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货未能预期入市缅甸木材面临再涨局面\2020年大红酸枝将迎投资机会
详细内容

新货未能预期入市缅甸木材面临再涨局面\2020年大红酸枝将迎投资机会

时间:2020-10-11     人气:596     来源:     作者:
概述:十月,缅甸雨季结束,一般是木材商家大量入货的最好时机。然而记者最近在木材市场却甚少见到从云南运输木材回来的货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缅甸原材迟迟未能进入国内市场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云南边境采购木材的金勇联木业温总。据温总介......

十月,缅甸雨季结束,一般是木材商家大量入货的最好时机。然而记者最近在木材市场却甚少见到从云南运输木材回来的货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缅甸原材迟迟未能进入国内市场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云南边境采购木材的金勇联木业温总。

据温总介绍,每年雨季之后,缅甸入山运输木材的道路都会被雨水冲毁。当地拥有木材指标的商家及政府一般在9月份的时候就会开始修路,这样才能确保10月份缅甸新伐木材能够运到中国国内各个市场。但据温总观察,现在入山的道路还没有开始修整,而且还不能确定什么时候会开始,这就意味着新货不能按照预期进入中国市场。道路迟迟未能修整主要在于缅甸地区局势依然不明朗,零星的战争还在持续着。

价格快速攀升状态难改

要说缅甸材这几个月最受青睐的木材,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和巴里黄檀(俗称花枝)当仁不让。受CITES新规定影响,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的价格从7月份开始不断上涨,大果紫檀直径40-70cm原材从最初的1.18万元/吨,上涨到现在1.85-2万元/吨,巴里黄檀直径25-40cm的方材从最初的1.3万元/吨,上涨到现在1.6-3.2万元/吨。价格的快速上升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热,使得这两种木材一跃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目前的旺热行情自然让商家们喜出望外,但金勇联的温总却表示,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不好很容易会对目前的市场行情造成冲击。在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价格抬升到最高点后,家具厂家难于接受其过高的价格而被迫转型,这是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迅速打开市场的最佳时机。但随着这两种木材价格的持续攀升,如大果紫檀80cm以上的原材已经击穿4万/吨的大关。这种无休止的上涨,同样会打击家具厂家的采购热情,对其推广造成较大冲击。

货源短期紧缺无法改变

目前在云南边境正聚集着大批等着进入缅甸采购木材的商家。在新货还未能大批量出货的时候,现在当地的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货源显得十分紧缺,价格也在持续攀升中。当地的原材价格与广州地区基本持平甚至略高,因此商家即使在云南边境抢购到少量原材,在当地就能消化。

温总表示,目前他手上的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货源也不多,每种在300吨左右。考虑到广州市场货源较为紧缺,将会把这批木材运回广州销售。但按照目前广州每天的出货量,这点货源将会很快被消化完毕。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每次只会有零星的货源进入市场,货源短暂紧缺问题暂时无法改变。

除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外,柚木也是缅甸优质木材的代表。2013年初的时候由于大量柚木原材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市场柚木供求关系失衡,柚木销量总体呈现疲软状态。据温总最新的了解到的行情,目前当地柚木市场开始有所升温,价格在持续低迷之后也逐步攀升,目前涨价幅度在20%左右。但与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相比,由于采购商并不多,因此虽然当地柚木货源也并不多,但还不到紧缺的地步。

市场需求持续旺热

据温总推断,缅甸原材今年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正在逐步降低,新货有可能要新年之后才能大量进入。因此,在这两个月期间,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价格将会持续攀升,而货源也继续保持在较为紧缺的状态。柚木方面,由于国内市场的库存量比较巨大,因此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在这种情况下,柚木价格将会保持稳定或小幅上涨。

对于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的未来市场走势,温总则表示十分看好。他认为,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产材国严控政策将会持续,货源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必将使其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状态。一种木材未来的走势如何,主要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按照目前交趾黄檀的价格来生产家具,成品价格将在30万以上,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承受。在这种趋势下,家具厂家转型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而得益于此,大果紫檀和巴里黄檀的市场份额也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从目前大量中国木材商前去云南等待采购这两种木材就可以清楚感受到。


