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小叶紫檀的“拆房老料”“马车料”和“乐器料”\刨花板市场需求动力足
详细内容

说说小叶紫檀的“拆房老料”“马车料”和“乐器料”\刨花板市场需求动力足

时间:2020-10-11     人气:643     来源:     作者:
概述:一、小叶紫檀拆房老料介绍小叶紫檀拆房老料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从建筑房屋等上面拆下来的料子,因为古时候紫檀大料多,会有很多用来做房屋的,真正的拆房老料表面都是拆房时留下粉尘。清理粉尘后,紫檀的深紫色就显露出来了。不过也有部分是用来制作家具、大......
一、小叶紫檀拆房老料介绍
小叶紫檀拆房老料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从建筑房屋等上面拆下来的料子,因为古时候紫檀大料多,会有很多用来做房屋的,真正的拆房老料表面都是拆房时留下粉尘。清理粉尘后,紫檀的深紫色就显露出来了。不过也有部分是用来制作家具、大件的如今拆开的料子,也会被称之为拆房老料。
小叶紫檀拆房老料工艺品的价格通常比老料还高,这类料子的特点就是品质好,不仅是老料,而且大多还是经过挑选,并且经过长年的使用的,木性稳定。明清时期,紫檀多用于宫廷建筑及家具制作,因而这一时期,大料好料都被砍伐一空。现存拆房老料已极为稀有,更是价比黄金,因其不可再生性而日益上涨。
二、拆房老料的最显著特征
1、油性足
小叶紫檀越老的料油性越足,成品后珠子表面非常油润,导管孔中油脂会不断向外渗透,如果一段时间不盘,拿出来之后就会有涩涩的感觉。用棉布轻轻一搓,就会显得非常光亮和油润。
2、密度高
小叶紫檀的密度在1.05到1.34之间,所以只要是真的小叶紫檀,再差的也会沉水,越老的料质越紧密,密度相对也会越大。
3、料质老

小叶紫檀老料新做出来的珠子为橘红色,新料为桔黄色。老料颜色红润,料质细腻,由于越老的料紫檀素越丰富,紫檀素通过氧化颜色会变成深紫色,所以越老的料氧化越快,再加上您的精心呵护,在短时间内会形成很好的包浆。


三、市场上的拆房老料
不过目前市场上料商所售的拆房老料大部分都是商家的厥词,真正的拆房老料少之又少,市场里的拆房老料大致情况是70%的假货,25%的人工林新料,4%平原野生老料,1%的拆房老料,这个和现在的玉器市场的比例是差不多的,1%好的和田籽料,4%的好俄料,25%山料等,但如何才能辨别出真正的拆房老料呢,说多了也不一定能明白,需要消费者自己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多接触多看多思考,提升鉴别的能力。

马车料

东西不算很大,一般3斤左右。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有类似机械的接口位置和印记,似乎很像马车之类的东西,但也有人表示怀疑,觉得还是某些建筑拆房料,类似一些配件。无论究竟怎么看,至少可以从图片中感受到岁月的痕迹,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有年头的料子了,至于这料子当初被砍时是新是老,人工还是野生,恐怕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很多人都追求老料,紫檀越老越好的背后潜台词其实是个“好”。因为本质上玩家追求的就一个标准:好料!一个料子是本身年限就很长、自然造化得来还是人工速生品种、后被长期氧化摆久了放老了,有时候很难去判断。基本上只有做成成品后才能水落石出,因此料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马车料紫檀也是如此。

从马车料紫檀表皮来看某些油漆颜色还算清楚,有的表皮就腐的比较多一些,基本上都多少带有不同程度裂痕。再从截面看,个人以为表现出了一种"酸枝的颜色"。请别误会,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习惯才这样说,因为我接触到的一些拆房料做出的东西就有这样的特征,1颜色深(时间久的原因)红黑之间,比较柔对比度不够,不像那些清晰的火焰料自由分明,2油脂偏少,粉末颗粒感强、自身水分干透(不考虑日晒雨淋)3某些截面鸡翅纹明显。

