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有商家愿涉足红木回购\新国标提高,取消E2级对人造板行业有何影响?
详细内容

鲜有商家愿涉足红木回购\新国标提高,取消E2级对人造板行业有何影响?

时间:2020-10-11     人气:527     来源:     作者:
概述:红木的回购涉及价格、鉴定、再加工等诸多问题,目前多数红木厂家仍不愿涉及。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在红木领域,商家最喜欢打的就是“升值牌”。近几年来红木价格节节攀升,使得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升值潜力被不断看好。不过记者走访红木家具市场发现,消费者在......
红木的回购涉及价格、鉴定、再加工等诸多问题,目前多数红木厂家仍不愿涉及。

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摄

在红木领域,商家最喜欢打的就是“升值牌”。近几年来红木价格节节攀升,使得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升值潜力被不断看好。不过记者走访红木家具市场发现,消费者在将红木家具搬回家后,想将“藏品”出手并不容易。目前,中山大多数的红木家具企业并未实行红木回购,中低端红木回购更是普遍遇冷。

中低端红木回购难

记者了解到,回购的理念诞生于金融领域,如今黄金等物品乃至皮包等奢侈品都实现了回购。而近两年来,部分红木家具也推出了类似的回购政策,希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以状元坊为例,该企业前两年便推出了一种“红木投资易”的产品,顾客可以在购买大宗红木家具时选择签约销售,在1至5年内分别获得原价、增价30%乃至50%回购。据销售人员介绍,目前企业仍然开展着回购业务,但只回购在该企业购买的产品。

不过,这种销售模式并未受到大规模的跟风。记者走访了沙溪隆都红木家具博览中心等红木家具市场后发现,实际上,更多的企业并不愿意打出“回购牌”,受访的企业均表示没有开展类似业务。

“实行回购的厂很少,尤其是中低端的红木,一般都不愿意这样做。”在隆都红木家具博览中心F座,一家红木家具厂的销售人员刘小姐介绍说。在她看来,红木的款式也在不断更新中,回购回来也不一定能够再销售出去,因此厂家并不热衷。“一般来说,只有比较高端的、材料非常稀缺的家具,厂家才比较有回购的可能。”

商家更愿承诺“终身保养”

“红木原材料的价格都是在攀升的,所以红木家具的价格也是肯定要涨的,比如今年一套沙发的价格要比去年上涨接近10%,如果厂家以一定的比例回收,还是有好处的。”业内人士梁小姐则介绍说,“不过这也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回收的价格、产品的鉴定、回收后再加工等,因为目前国内也没有标准,都要靠企业自己摸索。”

业内人士也提醒,收藏红木往往要抱着“放长线”的心理。存在快投资快回本心理的普通投资者应该更加谨慎,由于厂家不开回购的方便之门,使得仅有少量的高端红木家具有望通过典当行、拍卖行等变现,但更多的红木藏品或会在短期内沦为“烫手山芋”。

记者获悉,相比做出回购等承诺,红木家具企业更愿意推出“终身保养”等措施来吸引消费者。“其实更多的人购买红木,还是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因此终身保养等承诺对他们还更适用一些。”销售员认为。

南方日报记者徐旭珊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17)(以下简称新标)的国家标准,修改了甲醛检测试验方法及其甲醛释放限量值,执行日期为2018年5月1日。人造板新标的出台会给行业带来哪些重大变故
?1、新标与国际接轨,直击行业环保痛点?
?据了解,修订后的标准GB18580-2017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提升了甲醛释放量限量要求,统一甲醛释放量限量值为0.124mg/m3,限量标志为E1,取消了原来的E2级别,这已经和国际标准接轨。?
?此外,新标还取消原标准中的干燥器法、穿孔萃取法的甲醛释放限量值,甲醛释放量测定试验方法统一为“1立方米气候箱法”。?
?“1立方米气候箱法”检测持续时间至少为10天,在恒温、恒湿和恒气流作用下,从第7天开始测定。当测试次数超过4次,且最后2次测定结果差异小于5%时,才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如果两次测定结果差异大于5%时,还要每天测定一次。如果28天内未达稳定状态,则用第28天的测定值。?

