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展会扎堆 广州家具展成“焦点中的焦点”
时隔半年,九月家具展会又拉开了序幕,与三月家具展会相比,九月展会的竞争程度比三月更为惨剧。虽然深圳国际家具展退出了九月展会争夺战,但就广东地区来说,除广东省家协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广州展之外,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广州国采中心相继进驻琶洲,争夺展会经济大餐。虽然这几家家具展会定位各具差异,但在展会期间仍然存在竞争,一场会展经济大战即将开演,而展会主办方在今年九月,这个比较特殊的时间,拿什么来吸引参展商呢,让我们看看展会主办方是怎么说的。
第24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
专业领航 九月家具展“焦点中的焦点”
第23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创下了50万平方米的展览规模,成为亚洲第一家具展览盛会。第24届广州家具展继续秉承“出口为导向,兼顾国内市场”的总体定位,进一步加大内销市场开发,并将于9月6日至9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行,为国内外家具业者搭建出贸易、展示、交流全方位的专业平台,打造“秋季”亚洲家居交易中心。
作为亚洲地区最享有盛名的家具商贸交易平台,届时将有超过700家参展企业携其新产品闪亮登场。本届展会将与同期举办的2009中国广州国际家居饰品、家纺布艺展览会以及特色户外家居展区、软体沙发区,搭建起“一站式”的精品家居采购平台。
融合家饰家纺
“大家居”综合展示
第24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将继续以现代民用家具和古典民用家具为核心,联合同期举行的2009中国广州国际家居饰品、家纺布艺展览会,为海内外来宾提供家居摆设、生活时尚布艺等室内装饰最新、最潮、最中国的“一站式”展览盛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品位的提升,户外家具题材也将加入到9月广州家具展的行列中,以“倡导户外家居绿色理念,引领户外领域国际潮流”为宗旨,演绎从室内家居到户外生活的全领域生活,为户外行业搭建发布新品、展示形象、行业交流的国际平台。
现代民用家具、古典民用家具、家居饰品及用品、工艺家纺布艺、户外家具及休闲用品,齐全的产品展示必让来宾流连忘返。
九月展会全球秋季家具业的焦点
九月份是家具展览行业的旺季,广州家具展在此月举行,又一次形成亚洲家具展周,中国必将再次成为全球家具业的焦点。广州家具展紧靠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毗邻东南亚,依托遍布世界角落的营销渠道,上十万高素质海内外买家群,这些都将使广州家具展成为九月家具界“焦点中的焦点”。
专业领航服务为先
广州家具展将继续坚持专业办展的理念,吸引知名企业参展,同时将引入更加多元化的展品和不同地区的品牌企业。优化展区分布,开拓新兴地区,鼓励创意与特色,完善服务细节,并进一步通过网络技术手段,优化参展流程、买家参观、媒体采访等服务系统。在展览事务工作上精益求精,为买卖双方不断创新价值,继续加大展会期间的活动及专业会议的组织力度,为推进行业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据名家具展组委会消息,截至6月底,先期进行的名家具展展位安排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后续的展位搭建、会务准备阶段,随后展开的名家具机械材料展和家居饰品展的展位已落实了七成以上。
家居饰品馆:扩大的不只是规模
本届名家具家居饰品展规模将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达到40000平方米!然而本届展会并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也是展品种类的增加,更是展品品质的整体提高!种类丰富、风格多样、定位各异的展品,完全能满足不同家具企业的配套、各地家居饰市场的需求。
随着家具的“由外而内”,家居饰品企业也呈现“内转”的势头,前两届展会就有像温贝雅这样在海外市场多年经营、如鱼得水的企业,因看好国内市场的潜力,选择名家具家居饰品展作为跳板,进入内销市场。几届展会下来,“内转”的企业越来越了解国内市场的口味,对产品作出相应调整,而国内的家居饰品经销商也更了解这些外来产品的魅力,双方之间不断磨合,逐渐熟悉,合作不断升温。本届展会这支队伍又扩大了!比如来自美国的王氏家居饰品,三十多年时间积累了深厚的产品开发经验,尤其擅长植根于欧洲、美国文化的产品开发,涵盖了卧室、客厅、卫浴、花园等方面,这样的实力企业的进驻,必将为展会带来一股新的活力。
机械材料展:家具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木工机械、原辅材料企业同样是有备而来,更强的功能、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漂亮的颜色、更环保的产品……这些,就是名家具机械材料展的参展企业为买家带来的!
南兴木工机械首次亮相的MGK01高速木材复合加工中心完全能满足中小型工厂的需要,并可为大型工厂作产品开发之用;MJK1333C电脑裁板锯也是新推出的重型机,比普通裁板锯提高工效三、四倍;而排钻则推出了MZ71021十排钻,不仅钻头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可上、下、左、右同时钻孔或交替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在这支参展队伍中,还有富豪、秋林、华伦、和丰、斯凯、金涛、澳达、宝居乐等名品,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为家具企业的发展树起了坚强的后盾!
