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紫檀继续保持顺畅走货\原木板式化适应市场需求地板企业客单量价值提升
在消费升级下催生的定制家居大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近年来正以高速率快速增长。现在,随着“原木板式化”理念的提出,使得地板企业的客单量价值提升多倍,工厂生产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消费者会以板式的价格享受实木品质的家居,实现全屋原木定制走进千家万户。
精准定位,锁定消费人群。调查数据显示,中青年为家居消费的主流消费群体,家居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25岁-35岁消费者占比不断增大,定制家居的主要消费群正在向80、90后适婚主体转移,消费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这部分消费群体重视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期望个性化的设计带来的新鲜感和差异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一如既往地追求实木材质的家居,他们追求实木既是一种文化回归,也是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体现。
顺应潮流,实木化逐渐兴起。近年来,实木的应用在欧洲正逐渐兴起,意大利2016年实木的应用比2015年有所增长;在德国,家具工厂对实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国内,实木家具历来是被看成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文化代言人。随着国际化大潮的到来,现在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家居设计都在趋向欧美,要把中国和欧美的家具串联起来,最好的方式也是实木。
原木板式化,消费升级大趋势。纯实木家具,一般会让人联想到厚重、昂贵、古朴等这些词汇,传统实木家具大多数是“一对一”式的制作加工,效率低,成本高,交货慢,无法满足现今的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现状,业内首次提出“原木板式化”概念,将原木通过相关工艺、设备做成像刨花板、夹板一样的可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板材,就能满足定制厂商及消费者的需求,厂商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提高客单价值,而消费者则能以板式的价格,享受到实木家居的品质。
为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定制厂商瞄准了“原木板式化”给行业带来的革新,相信以原木板式化为前提,地板企业可以让原木定制走向千家万户,为更多的消费者带去更实惠的产品。
2017佛山南庄红木家具暨茶业博览会将于1月7至11日在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全国各地数百企业竞相参展,汇聚大红酸枝、金丝楠、紫檀木、花梨木等名贵红木家具,以及各类名茶、紫砂、陶瓷等特色茶具,书画、珠宝玉器等工艺品,可谓琳琅满目,新年还有多重好礼钜惠!
新春佳节,人们总要用各式各样的红色来妆点新年、增添喜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尚红的思想,新年之际便更为凸显,认为其有着喜庆、成功和正义的象征,更有着驱邪护身的作用。红木家具里的“红”字,就给了人无限的遐想,直击人内心尚红的心灵。大年初一,穿着红袄的长辈坐在红酸枝木制作的中堂上,儿孙满堂围坐其间,纷纷拿着红包笑弯了腰,满室的“红”色闪烁,好不热闹喜庆。红木家具文化博大精深,身上的“年味”也是无处不在。
2016年以来,红木出口大国纷纷加强了红木原材料的出口禁令。截至目前,紫檀属的紫檀木类、花梨木类中的刺猬紫檀,及整个黄檀属都被列入了濒危管制,红木价格将迎来新一轮上涨潮!据相关数据显示,大红酸枝原材料平均涨幅已达40%;巴里黄檀原材料涨幅达50%;缅甸花梨小料涨幅高达65%;非洲花梨原材料涨幅竟然接近100%。多种红木原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引起了业内关注,目前国内各大红木商家纷纷预备涨价3%至10%。按照生产周期推算,预计2017年的3、4月份将会有一波上涨行情,可以说,这一波红木价格的上涨,是2017年红木家具进入“牛市”的标志。
4月17日,《家具商人》北京首发签售仪式在北京城外诚装饰中式古典馆举行,《家具商人》作者王通明、名匠木坊总裁李建军、名匠木坊董事长吕金利、名匠木坊副总裁赵世柱、中国榆之友俱乐部主要成员、多家媒体及读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签售仪式开始前,李建军先生与王通明先生及嘉宾进行了一场题为“文化中国与中国家具”对话,对话深入探讨了目前家具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现阶段家具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现场签售活动结束后,李建军先生邀请王通明先生、到场嘉宾、媒体及读者共同参观了名匠木坊榆博馆。
现场嘉宾合影
互相赠书
