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坐具研究之靠背椅\大境华奏响时代最强音身体力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详细内容

宋代坐具研究之靠背椅\大境华奏响时代最强音身体力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时间:2020-10-11     人气:576     来源:     作者:
概述:邵晓峰文/邵晓峰编辑/许锡杨人物名片>>>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多年......
邵晓峰

文/邵晓峰编辑/许锡杨

人物名片>>>

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多年潜心研究宋代家具,取得一系列成果,被业界誉为“宋代家具研究第一人”。

核心提示>>>

由于宋代靠背椅的形象多为侧面,叫人难以分清究竟是直搭脑还是曲搭脑。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桌二椅”的家具陈设形式中。

宋椅通论

在人类千余年间逐渐形成的起居概念中,椅和凳的最大区别在于椅有靠背,除了供人垂足坐,还可供人倚靠,所以早期的椅子也称为“倚子”。比如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就记有:“今之士族,当婚之夕,以两倚相背,置一马鞍,反令壻坐其上,饮以三爵。”甚至到了南宋时期,赵与时还在其《宾退录》卷一中说:“京(蔡京)遣人廉得有黄罗大帐,金龙朱红倚卓,金龙香炉。”而有一段时期,椅则常被人们用来指代椅树或椅木,例如,北宋秦观诗《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九曰:“果欲鸣凤至,还当种椅梧。”这里的“椅”指的就是椅树。北宋曾巩诗《刘景升祠》曰:“乃独采樗栎,不知取椅檀。”这里的“椅檀”指的是椅木和檀木,泛指良材。

到了南宋,将有靠背的坐具称作椅子的说法逐渐增多。譬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引徐敦立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但是也有宋人对这一说法持有异议,而且说得颇有道理。北宋黄朝英(建州人,绍圣后举子)在其《靖康缃素杂记倚卓》中说:“今人用倚卓字,多从木旁,殊无义理。字书:‘从木从奇乃椅字,于宜切,诗曰其桐其椅是也。从木从卓乃棹字,直教切,所谓棹船为郎是也。’倚卓之字虽不经见,以鄙意测之,盖人所倚者为倚,卓之在前者为卓,此言近之矣。何以明之?杨文公《谈苑》有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一副。’未尝用椅棹字,始知前辈何尝谬用一字也。”尽管如此,也许正因为宋初以后越来越多的椅子以木材来制作,早期的“倚”才逐步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椅”。

椅作为高坐家具的代表,在宋代有了更为成熟的表现。宋代椅子可分为靠背椅、扶手椅、交椅、圈椅、宝座、连椅、玫瑰椅等。其中,靠背椅是宋代使用数量最多的椅子。

宋代直搭脑靠背椅

靠背椅的造型尽管并不复杂,但宋人将其发展得丰富多彩。从现存绘画和出土实物看,宋代靠背椅的搭脑多为出头式,向两侧伸出很多,与宋代官帽的幞头展翅有一定联系,在形式感上也增加了对比性。以搭脑形状分,宋代靠背椅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搭脑靠背椅与曲搭脑靠背椅。

直搭脑靠背椅又可分为横向靠背与纵向靠背两种(靠背的横向与纵向指的是靠背与人的脊柱接触处主要木条的方向),其中以直搭脑纵向靠背椅为多。在众多的古画和墓葬品中,浙江宁波南宋石靠背椅可作为直搭脑纵向靠背椅的代表。南宋石靠背椅原为南宋史诏墓道前的随葬品,在浙江省宁波市东15公里的东钱湖被发现。原先石椅有两件,一件后被破坏,另一件于上世纪90年代由文物管理部门从农民家收集后归放原处。

石椅根据当时真实大小的木椅造型与结构雕制而成,是宋代典型的灯挂椅。石椅中间部分为实芯,大部分被椅披覆盖,下设足承。座屉下有牙角。水平搭脑有残缺,圆形断面,从残存痕迹看,搭脑应是向两侧挑出的。四足有侧脚,两后足略向后倾斜,使倚靠舒适。侧枨线脚使用了剑脊线,使此椅成为较早运用剑脊线的实例。椅子两侧座屉下部使用具有结构与装饰双重作用的牙板,此外在巨鹿宋椅、江阴宋椅、盐城宋椅上也使用了牙板,说明在宋代已广泛使用牙板,并为明清家具沿用。中国传统家具学者陈增弼先生认为石椅座屉使用的是“两格角榫座屉”做法,这为我们认识南宋椅类家具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尺寸与数据。