创意设计空间:推出“设计新生代展”
为满足家具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联手真正有实力的设计师,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求,名家具展组委会一直在作出努力,引进国内外优秀设计师作品展。9月展会期间,“创意设计空间”将再度集结国际优秀设计师,举办“设计新生代展”,以实物形式展示他们的杰作。
本次展览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主流设计趋势的个性化,展示2001年以来设计师的灵感创作;第二部分则是选择得到国际认可的16名设计师,展示其作品。组委会一方面组织国际设计师携实物前来展出,另一方面正在积极联系和安排国内家具企业和设计师会面,通过展前的积极沟通,充分提高这次展览的实质性效果。配合此次展会,主办方还将举办一系列论坛、交流会来促进中外交流。[NextPage]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
模式创新找内销
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家具企业开始更多地瞄准国内市场,即将于9月9日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家具展,也将“出口为导向”的模式转为“出口内销相结合”。
据了解,本届展会分为六大主题,旨在打造内外销最佳平台,展示国内外一流品牌,并在2009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创造新亮点和新机遇。同期,由主办方和红星美凯龙联合合作“第十五届全国家具展览会暨秋季定货会”“2009红星美凯龙全国经销商大会”也因其首次举办而尤其值得业内关注。
突破性的展览规模和展商数量
据悉,本次展会仍将选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规模和数量都将突破历史之最,展示规模预计突破4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将突破2300家,并带来数以万计的新展品,这无疑将本次展会推向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家具饕餮展会。
为了给参展商带来更多创新务实的新交易平台,9月9日—12日期间,一场更具针对性的展会盛会暨 ”第十五届全国家具展览会暨秋季定货会““2009红星美凯龙全国经销商大会”也将同时举行。一个是拥有15年良好口碑的专业国际家具展,一个是应对经济形势,服务经销商的新兴展会,此两大展会的同期举行势必将为整个9月的家具行业带来一个全面的家居展览的交易活动,促成最大家具交易中心和平台,也在如今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为各位参观者和参展商带来一个内外销的最佳平台,并为国内外参展商和海内外买家带来一年一度的家居行业的盛会。
模式创新找内销
更完备全面的贸易平台
据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介绍,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首选展会,同时也成为海外买家了解中国家具市场的首选窗口。陈宝光表示,“面对高速增长的国内零售市场以及疲软的国际市场,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国内品牌都已将重心转入国内市场。”
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告诉记者,在应对金融危机下家居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红星美凯龙携手展会主办方共同将展会“出口为导向”的模式转为“出口内销相结合”,目的就是让国内家具企业更好地寻找内销市场,并且在卖场内能够有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据悉,红星美凯龙将拥有500家参展企业、180000平方米规模,形成商场即展会会场以及两大会场同步联动的协作,打造更全面更完备的贸易平台。车建新表示,“此举顺应了广大参展企业扩大内销市场的需求,更为国内家居品牌拓宽贸易面和销售渠道创造了机会,而更多的品牌也将通过本次新模式的展会实现其布局全国市场的目标,这一系列的良性效应也必将促进家居行业的壮大和发展。”
打造由“点”达“面”的家居博览概念
继去年成功首推展店联动活动,据悉今年主办单位将继续推广展店联动的模式,联合更多沪上品牌独立旗舰展厅,打造更高水平的展示空间。据悉,本届展会将在原有徐家汇家具商圈的数十家旗舰店联动之外,新增数家市区知名家具品牌旗舰店,包括艾宝、美度沙、杰尔曼尼、FFDM、Harbor House等。大会所选的企业均为知名品牌或独立门店,势必又将成为本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的一个重要亮点和组成部分。
2009年是国际家具业“难熬”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家具设计又为行业注入哪些强心针!为了推动中国与国际家具设计的深度交流,由广东省家具商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傢·财富》杂志共同主办的“原点之夜——2010年国际家具设计流行时尚发布会暨广东省家具商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及《2009年度国际精品沙发设计品鉴》出版发行盛典酒会”将一一向你呈现。
据悉,本次活动将于2009年9月4日晚在东莞厚街嘉华大酒店嘉华殿堂隆重举行。届时,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品牌家具制造商、经销商、流通商以及行业权威专家、设计师,共同就国际家具设计流行趋势进行剖析,并展望下一年度设计潮流,引领未来家具设计风尚。
有专家指出,伴随着米兰国际家具展“极简主义”的脚步,世界家具设计在古典奢华风格中突破自我,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以传统手工艺起家的中国家具,在文化复兴中向世界崭露头角。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家具文化得到重新回归,中国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设计界。
另外,本届盛典还特别邀请来自中国古都——西安的中国原点新城带来的中国原创家居设计SHOW活动,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现代家居设计的迷人魅力,让创意超越国界,为设计找到共同的语言。
当家具行业大谈危机,高论品牌的时刻,我们看到什么?设计机构纷纷转型,几乎一夜之间全部成了品牌整合机构,家具企业纷纷高挂品牌升级的大旗,这一现象本是好事,是行业高度升华的重要体现。可是当我一次次深入企业的时候,深感困惑,品牌到底是什么?难道品牌就是一张引以为荣的摄影图片?难道品牌是一个感觉不错的专卖店形象?难道是一个漂亮的logo、一幅唯美平面广告?或者是……
家具行业发展20多年,到今天大多都还在一个点的基础上理解或是运做品牌,于是我不得不提出一个让行业反思的问题:谁给品牌面子?
