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看好红木家具的性价比\菲利普·德·巴盖:我带中国明代家具归故里
详细内容

消费者看好红木家具的性价比\菲利普·德·巴盖:我带中国明代家具归故里

时间:2020-10-11     人气:694     来源:     作者:
概述:以前能够购买红木家具的群体,都是所谓的“上流社会”,而随着红木家具的热潮高涨,寻常百姓也开始进入红木消费者行列。拿一套非洲花梨的10件套沙发来讲,市场价也就十万左右,相当于买一部便宜小车的价钱,对于现在的生活与消费水......

以前能够购买红木家具的群体,都是所谓的“上流社会”,而随着红木家具的热潮高涨,寻常百姓也开始进入红木消费者行列。拿一套非洲花梨的10件套沙发来讲,市场价也就十万左右,相当于买一部便宜小车的价钱,对于现在的生活与消费水平而言,大部分家庭都具备了这样的消费能力。

其实现在很多家庭都在考虑购买红木家具,首先不论它在未来能够升值多少,最起码一点就是花5万左右购买一套一般的红木沙发能够享用至少50年以上,这是大皮沙发、板式家具及欧式家具所不能比拟的,这就是它很突出的一个性价比,经久耐用,且有档次。

所以,当红木家具的这种“价值观”已迅猛传遍市场的时候,大众消费者对于红木家具已经不再陌生,而是作为一种主流趋势,把它当作家用生活品日常消费。


菲利浦·德·巴盖明末黄花梨高四出头官帽椅明末清初黄花梨两用条炕桌明末清初黄花梨嵌斑竹圆角柜成对

“菲利浦·德·巴盖从1989年开始他上百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收藏的百余件中国明代家具珍品。在香港“嘉木堂”堂主伍嘉恩女士引荐下,中国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特为德·巴盖先生的收藏题写室名:“侣明室”,英文为:"LivingWithMing"。

菲利普·德·巴盖:

“我带中国明代家具归故里”

文/特约记者李力(《光明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编辑记者/陈盛娥

人物名片>>>

菲利浦·德·巴盖,比利时收藏家。2006年,在故宫[微博]永寿宫举办《永恒的明式家具:侣明室收藏》展。2011春,“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式家具”专场在中国嘉德[微博]上拍,成交率100%。

2006年4月28日至6月15日,比利时收藏家菲利普·德·巴盖先生(PhilippeDeBacker)的部分私人收藏:71件明代黄花梨家具重返中国大地,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举办专题展览,以纪念中国和比利时王国建交35周年。为显示对中比文化交流的重视,酷爱中国文化的比利时洛朗王子开幕当天亲自为展览剪彩。2011年春,专题展览的全部家具于中国嘉德上拍,取得100%成交率、2.47亿元的好成绩。

一位外国收藏家为何对中国明代家具情有独钟?他是如何在近20年间收藏了近百件中国明代硬木家具珍品?他为何要将自己的私人藏品带回中国展出?在他心目中,文物收藏的意义何在?带着诸多疑问,记者在布鲁塞尔对参展文物的收藏者,比利时收藏家菲利普·德·巴盖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伴着异国午后的阳光和咖啡的浓香,德·巴盖先生把他与中国明代家具结缘的故事娓娓道来。

让世人重新认识明代家具的艺术价值

在德·巴盖先生的收藏经历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中国著名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不仅使早已钟情于中国文化的德·巴盖认识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美学价值,更让这位外国收藏者为明代家具大方简洁的风格和挺拔高雅的气韵所折服,使他产生了收藏中国明代硬木家具的愿望。当德·巴盖的收藏初具规模时,王世襄先生又亲自为他的收藏命名“侣明室”,寓意德·巴盖与他的明代家具收藏结伴而居,英文注释为:“LivingwithMing”。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从1989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以来,德·巴盖先生已经走遍了中国的27个省,数十次中国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走街串巷收购古董,而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民俗和文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艺术吸引我一次次地走进中国”。

经过研究,德·巴盖先生发现,与对字画和瓷器的收藏相比,中国人对古典家具艺术价值的认识是较晚的。上世纪40年代,旅居北京的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CustavEcke)在当时的北平出版的英文《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堪称中国明代家具研究的开山之作。作者将自己收藏的明代家具拆散,并严格按照比例绘制了节点构造图,使人们得以了解明代家具的内部构造。可惜艾克的著作并未引起中国人对明代家具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美国人将部分明代家具带回美国,捐赠给博物馆,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现在能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等博物馆看到中国明代家具的藏品。20世纪70年代,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家美国人安思远(Ellsworth)的著作《中国家具》一书出版后,在整个西方掀起了中国家具收藏热。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世襄先生的集大成之作《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明代家具的艺术价值才逐渐被中国收藏界所重视。

