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木材产业园里加工出口忙\国际木材市场:10月份缅甸柚木拍卖价格
等级
数量
价格(美元/霍普斯吨)
SG-2
-
-
SG-4
28
3,665
SG-5
22
2,890
SG-6
21
2,335
SG-7
72
1,760
日前,装载着1.5万方澳大利亚松木的海轮顺利靠泊江苏靖江港,部分木材将直接供给码头后方木材产业园加工。据了解,这是该口岸进口的首船澳大利亚原木。为保障原木顺利进通关,检验检疫部门提前做好风险分析,加强检疫查验、疫情监测等措施,到货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该批松木实施现场表面检疫。
近年来,国内木材需求增加,原木进口市场升温。靖江港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沿江岸线和后方堆场、产业园、交易中心的优势,提升港口、仓储、制造、交易“四位一体”开发实效,利用“码头+产业园”的发展特色,不断开拓市场,直接拉动了木材进口量的增长。目前,靖江口岸进口原木主要来自大洋洲、西非、北非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年进口木材总量始终维持在300万方的高位,预计今年将达到370万方。此次,澳大利亚松木的进口,标志着靖江港进口原木来源国的进一步扩大,为港口经济发展和区域内外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又一“材源”。
对于家具卖场来说,每年的春节期间都是淡季,但今年的淡季似乎格外长。2015年末,不少家具卖场就提前放假,而新年开工,又显得稍迟一些。自从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各地正常开门营业的家具卖场也是以清理库存为主,消费者也是趁此机会来“淘便宜货”,因此,商家并无多少利润可言。此外,从各方面传来的信息显示,经历了“痛苦”的2015年的家具商家,在2016年或将更加艰难。在这种背景下,“减租”成为家具行业2016年开年的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在2015年末的各地家协的年会上,就有不少行业人士提出,家具卖场应通过“减租”来和商家共渡难关。
家具经销商普遍生存困难
2016年春节前夕,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家具卖场提前放假,众多家具经销商和其员工提前回家过年。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瞥见2015年家具行业有多艰难。有媒体报道,2015年,至少一半以上的商家白忙活了,2016年将更加艰难。卖场如何应对,经销商如何打好这场硬仗,是整个行业挂在嘴边的话题。
众所周知,家具市场的下行从2012年开始以来,在2015年可以说跌倒了谷底。这期间,卖场和经销商的矛盾不断,甚至在2014年出现了经销商合力“斗地主”的现象。2015年,各地又发生了多起商户“抗租”事件。如1月6日,广东佛山乐从家具城商户以“集体关灯”的方式罢市,商户强烈要求减租;5月29日,陕西西安大型家具卖场原点新城也发生商户“抗租”事件,商户在现场拉出“西安原点新城生意惨淡!房租不能涨!”的条幅。
这些事件的发生,折射出家具经销商的生存是何等的艰难。照理说,经销商与卖场是鱼与水的关系,鱼儿不好过了,就应该往水里增加氧气。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其中也包括商业地产)价格高企,人工成本也不断上涨,卖场的经营成本也具高不下,因此,卖场不仅无力“增氧”,反而不断通过从“鱼儿”身上压榨来减轻经营压力。这就进一步造成“鱼儿”生存艰难,不得已,他们只能另寻出路。
2015年,就有不少中小家具卖场因招商不足,或者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家具卖场不作出改变,不放水养鱼,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家具卖场是否存在减租空间
虽然近年来家具经销商要求“减租”的呼声很高,但事实上没有一家卖场主动减租,甚至有卖场逆势加租。即使面对经销商撤场的威胁,一些家具卖场也只是承诺采取其他举措来帮扶经销商,绝口不提减租的事宜。
例如2015年10月,江西南昌县月星家具商城门庭冷落,商户提出降低租金诉求,甚至有上百户商家欲撤场。对此,商场方面表示,对持续经营6月以上的商户,允许其按不同的时间节点缓交租金,对特别困难的商户(不超过15家),将设立专项帮扶基金,但是不会降低租金。此外,该商场还承诺投入资金进行营销推广。
商场和商户矛盾激化,但商场拒不让步,绝不减租,这是为何呢?是不是家具卖场没有减租的空间呢?
