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夺走了家居行业的利润?\清嘉庆十二扇黄花梨镶瓷粉彩屏风将亮相邦瀚斯
详细内容

谁夺走了家居行业的利润?\清嘉庆十二扇黄花梨镶瓷粉彩屏风将亮相邦瀚斯

时间:2020-10-11     人气:692     来源:     作者:
概述:现阶段,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市场价格竞争持续恶性化等因素的影响,家居行业已告别了暴利时代,家居企业的利润增长已然趋于平缓。缘何会出现此般场景呢?一边“暴利”一边“薄利”家居业到底出了啥问题?事实上,据国家权威部门早前统计,家居行业平均利润......
现阶段,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市场价格竞争持续恶性化等因素的影响,家居行业已告别了暴利时代,家居企业的利润增长已然趋于平缓。缘何会出现此般场景呢?
一边“暴利”一边“薄利”家居业到底出了啥问题?
事实上,据国家权威部门早前统计,家居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鉴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家居行业税收的不规范,让这一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水分。但考虑到受近几年整体经济形势疲软、许多家居企业倒闭的现状,家居行业利润一直在走低,却也是谁都不可否认的。
而且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作为一个零门槛、零壁垒、零垄断、完全市场化的传统行业,会有暴利存在吗?答案显而易见。家居企业和经销商老在嚷嚷他们几乎不赚钱,根本无利可图。其实也不是在无病呻吟,博取同情的。这年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跪着挣钱的,能站着就站着,何况跪着也并不一定能挣到钱。
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家居生产成本价到市场零售价三四倍的价差,至少也是部分事实。很多企业利用市场不规范的漏洞,通过偷工减料、夸大宣传、税收不规范、非法用工等手段,也是能够曲折地实现“超额利润”的。当然这也不能代表整个家居行业当下的生存景况,同样也有无数家居人承受着外界的暴利指责而深感无奈,那暴利到底被谁赚去了呢?
家居行业的利润被谁“赚”去了?
首先,是厂家生产成本上,家居的成本并不仅仅是原材料的钱。当家居产品出厂时,工厂在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材料,生产人工,车间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要加上28%间接费用(用于水电费2%、房租10%、机器损耗、辅助耗材3%、管理人员工资及招待、出差等管理费用10%,税费3%),加上12%的利润。另外,包装加固和运输环节的费用、环保认证费用也令家居行业毛利变得越来越小。当然那些廉价的产品,要么就是在材料上做了文章的,要么就是生产过程节约了成本的。
其次,品牌打造上也花钱不少。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品牌实力越来越注重,必然需要投入不少的营销费用,同时也要追求家居本身的设计。此外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也是需要品牌和价值去支撑的。此外,就是家居重复消费频次低,回头客少。这样也导致家居企业没办法通过规模经济去消化成本。
大卖场销售模式影响家居行业的利润
这些都是内因,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同样深深影响家居的利润,那就是大卖场的销售模式。都说卖场是“爷”,经销商是“孙子”;“孙子”经常埋怨“爷们”不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捆绑着自己全国到处开店。确实卖场的租金成本高居不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近年来由于其他渠道削弱了卖场影响,卖场利润增长幅度普遍不够大,同时建材家居卖场的过剩又大大增加了家居行业的成本。
更深入一点思考,卖场到底对消费者有哪些潜在不利之处呢?首先是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多,短期行为多,竞争规则容易紊乱,消费者经常无从选择,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低行业集中度也意味着低市场效率,企业很难通过垄断赚到超额利润,也很难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去消化成本,同样的家居产品,消费者往往可能要掏更多的钱去购买;最后是渠道商可能会趁机“越厨代疱”,不再安于流通的角色,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品牌商,在家居产品的出厂价上,再狠狠地加一把价,让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更加不值钱。
家居行业由“暴利”向“微利”过渡行业门槛低、投资要求不高,企业遍地开花。市场的过度膨胀引发了品牌间的无序竞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间互相压价,薄利多销成了唯一手段。业内人士表示,恶性竞争致使企业的销售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家居企业和经销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