?新标将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开始执行。也就是说,到那时只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新标要求。这意味着,企业应尽快改造现有生产线、生产技术及购置1立方米气候箱法检测用设备,以保证生产达到新标准要求的产品。

2、新标出台,人造板企业面临挑战?


?新标出台,甲醛释放量要求更加严格,对行业提出新挑战。?
?(1)新标或将推动人造板价格走高?

?造成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难以保障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一些小型建材企业受自身综合实力限制,缺乏相应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人才,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二是企业的环保意识不高,对产品的把关不严,产品未经过严格检查即出厂;三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在原材、工艺上也降低要求。?

新标准一旦实施,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马上退出市场,原来达到E2标准的胶粘剂无法使用,必然逼破生产厂家改造现有生产线、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加上购置新的检测设备,使板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人造板价格走高。?


?同时,国标的修订也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商家挖掘更多的宣传噱头,从而趁机抬高人造板价格。
?(2)新标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产品质量是否过关与板材原材料关系密切,而人造板的是否合格与使用的胶粘剂息息相关。现在市场上不乏质量低劣的产品,所用胶粘剂都很差,这些产品的甲醛释放量没有保障。国家新标甲醛限量值要求的提高,E2标准被剔除,从侧面反映出政府整治板材市场、加强环保的决心,对降低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有很大的好处。?
?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核心在于提升胶黏剂质量,同时,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检测设备都要随之更新,也势必促进我国人造板产业技术的进步,有力推动我国人造板产品新技术研发和新型环保胶黏剂的应用。?
?新标一旦实施后,对整个行业和产业链将产生巨大影响。新标势必促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人造板产品质量。企业一旦更换新技术和高质量材料,生产成本随之大幅度的上升,再加上相应的检测费用提升,将对利润并不大的小型无名小企业产生带来更大的冲击。一些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薄弱、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或将会自动退出行业,加速行业洗牌,优化行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按照生态文明发展要求,产业急需走绿色发展之路,而甲醛释放限量是人造板及其制品的重要环保性能指标,是推动人造板及其制品产业是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新标准的出台及实施,将会推动人造板行业及其制品更加健康安全地发展,促进行业积极转型升级,有利于环境安全,不过这个发展过程也是淘汰劣质企业的过程。?

?3、“标准出来,对下游行业也是一个提升。”?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11年以来,我国人造板产量居世界第一,已达2.87亿立方米。巨大的产量背后隐藏着不小的环境安全隐忧。


人造板及其制品所包含的种类众多,包括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纤维板、饰面人造板(包括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地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被应用的范围也很广。下游生产制造的与消费者息息相关家具、地板甚至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都是由其加工制成的。因此,上游人造板产业的产品环保性能,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家庭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历来,人造板及其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甲醛释放量超标。上游人造板行业标准的规范,势必会提高下游产品的环保性能,促使下游行业整体的“环保”升级,更加健康安全地发展,推动下游行业转型升级。?
?新标准的出台更多的影响下游环保不达标的小微企业,倒逼他们加快对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
?4、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保护消费者健康。
?从现实意义来讲,该标准将在2018年5月1日后开始实施,这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在此之前,企业应充分利用应对新标准实施的准备时间,出售库存产品、改造现有生产线和生产技术,以保证后期生产达到新标准要求的产品,优秀的板材企业需更努力创新推出真正意义上的“零甲醛”产品,这一消息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5、新标的实施尚需缓慢递进?

?一个标准的出台,要求的提高,是社会的进步,是基于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考虑的。此标准主要是针对人造板行业,新出台的标准对甲醛限量值、检测试验方法进行修改,是督促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如果人造板行业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行业整体的环保水平将得到提高,这也会对家具行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标准的出台在短期并不能断绝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超标的现象,它是一个缓慢递进的过程。?