至于直搭脑横向靠背椅,可见于江苏江阴孙四娘子墓出土木靠背椅、内蒙古林西辽墓出土木靠背椅、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藏金代木靠背椅和宁夏泾源北宋墓砖雕椅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双人连椅也有如此特征。

宋代曲搭脑靠背椅

宋代曲搭脑靠背椅可分为横向靠背式与纵向靠背式。

曲搭脑纵向靠背椅有河北巨鹿宋城遗址出土木靠背椅、江苏溧阳竹箐乡李彬夫妇墓出土陶椅等,其形象还可见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南宋佚名《五山十刹图》等宋画。

曲搭脑横向靠背椅实物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张匡正墓、张世本墓、张文藻墓,内蒙古赤峰辽墓,内蒙古喀喇沁旗娄子店乡辽墓等遗迹中皆有出土。

图1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出土木靠背椅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出土木靠背椅(图1)为例。此椅通高50厘米,座面高22厘米,椅面长35.5厘米、宽36.5厘米。座面近于攒边做,中间部位为薄木板制成,与卯合的四框齐平,前大边与左右抹头两端的交接处向外突出,并做了一定圆角处理。前沿横枨上的镶板有两个桃形开光。椅背横靠背作弓背状,下附加两根三棱形细横枨。

图2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出土木椅

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出土的两件木椅和前述椅子虽然出土地点不同,但是在造型与结构上是一脉相承的。张文藻墓木椅被发掘时是置于桌旁的,应是桌子的配套家具。其中一件木椅(图2),高78厘米(足高32.5厘米),座面长42厘米、宽35.5厘米。座面也近于攒边做,只是前大边与左右抹头两端的交接处向外突出的部分未做圆角处理,而是呈现原有的方形截面。前后边框凿铆,中置串带两条,带上托椅座面,座面和横带用四枚木钉楔合加固。另一件木椅已散架,但可复原,形制同上,靠背为弓形。

除了以上两墓,内蒙古赤峰辽墓、内蒙古喀喇沁旗娄子店乡辽墓等其它辽墓也出土了较为类似的靠背椅,其鲜明特征是椅面前大边与左右抹头两端的交接处有向外突出的部分,呈十字形。这反映了一定的区域特征,也和审美心理有关,也许由于椅面前端的这种十字形突起没有实际的功能价值(甚至妨碍臀部的活动),所以并没有被继承下来。

曲搭脑靠背椅在搭脑的弯曲造型上也有较大的变化,例如著名的河北巨鹿宋城遗址出土的木靠背椅,其搭脑就呈现出一定向下弯曲的弧形变化。而南宋佚名《五山十刹图》中的径山化城寺客位椅子在搭脑上则呈现出三段变化,中间一段最高,且边端作弧形变化,两侧的两段偏低,其两边也作弧形变化。

这一时期,一些重要人物所坐的靠背椅曲搭脑末端出现了龙头的造型变化。例如四川大足南山第5号窟南宋三清古洞群像中的靠背椅、宋佚名《女孝经图》中的靠背椅、宋佚名《宋代帝后像(南熏殿旧藏)》中十多位帝后所坐的靠背椅等。

宋代靠背椅实物

由于宋代靠背椅的形象多为侧面,叫人难以分清究竟是直搭脑还是曲搭脑。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桌二椅”的家具陈设形式中。例如:河南安阳小南海北宋墓壁画、山西平阳金墓砖雕(图3)、山西闻喜寺底金墓壁画中的靠背椅均是如此。由此可见,河南地区对于“一桌二椅”的家具陈设形式的运用最多也最成熟。在高坐起居方式的家具中,桌和椅是最重要的家具品种,在这里它们的组合已经定型,说明高坐起居方式已经在这一地区开始普及。

图3山西平阳金墓砖雕(加彩绘)中的桌、椅

宋代靠背椅出土的实物较少,占比重最大的是明器。若论当时的实用椅子遗物范例,当属河北巨鹿北宋遗址出土的木靠背椅,其背后有明确的墨书题款纪年,显示为:“崇宁叁年(公元1104年)叁月贰拾肆日造壹样椅子肆只”,另一处墨书显示为“徐宅落”3个字。说明当时的工匠共为徐宅制作了4件这种款式的椅子。

图4河北巨鹿北宋遗址出土的木靠背椅(濮安国先生绘)