2015年,在国家高压反腐的政策下,高端红木家具消费应声下滑。之前高端红木家具市场主力大红酸枝的销售情况最惨不忍睹,不少商家表示销售量下跌幅度在60%-80%之间。但詹总却认为,高端红木家具市场的需求依然存在。2015年,大红酸枝家具卖不出去主要是因为2013年大红酸枝原材价格涨得太厉害,家具厂家因原材价格太高不敢生产,而买家同样因为家具成品价格太高不敢入手。

但经过2014-2015年的漫长调整,大红酸枝的价格已经回调了很多。目前的价格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是有实力的家具生产厂家和高端红木藏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因此有理由相信2016年,大红酸枝红木家具和原材市场将会呈现较大的投资机会。

詹总表示,2015年下半年走访了观澜和仙游等红木市场,通过与同行之间的沟通了解,目前国内大红酸枝适合用于生产家具的料其实并不是特别多,不是材料太小就是收藏料。在这种情况下,嗅觉敏感的商家重新进入原材市场的可能性也不断加大,这或会给低迷的大红酸枝市场带来一定的复苏。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有消息称奥兰公司正在谈判,要接管加蓬国营木材公司SociétéNationaleDesBoisDuGabon(SNBG)。据悉,奥兰公司已经在加蓬拥有大量森林土地,如果奥兰公司成功接管加蓬该国营木材公司,那么奥兰公司将会增加相当大的森林面积。有分析家认为,奥兰公司良好的管理,会吸引其他木材公司来投资发展木材产品制造行业。(OLAM奥兰公司于1989年创立,主营包括木材在内的多个农产品,业务遍及三十多个国家)


    木雕家林庆全

    人物名片>>>

    林庆全,1957年出生于福建仙游雕刻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莆田市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仙游县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

    荣获国家级“金奖”十二件,“银奖”十五件,“铜奖”十八件。2000~2003年参加三次“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作品都得到收藏。

    走进林庆全的家,映入眼帘的净是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品:瑰姿绰态的观音、仪容娴静的妈祖、华容婀娜的仕女、威严庄重的仙佛、天真可爱的顽童……或是简约、或是典雅、或是妍媚、或是沉穆,各擅风流,自臻其妙。这些迥然有别、风旨各殊的作品,是他30多个春秋潜心创作之结晶。

    采访中,回顾他的成才之路,虽一路布满艰辛,但他守住寂寞,耐过清贫,终将传统技艺学得娴熟,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家学渊源,因缘际会

    林庆全出生于仙游雕刻世家,从他祖父那代,就开始从事雕刻工艺,传承到他这一辈,已历经三代了。因家境贫寒,地少人多,又恰逢生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上学成为一件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在家排行老二的他,在当时,如果没有条件上学,去做学徒,掌握一门手艺谋生,成为最好的选择。

    懂事的庆全从小开始就给父亲打下手,日常的耳濡目染,浓厚氛围的熏陶,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使他的雕刻技艺大有长进。十二三岁时就能出工,走街串巷地帮人雕花,维持生计,贴补家用。完工后,主人家招待手艺师傅时,因为人太小,围坐着八仙桌吃饭时,还得给庆全的椅子铺层厚垫,他才能够得着桌子。

    但庆全人小艺精,悟性很高。没过几年,因为工艺精湛,作品脱俗,他所在的手艺队伍,在榜头一带流传着很好的口碑,邻里乡亲都喜欢喊他们去做工。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15岁时,林庆全走进木器社(仙游工艺二厂)的大门,成了一个学徒。林庆全回忆说:“进厂以后,从学徒工开始干起,前面从事的是修边工种,大部分是体力活,很艰苦,那时候成为一名制胚师傅是最大的愿望。”由于先前基础扎实,加上个人刻苦钻研,潜心揣摩,一个月之后,他巧妙地利用老师傅丢弃的废胚,潜下心来,细致地剖析工艺的精妙,从精妙处领悟雕刻技巧,没过多久,就能独力创造打磨出胚样。“当我把打磨制作好的胚件交给厂领导时,他当场惊呆了,很感叹地对身边老师傅说:‘这个学徒了不得,做的东西不比你们这些老师傅差啊!’”从这之后,他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一个制胚师傅,圆了当时的梦想。

    守望“仙作”,传承技艺

    林庆全是林庆财的哥哥。这些年,在“大家之家”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做得有声有色的同时,在雕刻界,林庆全的声誉也绝不输给弟弟林庆财。