有买家说某些马车料紫檀可以泡出蓝色荧光,某些马车料紫檀泡不出。以我个人经验,其实年轻的料子无论野生还是家养都可轻易泡出,因为油脂比较充分,紫檀素含量也够足,一般入水后几小时后小杯水颜色变成啤酒色或香槟色,这时候手电或射灯一照必然是蓝色天空浮于水面,如油脂很多或泡的够久,那整个杯子基本都是蓝色。需要指出的是荧光是紫檀常见特征,却不是判断紫檀的必然手段。很多拆房料或其他老料泡出来就是深褐色,杯底甚至还有些粉末,无法表现出蓝光或者颜色极其微弱。这些依旧紫檀无疑,只是日晒雨淋或时间过久造成油脂损失,因此无论材料还是成品,紫檀尽可能避光、少接触空气封存还是硬道理,这样氧化就变得慢了。(有些网友如果等不及又喜欢对料子做荧光测试,可以用热水来加速对实验用紫檀小料的溶解)


再看网友们打磨的马车料紫檀图片,有的不行,纹理不好看而且发干,有的就还凑乎。准备选择这个料子的朋友务必考虑清楚消耗率,尽可能规避开裂的或表皮较多糠的。这东西如果真是农具之类,那么必然长期磕磕碰碰、撞来撞去、风吹雨打,所以完美的肯定少。
乐器料
有一种特殊的品种群体“印度小叶紫檀乐器料”(也有朋友习惯称作琴料,在这还是统称为乐器料吧)这种乐器料特指的是一种日本叫做“三味线”的乐器用料。因其用料形状而命名。分别为:C形料,大小L形料,I形料,以及开正用料产生的边角料D形料...关于这些料名称的起因。本人没有具体研究,估计是进入国内后国人约定成俗叫起来的可能性大些!
这些料被认知并批量进入国内的时间据了解并不长,感觉应该是一零年以后的事。跟朋友或木友们交流在国内被利用时间要久远一些,主要在东北和山东威海,青岛等地制作钓具等使用。批量进入国内并迅速成名除本身料质出类拔萃外,最大的还是得益于近些年互联网、微博、微信的蓬勃发展以及珠珠蛋蛋、随手把玩小件的火爆与大热,贴合料型物尽其用!本人喜欢并收藏乐器料当初也正是看上了它料质纹理的极致体现以及把料质纹理体现淋漓尽致的密度和油性。尤其是其中挑出的“好料”。应该能够符合玩木之人对极品料质的要求与标准。
我给木友介绍乐器料时,常听的一个问题就是:它本身就是大料锯出来的,有什么区别?确实有区别!除最初选料就特意选材用心外,小日本人对S纹理的特殊偏好与做事的认真。当下非常正符合国人对紫檀料质的喜好,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点类似和田玉山料和籽料的关系。籽料从山料经自然剥离和坠落,几十上百万年的自然洗礼,最终成籽。当然乐器料没有这么长时间的存放过程,有说六十年代入库,也有更早时间成料的说法。个人看料几十年的存放周期绝对是有了,所以批量里面会有些因存放周期太长保存失当的料出现跑油,风化严重的现象,保存下来完好的料,木性收放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岁月去其风化糟糠部分留下的都是精化。所以玩这种料要有个自己的判断,千万别被它沧桑的外表所麻痹,粗磨细磨出来惊喜往往大于失望。
有利益就会有驱动,日本人也不会因为中国人的喜好而不做琴了。所以当下玩料人常说的替代品也出现了,个人总感觉比早期进入国内的料玩起来差口气,也许差的就是时间上的这口气吧!也不能武断的把新出现的乐器料统统归纳为假冒,当然特意拿新老料开出类似形状的料出售牟取利益的除外....这里省略一百字不做探讨了!说白了玩料,料质好才是王道。形状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什么是好料?能让你玩出真正意义上紫檀感觉的,能让你晚上十一二点打磨出来,夜不能寐欣赏许久不愿放手休息的料就是好料!

