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口岸首次进口波黑山毛榉板材\张坂木雕发新枝:抱团发展打台球
详细内容

江苏连云港口岸首次进口波黑山毛榉板材\张坂木雕发新枝:抱团发展打台球

时间:2020-10-21     人气:939     来源:     作者:
概述:日前,一批原产自波黑的山毛榉板材经海运抵达江苏连云港口岸,向连云港检验检疫局申请报检。该批货物共140立方米,重约102吨。据悉,这是江苏连云港口岸首次进口波黑此类材种。连云港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进境口岸。近年来,随着口岸开放力度加大,木材进口......
日前,一批原产自波黑的山毛榉板材经海运抵达江苏连云港口岸,向连云港检验检疫局申请报检。该批货物共140立方米,重约102吨。据悉,这是江苏连云港口岸首次进口波黑此类材种。

连云港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进境口岸。近年来,随着口岸开放力度加大,木材进口量稳步增加。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连云港口岸进口木材约4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同时,进口木材原产国和材种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乌克兰樟子松木、阿根廷蒺藜木、安哥拉古夷苏木、非洲缅茄木、南美白酸枝等新品种不断亮相。

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全力做好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工作。一是严格报检,及时了解货物原产地林业病虫害以及进口材种主要病虫害信息,并对植物检疫证书、原产地证书等相关证单进行审核;二是完善口岸综合查验机制,提升口岸检疫检测与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三是强化与地方农林部门合作,构建疫情防控网络,加强疫情联合监测与防控能力;四是服务连云港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木材检验检疫效率。同时,连云港检验检疫局通过推进无纸化报检、推广单一窗口运用、推行港口“零待时”服务等措施,不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上述举措提高了连云港口岸进口木材检验检疫监管效能,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有力助推了连云港口岸木材进口产业发展。


中新社泉州9月23日电题:张坂木雕“发新枝”抱团发展“打台球”

中新社记者孙虹

位于福建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的张坂镇,素有“中国雕艺之乡”的美誉,拥有木雕、漆线雕、石雕等产业。尤其是张坂木雕,以其精致的设计和工艺,具有中国绘画的意境和趣味而闻名海内外。台湾龙山寺、泉州开元寺、厦门南普陀寺等闽台名刹,均有运用张坂雕刻技艺。

“全世界每四座宗教木雕中,就有一座出自张坂。”23日,张坂镇雕艺协会会长陈阳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坂雕艺虽日渐壮大,却存在诸多发展瓶颈,两岸交流、抱团发展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9月上旬举办的第六届台北国际佛事用品暨雕刻艺品展上,16家张坂知名雕艺企业带着135件雕艺精品,首次以区域文化品牌亮相。

“在台湾才展出三天,参观人数就超过5000人次,反映很好。”陈阳秋介绍说,这样让台湾人民零距离感受精美的雕刻技艺,展示了张坂悠久的雕艺文化底蕴,更重要在于推动两岸雕艺文化交流。

“台湾是张坂木雕艺品和佛具宗教用品的一个重要市场。大陆木雕较为传统、宗教色彩浓厚,台湾则融入了更多现代抽象元素。”陈阳秋认为,此次赴台的一个最大收获在于交流。“台湾的科技水平比较高,思想比较超前,现在基本已经产量化、产品化;而张坂佛像造型保存完整,双方可以互补长短。”

据介绍,唐五代时期,依托闽南“皇官起”仿官殿式大型传统民居建筑的兴起,张坂雕艺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它融合闽南传统,既有古朴、淳厚的艺术风格,又具有南方文化的精巧成分。

发展至今,张坂雕艺产业已延伸出宗教佛具、现代家具、园林建筑、室内装饰装璜、旅游工艺品等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涌现出40多家规模以上雕艺企业,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年产值,成为该镇的一大支柱产业。

今年1月,汇聚了180家张坂雕艺企业和8家台资企业的雕艺协会应运而生。走进张坂雕艺协会“雕艺之家”展厅,栩栩如生的木雕精品琳琅满目,古朴的木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张飞、关公等人物雕刻各具特色,弥勒佛、观音神态各异,当中不少名作已卖出数万元的高价。

“张坂雕艺堪称中华一绝,它的发展肯定要有一个文化符号。”陈阳秋表示,“雕艺之家”将这些国家级大师、省级名人大师的作品全部融汇,集中体现张坂雕艺的文化精髓。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扩大张坂雕艺的品牌影响力跟竞争力。“这也是我们成立雕艺协会的初衷。”