河北巨鹿北宋木靠背椅沉睡于泥沙之下八百余年,出土时虽已散架,但构件基本保存完整,通体髹饰过桐油,后经修复,藏于南京博物院。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濮安国先生在其《中国红木家具》中对它进行了重新绘制(图4)。此椅高115.8厘米,坐高60.8厘米,座屉宽50厘米,椅深54.6厘米,出头搭脑向外挑出,并呈下弯的弓形,为灯挂椅式造型。座屉由两块面板拼合而成,面板端头与短抹使用落槽拼合法,但在大边处不入槽,与其只是平合拼接,采用的也不是“攒边做”手法。由此可见,我国家具中的这一做法在北宋晚期尚处于形成阶段。此件北宋实用木椅的出土可谓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民间木家具的珍贵实物资料,为研究我国宋代家具树立了标准,对研究我国古代坐具有重要价值。

图5江苏江阴宋孙四娘子墓出土木靠背椅

1980年,江苏省江阴县北宋“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出土,墓中有一件杉木靠背椅(图5)。椅高66.2厘米,坐高33厘米,座屉宽41.5厘米,椅深40.5厘米,椅面厚3厘米。座屉结构方法与前述的巨鹿木椅大致相同,也为“两格角榫座屉”,可以看作是北宋后期流行制作程式的产物。椅背设一横档,向后微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件木椅的两后腿均钉有双手合拢于腹前的侍俑(此墓出土的木桌也是如此),这种家具设计应是当时当地特定风俗的产物,别有含义,寄予了当时的某些丧葬观念,譬如即使到阴间也有众多仆人进行周到的伺候。

图6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木靠背椅

另外,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藏金代木靠背椅、内蒙古林西辽墓出土木靠背椅、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出土木靠背椅、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出土木椅、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木靠背椅(图6)均是现存十分可贵的宋代靠背椅实物


目前有这样一种局面,中国人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外来文化侵袭中逐渐迷失了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连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被舶来文化所冲击,这其中,家具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悠久,兴起于商周,鼎盛于明清。但是到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式家具的发展出现断层,遗憾缺席世界家具风格的地位。在此百年间,西式的家具在中国成为高级的代名词,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家具。直至21世纪初,仿明清式新中式风格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弥补这种遗憾,但是新中式只是在传统的中式家具上做减法,堆砌一些中华文化的符号,徒具中式家具之型,却无中式家具之魂。
纵观中国现在的家具市场,多是以向西方模仿和学习欧美风格家具为主,即便是新中式风格的家具也难以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时代属性,于客人而言却并不愿意去挖掘背后的故事。归根到底,源于它没有进入人们心灵世界,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可以说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光有家具没有主题,有形无神,失魂落魄。
现代中式,独具韵味
作为“现代中式”家具风格创始人,王金凤先生志在创造属于中国人独有的家具,一种带有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家具。而“现代中式”就是他中式情结的迸发,为了推广现代中式家具,并以此改变中国人完全西化的生活方式,他创建了专注于现代中式家具的“大境华”品牌。大境华整体的设计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理解,而是一种突破性的诠释,完全颠覆了传统中式、新中式的概念,从中国装饰、中国建筑、中国家具的发展出发,寻觅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两者之间的平衡。这既是一种艺术情感共鸣与表达,又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是王金凤先生人生历练沉淀与使命感不断撞击的聚变。“现代中式”不是繁杂的元素堆砌,没有渲染华丽的色彩,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中华文化灵魂为依托,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创新和思路的延展,荟萃了设计之美、工艺之美、人文之美等,让人看不到中式形态,却能品鉴出中式的味道,营造一种浑然一体、家是心灵的港湾的感觉。这也让全球见证中国人自己的家具IP同样不输于欧美风格,展现中华文化独具韵味的魅力。水到渠成,历史传承
大境华为何会成为独树一帜的家具品牌,其根源在于立意深远、独具匠心,深耕于中华文化,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元素,每一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营造出的舒适感与归属感,最终形成超强流量体质。所以说大境华在市场的走红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个优秀的品牌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代中式”家具的诞生,不仅仅让断层一个世纪的中式家具风格得到完美的延续传承,更重要的是,让现代人疲惫的身心对家的依恋愈发强烈,回归素雅含蓄、宁静质朴的生活方式。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境华因推陈出新而独领风骚,不仅承载着王金凤先生对中式的深厚情结,更是对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他肩负起衔接中国家具一百多年断层的社会责任,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家具风格,定性现代中式之魂。大境华不仅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起到的积极的影响,而且在提高民族自信和增强人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现代中式”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大境华希冀以“现代中式”为契机,奏响时代最强音,促进现代中式家具行业的发展,同时以高品质的整体家居生活方式弘扬中式文化,让世界了解到一个温馨自然、底蕴深厚的现代中国,为中华文化复兴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宋微建宋明圈椅组合