与中国明代家具相伴而居

德·巴盖先生对中国明代硬木家具的喜爱算得上如醉如痴。在现实生活中,他与自己的收藏品朝夕相处,同室而居,王世襄先生为德·巴盖先生的收藏命名“侣明居”,便是由此而来。近几年,一件黄花梨木明代家具的拍卖价动辄就是数百万人民币,与百余件如此名贵的家具相伴而居,有人说他疯了,但德·巴盖却只是淡淡一笑。

“我不是商人,我看重的是中国明代家具的审美价值,而不是它们的价格。”在德·巴盖先生看来,收藏不是为了占有艺术品,对艺术品而言,每一位收藏者都只是匆匆过客,收藏的意义在于培养收藏者的鉴赏品位,而收藏品则是收藏者鉴赏品位的结晶。在文物收藏中,雄厚的经济基础自然可以为收藏提供很多便利,但真正的收藏绝不仅仅靠金钱。德·巴盖先生喜欢引用一句中国的老话,“小收藏家靠耳朵,大收藏家靠眼睛”,如果没有独到的眼光,仅靠人云亦云是永远无法成为收藏大家的。

对于自己的藏品,德·巴盖先生如数家珍,尤其是对一件明代储物柜有特殊的感情,这不仅因为它是德·巴盖先生的首件藏品,更因为它是中国古典家具对西方家具设计理念产生影响的良好例证,在展出期间,它将与德国维特拉家具并肩亮相。德·巴盖先生的另一件得意藏品是一把明代折椅,据鉴定它是明代君主的御用之物,目前世界上此类折椅存世的仅有10把,其中8把已被博物馆收藏,另两把属私人收藏,而他收藏的这一件便是二者之一。

德·巴盖先生介绍,由于明代的工匠无权在家具上署名,所以这些传世之宝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如今已无处查考。但由于明代允许使用名贵硬木制作家具的作坊数量有限,掌握制作手艺的工匠屈指可数,且仅有少数达官贵人有权享有此类家具,因此仍可以根据家具的样式大概推测出它们的产地和最初使用者的阶层和身份。至于这些艺术珍品在数百年间如何经历沧桑变迁,最终辗转流落海外的故事,恐怕只有留待有心人一一探究了。

中国文物正在回归本土

从1989年算起,德·巴盖先生钟情于中国传统家具收藏已24年有余,在他收藏的百余件中国明代家具中,绝大部分质地为黄花梨和紫檀等珍贵硬木,其中百分之九十为明代珍品,仅有一两件产于清朝初期。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藏品没有一件在中国成交,而全部是由德·巴盖先生通过伦敦和纽约等地的中介,在海外的文物市场上购得的。

德·巴盖先生算过一笔账,据史料的记载,明代中国的硬木家具用料主要来自海外,而当时来自东南亚和海南岛等主要产地的黄花梨和紫檀等木材的总量有明文记录,加之明代对制作凳、桌、柜、床、屏等各类家具所需的木料也有一定之规,且明代礼制对各社会阶层使用名贵的硬木家具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确规定,根据以上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算,明代生产的黄花梨和紫檀家具总数不过2000件,能够流传至今的约为1000~1500件。

近几年人们对中国明代家具的收藏热情日益高涨,购买需求大幅增长,但文物的数量却又极其有限,这就使海外市场的拍卖价格节节攀高。德·巴盖先生坦言,自两年前他购买了最后一件藏品后,至今未有新的收获,目前市场上明代硬木家具的价格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此外,中国买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异军突起,也对文物价格起到了一定刺激作用。“现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的拍卖行,购买中国文物的最大买家都是中国人。”德·巴盖先生认为这一现象非常正常,因为没有人比中国人更了解和喜爱中国艺术品,既然现在中国人有了将本国艺术品买回国内的经济能力,那么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本土的趋势便是无法阻挡的。

与更多的人分享收藏的喜悦

当被问及收藏中国古典家具最大的收获时,德·巴盖先生仅用了一个词:喜悦。对明代家具的喜爱激发了他探究中华文化内里的愿望,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又使他对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的痴迷与日俱增。

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收藏的喜悦,引发民众对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德·巴盖先后在法国和瑞士举办了专题展览。展出期间,德·巴盖混迹在参观者之中,听取他们对展品的评价,观察人们的反应,让他兴奋的是,大部分参观者都认识到了中国明代家具的美学价值,“这些人并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甚至对中国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都被眼前的东西触动了,是美感染了他们,艺术品就是最好的文化大使。”