《家具商人》是首部反映中国家具行业、描写家具商人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秦天明由一位大学教师转行成为家具商人,在商海博弈中,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家具商人》以忠实于生活的笔法,为读者展现了跌宕起伏的诉讼和精彩纷呈的家具商人众生相,勾勒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行业3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据悉,李建军先生也是一位商旅作家,他曾在2014年9月出版了《至诚传家》一书,为消费者与读者揭秘了名匠木坊的发展历程,并在书中阐释了名匠木坊对于古典文化及传统家具的理解,此次携手王通明先生共同举办《家具商人》签售活动,也是李建军先生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与支持。
在谈到与王通明先生的交往时,李建军说,与王先生神交已久首次相见,虽然南北两地相隔万里,但心灵相通,两人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式家具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李建军认为,名匠木坊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靠着文化的力量,文化兴企、文化传家是企业的理念,名匠木坊生产的不仅是产品,而是在传达一种榆文化,现在榆文化能对接衣食住行各方面,但这还不够,未来还要继续挖掘榆木文化更深的内涵。
名匠木坊副总裁、品牌策划首席执行官赵世柱评价道,两人都是家具行业人,又都写书,正可谓是:“双星闪耀,熠熠生辉,文化路上,叙写传奇。”
在记者与李建军先生的交流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文化”,对于名匠木坊来说,一个品牌,要有个性,要有思想,要有血有肉,榆文化就是名匠木坊的根。李建军先生说,很多客户同时也是朋友,在一起讲文化、交流文化,大家的思想在一起碰撞,慢慢发展起来,也希望名匠木坊传达的榆文化能在社会上产生一些正能量,助力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
该厂工作人员指着圆木上贴着的一块白色标签说,那是木头从非洲进口时海关贴上去的。记者从标签上看到:木材名称古夷苏木(巴花),树龄6000年以上,产地加蓬;木材材性,纹理直至略交错,结构细而匀,质重硬,强度高,干缩大,可沉水耐腐,抗白蚁……体积22.299立方米,重量25580公斤。
“这根巨型红木是我们委托一家外贸公司从非洲加蓬进口的,价格150万元,它漂洋过海,光运输就走了六个多月。”该厂的一位姓王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以前他们还准备做家具用,但近期这么大的红木在国外也很难买到,他们打算把其收藏,作为“镇厂之宝”。
宛城区汉冢乡一位姓丁的女士拨打本报热线说,汉冢街上一家具厂近来运来一根巨型红木,直径比人还高,长七八米,引来周围很多大人小孩去看稀奇,附近的一些老人说他们活了七八十岁,也没见过这么粗的木头。(记者马新峰杨长坡)
近年来,古旧家具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讲究雕饰、造型的古旧家具,常常将悠悠古韵和现代崇尚简约的审美追求融会贯通,虽然在某些方面略显陈旧,但其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也深深地刻在“古”字和“旧”字上。其“古”得精致深厚,“旧”得典雅朴拙,特别是其中的中国传统家具,以其庄重、大气的风格,抖落历史的封尘,为现代生活带来一缕别致的古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返古”来“归真”。传统家具在收藏界和拍卖市场的持续升温,也强化了社会对古旧家具的广泛关注。古旧家具掀起滚滚商潮。
这一股“古”风摇荡
中国传统家具集才智与技艺于一身,款式多样,用材讲究,工艺精美,体现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气质。回望历史,随着我国的起居方式从席地坐到垂足坐,传统家具的品种、形式也随之更替、消长,至南宋已相当完备。工艺日益精湛的传统家具,明代已臻造化,清代又放异彩。明代的“御用监”、清廷的“造办处”,都曾广蓄天下珍贵木材,汇集南北名师巧匠,专门研制家具,成为我国传统家具的代表。
现代许多古旧家具的加工、改良、仿制,也大多沿着明清古典家具的脉络展开。一般来说,明式家具造型洗练,流畅的线条构成了明快简约的风格;清式家具雕饰精美,繁复的纹路展现的是雍容庄重的气韵。除审美外,中国传统家具的各种雕刻与纹饰中还深藏着种种美好的寓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百姓的价值观,都以生动的艺术构思得到含蓄体现。
现今的古旧家具市场,多以“借古”、“仿古”以及“造古”等形式拓展,各具特色,各有人爱。
借古,指直接让古旧家具走出收藏阁,走向百姓家。此类“古为今用”,比较适用于本身完整度高,且具使用价值、艺术价值的家具用品。古旧家具亦有民间和宫廷之分。以目前的家具市场来看,不少普通的民间古旧家具与卖场里的实木家具价格相差无几。甚至由于市场的炒作,导致一些现代仿古家具价格远远超过古旧家具。收藏、使用古旧家具不只是怀旧,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欣赏。因此不少爱好传统文化的人士会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古旧家具陈列家中,既增添了室内整体的古朴气韵,又可在茶余饭后聊一聊古旧家具的来源、历史。