    林庆全先生是仙作技艺的传承者,继承了仙游民间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维系着“仙作”技艺发扬光大的重责。行内人士评价林庆全说:“坝下雕刻能走到今天,林庆全功不可没。”林庆全则依旧保持着谦逊低调的好心态:“仙作现在名气很大,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如果没有独特精湛的技艺支撑,一味地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能流于平庸,迷失了方向。”为此,林庆全博采众长、含英咀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雕刻艺术。

    情入化境出妙艺,笔绘神韵写春秋。林庆全对艺术有着超人的敏锐感觉,他习惯细致地观察生活,将自己的种种体悟融入工艺美术,平常的喜闻乐见成了他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平常看莆仙戏时,他能从中受到启发,借鉴戏剧中的造型美、服装美、扮相美、身段美,融于创作构思中。跳舞娱乐时,林庆全能瞬间捕捉到唯美的舞蹈造型,触类旁通地应用到创作的作品。为使作品更加丰满厚重,林庆全钻研唐朝以来中国古典服饰,研究人物特征,品啜其精髓,并融于一雕一琢中,把人物衣纹线条演绎的淋漓尽致,神奇地将衣饰的质地感、名贵感形象地表现出来,造就了作品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凭借着艺术敏感和天赋,林庆全拾掇综合,设计制作了五大类三百多款合计上万件既有传统精神、又富时代气息、美观实用的艺术品,并系统地创设“精雕细作型、天然型、抽象型、块面型(快刀式)、雕塑型”五类雕法。他的作品“涵盖万象,旁烛众有”,整体风格突出、形模典雅,内涵丰富、堪称一绝:或淳真淡泊,中藏奥古,或文缕精美,错采缕金,有着令人着迷的韵律和节奏。细雕细琢处,尽显风骨;一刀一凿间,另有乾坤。

    经过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现在仙游雕刻已成为一个崛起的地域品牌,林庆全一直希望通过“仙作”这一载体,让手工艺得以更好地传承。

    三十多年来,他桃李满天下,共培养雕刻徒弟一百三十多人,为“仙作”的崛起贡献一大批技术人才,这里面有学成后创业当厂长的,有成为工艺美术大师的。近几年,他又开始操心“仙技(仙作技艺)”的后继传承。他意识到了艺雕不仅仅是一门手工艺,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他遗憾地谈到,现在有些有悟性、有灵气的孩子不想学,就算有孩子愿学,听说要“十年磨一剑”,往往半途就放弃了。“今年收了四个学徒,跟着学了一段时间,都因为守不住寂寞,转行去做了别的。”讲到这个,他多少有些难过。传统技艺的后续人才,的确是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而这不是靠一己之力能改变的,更需要官方的大力引导、民间的配合。

    艺无止境,臻于至善

    从12岁开始学做雕刻,林庆全已经整整跋涉了30年。一个看似瘦弱的手工艺者,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伴随着坝下“仙作”模式的成功,一个人,为着一项传统的手艺,不受外界干扰,潜心钻研30余载,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

    开店办厂,那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他告诉记者创业的初衷:“办厂,可以为创作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我办厂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做的工艺品要比别人有艺术。”

    在采访中,接完一个客户电话后,他对记者说:“在我看来,把时间耗在跟客户谈生意,不如一个人静静构思作品来得痛快。”要做商人,还是做艺术?事实上,这两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已经无法切割了。这也正是艺术从业者的无奈:潜心于作品,固然能创作出好作品,但如果忽略市场,闭门造车,作品做得再好无人知晓也是一种悲哀。

    “艺术创作如同登山,前面大家都能攀爬,不过越往上攀,越是高处不胜寒,只有能坚持到最后的,才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风光。”他早已看得很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就得去承受这种攀登之苦。所以白天即使再忙,回到家也会坚持投入创作,如果一天没坚持创作3个小时以上,内心就会显得空虚失落。

    攀爬得越高越久,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林庆全越来越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他发现自己还未达到他希冀的艺术境界,跟目标的距离也还很遥远,一些独特的艺术内涵还需要时间的洗涤与沉淀,要在不断的否定“旧我”中,超越自己,进而把握住艺术的本质,到达所谓“游于技而近道”的境界,真正成为一名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感叹地说:“余下的生命,恐怕都要献给雕刻了,为了心中的艺术,我估计是退休不了了。现在最大的遗憾是时间不够,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啊,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钻研。”