2005年8月,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章启月的推动下,北京故宫博物院派出4位专家来到比利时,对德·巴盖先生收藏的中国明代家具进行了4天的考察鉴定,确认这批藏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力资助下,德·巴盖先生的部分收藏得以在故宫永寿宫进行题为“永恒的明式家具”的专题展览,并作为纪念中比建交35周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时隔5年后,这批展出的精品黄花梨家具,在2011年5月中国嘉德集中拍出,取得了成交率100%、总成交额2.479亿元的漂亮佳绩。

德·巴盖先生表示,他将私人收藏带回北京展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心愿。一是通过让世人重新认识明代家具的艺术价值,确立传统家具在中国美学中的地位,二是通过文物收藏与鉴赏,增进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此外,更重要的是,德·巴盖先生还想借中国行实现一个梦想,那就是寻找同道人,共同在中国开办一所学校,专门传授明代家具的鉴赏、设计和制作方法,以使这门精湛的工艺不致失传。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消费者订的是微凹黄檀家具,商家却拿刺猬紫檀家具忽悠消费者,近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了这样一起家具消费纠纷,消费者获得了全额退款。

    日前,消费者张先生在苏州市相城区某家具门市部看中了一套2.36万元的红木家具,营业员介绍说家具材质是微凹黄檀。张先生订了一套,当天付了全款并签订了销售合同,约定了提货时间。

    第二天,张先生到其他店去看材质为微凹黄檀的红木家具时,发现与之前看中的微凹黄檀家具的颜色、质地不同,并且价格相差悬殊。张先生顿生疑问,便到该门市部要求商家在合同单注明:“家具材质为微凹黄檀,承诺假一罚五。”商家只同意注明“国标红木”字样。在张先生的一再追问下,商家说出了实情,原来张先生订的红木家具的材质实际上是刺猬紫檀,价格比微凹黄檀低好几倍。张先生很气愤,要求商家按照合同上写明的微凹黄檀材质红木发货。商家没有同意,称营业员介绍产品时,误将刺猬紫檀介绍成了微凹黄檀,只同意将2.36万元的刺猬紫檀材质红木家具发货给张先生。张先生向消保委投诉。

    相城区消保委受理投诉后,立即向商家核实情况。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此事的过错方是商家。经过几次协调,商家最终把2.36万元货款全额退还给了消费者。


    11月4日,业内人士援引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消息称:“非洲花梨”一周内涨幅高达20%,而且将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

    非洲花梨,学名特氏古黄木,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华东木材及木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依照GB/T1851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和GB/T18107-2000《红木》,认定非洲花梨是花梨木。根据率先将非洲花梨引入国内市场的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地板)介绍,非洲花梨木由于其材种优良,而价格相对其他红木价格较低,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传统红木以18.8%的较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为什么非洲花梨却出现了逆势增长?20%的增幅将给中国的木材市场及相关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非洲花梨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一木难求”的红木材种?

    非洲花梨逆势涨价为“价格回补”,意料之中

    非洲花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大部分消费者对这个木种没有清晰的认识。虽然非洲花梨属于红木,但由于没有海南花梨、越南花梨那样知名,在消费者心中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当时非洲花梨资源较为充沛,所以价格相对较低。以安信地板推出的非洲花梨实木地板为例,市场价为400元/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不等,与传统红木动则上万元的价格相比,非洲花梨实木地板这个价格显得很“亲民”。

    业内人士王先生介绍:“非洲花梨的价格长期低于它应有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非洲花梨的认识不足造成的。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打开,非洲花梨必然会渐渐回归它应有的价值。这是高价值低价格产品价格回补的必然趋势。所以,对这次价格上涨我并不感到意外。”

    非洲花梨资源采购受限,供求关系决定逆势涨价

    对于本次非洲花梨逆势涨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不会是一个短期过程。“一周内价格上涨20%,这种涨价的幅度很有海南花梨、越南花梨的态势。”从事木材进出口生意的张先生说。

    安信地板董事长卢伟光介绍说:“其实关注非洲花梨的消费者,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很多其他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也逐渐开始关注这种木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对非洲花梨的需求,使非洲花梨这个材种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目前,非洲各国政府为了保护这种资源,已经相继出台了政策,对非洲花梨实施保护性开发,限制非洲花梨的出口。这使原本就供不应求的非洲花梨更加稀缺。市场需求大,供应却不能跟上市场需求,涨价是必然趋势。”

