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品进家居卖场能走多远?
详细内容

艺术品进家居卖场能走多远?

时间:2020-10-13     人气:1385     来源:大材研究     作者:
概述:几乎国内一些比较大的卖场都做过探索,比如吉盛伟邦的艺壹仟艺术区、马会家居的红点画廊、红星美凯龙艺术家居展、罗浮宫的意大利艺术年展等............

大概从七年前开始,陆续就有家居卖场引进艺术品。


几乎国内一些比较大的卖场都做过探索,比如吉盛伟邦的艺壹仟艺术区、马会家居的红点画廊、红星美凯龙艺术家居展、罗浮宫的意大利艺术年展等。


最近一则消息是,富森美也正式切入该条赛道,而且动作更大,一是发布ART LIFE文化艺术产业战略,二是联手多个核心商家,推出50家ART LIFE提案店。


这就意味着,买家具建材的同时,顾客还能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顺便再买点带回家。


做法的初衷,一是卖场想借大量艺术品的展出,吸引更多人气,还能提升顾客的逛店体验,吸引部分高消费人群到场。二是丰富卖场业态,增加可能的收入来源。



卖场的艺术之路


在富森美之前,确实也有一些卖场在探索家居+艺术的融合之路,但落地上显得比较碎片化,缺乏持续性。


从公开信息来看,普遍做法大概如下:


一是卖场办艺术展,由卖场主办,既可能展出一些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也可能征集一些新锐艺术家或者艺术学院学生的作品。往往数量都比较大,上千件作品都很常见,展览场所会放到卖场的中庭与走廊上。


二是提供场地,也就是给某些艺术展览提供场地,邀请艺术展进卖场。


三是在卖场里开辟地方,设专门的展馆,给艺术家提供作品销售平台,还可能同时举办讲座、沙龙等活动。


其中,还出现了入股艺术品交易平台的情况,双方会在业务上展开合作,比如在家居卖场里展示交易平台的作品,并提供线下提货服务。


此前的做法里,卖场方习惯性走金字塔尖的路线,也就是作品普遍很贵,动辄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家局限于高净值人群,很难实现持续的订单转化。


再者,作品比较杂,往往涉及雕刻、国画油画、玉石、瓷器等多种,而不是专注于某一种艺术品做深。


在传统做法里,卖场方并没有解决作品与家居空间的结合问题,往往艺术展在一边,卖家居建材的在另一边,没有把每幅画摆放到家居场景里,去呈现它的效果。


经过数年的洗礼,家居+艺术作品的模式并没有打开局面,更多是以艺术营销的形式存在,相当于以艺术品增加顾客的吸引能力,进而带动家居建材产品的成交。


所以,一年里的重要节点,我们往往能看到龙头卖场可能举行艺术作品展。


富森美这次有了一些改进,首先从战略上重视,整合艺术家资源,开专门的美术馆,同时办展览,避免碎片化操作,力图持续推进艺术品交易业务的展开。


再者,从家居+艺术+空间的结合,与核心商家合作,把艺术品植入到品牌店里,实现从家居产品到生活方式解决方案的升级,将艺术品与家居场景融合到一起。



富森美的打法


事情要从10月7日说起,成都。


在众人还沉浸在假期休闲中,富森美已忙碌起来,一场发布会在城南的3号店拉开帷幕,诸多艺术、家居、设计、媒体等领域人士到场。


会议现场,富森美正式发布ART LIFE文化艺术产业战略,全新艺术项目“富森美术馆”开馆,首批50大ART LIFE提案店亮相,7大主题展览同步开幕。


一连串动作的出现,标志着富森美开始在文化艺术产业新赛道上起跑,开启“家居+艺术+空间”三位一体场景的探索。


据现场的信息,富森美ART LIFE系列展览开幕,将持续到11月份,7大主题,128位艺术家,866幅画作,打响艺术战略第一枪。


而在5楼,「富森美术馆」开业,目前已有大量作品呈现,并现场销售。根据安排,后期将以美术馆为平台,陆续举办受民众喜爱的艺术展,开展文艺活动,吸引市民参与。


大材研究认为,一旦大量接地气的艺术活动落地, 确实有可能带动卖场客流,而且对卖场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发展,也有帮助。