品牌与工程
众多的品牌理论课程似乎对传统的家具行业来说略显深澳,作为行业的众多从业者也没有必要为理论付出艰辛的思索,但是我们必须在大局上对品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我简单的理解上,认为品牌就像一条长途公路。他是一个漫长的工程项目,而且必须进行分段铺设,每一段的铺设都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形成独立的完整路面。我认为我们建设品牌就应该像建设公路一样,在建设前就根据预算设计一张蓝图,要修多长?承重多少?是几车道?……,然后就是计算材料,最后才是施工。可是在我们高谈品牌的时候,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施工,你请人设计专卖店,我请人明星来拍图片,他又找媒体做几篇广告……,来来回回,大家筋疲力尽、头破血流,最后遍体鳞伤,似乎谁都难得独善其身。所以大家就来一句“家具行业做品牌是找死,不做品牌是等死”。如果你修乡间小道,可以随便踩踏,“天下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如果你要修高速公路,我想你最要紧的不是施工,而是先画好那张设计蓝图吧。
既然品牌工程已经从“点”的竞争升华到“面”的较量,在行业一片“人才缺乏”的呼声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家具行业的全面整合太难了。那么谁给品牌面子?我个人认为要给品牌面子,必须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1.改变品牌建构个人崇拜化思维,所谓的个人崇拜就是品牌构建非市场化、非制度化,总是以老板主观喜好为导向。百年品牌西门子有八大准则,其中首要一条:“客户决定我们的行动”。以顾客为导向,这已成为当今品牌竞争的共同战略。然而目前,许多家具企业在品牌决策的过程中却是以总经理或老板自己的喜好为导向,致使产品推向市场,顾客不买“帐”,严重影响了品牌长期的发展。当行业发展到今天,老板必须认清形式,曾经“拍脑袋”已经只能成为过去,系统规划才是品牌的开始。无论曾经如何辉煌,现在必须面临从头开始,特别是曾经专注外销型企业。必须坐下来,认真思考曾经的路是如何走过来的,未来我们有该何去何从?面对行业情形,我的品牌基础在那里?持续竞争力又在那里?
2.改变品牌定位大而全模式,品牌定位也叫品牌占位,要有针对性,利用特定的品牌形象,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而不是普天撒网。例如“哥伦比尼”运做几十年还只是做针对青少年一族的家具。可是国内许多家具企业在品牌定位上舍不得牺牲,特别是成人套房类家具,把消费层次定位20岁以上,这个概念太泛;认为将目标市场定得越庞大,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在实际操作中,不清楚目标市场、顾客的所思所想,缺乏市场比较和分析,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品牌难以形成和发挥应有的竞争力。
3.改变品牌结构空洞化的表现,所谓空洞化即是品牌结构缺乏品牌文化内涵,品牌文化是指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是一种超越了商品本身却更能令商品区别于其竞争品的赋予。[NextPage]
可以成为消费者完成购买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如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卡雷儿沙发——坐下来感觉幸福,顾家工艺——因为爱家所以顾家,这些成功品牌都关联着感性的内涵。这些品牌都有强烈的煽动性,并无形之中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我们目前大都还停留在品牌知名度层面的操作,而忽略品牌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深层内涵。而在价格及工艺品质的表面来看,比内涵更容易表现,所以即使有表述文化成分的理念,可在实际操作或表现形式上并不能完全表达。
4.改变品牌宣传主观化概念,每一个成功的品牌,无不在广告宣传上表现过人,“柯达”、“雀巢”、“麦氏”等知名品牌的广告都十分注重幽默、亲切、多是以启发式,将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喜好度,他们在广告的创意到媒体的投放与监控中始终有的放矢。目前家具品牌宣传偏重于使用教育式,广告发布者往往站在一个比消费者更高的位置上,从主观立场出发,发布“黄婆卖瓜”式的广告,一厢情愿的叫喊口号、标语满天飞,为做广告而做广告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企业还习惯于复杂的思维手段来表达一个本来很浅的思维,以至于老百姓看了就想按遥控器。大家不妨看看曲美、宜家等企业的广告,幽默十足,让人记忆尤新。
经济学原理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消费者最终需要的是品质卓越,价格合理,情感舒适的产品。而产品自身品牌的清晰建立,有助于营销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忠诚顾客,在市场竞争高度激烈的趋势下,企业应解决品牌经营“面”问题,从多方面,综合规划,使自己的品牌脱颖而出,取得市场一席之地,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