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材料价格虚高 高档品回扣率很惊人
面对家装渠道愈演愈烈的回扣风,消费者虽有耳闻却又苦无良策,只有在商家与家装公司的相互勾结中被动挨宰的份。据市场调查,回扣比例高者达60%,行业普遍的潜规则是40%左右。试想一下,消费者要买到一片200元左右的瓷砖,家装公司暗中截流的回扣就达80元左右,甚至超过100元,远远超过商家或厂家卖出一片瓷砖的利润。
时至今日,家装市场的惊天黑幕,仍有不少消费者蒙在其中。而无论是商家还是厂家,提起家装公司这只贪得无厌的“硕鼠”却是有口难言,既痛恨而又无奈。因为他们明白,正是由于他们不健康的市场竞争,助长了家装公司拿回扣的黑手,并最终形成了行业潜规则。那些设计师一旦上瘾,明白了其中的黑幕,就同吸毒一样,无法克制。试想一下,面对丰厚的回扣,一套家居装修下来,仅购买瓷砖就可得到数千上万的好处,而辛辛苦苦出一张设计图纸又能得到多少回报呢?因此,家装公司乃至设计师不惜抛弃职业道德,在商家与厂家的合谋下,铤而走险,大肆攫取着巨额回报。这种疯狂的贪婪,只可怜了那些辛辛苦苦赚钱买房装修的消费者,既躲不过黑心房产商的泡沫,也绕不开不良家装公司的盘剥。
那么怎么样才能剔除装修市场的潜规则,还市场一个清白与公道呢?按目前的环境,很难。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白其中的“猫腻”,并依此作为向家装公司和商家讨价还价的筹码。瓷砖作为一种装饰材料,它最多是一种半成品,必须经过家装公司的设计、搭配与铺贴,才能完成消费,而不像家电产品可以完全由消费者自主在超市里选购。事实上,早在多年前,一些陶瓷经销商就开始给卖苦力赚钱的铺贴工一些小恩小惠,后来,家装公司在选择瓷砖上越来越有话语权,开始依此向厂商讨要好处费,一些乖巧的商家则主动向家装公司和设计师承诺好处费。而一旦哪个经销商不给,家装公司和设计师就会则百般挑剔,强力说服消费者更换品牌和花色,即便是消费者坚持采购自己心仪的产品,也会在设计及铺贴效果上大打折扣,而消费者一旦不满意某一品牌和服务,就会在社区内形成口碑相传,由此导致厂商不得不主动为家装公司预留好处费,最后主动与家装公司联起手来,共同合谋消费者。
越是家装公司或设计师活跃的市场、越是高档的产品,潜规则就越多,吃回扣的水就越深;而越是高端的品牌或产品,就越高不开家装渠道,这也是一些一线品牌和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相比于四川、山东等地的低档砖,行业内一线品牌付出的回扣成本要高得多,甚至数倍于厂家和商家的利润。因此,家装公司这只“硕鼠”攫食的主要途径还是集中在家装渠道上,相对而言,在超市、批发及工程渠道上,回扣、佣金的比例要小得多。
21世纪建设科技的主旋律
我国的建筑节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建筑业在墙体改革及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高能耗的高档旅馆、公寓和商场出现了。如何在发展中降低建筑能耗,使之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为此,建筑节能工作首先从减少采暖能耗开始,1986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它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建筑节能新阶段。以它提出的指标为目标,建筑节能的设计、节能技术纷纷发展起来,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先后制定。
20世纪90年代,建筑节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节能工作有效开展。1990年,建设部提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战略目标。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建筑节能作为项目之一被郑重提出;从1994年起,国家对北方节能建筑实施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批节能小区相继建成。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并于次年执行,修订后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第二阶段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50%%。同年,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这个专门的规划以及1996年9月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市政公用事业节能技术政策》,为其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表明建筑节能地位的空前提高。建筑节能的地位最终由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确定下来,建筑节能成为这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21世纪的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领域明确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科技工作将“四节一环保”作为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部分地区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2008年《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
在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中规定,2009年底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提高到90%以上。除新建建筑外,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有效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和经验。而兼顾土地资源节约、室内环境优化、居住人的健康、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目标绿色建筑,成为新世纪建筑节能发展的亮点。 [NextPage]
建筑节能技术飞速发展
在建筑节能逐步成为建设科技主旋律的过程中,相关的节能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
在建设部组织下,“九五”期间实施了“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居住区与小城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等,“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这些科研攻关项目的组织实施,使一系列建筑节能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得到突破,形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
建筑节能的各项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