其中一个区别于传统策略的创新在于,富森美推动艺术家与家居品牌的跨界独立合作,首批推出Rugiano、锐驰、思特莱斯等50家ART LIFE提案店,让艺术作品进驻品牌空间,与家居场景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打造全新家居艺术生活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富森美的主张:“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幅画”,定位非常明确,不再局限于金字塔尖的收藏级艺术消费,而是走艺术品普及道路,力图与家居建材产品一起,能走进每一个市民家里。


从现场来看,确实引进了一些相对大众化的作品,比如售价1000多元的画作。


综合来看,富森美多管齐下,布局艺术家居业态,探索艺术品与家居场景深度融合的模式,能够孵化出成果的可能性将更大。


一方面,为艺术品提供了场景展示的舞台,在目前艺术创作大繁荣的环境下,有流量的展示空间无疑是很多创作者需要的。


再者,有了精美作品的装点,能够使卖场的购物氛围得以改善,家居场景的艺术氛围获得提升,对顾客的粘性有可能增强。


在富森美整个艺术战略里,上述“家居生活美学+多元艺术展览+文化艺术品消费”的布局属于第一阶段,后期还将涉足艺术金融服务,推出艺术消费保障计划以及艺术青年的创业扶持,为艺术家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艺术理想的舞台。



艺术品进家居卖场这事,究竟能做多大?


大材研究认为,市场前景是非常看好的,毕竟中国艺术品消费的潜力很大,巴克莱银行给出的数据是,潜在需求为6万亿元。也有观点认为,中国艺术消费落后发达国家大概30年,意味着后面会一直向上增长。


2020年以来的一些公开报道,也显示了中国市场爆发出的艺术品消费热情。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2020年中的调查发现,2019年到2020上半年,艺廊(销售艺术品的商店)网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在半年之内增长27%,网上成交量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艺廊增加了近五倍,达到38%。


即使是每个家庭拥有一幅画,这个销售体量也会相当可观。单以成都为例,城区几百万家庭,有能力购买千元以上画作的占比并不低,只不过这个市场需要培育。


目前艺术品的销售渠道众多,比如线上、画廊、古玩市场等,此前并没有家居卖场的地位,但事实上,卖场有购买力较高的家庭客户,也有需求,完全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从家装切入,拿下家居装饰画的市场,路还是可以走宽的。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20年10月1日,由家族发起、安藤忠雄设计的和美术馆对公众预约开放。大自然家居为“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官方合作伙伴。因为疫情的影响,和美术馆原定于今年3月20日开幕的“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现调整为“启动展”和“正式展”二个阶段。“启动展”可以视为正式开馆展的预热准备,仍以经验万物、“惟”物质发展主义、人间食堂三个单元排列。


    和美术馆建筑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和美术馆名字中的“和”代表“和谐”这一理念,体现了美术馆的核心哲学观与建筑风格。


    此次建筑设计是安藤忠雄对“动态几何”的挑战:首次亮相的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建筑从整体设计到细部工艺,都以多样化的“圆”来呈现,“不同心圆”层层向外延展,使建筑充满了张力和律感,在稳定结构中寻求动态平衡。


    和美术馆旨在为当地观众和广泛艺术爱好者创造一个高质量的艺术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与传播平台,以激发对现代及当代艺术的启发性思考,促进国际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挖掘跨文化的多元价值。

    阅读全文
  •   张泉灵说“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如果你走进时下的家居卖场,会发现所言不虚。零散的客户,空置的店铺,整个家居卖场正在不断萎缩。


      01


      谁“杀死”了家居卖场?


      家居卖场被时代抛弃了


      如今家居行业的普遍困境,原因复杂:


      1、全装修时代来临


      由于各地政府提高新房交付标准,全装修成为趋势,据中国社科院报告显示,目前70%的家装需求来自新建楼盘,许多固定家具都由开发商集中采购,一部分终端消费需求在减少。家居企业开始转向开发商或提供全套定制服务的互联网家装公司,从而绕开传统家居卖场。


      2、90后家装消费者的偏好转变


      家居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年轻,新一代家装消费者的用户习惯已发生剧变。他们更倾向于在网上选购部分家具、软装,电商大潮对传统线下家居卖场造成的冲击难以抵挡。


      目前,90后,95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正逐渐成为家装消费的中坚力量,和上一辈不同,他们习惯于线上线下打通的新零售体验,“亲自逛卖场”并非必选项,线下体验、线上碎片式购物才是常态。