    这就是林庆全,一个“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民间艺术家。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揉西方工艺变化之理,察现代科技之妙,承“仙作”要义之精,造艺术雕刻之美,捍卫着艺术的纯粹与灵动,传承着源远流长的艺术文脉。作为一名在不停地自我否定中上升的“仙作”工艺革新者,他把自己气质、胸襟、学识、修养、阅历、思想、情感乃至整个生命都贯注于作品之中,矢志不渝苦雕琢,用全部精神留下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符号!

    阅读全文
  • 10月10日,为期两天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广东新会赛区选拔赛在新会古典家具城落下帷幕,黄华祯等10名选手获评为“广东省家具行业技术能手”、“新会区传统家具十大杰出工匠”和“工匠之星”。作为新会举办的首场“国字号”家具制作技能大赛,在中国家具协会、广东省家具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赛事规格高,评选过程严谨。

    在新会区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惠满眼里,新会举办这项全国性权威赛事,既弘扬了行业工匠精神,也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它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区传统古典家具行业职业劳动技能和技术素质,壮大家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新会区传统古典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对于进一步擦亮新会‘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名片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和载体,博大精深,家具中的一榫一卯都饱含着匠人的智慧和精神。”正如黄惠满所期待的那般,这场比赛带给新会古典家具产业的影响正慢慢浮现,比赛撒播下的“匠心”种子,终有一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新会古典家具城董事长袁秋耘:

    了解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行业
    在10月9日、10日两天时间里,新会区传统古典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新会区古典家具商会会长、新会古典家具城董事长袁秋耘以普通木工的身份参与了比赛。不仅如此,他更号召新会古典家具城的普通员工,在参赛名额允许的前提下,都加入到这场比赛。袁秋耘说:“我们参加比赛不是冲着获奖去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加深对古典家具文化的了解。新会古典家具城的员工主要从事物业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尽管我们身处古典家具行业,实际上却很少有机会参与家具制作。了解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行业。因此我们都应该加强学习,勇于接受挑战,条件允许者还应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据悉,此次赛事将为通过考核的选手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提供职业晋升的资格,这无疑为木工们开辟了一条便捷的职业提升道路。

    为方便选手备战比赛,自9月底开始,新会古典家具城就组织选手,利用业余时间到新会古典家具工匠文化园内的工匠学院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巩固、实践操作的练习等。持续10多天的培训,袁秋耘全程参与其中。他虽不是专业木工,却依然以极高的热情参与比赛。

    对于比赛结果,袁秋耘十分坦诚:“很遗憾,我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这说明我的水平仍有不足,我会继续努力。”

    “钻进木工师傅堆里,我感到的是坚实和宁静。我相信,这是对木工师傅们最大的尊重,也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致敬方式。”对于这次的参赛体验,袁秋耘深有感触。

    优秀参赛选手:

    用“匠心”做好家具
    比赛中,黄华祯等10名选手获评为“广东省家具行业技术能手”、“新会区传统家具十大杰出工匠”和“工匠之星”。

    谈及制作家具的心得,“工匠之星”金奖获得者黄华祯表示:“若想取得成绩,最重要的还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必须是真心热爱家具制作,才有可能把手里的活做好;再就是要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把每一道工序做好,做到位。”

    “工匠之星”银奖获得者李皋生则认为,古典家具工匠必须立足于传统,在认真钻研传统古典家具文化的基础上,磨练自己的技艺,“比如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我们工匠不能丢弃的东西”。

    作为这场比赛的承办方,新会古典家具城不仅为比赛提供了场地,更热心地组织人员报名、培训、比赛。在新会古典家具城的带领下,包括古典家具企业管理者、专业木工、家具城员工等的数十人报名参加了比赛,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来自富胜家具的木工刘秋华获评为“广东省家具行业技术能手”和“新会区传统家具十大杰出工匠”,获得“工匠之星”铜奖;新会古典家具城选手黄汉、黄石平、谢午华、许从德,泰合轩红木总经理谢荷善挺进前30名。他们或是专业木工,或是古典家具企业管理者,但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们都满怀一颗对工匠精神的敬畏之心。