    文/陈盛娥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宋微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微建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1989~2009CIID中国室内设计二十杰出设计师。2011年、2012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影响力人物之一。

    宋微建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系。80年代开始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在酒店、老建筑改造、博物馆设计等方面见长。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家具设计,他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寻找一条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设计之路。

    宋明圈椅的艺术风格

    自纽约佳士得[微博]于2008年9月举办了首场当代设计师家具拍卖会以及苏富比[微博]在伦敦弗里兹艺博会上举行了独立的当代家具展销会后,世界当代设计家具拍卖的帷幕被悄然拉开,随着原创设计家具在世界范畴之内的价值重估和强势崛起,国内拍卖风潮从2012年开始向原创设计家居作品看齐,2012年,宋微建所设计的“宋明圈椅”在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艺术之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专场中成功拍出,以6.7万元成交。

    这把宋明圈椅以白酸枝木为原材,无油漆处理,藤制椅面。形制上保留了明式圈椅的基本结构,但椅背却比传统明式圈椅低了不少,椅圈和扶手也进行了调整,整体是一个简洁的弧形,靠在椅背上,双手可自然搭在椅圈上。靠背为“一根料”连做,微凸弧形,线条自然流畅,却更显力度和韵味。每个角度看都有细节,没一点多余,结构精巧,简练典雅,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一开始宋微建从工艺、形态上用现代的方式进行演绎,不过后来发现,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尺度实在是非常完美,现代人已很难在保留原有美学的基础上再做大的改变。为此,他前后反复进行了七八次实验,有主张,有保留,其构件数量比明式圈椅少了三分之一,从而达到整体美观度和实用度。这把宋明圈椅主要在三个地方进行创新。一是高度的调整。明式圈椅比现代的座椅都要高10公分,必须垂足而坐,上身要端正挺直,双脚则放在脚踏或脚凳上,这一点现代人显然已是不能适应,因此降低了高度。第二是靠背的改变,将靠背调整为微凸形,使它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当人们往后靠时,能轻轻承托住背部,增加了舒适性。第三是椅圈和扶手的调整,整体是一个简洁的弧形,改变了传统明椅坐不住人的遗憾。通过这些创新之举,以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体现出相对自由的艺术境界和高雅的艺术情趣。

    《周礼·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在宋微建看来,椅凳从宋代开始,充分展现出一种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而明式圈椅有着文人气质,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达到了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三者的完美统一。而“宋明圈椅”,其用意在于让世人能够真正了解圈椅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在制作上,他非常重视人与器物的情感互动,凸显中国朴素简单的生活美学,以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凡此种种,无不流露出深厚的东方人文关怀和光芒耀眼的美学思想。

    家具设计的“自然之道”

    老子《道德经》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这一思想对宋微建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他所创作的作品,不造作不沉闷,在浮躁的当代向世人传递出“天人合一”的中国宇宙观。

    所谓“天人合一”,即“自然之道”。宋微建提出了四个基本观点,以朴素的系统观念去创作作品。一是有向传统文化回望、致敬的自觉。首先考虑应足儒家礼教之端庄尊严,然后再深究传统器形上的美学要求,继承明式座椅简练、典雅的风骨;二是传承东方文化的精髓,即儒释道精神,注重“本、形、神”;三是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敬畏自然,爱惜万物,将自然与精神高度统一。通常情况下,宋微健没有特意选择贵重的木材,并采取无油漆处理,让家具本身慢慢形成“包浆”,提高家具艺术性和欣赏价值;四是跨越传统文化的符号表象,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并在“传统”老树上开出花朵,做出“好看、中用”的东西,呈现出雅而致用的艺术效果。

    从最初从事室内空间设计到新中式家具设计,这么多年来,宋微建始终关注中国家具未来发展之路。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挖得太多,而是太少;不是挖得太过深入,而是太过浮皮潦草。新中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延续,不仅要成为艺术品,更要成为实用品。而设计界、家具界要做的就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延伸出一种质朴雅静的“新文人”生活方式,凸显出中国人内在的精神。