清嘉庆御制十二扇黄花梨镶瓷粉彩屏风

中国文物网4月22日编译报道:伦敦邦瀚斯将于5月15日举办《中国瑰丽艺术珍品》主题专场拍会,届时将呈现清代嘉庆(1796-1820)御制珍稀十二扇黄花梨镶瓷人物屏风精品,必将引爆全场。据悉,这件清代御制十二扇黄花梨镶瓷粉彩屏风可能原为嘉庆皇帝宫殿中的典藏佳品,共镶嵌有64块精美砂瓷,世之罕见,因此极为珍贵。其上主要描绘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象征吉祥长寿的经典人物形象,画面上的每位神仙造型均飘逸灵动、栩栩如生,拍前估价为80万至120万英镑(约会人民币836万至1254万元)。

据了解,中国古代宫廷中,这种屏风珍品通常是立于宝座之后的装饰背景,用以彰显恢弘的皇家地位与权威。在其制作过程中,宫廷造办穷尽了各种可利用资源,大量使用了一系列珍贵材料,例如紫檀和黄花梨木材、朱砂漆、描金黑漆、装饰砂瓷、宝石、景泰蓝及绘制珐琅等,件件作品均精美绝伦。

回顾历史,1796年,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大帝的在位时间(61年),已御极天下60年的乾隆皇帝决定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嘉庆。但直至其于1799年驾崩之前,乾隆仍然统揽大权、掌控朝政,因此皇家的品味和需求,以及乾隆时期(1736-1795)所达到的工艺制作的顶级水平在嘉庆继位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延续。此次上拍的这件清代嘉庆御制珍稀十二扇黄花梨镶瓷人物屏风精品在所选材质方面均品质上乘,砂瓷开片均匀、釉面温润,黄花梨包浆细腻、纹理清晰,呈现出和谐之美、气势恢宏。

该十二扇精美屏风的每一扇面均精雕细刻,并在大面积黄花梨分层框架台面中镶嵌了共64块精致粉彩砂瓷,超凡出众。所有粉彩砂瓷上都绘有道教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形象,其上配有吉祥花鸟图案并题注了双关语和字谜等文字,充分展示了每幅画面意欲表现的象征意义。众所周知,黄花梨材质是最奢华的亚热带密实纹理硬木木材之一,从明代开始应用于古典家具制作,以清晰的淡黄色纹理最受世人追捧。

邦瀚斯中国瑰丽艺术部门主管阿瑟夫·海曼(AsaphHyman)表示:“此次上拍的这件罕见御制十二扇黄花梨镶瓷粉彩屏风精美珍品堪称是清代工艺巅峰之作,展现了当时精湛的手工技艺。由于该作品为清代宫廷御制,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最佳材料并由能工巧匠精制而成,稀世罕见。”(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多米诺骨牌是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或许没有人能想到,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整片森林的消失。有些可预见的事件最终出现要经历一个世纪或者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但它的变化已经从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开始了。——题记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飞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无论是在文玩市场还是家居市场,都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和收藏家的喜爱和重视。这股热潮虽然给从清末到建国初期几乎断层的红木家具重新带来生机,也带给商家巨额的利润,但在行业根深蒂固的“唯材论”影响下,给红木资源带来的却是巨大的破坏。

    第一张骨牌:海南黄花梨的传奇与尴尬

    有“木中之后”美誉的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其色泽金黄,花纹多变、瑰丽如画,迎合了明清时代的审美取向,一直为皇家重视,成为了明清家具的经典用材。到了当代,海南黄花梨依然是33种国标红木中身份最显赫也是价格最高的。

    上世纪80年代,海南黄花梨的价值重新被挖掘,海南本地用海南黄花梨木料建造的房子、家具,甚至旧米柜、锅盖等都被大量收购,其价格更是如坐了直升飞机般扶摇直上,从以前按吨计算,发展到近年来以斤论价。据数据显示,目前海南黄花梨口径15厘米左右,长1米野生林老料,每市斤价格1万至1.3万元;口径20厘米左右、长1米至1.8米的,每市斤1.2万至1.8万元;口径25厘米左右、长度超过2米,每市斤1.8万至2.5万元。

    尽管如此,海南黄花梨依然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随着大量的原料被收集殆尽,海南黄花梨老料来源迅速枯竭,不少不法分子甚至偷伐黄花梨树。据了解,现在野生的海南黄花梨大树寥寥无几,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能进行商业采伐。虽然目前也有很多人在海南大量种植降香黄檀,但是要长出心材需要数十年时间,长到能做家具的程度需要近百年,目前来讲,依然解决不了稀缺的问题。