    专业木工刘秋华,从木材开料到家具完工,都可以“一手包办”,是一位颇为难得的“全方位人才”。他说:“想要做好家具,必须用心。做家具还需要一定的功底,这份功底需要磨砺,不能有一丝懈怠。”今年55岁的刘秋华,20岁开始做木工,至今已走过35年的光阴。刘秋华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相比于专业木工,谢荷善的身份则是企业管理者。身为泰合轩红木总经理的他,主动报名参与赛事,且取得前30名的优秀成绩。“这是新会举办的首场‘国字号’家具制作技能大赛,非常难得,我当然要支持。第一次参加这类型的比赛,主要是想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言谈中,这位于2005年来到新会并投身古典家具行业的湖南人,对新会这片土地流露出深刻的感情。谈及接下来的发展,谢荷善表示,将继续用一颗“匠心”做家具,希望“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赛事评委:

    希望进一步发掘优秀人才

    作为新会古典家具产业的突出代表,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臻珑阁古典家具董事长李炳祺被组委会选为评委。“此次比赛吸引了新会古典家具行业不少工匠前来参赛,这是一种进步。”李炳祺评价道,“过去,工匠多是埋头苦干,不擅长在大众面前展现自我,更不要说报名参加比赛了。如今,这类型比赛在新会乃至五邑地区逐渐增多,这将鼓励更多的工匠走到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此次比赛吸引了一批优秀工匠报名参加。不过,新会区现有古典家具生产、销售及配套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多人,还有很多优秀人才尚未得到发掘和重视。”李炳祺呼吁,工匠应当主动走到人们眼前,展现才华,实现自我的提升。

    森木家具董事长蒋华侨也是比赛评委之一,蒋华侨表示:“这场比赛自筹备之日起,新会区人民政府便十分关注,给予古典家具产业很大的支持,这体现了政府对我们这个产业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相较于以往,这次的参与面更广,说明‘国字号’赛事在本地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比赛中,蒋华侨参与理论考试的阅卷工作。“理论考核要求选手全方位掌握理论知识。以往木工大多坐在工作室里,埋头苦练一门功夫,这已经不适应当下产业的发展需求,一定要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面。”蒋华侨进一步表示,“除了家具制作,大家还要重视家具设计,家具的比例、器型等将决定家具最终所呈现的韵味。木工智慧不仅体现在动手上,更体现在动脑上”。

    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物馆馆长伍柏毛作为评委,对参赛选手表达了他的认可。他说:“比赛要求选手制作的小板凳,看似简单,实则内部隐藏了非常多的榫卯结构,具有一定的难度。榫卯结构凝结着历代工匠的智慧,非常考验选手的功力,以及他们对古典家具传统技艺的掌握程度。但值得高兴的是,选手制作的榫卯结构比较到位,从中可以看出,新会古典家具行业的工匠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这让我看到了古典家具文化传承的希望。”

    评委之一、江门市古典家具非遗传承人卢志江也对新会赛区前十名选手制作的板凳表示极高的评价:“新会赛区的前十名选手,制作的板凳都非常到位,外形设计也是经过精心考量的。”他认为,古典家具产业如今出现“重机械,轻手工”的趋势,这次大赛就是新会红木人根植传统、传承工匠精神的体现。
    (来源:中国江门网)
    据尚木网统计,2015年11月30日为止,港务集团码头散装木材大轮到港量分别为:巴新材10.6万方,所罗门材12.6万方,非洲材4.8万方。就品种而言,港务集团码头到港量2万方左右,出货量依然不乐观,在1.6万方左右,价格反弹遥遥无期。
    就10月份比较,巴新材到港量增加1.2万方,所罗门材增加3.6万方。9月份所罗门巴新材到港量都逼近8万方。
    11月所罗门材出货量非常不乐观,所罗门巴新材出货量皆不足8万方,张家港市港务集团码头依然有较大量木材滞留。所以11月上旬预计的小幅度上涨及持续时间极短是有据可循的。
    截止12月8日,已有三条所罗门巴新材大轮卸货,到15日为止,已排满十条船,其中巴新所罗门材占绝大部分。
    根据大数据分析,尚木网预计12月所罗门巴新材到港量可能会有一波下降,能只有7万方左右。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