国也能占到一小部分比重,但是,每年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的胶合板还是占绝对地位,每年都超过七成;单板主要来自于马来西亚,其次是柬埔寨;木片进口量的九成源自澳大利亚,其次是南非;木浆的进口来源国每年都比较固定,主要是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智利、美国以及巴西;纸和纸板主要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目前,中国各类木材进口国的分布并没有发生变化。虽然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俄罗斯仍是中国主要的木材进口国。另外,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木材市场由于种种利好条件,值得中国相关企业多加关注。”尹琦说。

    高成本围困相关行业

    2011年下半年,随着国内东北地区限伐政策的继续实施,以及国外各产材地的出口严控政策继续执行,国内市场木材资源供应将会持续紧缺。东北某木材经销商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紧缺、人工费用、加工费用、运输费用等成本的不断增加,木材的总体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各路板材齐声涨价就像是一个不得已的“艰难决定”,而持续上涨的价格也使下游的家具、楼梯、木门、地板等售价不得不跟着上涨。

    蔡慧星表示,中国木材资源的供应与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不相适应,未来,中国木制品业的原料还将依赖进口。而木材价格的持续攀升,势必会带动橱柜、地板、家具等木制品价格的上涨,但消费者未必会买单,所以,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不过,既然大环境无法改变,相关企业还是要在提升自身能力上多下功夫,借此机会寻求更好的原料替代品和生产工艺,迎战木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由于成品家具销售缓慢,福建仙游交趾黄檀生产厂家再度缩减,萎缩幅度为20-30%。在这样的形势下,交趾黄檀总销量走跌也在情理之中了。目前广东市场交趾黄檀短料、统货价报7-8万元/吨,直径15-25cm、长1.8-2.5m报13-16万元/吨。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