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人造板产业2020年贡献税收已超过2.5亿元\红木行业靠口碑赢市场
详细内容

文安人造板产业2020年贡献税收已超过2.5亿元\红木行业靠口碑赢市场

时间:2020-10-11     人气:566     来源:     作者:
概述:1月12日至13日,第六届全国木质功能材料与制品创新技术论坛在文安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文安县人造板产业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技术经验交流盛会。活动的成功举办,将会对全县人造板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据了解,文安县人......
1月12日至13日,第六届全国木质功能材料与制品创新技术论坛在文安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文安县人造板产业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技术经验交流盛会。活动的成功举办,将会对全县人造板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据了解,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历经30年的创新发展,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以左各庄镇为中心,辐射滩里、大柳河等乡镇,顶峰时有人造板企业2000多家,主要生产十大类300余种产品,从业人员近10万人,成为全国四大人造板产销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板材之乡”。然而,长期的粗放式发展,环境污染和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显现。
2017年,文安县下大力治理人造板产业环境污染,下定决心走科技创新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将全县人造板产业全部停产整顿,取缔所有燃煤锅炉,清理“散乱污”企业,对人造板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规范治理,当年6月份率先在国内人造板行业提出了“二十条”规范标准,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当年7月份,文安县左柳滩区域成功获批创建国家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
与此同时,为谋求产业向绿色发展、高端发展,当年8月份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成功签约,共同组建了文安木材工业技术研发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研发和推广的有12项技术成果,其中大豆蛋白无醛胶、单板干燥及生态板阻燃技术等3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文安县充分利用研发中心这一平台,通过政府搭桥、专家引路,广交天下名士,一个传统产业在“华丽转身”后迎来新生。2018年7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文安县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
如今的文安人造板产业,将2000多家人造板企业规范到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200多家,企业技术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厂区环境变美了、税收贡献更增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统计显示,文安人造板产业,在未规范前的2016年,贡献税收不足1.2亿元;规范中的2017年,贡献税收1.6亿元;规范后的2018年贡献税收已超过2.5亿元。事实胜于雄辩,税收数据更具说服力,未来的文安人造板产业定能在科技发展之路上释放新活力,再创新辉煌。

23日,红木家具城名匠艺林红木品牌专营店,只见一派繁忙景象:总经理张献军与几位客商在洽谈生意;两名工作人员在店门口打包发货;营业员招呼着店里进进出出的顾客。

“名匠艺林”是市名匠艺林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创立的品牌,该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生产花枝(巴里黄檀)家具的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传统家具制作设备,还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

营销主管葛航超告诉笔者,名匠艺林红木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对每个生产环节都严格把关,在客户中有较好的口碑,“由于家具质量好、客户口碑好,因而产品销售也比较好。”据介绍,目前名匠艺林红木在国内有数十家业务稳定的加盟店。

经过6年多时间的打拼,名匠艺林红木在南马一带已有较高的知名度。该公司传承明清红木家具文化的精髓,将艺术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名匠艺林”系列家具。

“产品质量、客户口碑是企业的生命,是打开市场、稳定客户的关键。名匠艺林靠客户口碑赢得市场,目前名匠艺林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口碑不断提升,在红木家具市场行情不甚理想的当下,保持较好的销售势头。”张献军说。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近日,根据《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命名办法》,在北京国林宾馆召开“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集中评审会”,“国家文安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获评审通过。
    这对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人造板产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将进一步放大文安工业园区先发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发挥其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绿色发展、集群协调推进、园区创新经营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文安由人造板大县向强县转型,带动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文安工业园区起步于2000年,经过多年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产业基础好、经济总量大、带动能力强,对地方经济贡献突出的省级工业园区。

    ①单士元1936年《清代档案释名发凡》抽印本②单士元20世纪80年代审查工程图纸(单嘉玖供图)

    曾有人这样说:“溥仪出宫,单士元进宫。”自1924年进入故宫,直至1998年去世,单士元为故宫工作了近74个春秋。他走遍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整理的档案、保护的文物不计其数,将一生热血与汗水都融入故宫这一座文化宝库。单士元之女单嘉玖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忆父亲与故宫74载的故宫情缘。

    记者:单老自17岁结缘故宫,从最初的档案整理,到主持故宫全面大修,直至耄耋之年还在为故宫恪尽职守,被尊称为“看护国宝的国宝”。您认为让他一生钟情于故宫、坚守和传承故宫精神的缘由是什么?