刨花板市场需求动力足。据记者观察,在传统的家装旺季,国内刨花板市场继续保持强劲的市场需求,出货速度十分迅速。行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优质刨花板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市场需求强大,每年依然需要从国外进口较大量的优质刨花板。从目前的市场趋势来看,国内处于供不应求的也是大品牌生产的刨花板。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上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严抓质量是关键。现阶段广西市场2440×1220×15mm商家报价45-50元/张;广东市场2440×1220×15mm商家报价50-62元/张。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图1安阳小屯村出土抱腿而坐残石

    古人都是平坐的

    :说文解字话坐姿(一)

    原著/藤田丰八译注/董玉库编辑/张嘉奇

    作者的话

    说起藤田丰八,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每每查阅有关中国椅子起源的文章,大凡都会提到藤田丰八有过这方面的著述,但翻遍能够找到的资料,没有见到这篇文章的汉译文稿。对于中国人来讲,对于探索中国椅子起源的人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虽然这篇长文发表于90多年之前,其中的有些论述已经见诸于很多人的文章之中。但我们又不得不感到几分感慨,一位日本人,能够把中国的古文理解到如数家珍的程度,作为一位中国人,笔者感到十分惭愧。一位文学博士,能把胡床的文化脉系梳理得如此清晰,作为一位家具爱好者,笔者同样感到肃然起敬。在此,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来简要介绍一下藤田先生,也让我们来追思一段中日文化交流的往事。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藤田先生在90多年前是如何“话说胡床”的。

    几点说明。第一,藤田先生的文章成文较早,那个时代普遍称中国为支那,而现在如果说中国是支那,会掺杂一些负面含义。本文将“支那”都译为中国。但是,这里的“中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中国。第二,注解部分大多整理于网络,希望引用时以纸质原文为准。第三,很多历史人物、事件、书籍等,很难用几句话简述清楚,望读者自己索骥。

    原文最初于1922年发表在《东洋学报》第12卷、第4号。本文根据1924年的整理稿译出。

    关于藤田丰八

    藤田丰八(1869-1929),字剑峰,出生于日本德岛县农村。1892年,进入现在的东京大学学习汉文。毕业后几经周折、多方创业,但终因时运不佳,屡屡失败,每天只能借酒消愁。

    1897年春天,藤田来到中国,结识了当时正在主管上海农学会馆的罗振玉。在罗振玉的教育事业上,藤田出了不少谋略;在藤田的学问上,罗振玉给了不少启发。

    1898年,罗振玉等人在上海创立了《东文学社》,聘请藤田主持教学工作,又结识了王国维、樊炳清、沈纮等人。

    后来,藤田又跟随罗振玉“南征北战”,为中国的师范教育、农业教育等出谋献策。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藤田又把罗振玉、王国维两家安置到日本避难,为他们营造了研究环境。

    藤田先后在中国居住了17年,通过教授课程、编辑杂志、翻译书籍参与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近代科技发展贡献巨大。藤田先生一生收藏丰富,汉文古书1700余部(2万多册),全部寄赠给东洋文库。

    在古代中国,大家都平坐[1],并没有现在这样倚坐的习惯。关于倚坐,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没有发现,即使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完成的孝堂山及武梁祠的壁画中,出现了各种人物,也找不到一个倚坐的姿势。