一般来说,家具卖场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自营,即自建商场自主经营,商场的产权是自己的;另一种是委托经营,及租赁物业经营,商场的产权是第三方业主的。两种经营模式的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大致上差不多,只是在物业费用上产生的成本有较大差异。对于自营商场,物业费用可以根据投资成本来平摊到每年的经营成本中;但委托经营商场,就有可能面临物业租赁费用年年上涨的窘境,其成本上升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委托经营商场而言,可能确实没有多少减租的空间,但自营商场,应该是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
此外,家具卖场一般采取的是收取进场费和销售提点的盈利模式。近年来,随着卖场数量,竞争加剧,以及网购的兴起,还有各种团购会的冲击,家具卖场的单位面积销售额是明显下降的。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其减租空间。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卖场不减租,导致商户流失,最终会得不偿失。因此,卖场方应尽量压缩其他方面的经营成本,想尽办法来提升单位面积销售额,进而让利商户,留住商户。
家具卖场模式是否过时
一直以来,家具流通市场,几乎是大卖场一统天下的格局。过度激烈的竞争,不断上涨的租金,高昂的营销费用,都给家具企业、经销商,甚至卖场本身带来了无穷的烦恼。这也是如今行业发展受阻的症结之一。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家具行业的这种流通体制是没有未来的,电子商务和家具企业自建渠道是行业未来的出路。例如全友家具、林氏木业等企业,近年来在电商领域斩获颇丰;美克美家通过在一、二线城市建设自己的独立店,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那么,家具卖场这种流通模式是不是真的过时了呢?事实上也未必如此。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就说,现在家具卖场仍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2015年红星美凯龙在各地还在开店。家具卖场的提升和扩张,为品牌企业走向全国市场提供了条件,一定意义上也规范了市场。但是企业反映家具卖场单位面积的销售额在下降,顾客流也在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正如朱理事长所言,近年来,红星美凯龙和具然之家等全国连锁卖场的扩张步伐一直在持续,河南欧凯龙、山西黎氏阁等地方主流卖场也在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行业发展趋势显示,市场份额正在向这些大型的连锁卖场集中,中小卖场要么被兼并重组,要么就关门歇业。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市场更加规范,卖场利润率提升,减租空间也就会显现出来。
行业大佬放话“减租”
在2015年末各地协会举行的年终盛典上,一些卖场大佬们相继发表豪情壮语,强调“不可唱衰”卖场、“唱衰”行业,生态链的健康,重于一切。多个卖场老总表示,经销商、企业、卖场三者唇齿相依,工厂是种子,卖场是地,种子好了,地肥了,经销商才能有好收成,所以2016年大家有困难,将带头减租。这“减租”二字,让与会人士皆大欢喜。
在2015年1月16日举行的具然之家新年招待会上,其总裁汪林朋就透露:作为国内的大型家具卖场,具然之家已经为“生意难做”准备好了“减租”的下下策。
可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家具企业、卖场和经销商合力共渡难关,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个产业链上的任何一方,在市场形势低迷的背景下,内心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杆秤。特别是家具卖场,不应该再故步自封,而应该顺势而为。对于卖场大佬的“减租”之言,家具经销商可以说是期待尽快落实,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家具网责编cara)
对这种情况,日前,金湖县安监局组织对县内60余家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安全培训。此次培训以消防安全、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处置等内容为重点,聘请市、县相关安全专家授课,结合课件演示和事故案例,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黄冬)
记者前往大明家居4楼麦仕店铺,尽管家居样品都还在,但是店铺里没有人经营。
买了家具,付了全款,却拿不到货。联系卖家找不到人,回头再找家居商场,却被告知没有通过商场柜台付账,商场并不担负责任。律师认为,消费者手中没有正规的单据,不足以作为证明其尽了支付责任的证据,维权有些困难。
交钱买沙发没等来货
4月中旬,王先生在大明家居商城4楼的麦仕家居购买了一套三人沙发,商家保证三四天就能送到货,但是没想到,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到货物。
“当时购买的沙发原价是3500元钱,营业员说也不用讲价了,一次性付款,最低价2000元。”王先生说,“当时觉得价格挺合适,大明家居又是个大商场,我们就付了钱,当时营业员就开始打包,说是三四天就能送到。”