    红木材料价格逐年涨高,与其数量减少有必然联系。所谓物以稀为贵,不管是哪一种红木材料,一旦其数量减少甚至到濒危的地步,其价值必然上升。江苏省苏州市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许家千说:“以前的紫檀这样,现在的交趾黄檀也这样,以后非洲花梨可能也是这样。”

    非洲花梨持续逆势涨价,国内木材市场态度不一

    如今非洲花梨价格上涨仅仅还是一个开端,随着森林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和国际木材进出口法规的出台,这部分木材的价格将会保持一个持续上涨的态势。这对中国的木材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而许家千认为,非洲花梨成本上涨,必然使某些中小企业无法继续支撑,他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放弃非洲花梨,转向其他产品。

    阅读全文
  • 家居装修类投诉自今年起猛增。据了解,从1月1日到5月6日,家居类投诉共有481条,已经超过去年投诉总量。这些投诉涉及家具质量、价格、售后、装修等方面。本报记者就此总结了其中的四个典型方面,提醒市民注意陷阱:

    陷阱一:

    “零元购”,按月返还

    祖先生去年购买了6000多元的吊顶,当时跟商家签订了合同,每个月返还320多元钱,分18个月返还完毕。可是商家只返还了两个月,家居店就关门了。

    张女士介绍,自己也是用返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橱柜,到现在都没有安装完毕,店家已经找不到人了。

    陷阱二:

    付了款却一直没货

    古先生去年购买了总价值达3万5千多元的家具。根据古先生与家具店签订的合同,最长的到货时间是11个月,但是,截止到现在,每个合同都已经超过了12个月,自己订的货还是没有到。
    “我们白纸黑字都签着合同,按照合同上写的,家具最长交货时间是11个月,如果超过11个月,违约方需要按照总价的15%进行赔偿。”古先生说,“现在可好,家具店直接跟我说要钱没有,要货也没有。”

    陷阱三:

    口头承诺没凭据

    李先生介绍,5月2日,自己在一家红木家具店里购买了红木橱柜。“虽然付了全款,但是我们跟店员说好了如果尺寸不合适就退货。”当天回家后,李先生测量后发现购买的红木橱柜尺寸有些大,就打电话告诉店员不用送货了,并且协调退款。

    但是红木家具店的老板就不同意了,“说店里有尺寸小的橱柜,退货有困难,可以换成尺寸小的橱柜。最终经过协商,家具店同意给李先生退货退款,但是要等到5月20日以后。

    陷阱四:

    定制家具变了样

    罗女士在一家家具卖场订购了2扇品牌木门,双方约定4月底安装,可直到5月3日,经销商才告知罗女士,因为原材料紧张,消费者必须更改订购款式。而市民刘先生为婚房订购的厨房组合柜虽然如期到货,但安装后才发现内部空空如也,约定的内置套柜、搁架等没有到位。面对消费者的催促,经销商称因为货源紧俏,配件还要另等半个月,并拒绝为违约行为作出赔偿,令刘先生愤而投诉。


    目前东南亚地区已经结束雨季,木材已陆续运往中国。在市场走访时也发现,近期大量缅甸柚木运入市场。商户表示,由于缅甸材行情长期低迷,新货入市仅是对库存的补充,对市场并未产生明显影响。
    由于去年缅甸柚木原材价格大幅下降达40%,不少下游厂家趁机大量采购,而今年受家具行业萎靡,产量缩减的影响,以至于至今预备库存仍未消耗完毕。这直接导致今年缅甸柚木出货锐减,行情长期低迷。即使商户降价促销,也难有改变。
    “红木新贵”缅甸花梨原木(学名大果紫檀)行情经过井喷式爆发之后,在热钱撤离之后也逐渐归于平静。目前市场缅甸花梨保持小批量出货,行情处于稳定态势。不过商户表示,市场对大径缅甸花梨需求量依旧较为可观,价格也十分漂亮,但市场库存少,多为小径材。
    其它品种,如五角星、西南桦、白木等品种,行情持续低位企稳。
    价格方面,由于行情的低位稳定运行,市场报价也处于稳定态势。11月,从商户提供的报价表来看,总体仍旧企稳。缅甸花梨价格如坐过山车,目前已回归至去年4月份水平。从报价表来看,去年高峰时,小径材报价至2.6-3万元/吨,但今年行情遇冷,年中时价格跌至2.1-2.6万元/吨,下半年,价格再度下滑至1.6-1.8万元/吨,并长期保持稳定。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