    至少可以说,到了东汉时期,中国人还都在平坐。就平坐本身而言,在古代文献中又可以大致分为“居”和“跪”两种,进而还可以更细分为凥、跪、居、箕踞四种。

    “居”:不正规的坐姿

    “居”字,《说文》[2]中解释为“蹲也”,在这本书的足部记为“蹲居也”,也就是说“居”就是现在的“踞”,指蹲踞。

    《论语·宪问篇》记载:原壤夷俟[3]。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这里的“夷俟”就是蹲踞迎接。为什么说这里的“夷”就是“夷踞”呢?《后汉书·郭林宗传》讲述茅容和一群同伴到树底下避雨,“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关于这种“蹲踞”的坐姿,段玉裁解释说:足底接触地面或席,臀部下蹲,膝部直立(图1)。

    还有一种与“居”即“蹲踞”类似,更为不敬的坐姿:箕踞。《史记·卷九七·陆贾传》记载南越王尉他接见陆生时,写道: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4]。当尉他听到陆生的说教之后,“乃蹶然起坐”,对陆生道歉说:“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这里的“箕倨”,在《汉书》中记为“箕踞”,颜师古注释为:谓伸其两脚而坐。就是说,箕踞是指尻(臀部)着地或席,两脚向前伸开。蹲踞与箕踞的差异是两脚站立,只是在伸展程度上有所差异。

    可是,也有人认为,两脚稍微伸展一点的也可以认为是箕踞。比如晋朝皇甫谧的《高士传·严光》中记述,侯霸奉光武帝(刘秀)命令,派遣官吏去见严光的时候(原文:述侯霸承光武命,遣吏奉书于光),“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

    从上面列举的文章来看,蹲踞和箕踞在形式上是坐姿的问题,但士人之间却认为是一个人的教养问题,斥责为不敬的坐姿。在古代中国,士人之间认为比较正规的坐姿是跪坐或跽坐。

    跪坐

    《释名·卷三》说:“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倪也。”就是说这是两膝着席、上身耸直的坐姿(图2)。但在《说文》中解释为:“拜也,从足危声。”段玉裁有所疑问,说“所以为拜也”。另外,《说文》除了有“跪”之外,还有“跽”字,几乎所有的书都解释说“长跪也”,只有段玉裁特改为“长跽也”。

    图2安阳殷墟5号墓圆雕石人跪坐像

    《史记·卷十九·范雎列传》里“范雎入秦见秦王”之条: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耶?”

    《史记索隐》里也记载:“跽其纪反,跽者长跪,两膝枝地。”“跪”与“跽”,同为两膝着地或席,立尻耸体,唯“跪”则“首至手”,系拜之形。“跽”盖不为拜,解为“长跽”,恐即为此。观范雎与秦王问答之后,“范雎拜,秦王亦拜”,已可知之。“跪”与“跽”之意义,本有区别,然作同义用之,亦复不少。

    另外,《诗经》里有和“跪”同意的文字“启”。《小雅·四牡》有“不遑启处”(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小雅·采薇》有“不遑启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也有“不遑启处”(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小雅·出车》也用了“不遑启居”(王事多难,不遑启居)。《毛诗外传》中说:启,跪也,处:居也。这些,只是文字之差,内容基本相同。这里的“居”是指凥,居是俗字。

    “凥”就是日本人如今的“正坐”

    在《孝经》有“仲尼凥,曾子侍”。《说文》里解释说:“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孝经》曰:仲尼凥。凥,谓闲居如此。”后世将凥误为居,并且左边加上足字旁,出现了“踞”,古代是没有这个字的。另外,“凥”的尸,是指人,这是指人坐在“凭几”上的会意字。“凭”也是人靠在“几”上得出的文字,因此在《说文》中解释为“凭,依几也”。在小篆中的几字就是一个象形字。后世加上木字旁,出现了“机”。

    在古代中国,凭几而坐,实际上是孔子闲居的生活方式。《说文》曰:床,安身之几,坐也。从木,爿声。这就说明古代中国人是凭几坐在床上。徐铉编订的《说文解字》(大徐本)释为“安身之几,坐也”。其弟徐锴的版本(小徐本)则释为“安身之坐者”。坐的时候要凭靠在几上,凥字就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其意义也就非常明了了。由此可见,《说文》的解释也不完全,除了安身之外,含有坐卧的共同意义。这样说来,汉末魏初刘熙所著的《释名·卷六》:人所坐卧曰床,床原来专门用于卧,从汉代起变为坐卧两用。