      3、低频的家居消费


      家居消费是一项低频消费,家具属于大件非标品,装修一次够用很多年,尤其是一些固定家具,但客单价却很高。


      4、房地产热潮减退


      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严峻,央行今年的报告第四部分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9个成员国当中的170多个国家人均收入出现负增长。


      反观国内,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第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7.9%,房地产行业萎靡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产调控政策不仅对房地产本身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对房地产下游的家具、卫浴甚至厨卫整个泛家居行业都带来影响。2017年下半年开始家居行业营收、利润增速整体开始下滑,也让使其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不得不变化。


      5、疫情之下,复有完卵


      每年3月份的家具展览会,是经销商集中切换品牌的时候,也是家具工厂集中优化经销商的时期。家装行业“金三银四”的线下销售旺季,被一场突发疫情击得粉碎。


      经销商考虑的不再是切换哪一个品牌,而是直接撤店,造成家居卖场的空租率会创历史新高。装修项目全面停工延期、家具卖场空无一人、家居建材展会纷纷取消……


      据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与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78.62,环比下降20.74点;


      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月销售额为602.2亿元,环比下降33.57%。2020年,赋能是家具行业的高频词,对于无赋能能力的家居卖场而言,有可能会撑不过2020年。


      02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


      现在到了家居行业的转型期,影响转型主要有消费市场和销售形势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整个消费结构在变,原来的消费需求是比较统一的,现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开始分层化,个性化需求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原来的服务统一市场的零售业态很难适应现在消费市场的变化。


      另外,零售形式也在变,原来单一的到店零售场景,变成了目前到家、O2O、社区零售等新形式越来越多,需要由原来的到店的功能调整为满足用户购买的便利化。


      中国家居市场仍有上升空间广阔,家居市场已经成为万亿赛道。淘宝极有家的负责人无欢曾在采访中表示,“将线上和线下渠道同时计算进去,中国的家居市场规模光是软装这块就在5万亿左右。现在线上渠道占到的份额都还没有达到20%-30%,上升空间非常大”。


      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家居市场也拥有极强的后发韧性,每一次挑战过后,家居市场整体竞争力都会向前跃进一大步,这或许就是大浪淘沙的作用。


      只有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只要不断有创新模式出现。未来整个家居领域,一定会走出转型成功的企业。


      03


      跑快些,跑向全装修和线上


      面对巨变的形势,家居卖场的应对策略多元,拥抱线上和全装修,以及线下大卖场转型成为燃眉之急。


      宜家是全球家居市场市占率第一的王者,是全球最成功的的家居零售企业。2016年宜家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51亿欧元、42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7.3%以及20%。


      然而,在最看重的亚洲市场,从2016年到2018年,宜家中国交出的是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长率下滑的成绩。时代变了,已经入华二十年的宜家,如梦初醒。


      各个家装品类中定制类商品和建材类商品的增长表现亮眼,目前,定制产品已是线上化发展的潜力品类。家庭结构变小以及房价压力使得小户型住房越来越受欢迎,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家具逐步兴起。


      虽然定制家具当下主要集中在橱柜、衣柜等领域,但未来逐步会向全屋家具领域拓展。


      后起之秀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更处于转型的关键点。线下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渠道巨头纷纷进入大家居行业,有自己的家装公司,同时也布局家居零售。线下,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在探索家居行业的电商化。


      居然之家在跟阿里合作后,正在往综合MALL转型,向大消费迈进,围绕“家”做产业链的延伸,准备在传统家居卖场之外,向进口食品超市、健身中心,养老用品超市,儿童娱乐,影院,数码智能等多业态发展,引入盒马鲜生、耀莱影院、儿童游乐等项目,从泛家居布局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高频次的生活零售业态。


      红星美凯龙跟居然之家一样也在努力摘掉“家居卖场”帽子。2017年,红星美凯龙开始走“家居+百货”双MALL模式,综合MALL除了家具建材商户之外,还有餐饮、住宿、金融、办公、娱乐、运动、休闲等设施,形成多业态覆盖。


      家居市场正经历整体失速,家居卖场以太效应尽显,洗牌阶段对中小卖场的挑战尤甚。家居卖场不再是圈地、出租、引流、收租这么简单。


      未来卖场们将扮演更多的角色,还要被补很多课,比如家装后市场,也就是物流、安装、维修等家居服务,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变则通,痛则达。(来源:家居建材行业圈)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