“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地区市场约占我们厂产量四成,多以宗教佛像为主。”惠安县雕艺木雕厂负责人黄志亮认为,“我们制作的佛像不仅是产品,也是融宗教、艺术、智慧为一体的艺术品。”

黄志亮称,擅长宗教、人物雕刻的张坂雕艺工序复杂,要做到规模化、产业化并不容易。“但已有不少企业尝试从大众雕刻向艺术藏品转型。”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张坂雕艺协会与台湾苗栗县三义雕刻公会,台中市佛具公会共建姐妹协会,并借鉴台湾三义木雕博物馆、三义木雕街成功开发经验,大力推进泉州台商区雕艺展览馆、张坂上塘雕艺一条街建设。此外,我们还将致力于打造雕艺企业集团,走集约化经营路子,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扩大营销,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陈阳秋如是说。(完)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江苏检验检疫局消息,日前,一批集装箱装运的巴拿马紫罗兰木经江苏连云港口岸入境,该批货物共计56立方米,货值2.7万美元。据悉,这是连云港口岸首次进口该种产品。该局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该批货物实施检验检疫,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通关放行。

    紫罗兰属于世界名贵木材之一,材色诱人,有光泽,无特殊气味,强度高,耐腐,抗酸,可抗白蚁和蠹虫危害。此木材主要产于南美洲,可用来制作手柄、地板、体育器材、胶合板、家具、细木工板等产品,并可以作为提取纺织品的染色剂。?