    至少可以说,到后汉的时候床是可以用于坐的,但也不能说在前汉的时候就绝对没有。例如《汉书·卷六四·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怨恨张汤的原由[5]时写道:

    始买臣与严助俱侍中,贵用事,汤尚为小吏,趋走买臣等前。后汤以延尉治淮南狱,排陷严助,买臣怨汤。及买臣为长史,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买臣深怨,常欲死之。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

    除了“凥”之外,与此意思相近的文字就是“坐”。《说文》曰:“坐,止也。”古代是人坐在地上的席子,这是个会意字。可是,凥字所表达的“坐”,应该是对“起”或“卧”这一姿态的泛称,不一定是指一种坐姿。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将“居”字注释为:跪与坐皆厀著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脽。这里的“厀”,就是现在的“膝”,而脽(臀部)就是凥,这样“坐”就和“凥”有着同样的意义。由此可以说明,“坐”也好、“凥”也好表明的都是膝着席、大腿和小腿相并这种坐姿,就是日本人现在所说的“正坐”(图3)。

    图3妇好墓出土圆雕石人跪坐像

    “端膝”:坐到床有膝痕

    从孝堂山及武梁祠的图像可知,卑者坐的时候有跪坐、跪拜,同时要将尻下放,类似于日本人的正坐。而尊者有时能看到盘腿坐姿,当然也有日本人那样的正坐。在古代中国,这种盘腿坐并没有找到一个相应的名称,可以认为是踞的一种,只是尻着席这一点有所不同。这也可以视同为日本人的正坐,跪的一种,即“跪”或“跽”属于表达一时的恭敬,或不久就可以将尻放下,恢复自然的姿势。因此,对恭敬的人们要保持这样的姿势,刚才引用的《后汉书·郭林宗传》“容独危坐愈恭”的“危坐”就属于这种意思。《后汉书·郭躬传》“桓帝時,汝南有陈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这里的“端膝”估计就是盘腿坐。

    记述特别明了的是《后汉书·向栩传》: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裴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引自《高士传》:“管宁自越海及归,常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这里说的也是盘腿坐。可是,在《增订汉魏丛书·高士传》里记载,将“箕股”记述为“箕踞”。

    另外,《晋书·卷六六·陶侃传》有“终日敛膝危坐”。《梁书·卷二三·长沙嗣王业传》讲述其弟萧藻的为人时:“藻性恬静,独处一室,床有膝痕”。这些都可以说明在古代中国,这是一种正式的坐姿(图4、图5)。

    图4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跪坐席上。图5四川成都青摃坡画像砖讲学图,师生皆为跪坐

    《周书·卷二三·苏绰传》:“遂留绰至夜[6],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席是床上的铺垫物,《史记》中尉他听见陆贾的说教后“蹶然起坐”,这里的“坐”,同样可以理解为正式的坐姿。《孝经》“仲尼凥”的“凥”也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坐姿也影响到久远的后世,甚至这种遗风体现在清代椅子的坐姿上。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卷二四·箕踞》记载:今人虽不席地,而北方多用床上坐,谓之盘膝坐,此尚合古礼,不伸脚,若南人皆坐交椅,背及两手皆有倚,无不伸脚者矣。

    注释:

    [1]平坐:这里应该是个宽泛的概念,具体来讲,处于使用坐具的倚坐和躺卧中间的坐姿,包括安坐(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蹲踞(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箕踞(两腿伸直拉开,呈八字状,看起来似簸箕)、跏趺坐等。

    [2]《说文》:《说文解字》的简称,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约58-约147年)。《说文解字》成书于100-121年,共收录汉字9353个。