仿古,顾名思义,模仿古人、古物,具体可分为两种:一种突出“仿”,以仿制传统家具的样式、工艺为主;另一种强调“古”,指刻意保留或人为做旧来表现家具历经岁月沉淀的痕迹。仿古家具价位可高可低,是基本按照传统家具款式制作,追求复古潮流的新品。具体做法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参考传统家具的图录,严格按照上面的说明制作仿品;另一种是强调传统样式的感觉,极具现代功能的再创造。仿古家具因仿制典型的个性、风格样式,反映出原件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虽为新品,但其中的优良之作,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
造古,即臆造古旧家具,多以“老料新作”或“零件重组”等形式,对于失去了完整使用功能的旧家具,通过改造,做加法、减法,使其焕然一新。例如,将旧窗格与老式抽屉桌相结合,旧窗格形同书架立于桌上,格子间可以贴上漂亮的图片或家人的照片,也可垂挂几株藤蔓植物,绿意盎然,成为读书疲倦时抬眼的风景,这便造出一个妙趣横生的书桌。更为创意的做法是,将古旧家具作为纯粹的视觉形象,加以雕塑化重组,成为空间中的装饰品。
无论哪种古旧家具,毕竟追崇的都是已成“过去时态”的样式,推“旧”物出“新”潮应得到重视。
生产方面,当今一些古旧家具制造对设计的重视还不够。使用方面,人们对家具文化的认知和运用,也常常是蜻蜓点水。尊古,不是纯粹旧元素的堆砌,应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营造适合现代人审美方式和生活需求的家居环境。具体而言,“借古”应讲究风格,家具风格要与环境统一,比如净白简洁的室内环境搭配明式家具就显得相得益彰,摆放红木的清式家具则显得沉重。家具的搭配及整体风格也要注重和谐、统一,不宜将明清式样的家具胡乱堆砌;“仿古”应推崇境界,仿得形神兼备,而不是一味模仿传统样式,以致死板;“造古”应追求个性,沿袭古风,又要跳脱开来大胆创新。总之,“古”要在“美”的基础上精进,不能让浓重的怀古情调掩盖当前古旧家具继承之创新之严重不足,当代中国家具界不能仅仅是古风摇荡。
怎一个“涨”字了得
古旧家具的新热推升了现代人的家装理念。
改造旧家具,除了文化层面的意味,还在变废为宝、富有创意的同时,节约了家装成本,为环保做出了可观的贡献。大件家具的改造可以选择可信赖的家具公司出谋划策,小件家具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改装。试想,一件全家动手改装过的家具陈列室内,增添了多少现成品所不具备的人情味啊!动动脑、动动手,让过时的旧桌、旧柜,蒙尘的窗檐、梁柱焕发出新的光彩,旧家具生命的延续带来别样的生活体验,这应该成为室内设计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实施途径。
古旧家具的流行更使其价格在涨。虽然与欧洲古典家具在国外市场的火热程度相比,国内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但中国古旧家具也早已突破原有的使用价值,逐渐向收藏和投资领域渗透。明清家具大多选材精良,相对而言收藏价值较大,也是目前家具收藏界的主力军。就近5年的情况来看,国内的古旧家具投资增长速度达到了每年近20%,一些存世不多的传统家具的投资价值甚至以30%的年增长率上升,受到众多收藏者的追捧。一些古旧家具公司、收藏家,几年前从山西、河南等地低价收购到的做工考究、款式独特、材质上乘的传统家具,如今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几万甚至数十万元。流入民间的宫廷家具,价格更是不断攀升,几至千万。
这股“涨”潮带来了不少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造假”。个别不法商家,将模仿逼真的仿古家具以真正的古代传统家具的高价售卖。那些利用现代的物理、化学方式,采用喷涂、腐蚀等方法,借助人造板部件代替实木材料,以次充好的假古董,使不少收藏家、消费者蒙受其害。
古旧家具的收藏,也出现了过分重材料、重工艺而轻使用和审美的畸形倾向。在材料上,因大受追捧后市场出现紧缺,上乘的木材已然供不应求。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运输和加工成本的日益增高,使仿古家具价格飙涨之势已很难逆转。如今炙手可热的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木材,价格增幅尤为迅猛,不少收藏者盲目跟风,愿掷千金而购得一件,可并不是所有的紫檀、黄花梨家具都是精品。尤其是“红木热”,使得国内的红木家具制造厂多如牛毛,遗憾的是粗制滥造、庸俗不堪的家具比比皆是,许多人却难辨优劣。在工艺上,一些藏家只追求繁复的雕刻、精致的造型,恨不能一件家具可以集万千工艺于一身、处处开花,却置家具的实用功能与审美性于不顾。譬如一些明式家具飘逸灵动的线条,在某些藏家眼里丝毫比不上精细而复杂的线脚、攒斗、雕刻、镶嵌等装饰工艺,收藏理念本末倒置。
使用和收藏,使用是第一位的;使用和审美,使用还是第一位的;审美和收藏,都是足够使用之后的事。所以,节俭的原则,无论从古到今,都应该是家具生产、使用、收藏所应重视的核心理念。传统明式家具,其形制在严谨精细之外,更多有文人所追崇的清雅洗练、不尚浮华的君子之风。清代家具也不全是不计成本、不计工时的精雕细琢,因此,喜繁缛而避简素的审美哲学,在华丽尊贵之外方多了稳重沉穆的帝王之气。无论是尚古朴,还是尚华贵,在悉心考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贴近现代审美需求,仍应是中国家具界不变的追求,才能让推陈出新与古为今用相得益彰,让文化的意蕴、历史的精神,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世间传递。
(信息来源:人民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