    “家具设计要考虑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而并非一味模仿传统家具,恨不得把能想到的元素都弄到一个椅子上去,或者一直在找形式,然后给它越来越艺术化,但那个艺术化又没有达到该有的高度。事实上,真正的原创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创新。《孙子兵法》有个说法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突破这个瓶颈,我们一定要在传统的脉络中走下去。”宋微建补充道。

    合于自然之道的器物能够修养身心,而宋微建将自己的理想定于此。


    记者从口岸委获悉,绥芬河口岸一季度进出口货物累计达到298.3万吨,同比增长9.4%。其中进口290.2万吨,同比增长10.0%;出口8.1万吨。

    一季度铁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284万吨,同比增长10.1%。其中进口281.2万吨,同比增长11.2%。一季度公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14.3万吨。

    一季度铁路口岸进口主要货物中,木材179万吨,同比增长2.2%;出口主要货物中,建材1.2万吨。

    国内限制采伐,是铁路口岸进口木材量依然稳步上涨的主要原因。


    阅读全文
  • 邵晓峰

    宋代家具研究

    宋代土豪们的“金棱七宝装”家具

    文/邵晓峰

    编辑/陈桂湖

    人物名片

    邵晓峰,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的“首届江苏青年社科英才”、江苏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学术领军人才。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社科联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导语

    在今天的古典家具市场上,虽然明式家具名声显赫,在国际上的设计地位崇高,但是更好卖的依然是装饰复杂的清式家具,这与当下国人的欣赏水平密不可分。实际上,华丽富贵与清新雅致的两种审美在每个时代均是存在的,即使是在人文艺术高度发达的宋代也不例外。

    核心提示

    虽然宋代家具在总体上趋于方正简洁,但是并不排除少数土豪在家具装饰上的穷工极妍,奢华无度。据《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两浙节度使钱惟濬进贡“金棱七宝装乌木椅子、踏床子”等物。从“金棱七宝装”的措辞来看,说明这些乌木家具使用了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珍贵的材料,视觉效果想必是极为富丽的,这和当时太祖提倡的节俭国策是背道而驰的。

    装饰简素的宋代家具

    对于多数的宋代家具而言,其中纯粹作为装饰的部分是不多的,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宋代文人家具以及民间家具上。当然,这时家具的一些结构部件在具备结构与造型意义的同时,实际上也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装饰性所在。以桌子为例,虽然它的一些结构部件(如足、枨、矮老、牙头、牙条等)的组合主要是为了使桌子坚固耐用,有时它们本身十分朴素,无任何装饰,但它们的有机组合却往往能产生独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这些美自然也是家具装饰美的种类之一,而且这种装饰美也影响了后来的明式家具。在承具、坐具的装饰上,宋代家具与明式家具在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所达到的层次是那么的“亲密无间”,因此,自然朴素的观念不仅左右着宋人,也同样影响着明人,正是这两个时代的文人对这种独特的装饰美的态度造就了宋代家具与明式家具的成功。

    不可否认,宋代家具装饰中当然也有为了装饰而装饰的,这样一来,装饰的象征、显示、炫耀功能成为了主体,这主要表现在当时的皇室家具、贵族家具与少数宗教家具上。

    宋代的家具装饰和材料有一定关联,以普通材料制作的家具一般以实用为主,装饰少。而以高档材料制作的家具在立足于功能基础上,点缀以恰当装饰,虽然少数也有繁琐装饰,但在总体上宋代家具是偏于精简的。这一方面源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如前所述),另一方面也和当时政府的倡导有关,比如宋太祖就不事侈糜,崇尚纯朴,并注意表率作用。《宋朝事实类苑》载:“太祖服用俭素,退朝常絁衣裤麻鞋,寝殿门悬青布缘帘,殿中设青布缦”,“乘舆服用,皆尚质素。”这对于以后的宋代统治者不无深远影响。

    图1《宋代帝后像•真宗后像》中的宝座

    典型特征:腿足为重要装饰处

    和唐代相比,宋代家具的装饰要素有了新的变化,这为日后明式家具装饰上的丰富变化奠定了基础。宋代家具装饰的典型特征是与牙头、牙条、劵口、矮老、卡子花、枨子和托泥等结构件密切相连,而使家具既坚固耐久,又装饰恰当。腿足是宋代家具最重要的装饰处,我们熟悉的明清家具中常出现的三弯腿、花腿、云板腿、蜻蜓腿、波纹腿、琴腿和马蹄足等均有宋代的实物或图像流传下来。