    [3]故事梗概: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4]故事梗概:公元前218年,尉他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后,任为南海尉事。刘邦初定天下后,尉他在南越称王,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尉他。陆生说他:“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后来终于在陆贾的游说下,归附汉朝。

    [5]故事梗概:朱买臣因得到严助的推荐,入朝为官。起初,朱买臣与严助都任职于侍中,张汤还是小吏,在朱买臣等人跟前当差。后来,张汤担任廷尉,审理淮南王刘安谋反案,乘机排挤陷害严助,朱买臣内心怨恨张汤。后来朱买臣当长史时,张汤代理丞相处理事务,知道朱一贯高傲,故意凌辱欺压他。朱买臣去见张汤,张非常失礼地坐在床上见他。朱买臣非常怨恨,常常想整死他。后来就告发张汤的隐秘事,张汤自杀,皇上也杀了买臣。

    [6]故事梗概:西魏建立后,宇文泰(507-556年,西魏王朝建立者)任命苏绰为行台郎中。刚开始,宇文泰对他也不甚了解,后来发现他很有才华,遂重用他,任为要职。据说有一天宇文泰来到昆明池观赏捕鱼,把苏绰叫来询问天地万物的形成、历代兴盛灭亡等问题,苏绰始终对答如流。宇文泰就把苏绰留到晚上,就一些军政大事征询苏绰的意见,苏绰讲述,宇文泰躺着倾听。当苏绰分析陈述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时,宇文泰从睡榻上起来,整理好衣服端正地跪坐着,不知不觉中双膝移动到坐席的前端,两人一直谈论到天亮,毫无厌倦。帝王之道就是宇文泰后来施行的《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申韩之要是指战国时期法家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前337)和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的思想。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公布120项林业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将自5月1日起实施。
    新公布的林业行业标准主要涉及林业及相关产品分类、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矿山生态修复、盐碱地造林、荒漠化及石漠化治理、森林认证、植物新品种、经济林果品品质、活性炭、林业及园林机械、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木材加工及制品、种苗培育及栽植等领域。
    阅读全文
  • 老榆木家私中的“罗汉”是古代家私中四种卧具(罗汉床、榻、架子床和拔步床)之一,因其体积合适,既具有床的功用,又能够当坐具运用,备受大家喜欢。格外文人墨客,在罗汉床上或盘腿而坐,品茗对弈;或置于高斋,酣然入梦。都不孤负心底的那份清雅。

    “罗汉”一词来源于古印度的梵文Arhant,音译为“阿罗汉”。“罗汉”的称谓可不是普通人能具有的,非断尽烦恼得大智慧者,难获此荣誉。依照东南亚南传佛家的义理,佛陀也是“阿罗汉”。在民间,大家往往把“罗汉床”和“笑弥勒”联络在一起,这是因为“罗汉床”的外型与“笑弥勒”的身段较为类似,身形肥硕,蹙额大腹。因而“罗汉床”的外型大都广大平坦,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

    “罗汉床”称号俚俗,是汉代榻(坐具)的演化,隋唐曾经的日子是风俗席地而坐。宋代今后演化为垂足坐,盘腿打坐的习气也一向保存下来。明代家私以个性精约而著称,明式“罗汉床”的个性也平坦俭朴,不管选用何种原料,仍是攒框配饰大理石,均选用通长平式,可卧、可眠兼有坐之功用。到了清代至民国,为人处世的风俗有所改动,接待客人改在床上,“罗汉床”功用也由睡觉转为待客之用。老榆木家私罗汉床的朴素之风开端向富丽转身,逐渐着重装修和雕琢。

    中心高两端矮的外型,变成清式罗汉床的个性,往往正面呈现山丘形围子,两头选用阶梯形状,看上去中心和两头有落差感。从美学的视点来说,只要中心一块围子的高度适中,才能使全体落差不至误差太大,因而做工更加考究。清代的罗汉床形形色色,五屏风式、七屏风式,乃至九屏风式相继呈现,制造也更加杂乱。