人造板标准的出台在短期并不能断绝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超标的现象,它是一个缓慢递进的过程,这需要全体行业人共同的努力。?


?结语:?
?甲醛释放限量要求越来越严,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限量标准的提高,为行业的绿色发展带来一个机遇,有多少企业能乘机实现环保转型升级,或值得拭目以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这是半年前应《经济学家茶座》之约写的一篇经济随笔。应主编事先有要求,希望刊物未正式登出文章之前,该文不宜以任何电子方式公开。理解刊物及主编的苦衷,一直未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现在纸质文章已经公开,就把这篇半年前写就的随笔,当作2017年博客文章的首篇。

    《经济学家茶座》是闲谈之地,可以围绕经济议题三言两语。看着眼下“工匠精神”成为热门话题,有所感触,不妨闲话一番。

    关于家具的一段“私家故事”

    每个家庭都有使用家具的经验和感受,我家也不例外。由于年轻时光一段特殊的经历,我对木制品尤其是家具常常会投去不一样的眼光。

    自我成家以来,一共使用过三套家具。

    第一套家具就是为成家准备的。自己买的木料(当时木材是紧俏物资,好不容易托人买到的),自己拖回家的(很费了一把劲),自己找木工师傅来家加工制作的(本地俗称“打家具”)。由于木材紧俏且贵重(以我当时的收入为标准),为防止木工师傅大材小用甚至“掉包”,同时要保证加工环节的质量,家中应有“监工”。这个监工自然就是我了。记得当时正忙于复习考研,寒冬腊月,一边搓手取暖读书做题,一边时不时用眼“监控”家具从木材到成品的过程。

    应该说,木工师傅的手艺是不错的,也是比较认真负责的(可能与事先设计的好的交易机制有关),算得上一个称职的“工匠”。一套家具用了十几年,完好如初,毕竟是真材实料、全部榫卯结构。两次搬入新家,用的都是这一套家具。但是,毕竟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加工物品,质量尚可,但用材可称简陋。木材是水曲柳的,30多年前算得上是家具好的用材,今天看就极其普通了;为节省用材,背板和侧板都是用纤维板替代木材的,搬家时碰到尖锐物留下两三个小洞。当时环保意识不强,上的漆就是普通的漆。所以,当我第三次搬家时,决定不再带走原有的家具。

    第二套家具是在家具市场上买的成品。成品要比请木工师傅制作的家具好看得多,当然费用也高出很多。当时(2000年),市场上全实木的家具还很少,有的都很贵,占主流的是板式家具,即主材是用集成材(经过加工的木材板,但不是原木),家具表面一般是用装饰性强的木皮贴饰而成。对木材和家具没有经验的人,一般都比较容易被这种板式家具所吸引,表面光鲜,造型新颖(由于不是对原木进行加工,所以克服了原木在成型方面的一些限制)。但这种家具也有致命的缺陷,一是没有原木自然的美丽花纹,当然也不会散发出原木特有的清香;二是不经用,难以像原木那样经历长久仍可完好如初。果然,用了几年之后,首先是桌面的装饰贴面局部脱落,接着就是其他问题开始出现。这种家具作为一时之用可以,但不可作为家居欣赏,更无法家传了。五年前再次搬家时,想都没想,自然用新家具替代旧家具。

    购买第三套家具费了些心思,看了不少地方。有事先的标准。第一,必须是全实木的,即每一块材料都是用原木加工的,而且材质要有一定讲究;第二,做工必须要好,全榫卯结构,油漆要环保;第三,要美观大气,长久耐看。最终选择了一套(其实是多套组合的)全榆木材质、器型美观的新中式家具。