    在牙头与牙条的装饰中,云纹、水波纹、如意纹、几何纹和壸门装饰各显特色,而这些则是后来明式家具中的主要装饰纹样。此外,明式家具中常出现的卡子花在这一时期则以浮雕或透雕手法做出瓶形、四瓣花纹(如见北京房山岳各庄辽塔供桌)等变化形式出现。

    作为明式家具重要装饰手段的线脚,是许多装饰线条与凹凸面的总称,多用于家具腿部与面板外缘。早在北宋早期,家具上已出现装饰线脚,比如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木桌的边抹与角牙都起有凹线,说明在那时运用线角已成为家具装饰的重要形式。当时家具的线脚乍看较简单,不外乎平面、凸面、凹面,线不外乎阴线和阳线,但是悉心观察可发现其中是有具体变化的,而剑脊棱(宁波南宋石椅)、冰盘沿(拜寺口双塔西夏木桌)、三棱线(金汤寨北宋墓石桌)等线脚的发展更为后来家具中线脚的丰富性做了探索。因此,在以后发展起来的明式家具中的线脚上,令人更可品味到自然舒畅的流动乐章,如线香线、捏角洼线等线脚,单纯、清晰、饱满,给家具增添了爽利的线性感。另外,有的宋代桌椅四足的断面除了方形、圆形外,还出现了马蹄形足面。

    镶嵌也是宋代家具装饰的一种手法,如《十八学士图》中填嵌大理石的画案、内蒙古宝山辽墓壁画上以蓝色石材填嵌的条桌也反映了这种装饰,而明式家具中这种手法被运用得更为成熟。

    金棱七宝装:少数土豪的奢华无度

    虽然宋代家具在总体上趋于方正简洁,但是并不排除少数土豪在家具装饰上的穷工极妍,奢华无度(这种情形其实历代均有,明代也不例外)。据《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两浙节度使钱惟濬进贡“金棱七宝装乌木椅子、踏床子”等物。从“金棱七宝装”的措辞来看,说明这些乌木家具使用了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珍贵的材料,视觉效果想必是极为富丽的,这和当时太祖提倡的节俭国策是背道而驰的。另外,一些贵族富户也有以“滴粉销金”、“金漆”来装饰家具的。据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十《杭人好饰门窗什器》记载:“杭人素轻夸,好美洁,家有百千,必以太半饰门窗,具什器。荒歉既甚,鬻之亦不能售,多斧之为薪,列卖于市,往往是金漆薪。”有的贵族家具还要精雕细刻,如北宋《丁晋公谈录》记载:“窦仪曾雕起花椅子两把,以便右丞及太夫人同坐。”

    图2南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中的鼓墩图3宁夏贺兰县拜寺口西塔出土西夏供桌

    在现存宋代家具图像中,南薰殿所藏《宋代帝后像》中的数件皇后坐椅(见图1)就被装饰得繁复华丽,而《六尊者像》、《张胜温画梵像》、《罗汉像》等宋画中的一些佛教家具也有讲究复杂装饰的。南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中的鼓墩(图2)则是漆器家具工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代表者。就现存实物而言,宁夏贺兰县拜寺口西塔出土西夏供桌(图3)以及1986年出土于福州市茶园山南宋墓的剔犀菱花形奁(图4,径宽l5厘米,高l7厘米,福州市博物馆藏)也称得上工艺精湛、雕缋满眼的宋代家具的范例。

    图4南宋剔犀菱花形奁(1986年于福州市茶园山南宋墓出土,福州市博物馆藏,径宽l5厘米,高l7厘米)

    虽然这些“金棱七宝装”一类的家具的审美倾向和宋代家具主流不一致,然而它们在这些复杂工艺上的锤炼与熟练技术上的积累无疑为日后明式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巧基础。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为进一步强化木材加工企业安全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近日,市安监局对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在同德木业公司,检查组深入现场,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业环境、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摆放使用、防火及安全用电等情况。检查组人员在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时指出,近年来,粉尘爆炸事件时有发生,企业必须树立安全生产主体意识,结合自身粉尘危险场所特点,建立健全粉尘防爆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培训,建立并完善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从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在玖龙兴安浆纸公司检查时,执法人员重点从木材的储存、加工、安全警示标识、消防设施配备、日常隐患排查整改、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急处置以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对该公司在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及安全生产投入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企业要全力做好迎接互检工作。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