    2017年顾家家居董事长在台上:“我们还有很多金融工具没有用,股权质押之类的。我们另一条外延式并购的路还没有走呢!”
    2018年顾家家居董事长说:“并购,除非特别好的标的,暂时不考虑了。”进入2018年来的顾家家居质押了20%的股权,顾江生董事长后悔了么?
    半年前的喜临门董秘在台上说:我们认为,为了追求长期的竞争力,做一些长期投资是必要的。而如今,喜临门的总裁助理说:“明年我们是不是要继续投国家品牌计划,我们要考虑,多考虑短期的利润。”是啊,1亿元的广告费,太重了。
    志邦家居,不得不承认在未来几年,持续保持30%的增长,是竭泽而渔。公司的孙总依旧用那谦虚的语气说道:“幸好我们没有在前几年投厂房、投供应链。”尚有余力做理财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几年熬过寒冬。
    从狂飙到刹车的顾家
    2016年10月14日,在上市敲钟的那一刻,顾江生想起的是自己被父亲火速召回公司的2000年,还是力拓展内销的2008年,还是引入职业经理人业绩下滑1亿的2012年?如今坐稳国内软体家具第一把交椅,四顾无敌手,不知是何等辉煌。上市后的顾家家居四处出击,入股恒大、跟着马云一起入股居然之家···一时间风光无限。在大熊市的关头,屡创新高。
    2018年8月16日,顾家家居一年一度的盛典“全民顾家日”,顾家却遭遇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个跌停。市场一片风声鹤唳,怎么了?每个人都在疑问。或许和激进的并购有关。
    2018年以来,顾家鲸吞般吃掉了班尔奇、优先、奔驰、NickScali、纳图兹等各界翘楚。仿若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家具业的航空母舰一般。
    然而,收购的代价也是不菲的。
    顾家家居并购使用的是外币贷款,并购Natuzzi申请了3900万欧元贷款,而并购罗尔福奔驰的也是境外欧元贷款,加起来8000万欧元的贷款,而人民币兑欧元今年以来贬值了17%,这里大概就是1亿元左右的汇兑损失。
    损失是一回事,顾家家居体系内的冲突才是让人疑惑的。顾家家居拥有最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李东来的经营权和顾氏家族的所有权,经过多年的融合处于平衡状态了。可是,并购是顾氏家族的意志,不是职业经理人所愿。并购,打破了平衡。
    并购的企业被强行注入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并无心、无力去管理并购后的企业,这无疑是将16亿资产放在一个几乎真空的监管状态下,这恐怕是市场最为担心的事情。
    幸运的是,顾家已经意识到问题,吃太多了,应该消化消化。停下来,有时候反而是快。
    喜临门:两个风口和一个十字路口
    喜临门追过两次风口,这让他们很后悔。现在还面临着一个主业的十字路口。
    2012年踌躇满志的陈阿裕,带着喜临门成为了中国家具第一股。上市后的喜临门恰逢中国地产史上难得的萧条。喜临门决定缓一缓,继续老老实实做宜家的代工,赚一份安心的钱。
    到了2015年,床垫行业的后起之秀、慕思等体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喜临门。喜临门对两个广东“包装大王”的崛起感到无比震惊。而国内自主品牌业务缓慢的发展,也让喜临门日趋感到压力,代工的优势在未来五年内将消失殆尽。怎么办?
    恰逢2015年的牛市,喜临门看到炒上天的影视业务,灵机一动,要不收购个影视公司?于是,花了7.2亿元,买了一个叫晟喜华视的影视公司。在短暂的疯狂后,一切归于沉寂。影视业务,不温不火,甚至一度危及企业的现金流。
    时至今日,晟喜华视的应收款达到5.7个亿,其中相当一部分只能用法律途径讨回了。这是喜临门万万没想到的。这是喜临门追的第一个风口。
    2017年,央视推出了国家品牌计划。喜临门上下面临着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争议。这1亿元的广告费用,是花还是不花?花了之后的效果又是如何?
    过往的保守,导致被弯道超车。充沛的现金流,1亿元也不见得是天文数字。专注主业,这个噱头让人心驰神往。最终,董事长同意:投!于是,喜临门在2018年多了1亿元的广告支出。
    可是,传统媒体的效果正在逐渐被弱化,当寒冬来临的时候,顶着“国家品牌”的喜临门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萧条对每个企业都是无情的。于是终于有总裁助理说的这句话“明年我们是不是要继续投国家品牌计划,我们要考虑,多考虑短期的利润。”这是喜临门追的第二个风口。外人不能说这次风口是错的,但是喜临门的战略开始调整,当喜临门反思“国家品牌”四个字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喜临门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策略呢?
    风口追了就算了,喜临门正面临着主业十字路口,更难抉择。到底要不要持续跟着红星、美凯龙走下去?要不要与恒大继续合作下去?
    渠道的变迁,是家居业面临的问题。线上与线下、卖场和非卖场的争夺在悄然发生。曲美开始做大店、顾家开始尝试多品类布局,尚品开始布局“C店”、索菲亚进入商圈。而喜临门依旧坚持着与红星、居然的深度捆绑,没有更多探索。
    与恒大的合作,则充满着争议。目前,家具业分为两派,有人持续跟着恒大的策略走。有人决定停止合作。毕竟,恒大的付款条件太苛刻了:一年后开3-6个月商票。这得占用多少资金呀!虽然恒大会为此付利息,但是,有人嗅到了不对的声音。有人继续跟着恒大前进。而喜临门则是后者。
    家具业和地产,就像火烧连营的战船,有人选择深度捆绑,有人选择适当脱离。到底,谁是对的呢?也不得而知。这是喜临门主业面临的一个十字口。
    志邦家居:保守?识时务?
    志邦,原本叫志邦厨柜的,现在大张旗鼓改为“家居”立志要做大家居,不过,那是未来的事,现在还很早。
    志邦过去是高速增长的,可是现在他想让自己“慢”一些。原本30%以上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这等于是用百米赛跑的速度冲刺马拉松,是要出人命的。花点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内部效益,把这些钱补贴给经销商,是不是好一点?
    志邦是制造业,可是他想让自己变得更“轻”一些,他不想扩张产能、不想并购并购供应链。这和其他家具公司很不一样。他也不投硬广告,倒是对新媒体这些比较热衷。
    前段时间,他还做了一些理财····这和各大公司股权质押、申请贷款、发债,又是截然相反。
    他主动停掉了和大客户的合作,因为账期太长了,这样受不了。看着其他企业前仆后继,自己转头去做别人看不上眼的小的整装公司。
    这和喜临门和顾家,完全不一样。可是,问题是,2012年的喜临门就是这样的,当时的喜临门决定停一停,缓一缓,让自己的的心不要太激动。“赚自己看得懂的钱!”
    可是,喜临门没有预料到2015年后的地产牛市,即使意识到了,门店也是不会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志邦现在是保守还是识时务,完全取决于未来的地产是好是坏。
    志邦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地产的未来,如果地产突然之间再上升,志邦一定会后悔今天的决定保守了。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些时候说自己“历史欠账、补短板”。如果地产未来继续这样寒冷,志邦一定会为自己现在的战略收缩拍手鼓掌。
    这就是中国家具的上半年,时间去过去了三分之二,从高昂激动到现在的冷若冰霜,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下滑的人流量,恶化的现金流,这都是值得每个关注的人深思熟虑的。
    阅读全文
  • 从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获悉,2016年江苏口岸共检验检疫各类进境木材2312万m3,货值37.62亿美元,同比数量增长5.56%,货值下降5.03%。其中原木1941.6万m3,锯材370.23万m3,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有346.63万m3。进口量在2015年停滞后再现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据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江苏口岸木材进口来源地广、进口量大、材种多,历史久,国内市场覆盖面大,目前是我国木材进口量最大的省市,木材进口量占到了我国木材进口量的29%。对此,作为把关和服务的口岸第一线,江苏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木材业务中紧紧围绕干好主业这一核心主题,严格落实相关措施,多年来延续了业务、把关、评价的同步增长,有力促进了木材业务和口岸经济的发展。