    本人在中学毕业后曾有一段特殊经历,学木求匠两年,刨、锯、开榫、打眼样样都会,独自一人制作的五斗橱像模像样,虽不敢讲木工手艺已经很精,但看门道已经八九不离十了,评价家具的做工和品质有一定的发言权。现在市场上好的家具确实做工精良,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若用材再讲究,可以达到被欣赏的程度。榆木材质紧密,花纹铺张,富有动感,本来就是中国古代家具的上好用材,现代工艺又可以做到板与板之间无缝连接,一个桌面如同一块整板,同时不失全榫全卯的工艺,看上去确实赏心悦目。朋友新来我家,见到家具及其他木制物品都要赞赏一番,笔者免不了要自谦,但心中还是高兴的。

    说了一段家具的私人故事,其实想说明两点。第一,从消费者效用原理出发,若财力允许,买家具这类常用且长期用物品,一定要买好的。第二,中国的家具的确可以做出精致的东西,拿到世界上去比也不会差。因个人兴趣,笔者也有多次在国外考察家具市场的经历,得出这番经验是有依据的,其实美国市场上卖的很多高大上的家具原本就是中国生产的。不信,你可以拿好的中国家具和宜家卖的进口家具比一比。

    遗憾的是,中国制造所代表的产品,依旧离精致优良很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低质低档乃至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正因为此,社会呼唤好的“中国制造”问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倡“工匠精神”。

    人类有追求美好的愿望和权利。美的产品、好的产品,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是人类达到不同文明阶段的一种标志。人的生活是不是美好,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少钞票,而是取决于你拥有多少美好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即便你很有钱,不停地换住所、家什用品,但住所逢雨就漏,家什用品粗制滥造,甚至有毒有害,你的生活绝不能算美好。人家一辈子就住一处,家什用品也是一件用了多年,但住的和用的都是高质量的,能够用来欣赏的,人家的生活肯定比你美好。所以,产品做的好不好,不仅关乎生活品质,而且关乎文明程度。

    具备“工匠精神”的前提是要有工匠

    把产品做好,当然要有工匠精神,而是否具备工匠精神,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折射。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大胆承认民族文化的某种缺失,承认国人的某种劣根性。鲁迅先生写过很多批判国人丑陋一面的文章,可谓一段文字一把匕首,一篇杂文一支投枪。与他同时代的傅斯年,也写过不少批判性很强的文章,其中一篇题为《中国狗和中国人》,大有鲁迅的风格。作者在文章中首先借用专业养狗人士的话说,“中国狗也很聪明,他的嗅觉有时竟比外国狗还灵敏,不过太不专心了。叫他探一件事,他每每在半路上,碰着母狗或者一群狗打架,或者挣食物的时候,就把他的使命丢开了,所以养不成材。”接着,这位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论道:“我听了这一番话,很有点感触,何以中国狗这样的像中国人呢?不是不聪明,只是缺乏责任心,:他俩一样。中国人‘小时了了’的很多,大了,几乎人人沉沦。留学生在国外的成绩颇不恶,:胡适之先生说,只有犹太人在美国大学的成绩最好,其次便是中国学生,至于美国人,远不如这两个民族。然而一经回国,所学的都向爪哇国去了:大约也是遇着了母狗,或者加入了一群狗打架,或者挣食物,所以就把已经觉悟的使命丢掉了。”如果今日有人看到这段文字不舒服的话,不妨去一趟上海的鲁迅纪念馆,最初发表这篇文章的《新青年》杂志,现在已经成了馆藏的一个文物。

    胡适当年也写过一篇寓言式的文章,语气平和,但寓意相同,针砭国人的不认真和不负责任,做事马马虎虎,那就是《差不多先生传》:中国人的最大特性就是做任何事(当然包括做东西)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从来不精益求精;“差不多”的哲学通行天下,把“差不多”发扬光大的反而被捧为“圆通大师”。

    几十年前如此,如今也未见得好到哪里去。所以,中国制作的产品与外国制作的产品放在一起,立马分出三六九等来,价格也是如此。连医生都会和心脏病人这样说:你的心脏要做支架,外国支架四万一个,国产支架便宜,只要两万一个。至于国人蜂拥到国外购物,从德国的汤锅到日本的马桶盖,再到澳大利亚的奶粉蜂蜜,以至于中国旅游团所到之处,便是外国商场断货之时。这些已经不再是新闻,国人早已见怪不怪。