可是没想到,王先生在家里等了十多天也没等到消息。等到王先生再联系营业员的时候,电话就打不通了。“五一”期间,王先生到商场后发现,尽管麦仕家居的店铺还在,商品也在,但是麦仕的员工一个也不见了。
随后,王先生在大明家居5楼的另一个展柜上看到了当初自己购买的那款沙发,要求大明家居商城发货,但是大明家居以“当时货款没有交付到商城”为由,拒绝了王先生的要求。
老板营业员集体失踪
王先生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闫女士也在大明家居4楼麦仕定制了一套沙发,同样,至今没有收到货。“4月5日左右,我在麦仕定制了一套奥弗莱雅的沙发,总共2600元钱,当时也是交付的全款,说是半个月就可以到货。”闫女士说,“4月末,家里装修都差不多了,就联系当时的营业员要求送货,但是一直联系不上,五一到家居城一看,店里没有人了。”
闫女士介绍,当时卖给她货的营业员姓高,现在高姓营业员和老板的电话一直打不通,但她联系上了店里的另外一个营业员。该营业员说,有可能是因为高姓营业员私自收银,货款虽然收下了,但是货没订上。
7日,记者来到大明家居城4楼,发现4楼的麦仕卖场还在,里面的沙发、床、衣橱等都陈列在那里,但是卖场里没有人。据旁边的卖家介绍,麦仕家居不再营业了,如果在麦仕订了货,要去找商场办公室。
记者尝试拨打麦仕老板以及高姓营业员的电话,但是两者的电话都是暂时无法接通状态。
家居商场
营业员私下接单商场不负责赔付
大明家居的客服人员介绍,购买他家产品的顾客,都是把钱私自交给营业员了。商场是统一收银的,每一层都有一个收银台,每家店铺里都有温馨提示,提示顾客商场统一收银。顾客的收据上没有任何的品牌信息、也没有加盖任何公章,顾客跟商场反映后,也只能是做好记录,再进行核实。
如果顾客通过商场统一收银,会有标志着大明家居的统一合同,合同上会有商场的公章,并且有明确的品牌、货物等信息。而顾客拿来的单据就是一个粉红色的或是黄色的收据,没有任何的信息。而且商场的售后,会在一定时间内统一回访,看看顾客的订货有没有到,如果没有按时到货,商场则会进一步了解情况。
“我们也不清楚为什么消费者会私下交付,但是商场里都有提示,提醒顾客要到商场柜台统一收银。他们购买的是什么商场不知情,营业员有没有订货,商场也不知道。”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顾客是通过商场统一收银,那么顾客的购买信息则都记录,可以在后台查阅相关信息,比如购买的产品、品牌、价格、订货等信息。顾客如果通过商场统一收银的话,出了问题商场全权负责。“现在我们也没办法联系到麦仕的老板,顾客拿着单据前来,说是购买了哪一款家居,我们也没有办法核实,现在只能等着找到老板再说。”
延伸阅读
家居装修5个月投诉量超去年总和
警惕家居市场四个“陷阱”
家居装修类投诉自今年起猛增。据了解,从1月1日到5月6日,家居类投诉共有481条,已经超过去年投诉总量。这些投诉涉及家具质量、价格、售后、装修等方面。本报记者就此总结了其中的四个典型方面,提醒市民注意陷阱。
陷阱一:
“零元购”,按月返还
祖先生去年购买了6000多元的吊顶,当时跟商家签订了合同,每个月返还320多元钱,分18个月返还完毕。可是商家只返还了两个月,家居店就关门了。
张女士介绍,自己也是用返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橱柜,到现在都没有安装完毕,店家已经找不到人了。
陷阱二:
付了款却一直没货
古先生去年购买了总价值达3万5千多元的家具。根据古先生与家具店签订的合同,最长的到货时间是11个月,但是,截止到现在,每个合同都已经超过了12个月,自己订的货还是没有到。
“我们白纸黑字都签着合同,按照合同上写的,家具最长交货时间是11个月,如果超过11个月,违约方需要按照总价的15%进行赔偿。”古先生说,“现在可好,家具店直接跟我说要钱没有,要货也没有。”
陷阱三:
口头承诺没凭据
李先生介绍,5月2日,自己在一家红木家具店里购买了红木橱柜。“虽然付了全款,但是我们跟店员说好了如果尺寸不合适就退货。”当天回家后,李先生测量后发现购买的红木橱柜尺寸有些大,就打电话告诉店员不用送货了,并且协调退款。
但是红木家具店的老板就不同意了,“说店里有尺寸小的橱柜,退货有困难,可以换成尺寸小的橱柜。最终经过协商,家具店同意给李先生退货退款,但是要等到5月20日以后。
陷阱四:
定制家具变了样
罗女士在一家家具卖场订购了2扇品牌木门,双方约定4月底安装,可直到5月3日,经销商才告知罗女士,因为原材料紧张,消费者必须更改订购款式。而市民刘先生为婚房订购的厨房组合柜虽然如期到货,但安装后才发现内部空空如也,约定的内置套柜、搁架等没有到位。面对消费者的催促,经销商称因为货源紧俏,配件还要另等半个月,并拒绝为违约行为作出赔偿,令刘先生愤而投诉。
律师说法
手里没正规单据消费者维权困难
王先生介绍,拿着单据找大明商场时,大明商场不认同王先生的订单,这让王先生觉得很不理解。王先生说:“当时购买沙发的时候,就觉得跟谁买了东西,就把钱给谁。大明商场本身管理出现漏洞,怎么能让消费者埋单。总不能让消费者当冤大头啊。”
记者发现,类似于麦仕家居营业员这样接私单,出现问题后消费者维权难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四月份,欧亚达家居城饰峰家居跑路,商场同样用消费者与饰峰家居签订“私单”为由,拒绝赔付。
山东舜启律师事务所李友震律师认为,商铺租赁家居商城的店铺,尽管家居商城对商铺负有管理责任,但是,消费者手中没有正规的单据,不足以作为消费者证明其尽了支付责任的证据。同时,商场与商铺之间也应当是签订了一些协议,规定进驻商场的规则,对出现消费纠纷时的处理方法进行的约定。如果是营业员和消费者之间的“私单”,商场不负主要责任,消费者在维权方面就会比较困难。律师提醒消费者,在家居商场购物时,还是要通过柜台付款,以保障合法权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