降低建筑能耗,首先要从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外门窗来实现。墙体改革的调查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新型墙体材料和高保温材料不断涌现,混凝土空心砌块、聚苯乙烯泡沫板等材料,逐渐替代了传统墙体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广泛开展研究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近年来,各种外墙外保温技术系统日益成熟并在工程中应用,显示出良好前景。
此外还有建筑门窗。门窗传热系数的高低,决定了能耗的高低,要降低能耗,就必须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增加门窗的隔热保温性能。近20年来,为满足节能需求,外窗玻璃产品及工艺水平迅速发展,由之前采用普通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发展到中空、充气、LOW-E玻璃,塑钢型材、钢化玻璃等也广泛应用,取代了传统的钢窗和铝合金门窗。
建筑能耗的降低,还有赖于暖通技术和设备。为实现采暖系统的节能,上世纪80年代我国研发了平衡供暖技术及其产品、锅炉运行管理技术与产品。在散热器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新型散热器纷纷得到开发,这些新产品比传统的铸铁散热器,具有金属热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承压能力高、造型美观、工艺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开展,供热改革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室温可调和采暖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采暖系统的单管顺流系统变为双管系统,散热器恒温阀及热表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
技术是保证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十一五”期间实现建筑节能1.6亿吨标准煤的目标充满信心。
绿色建筑成果丰硕
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空间的建筑。近10年来,绿色节能建筑成为建筑节能中的一大亮点,体现了新世纪建筑节能更高的追求目标。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保证了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4年建设部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展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研究,形成了我国第一套绿色建筑项目标准。[NextPage]同年8月建设部颁布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次年,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揭晓,40个项目获得此项殊荣,中国在推进智能与绿色建筑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5年,历时5年编制完成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颁布施行,自此,绿色建筑的评定有了明确依据。“十五”期间,重点攻关计划“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项目完成。
2006年,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8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出台,2008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根据评价标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申报评价程序。
一系列工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经过多年的攻关和研究,绿色建筑形成了六大技术体系评价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实现定量化检测标准,达到标准的即为绿色建筑。
2008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向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颁发了证书,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工程等6个项目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标志着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绿色建筑评价正式启动,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
回顾建筑节能的历程,可以看到,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紧跟时代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一切,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是不可想象的。也正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对建筑节能的前景充满信心。
都说今年的家具出口难,外贸生意不好做,但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上出现了怪现象。某些展商用展板或帷幔将自己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仅留一个入口,并派专人把手。这是在防备谁呢?走进一看恍然大悟,他们在门口都赫然书写着“谢绝内销”四个大字。有的展位门口标识着“仅供外销,谢绝同行”,细问时又说也从事内贸业务。那为何又如此这般对待“内销”呢?
为了能更好的接待外贸客户
有的企业既做内销出做外贸,但是在展会上,由于人手不足,怕对外贸的客户接待不周,特挂此牌子,以此表现出对“外宾”的忠心。国内来参展的一些观众包括经销商,也包括个人,但企业没有办法一一区别,所以为了让出口生意,只能暂时性的放弃国内的一些生意。相比做内销家具,做惯了出口家具的企业,要转为内外贸并举并不容易,内销的困难也许比出口更大些。因此出口稍稍回暖,便又想回到老路上去,因此做出了如此矛盾的动作。
用来保护原创设计
一些企业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产品设计被别人抄袭,贴出告示的重要目的就是拦住“同行”。而面对此种现象,参观者说:要抄的话很容易,直接找个老外来就可以嘛,但那么多品牌不让看,对赶过来的观众很不公平,拦人不起任何作用,不如多做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实事。其实一个原创作品的真正的意义,不是它的外观,而它的思想。用这种方式来保护原创设计,是不是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
这出口市场稍一火点,商家们就转头放弃内销了,一改当初市场严峻时,争抢内销市场的局面,这对内销市场来说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企业应该明白,两条腿走路是最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