    问题是,倘若没有工匠,何来工匠精神?今天我们有工匠吗?提这个问题似乎更为沉重。

    有两种途径可以产生工匠。第一种途径是学徒制,手艺精良的师傅把技术传给徒弟。那个给我打制第一套家具的木匠,算得上那个时代的工匠。若没有当年恢复正常高考制度,也许笔者也可以成为一个说得过去的工匠(不算诳语)。这种途径现在自然消失了。第二种途径是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可以产生大量高水平的工匠,就像德国、日本那样。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工厂流水线上基本都是刚刚从农田里走出的民工,经过简单培训就开始生产了。虽然也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毕业生,但人数偏少,更关键的是水平不高,既有投入问题,又有生源问题,因为现在去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几乎都是被高中淘汰的。

    除少数国家重金投入的行业,中国的工业文明,基本上还是“差不多文化”通行。操作手册上明明写着螺丝要拧5圈,中国的操作工常常只拧3圈:只要不掉下来就行了。所以,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工艺,就是因为做的人不同,品质就会有差异。我曾经在东京的商场里见过两款外形一样、品牌相同(都是索尼牌)的八波段半导体收音机(那还是半导体收音机有市场的年份),价格却相差一倍。好奇之下,问其缘由,被告知,那个贵的是MadeinJapan(日本制造),那个便宜的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

    要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有大量的现代工匠。这就需要系统性的改革以及观念改良,包括教育体制、薪酬制度、劳动市场制度等,还有树立起尊重体力劳动、欣赏体力劳动成果的社会观念。德国之所以能生产出众多的品质优良的产品,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一大批技术精良的现代工匠,之所以有众多的现代工匠,是因为现代工匠在德国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早早地吸引了优秀的青少年有志于此。

    消费文化也是“工匠精神”的关键因素

    那为什么中国的家具可以做得很好,而其他产品却普遍缺乏“工匠精神”?这和市场结构有关,从需求一端讲,也和消费文化有关。

    若有一些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产品在中国做得不错,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传承,即历史上我们就做得很好。中国古代家具在工艺水平上无疑是上乘的,其中部分达到艺术的水准。我不止一次去过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也不止一次去过那里的中国馆,对那里陈列的一对十分珍稀的中国明代黄花梨大柜印象深刻,几百年了,连金属锁件都锈蚀坏掉,木制的柜体完好如初,榫卯和拼接之处依旧严丝合缝,透出黄花梨的特有美丽神韵和中国古代家具规制的庄严。[1]第二是有利于形成买方市场的竞争结构。充分的竞争性,供略大于求,好的产品才可以在市场中胜出。中国家具的市场无疑属于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不过,这两个原因在其他产品市场中也存在,例如服装、食品、厨房用品,都有历史传承,都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但中国的产品依旧做的不好。第三个原因就成为关键,消费者的挑剔程度。

    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消费者对普通产品是不挑剔的,只要便宜、好用就行。所以市场上充斥了便宜但质量不高的产品,消费者也不很介意。试举两个典型例证。中国人雨天出门打的伞基本上都是劣质货,尤其是伞骨从材料到做工都很低档,几乎用不了几次就坏了。但没有多少消费者对此介意,因为一把雨伞很便宜,坏了再买一把就是了。第二个例子就是中国锅与德国锅的比较。中国家庭主妇一生可能用过无数的锅,一只锅用几年就坏了,也没人因此而遗憾,因为再买一只锅也很便宜,结果一辈子用的都是劣质锅。德国的家庭主妇可能一生只用过一两只锅,但一辈子用的都是最好的锅。原先中国人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锅,现在知道了,所以去德国的中国旅游团一般很少不带回德国锅的。可惜,中国消费者很少到国外会去买伞的,但倘若他们少一点对那些浮华Logo的迷恋,而增加一点对真正生活品质的要求,则会发现雨伞也有明显的品质之分。