    单嘉玖:我曾经试想过,现在的人,即使从出生就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也只能干满60年。父亲一生与故宫紧密联系,在故宫度过74个春秋,这是由很多特殊历史因素决定的,这其中不仅有国家的信任,更有榜样的力量和自身的信念和感情因素的影响。

    故宫博物院是在军阀政权的不断更迭中艰难诞生和成长的。忆起庄蕴宽、陈垣等师长,父亲总是感慨万千:这些先生们没有私利和私心,体现了坚决推翻封建势力的进步思想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觉悟与正直人生。父亲对师辈始终有一种深深的崇敬,这几乎成为鼓舞他一生的力量。

    父亲曾回忆,点查清理工作开始时正值隆冬季节,北风凛冽,出气如霜,唇际浮冰。一进神武门洞,西北风打得人身不由己地往宫门洞两壁撞,几乎无法行走,可以说是“打着转儿进故宫”。这时年仅17岁的父亲只有心里默念“老子青牛”,因牛善逆风,以此来鼓励自己战胜严寒。这些是他对故宫最初也是最深刻的记忆。

    从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到故宫博物院成立前夕李煜瀛先生题写匾额,父亲有砚在侧,再到经历故宫博物院从成立到成长的所有风雨跌宕,74载过去,可以说无论精神上还是感情上,父亲都与故宫博物院融为一体了。

    记者:您在《故宫营造》一书的序中说,作为一位“老故宫人”,单老走遍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每天都行走在“一线”。他对故宫的拳拳热爱还体现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单嘉玖:父亲常说,刚到故宫时,师长就对他说过,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是宝,因此老故宫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只要没出差或没被其他事情占用,每日都会在故宫走一走,看一看。

    我们知道,不住人的房子容易坏,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体,从什么角度入手、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保护方针尤其重要。他主持故宫修缮期间,确立了“着重保养,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方针,并且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这里的旧,是指无论工程量大小,建筑的法式和结构特征都不能改变,这一点至今仍被人称赞。

    除了具体工作,父亲对故宫修缮中的建筑垃圾总是格外注意,只要发现有价值的构件,包括残砖碎瓦,都会加以保留;即使拆下来的破顶棚也会认真检查,如果发现夹层中有乾隆高丽纸等一类的宫廷旧纸,会建议图书馆的同志前去采集,以备修书之用。他到故宫图书馆去看书,如果身边带着口袋或书包,一定放在门口,绝不带入室内。如果看的是善本书,会事先准备手套和口罩,防止手上有汗或由于旧书粉尘刺激引起喷嚏,污损图书,这些都是长期工作养成的习惯。

    记者:无论是《我在故宫七十年》还是《故宫营造》,单老的字字句句凝聚功力,同时又是朴实无华的。以您协助父亲治学的经历看,他的工作和治学之道是什么?

    单嘉玖:我觉得父亲属于工作型的知识分子。他一生从事历史、档案和古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又一直与文物打交道,只是对两者的关爱略有不同。对前者来说,所做都与工作有关,用他自己的话叫“约稿多,投稿少”,治学扎实谨慎,所以有的研究撰述虽早,但面世却晚;对后者来说,他则是只保护、不蓄藏,也就是他自己说的做这一行要强调“搞文物,但不玩文物”。父亲有一枚印章,刻的是“文博白丁”,这四个字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记者:您曾说过,“壮心仍未已,伏枥到黄泉”是单老的写照。您如何看待他这一生?

    单嘉玖:在故宫工作过的老故宫人几乎都有着与故宫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父亲只是其中的一员罢了。我想,贯穿他一生的有两点。一是本分,这是很多老知识分子都有的特点,与那时候的人大都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有关。总的来说,从他在北大读书,到随北大师生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再到供职故宫博物院,都是在著名学者的教育和指导下学习和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根深蒂固。

    二是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他曾经谈到接触古建筑的原因,他说他是学历史的,不是学建筑的,之所以跟古建筑打起交道,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看过《中法通报》上的一篇文章,其中法国人和日本人在争论中国的古代建筑,却没有中国人参加。当时感觉,中国的文化,外国人讨论,没有中国人发言,这是个耻辱。自那时起,父亲开始注意古代建筑信息的收集,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本报记者刘梦)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全文
  • 7月24日,按照《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命名办法》,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和省林业厅申报、现场查验、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文安工业园区被认定命名为“国家文安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
    河北文安工业园区起步于2000年,经过多年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产业基础好、经济总量大,带动能力强,对地方经济贡献突出的省级工业园区。2016年,园区人造板产量1080万立方米,产值185.54亿元,占全县GDP的三分之一,缴纳税金4.3亿元,占全县税收的30%。
    国家文安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的认定,将进一步放大文安工业园区先发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引导林业产业质量、效益提高和动能转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林业产业集聚协调融合发展。发挥其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绿色发展、集群协调推进、园区创新经营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文安由人造板大县向强县转型,带动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来源:河北新闻网)

    目前红木原料一般都是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进口的,由于这些地区频发气候灾害且不断有相关进出口规定颁布实施,很大程度影响了红木原料的正常供应。且红木资源有限、成材时间长,市场需求量却与日俱增,这就造成了红木原料的极度稀缺,也促使它的价格一涨再涨。

    中国古典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于鸿雁认为,红木树种被限制进出口只是催生红木市场价格的原因之一,因为红木资源本身已经十分稀缺了,所以涨价是大势所趋。另外高昂的成本让不少制作厂家不肯轻易将手中的原材料制成产品。对此,有业内人士预测,红木产品可能会向更精细化发展,工艺更精致、品位更高端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红木家具将主打高端产品。


    (来源:北京晨报)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