    4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全球瞩目,成为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人造板工业在国家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40年间,我国人造板工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综合运用,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成为了全球人造板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第一大国。

    目前,我国人造板工业已经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初步建立起以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传统产品为主导的生产体系,技术装备优良,产品规格齐全,销售市场成熟,已成为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需求的重要工业。

    在困境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行(1978—1990)

    1978—1990年,是我国人造板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意大利杨树人工林快速成长,为人造板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随着1983年福州人造板厂引进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试产成功,我国重点林业省区相继引进国外人造板成套生产设备,建设了一批人造板骨干企业。特别是1984年,国家组织大型国企与德国人造板装备公司签订技术引进协议,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年产5万m3刨花板生产线设备,使我国刨花板装备的设计制造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1987年通过鉴定的,我国发明的第一代无卡轴旋切机将胶合板旋切剩余木芯直径降低到45mm,大大提高了单板的出材率,胶合板产量大幅提升;全国人造板年产量从62.5万m3增长到244.6万m3,年均增长13.1%,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市场中成长,在改革中壮大(1991—2000)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和海外资本的进入,人造板民营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人造板工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90年代中期,国内市场对中密度纤维板需求大增,国内人造板装备制造企业开始研制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和发展提高,几年间,国产中密度纤维板成套设备已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彻底改变了进口成套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2000年,我国人造板产量突破2000万m3,达到10年前的8.2倍,这10年成为了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的黄金10年。


    在全球化中拼搏,在竞争中做强(2001—2010)

    进入新世纪,加入WTO使中国快速融入全球化进程,为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绝佳机会。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海外资本与民营资本快速进入人造板各个生产领域,并渗透到生产装备制造和原料林基地建设环节,我国人造板装备制造业进入连续压机时代。2003年人造板连续辊压线实现国产化,2006年连续平压线实现国产化,中密度纤维板产能迅速提高。多数人造板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全行业形成了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资本格局,吉林森工、大亚科技、国栋建设、永安林业等10余家人造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2001年,国家给予以综合利用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为人造板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房地产及下游家居产业拉动下,人造板工业得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人造板企业多达1万家,人造板产量超过1.5亿m3,占到全球人造板产量的40%。人造板出口以2001年超过进口量为转折,短短几年就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贸易第一大国。


    同时,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消费者认知水平的快速提高,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强化品牌建设,先后有7个纤维板、2个刨花板、4个胶合板和5个细木工板品牌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了“中国名牌”的称号,中国人造板主流品牌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在新常态中谋变,在创新中升级(2011—2018)

    2012年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投资和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造板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成本增加、环保要求提高、盈利水平下降等问题。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创新升级成为人造板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3年底,我国胶合板与纤维板期货市场开市,为企业重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金融资本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人造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行业总体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企业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产品、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在淘汰大量落后产能的同时,开发出大豆基无醛胶黏剂、环保PP装饰膜等新产品,呈现出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的态势。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业化分工整合,由“有限公司”发展成“集团公司”,企业集群开始涌现,推动人造板工业跨入3.0时代。


    近几年,我国人造板发展逐步进入了调整阶段,年均增长率从新世纪第一个10年20%以上逐渐下降到10%以下,产量由2011年的2亿m3平稳增长到2016年的3亿m3后,2017年出现拐点下降到29486万m3。2018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特别是中美贸易战涉及所有人造板产品以及家具、地板、木门等下游木制品,对我国人造板进出口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