    民国时期,因为正面围子加高的趋势更加显着,对罗汉床全体和谐性也颇有争议。据教授称,判别老榆木家私罗汉床的时代,依据围子高矮判别时代,围子越矮越长远。别的,依据运用大理石的状况,来判别明式或清式做工,彻底用大理石做围子,在明代家私中不曾见到过。明代罗汉床均有些采纳大理石“直装入框”的办法,当石板不平硬性嵌入时,结构形状会微有变形,这样的“罗汉床”时代通常较早。清代工匠选用办法是用芯板夹住大理石后,再装入结构,全体作用匀称,份额对比和谐。

    老榆木家私罗汉床床床腿俗称“香蔗腿”,从弯腿度和兜转力来判别明式仍是清式制造,不失为一种方便的办法。明式的大挖缺与清式鼓腿彭牙的区别,致使罗汉床腿全体个性不一样,明式罗汉床腿有力而宛转,平直而不张扬;清式则有力而夸大,生动洒脱,形形色色,两者视觉作用截然不一样。

    罗汉床的尺度来讲,摆放也非常考究。通常是在罗汉床的中心放置一几,两头铺设坐垫,高雅气度,形状严肃。罗汉床在运用上显得对比随性,或野外、或室内、或书斋、或闺房,都可摆放。因罗汉床兼具卧床和坐具的两层功用,所以可将罗汉床摆放在卧室中,既能够双人安坐其上,下棋攀谈,又可一人躺卧其间,享用轻松韶光。因其能与书香、茶香融为一体,充沛显示浓浓古韵,故将罗汉床摆在书房也是不错的挑选。



    随红木家具爱好者群体的扩大,购买者的年龄也日益呈现年轻化。然而,面对红木市场上存在的以次充好、品质良莠不齐等现象,红木家具的典雅贵气,不仅是居室增色的艺术品,更成为时下不少投资收藏爱好者的佳选。紫云轩特此提醒:为了避免花大钱买到假货或次品,选购红木家具时定要擦亮双眼,明辨红木家具的真伪与品质优劣。

    红木家具在投资收藏界正当红,了解一下是否所有的红木家具都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其实,并非所有的红木家具都具有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对于闲钱不多的消费者来说,还是要谨慎投资。红木包括五属八类,分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木属,八类则是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其中以黄花梨最具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而有些小件红木家具和红木类工艺品仅适合用于装饰,并不具备投资收藏价值。

    普通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请问有什么基本方法辨别其真伪呢?

    市民在选购红木家具时,首先要挑选专业家居卖场的知名品牌,若条件不允许,则可以从木纹和重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真正的红木若被制成家具,上色后木纹仍然清晰可辨。据年年红红木家具品牌负责人介绍,某些不法商贩为了掩饰不同木料的拼补痕迹,会让画师用颜料涂在家具表面,让画出来的纹理尽量和原本的木纹相似。但若消费者仔细观察家具的边框、正面、反面,还是可以看出破绽。

    从哪几个方面可以判别红木家具品质的优劣?

    用材、木工工艺、雕工、油漆等几方面是判断红木家具优劣的关键信息。首先,传统工艺的红木家具通常采用纯木榫相结,木榫都是双向启口插榫;而劣质红木家具只是用钉子或直接用胶拼合,虽然外表上不易识别,却能直接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其次,红木家具的雕刻,应采用整板手工雕刻,而劣质红木家具是采用机器雕刻的局部牙板、花边采用小碎料雕好后用胶水和钉子装上。这类家具时间长了牙板会松动。传统红木家具在上漆之前要先刮后磨,从刮磨到油漆有多达十五道的工序,而对于各方面的制作工艺,国家行业标准中有严格规定。专家建议消费者最好在上漆前看清真伪。材料真,每一个制作环节要真,才称得上正宗的红木家具。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