    由于海南黄花梨资源枯竭,色泽、花纹、木性,甚至稀缺性都与海南黄花梨相似的越南黄花梨成了代替品。严格意义来讲,越南黄花梨不属于国标《红木》里的树种,但是并不妨碍它的价值,其是价格仅次于海南黄花梨的另一种传统家具用材。但是从2008年至今,越南黄花梨材料也已基本没有什么货源可进口。据数据显示,目前越南黄花梨板材一般20厘米直径方材,每吨600万左右;较为平整无裂烂,超40厘米宽、5厘米厚的板材,保持每吨800至900万;超50厘米宽的板材与2米长的大料,按块议价每吨1200万元左右。价格的背后,是一种树种的枯竭,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第三张骨牌:漂洋过海的小叶紫檀

    红木的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就很难再停止。作为老三样“黄花梨、紫檀、红酸枝”中排名第二的红木,小叶紫檀深受清朝皇帝喜爱,尤其是乾隆时期,更是以紫檀为贵。但是小叶紫檀产自印度,在交通不便的清代,人们开着大船不远万里运回来,其工程量之大,耗财之多,远非我们能想象。

    作为宫廷名贵用材之一,小叶紫檀经百年才成材,再加上“十檀九空”,出材率极低,市场以稀为贵,目前,长度1米至1.5米的圆材每吨50万至80万元;长度2米以上,较粗较直身的特别优质老料每吨130万至200万元。

    因为中国人对小叶紫檀的需求居高不下,致使原产地的森林遭到大量砍伐,走私现象更是极度严重。近几年,印度也是加大了对紫檀木的保护力度,一个是严厉打击走私,另一个是加大出口限制。小叶紫檀很早就被列入CITES附录二,按规定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者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贸易,其稀缺性进一步加剧也可预见。

    而大红酸枝,这个原本前几年资源还较为丰富的树种,紧随小叶紫檀其后,同样因为过度采伐,在2013年被列入CITES附录二。这个举措一度引起红木家具行业的恐慌,“大红酸枝原材市场告急”、“大红酸枝即将成为下一个黄花梨”,每条信息都在影响着大红酸枝原材的价格,最终导致价格飙升越演越烈,到2013年年底,原材价格整体上升30%,部分甚至达到50%。这其中炒作的成分有多少?也就在下一年,2014年,大红酸枝木材价格普遍下降30%-40%,不少高峰期买进大量原材的企业,做出来的家具甚至还卖不到原材的价格,“卖家具不如卖木材”的怪相,在这个时候显露得尤为明显。

    今年,CITES第17次缔约国大会将于9月24日至10月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泰国提案将大红酸枝的管制级别从附录二的标注5升级为标注4,提案一旦获得通过,意味着大红酸枝的野生林贸易很可能即将被全面禁止,“大红酸枝成为下一个黄花梨”的声音再次出现。

    但这是不是好事?黄花梨已经因为人们的“过度喜爱”几乎一度绝迹,大红酸枝目前的数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减少。在2012年的调查中发现,老挝博利坎赛和甘蒙两个产区省份内一棵成熟原生树都没有找到,越南的五个自然保护区中大红酸枝的种群密度已经降低到每公顷1至10棵,如果不加控制,这些国家的大红酸枝很可能在几年内绝迹。

    第五张骨牌:以缅甸花梨木为首的现代用材

    红木行业的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有多大?它让几乎只要是红木材质的树种都受到了牵连。名贵材种的日益稀缺和各国封关政策,使得红木商家不得不寻找更多的替代材种。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白酸枝(奥氏黄檀)、花枝(巴里黄檀)、微凹黄檀、黑酸枝(阔叶黄檀)、缅甸花梨、刺猬紫檀等目前储量相对丰富,价格又较低的红木材质,作为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的代替品。这些材质因为价格适中,材质也优良,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缅甸花梨与刺猬紫檀,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主营材质。

    然而,“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整片森林的消失”这个魔咒似乎与红木行业始终分不开。

    截至2016年8月底,共有8种红木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分别是被列入附录一的巴西黑黄檀,被列入附录二的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和被列入附录三的刺猬紫檀,这说明目前的国际贸易已经严重威胁到这8种植物;8月24日,越南严禁红木锯材出关,查到一律没收;6月5日前,柬埔寨政府宣布全面禁止木材出口;6月1日,老挝政府扩大木材出口禁令,收紧木材业务;3月在几内亚比绍举行的峰会上,11个西非国家同意敦促中国限制进口……作为木材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进口国,这些限令已然在红木界掀起了巨浪。对红木资源稀缺的进一步恐慌和焦虑,让商家倍感压力。