    家具在中国却有不同的命运。中国人对自己的家居环境及其陈设十分在意,中国人最认真的地方莫过于家庭装修了,都是要用最好的材料、最贵的品牌,家里往往装修得像一个奢华的酒店。家具属于家庭陈设,是家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不讲究。只要财力可以,中国的消费者也是愿意在家具上花费的,包括名贵的红木家具、金丝楠木家具(其实没几个是真的)等。加上现在中国市场开放,可以进口世界上任何一种名贵木材以及国外出产的家具,所以,中国的家具市场真正是琳琅满目,高中低档一应俱全,以本人半专业化的眼光看,只要肯花钱,品质高的家具并不难找。当年的水曲柳以及木工师傅的工匠技艺,实在无法和今天的市场相比。岂止是家具,凡是和家庭装修有关的材料和物件,例如瓷砖、地板、五金件等,中国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品质是很高的,尤其是瓷砖和地板和国际名牌在品质上已经差异不大。

    这充分说明,特定的消费文化,消费者自身对产品有无品质上的苛求,也是决定市场上产品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工匠精神,不仅来自于是否有工匠,来自于工匠是否负责任,还来自于消费者对工匠的要求,尤其是是否宁愿多花一些钱买好的工匠的产品。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彻底改掉中国人固有的“差不多”文化习性,其中包括消费者自身为图便宜的“差不多”文化。

    (来源:搜狐)


    据悉菏泽郓城已有30余家板材企业改造通过验收,开始生产。在菏泽政府的牵线下,小板厂和蒸汽公司达成协议,通过架设蒸汽管道使用蒸汽来代替锅炉,实行煤改气,停产了一个月的单板旋切厂也开始陆续开工。
    近几个月,板材行业掀起的这股环保风暴,让干板材的兄弟们苦不堪言,在这场环保风暴中,央视、新华网等权威的媒体机构也纷纷斥责某些地方政府“一刀切”的行为。如今,终于让我们板材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有人说:所有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用什么熬?别人受不了的委屈,你承受了;别人需要理解、安慰、鼓励,而你不需要;别人用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你却懂得转化、消化。相信板材行业一定会在这场环保风暴后浴火重生的!
    阅读全文
  • 近期纤维板市场走势较稳,各类产品销售报价与上周末基本持平。终端用户需求意向略增,但成交跟进有限,板厂调涨意愿难以释放。据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国内1220*2440*15mmE2级密度720、砂光中纤板,出厂价收于48.17元/张;相同规格E1等级出厂均价在59.9元/张,产品销售报价较上周末持平。商家透露,最近纤维板行业中等规模厂家开工变化不大。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厂家走货压力较大,部分小厂仍在观望为主。大中等规模的厂家由于长期供应固定客户,因此库存量较为稳定,但小规模厂家生产谨慎,有少量现货。

    刨切单板方面:有商反映,现阶段旋单板用优等木材价格走势变化明显,年后至今经历了一涨一跌的小幅的变化。当前两广地区桉木供应紧缺,加之雨季的持续影响,因此桉木价格小幅上调,市场采购均价维持在1000元/立方米左右,成本上行压力下多数厂家生产受阻,个别单板小厂陷入开开停停的局面。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拥有全球最具生态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然而各类农业、基建和采矿活动导致该地区40%的森林已被破坏或严重退化,其中毁林面积3.5亿hm2,退化林地面积3亿hm2。因此,该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林地用途改变和森林损失。全球森林观察的数据显示,该地区2018年就丧失了约510万hm2森林。为了改变这一趋势,20x20倡议强调建立综合性的恢复进程,通过混农林、林牧复合系统及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恢复和维持土地的各项功能(包括生态、经济、生产、社会和文化等功能)。在此进程中,利用天然或人工辅助等方式再造林、加强森林和其他景观的保护、减少毁林是最重要的要素。到目前之止,倡议的各合作伙伴在该地区已经启动了104个项目和计划,项目面积达1400万hm2,项目总投资额预计将达到10亿美元。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