    第N张骨牌:不是红木材质也难逃效应

    随着国标红木进一步被限制出口,不少厂家将目光再次放到了木质纹理、色泽、性质与国标红木相类似的非国标材质上。比如与大红酸枝相似的小叶红檀、与小叶紫檀极其难分辨的血檀,与黑酸枝色泽、木纹差不多的东非酸枝,都是常见的代替木材,并且因为数量多,价格低,入关相对容易,在市场普及非常快。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依然给其他地区的热带森林造成了潜在的破坏,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节制开采,接下来依然会有大量原始森林被破坏,并不能改善红木行业资源短缺现状。

    “唯材论”到底给红木行业带来了多少不可估量的影响?通过梳理这些木树种的遭遇,显而易见。“唯材论”让红木企业享受到因为材质上涨带来利润增长、身价倍增的喜悦,另一方面行业又因为材质的价格上涨而快速洗牌,但最严重的是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树种的威胁。

    红木家具本身是一个文化概念,文化、技艺才是它最珍贵的价值,用材只是其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而现在却本末倒置。我们不可能跳过材质谈红木,毕竟这个是载体,但是,经过这几年发展,我们也更应该看到,什么才是一个企业真正值得去研究、开发和深化的东西,产品设计、品牌打造以及消费体验,才是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多米诺骨牌如果想不继续倒下去,那么就要去掉其中一块甚至两块牌,或者将牌与牌的距离加大,才能终止这种效应。合理利用木材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该保护的保护,终端市场调整好需求,有节制的生产,方是木材匮乏解决之道。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自动播放play缅甸即将禁止原木出口向前向后

    这几年,中国的红木市场特别的火爆,那么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木材来自缅甸。不过就在最近缅甸林业部门再次强调今年3月31号晚上12点之后将禁止所有原木出口,作为缅甸木材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中国会受到那些影响呢?

    阅读全文
  • 据记者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双柱苏木一直是苏里南材出口中国的第一大品种,目前每年有数万立方米的双柱苏木被销往上海、张家港地区,而国内实木地板、家具一线品牌的厂商都有使用,其市场潜力较好。目前广东市场双柱苏木价格2500-2700元/立方米。

    (记者cara)


    刚刚公布的“双11”数据中,电商平台的家具销售同比增长4~5倍,装修服务、家装主材同比增长10倍以上,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9205.3亿元。业内人士则分析称,竞争激烈,家具行业一批中小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
    在今年“双11”,某主流电商平台的家具建材整体销售金额同比增长415%,其中,建材、家具同比增长分别达518%和379%,装修服务、家装主材在“双11”当天同比增长均达到10倍以上。
    产业经济观察员梁振鹏称,整个家具市场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其中电商渠道消费增长更为明显,证明网络购买家具商品的消费习惯已形成,预计未来通过电商渠道出货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他认为,电商渠道高速发展、线下渠道呈现萎缩是大的趋势。
    不过,记者了解到,线下渠道的销售虽没受惠于“双11”,但今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品牌专业店还是家具商城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大品牌用转型提高价格
    梁振鹏观察到,由于原材料供货紧张,板材、实木等价格上涨,加上环保标准的影响,部分纸箱、包装不得不停产,导致今年整体家具市场的均价出现10%~20%左右的涨幅。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有刚需的消费者还是接受了涨价的现实。一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多数商家都是在消化大部分库存后,它们才逐渐调高商品价格。
    梁振鹏称,大家具品牌逐渐抛弃中低端产品,转而生产更有设计感、更高端的家具,通过转型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
    然而,没有实力进行转型的企业就不得不用压缩利润和提高价格的方式来调整自己。“当价格都上涨时,刚需买家更加倾向于选择大品牌企业。”梁振鹏认为,这可在上市家具公司三季报业绩整体靓丽上得到数据的证明,也可从综合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受到冲击、败下阵来,甚至不得不“关门大吉”得到证明。
    定制家居行业集中度低
    有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747.7亿元,同比增长11.1%。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家具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9205.3亿元。
    川财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近年传统家居企业向定制家居转变,标准型产品向板式家居、定制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过,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目前国内家居行业市场总规模约为8560亿元,定制家居渗透率为20%左右,对应市场容量近1712亿元,衣柜、橱柜和其他柜体渗透率分别不足30%、60%和15%。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穆方舟等人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家具行业三季报情况好于预期,估值切换行情有望延续。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