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家具下乡实施4年 有望拉动农牧区消费20亿
详细内容

西藏家具下乡实施4年 有望拉动农牧区消费20亿

时间:2010-01-22     人气:1074     来源:商务部网站     作者:
概述:  目前,西藏自治区家电家具下乡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家电家具下乡政策,尤其是家具下乡政策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购买积极性高涨,销售量不断攀升。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区家电家具下乡产品已累计销售近19万台(件),销售额为1800多......
  目前,西藏自治区家电家具下乡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家电家具下乡政策,尤其是家具下乡政策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购买积极性高涨,销售量不断攀升。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区家电家具下乡产品已累计销售近19万台(件),销售额为1800多万元,向农牧民兑付补贴资金近260万元。其中山南地区作为全区首个试点地区,销售情况相当好。 

  目前,西藏家电家具下乡政策效应开始显现,有关专家预测,在4年政策实施期内,西藏每户农牧民从中可最高获得家电家具下乡政策补贴6520元,可拉动西藏农牧区消费20亿元左右。

  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区家电备案销售网络已达214个,二级网点133个,家具地(市)销售网点80个,二级网点39个。全区家电家具下乡地(市)级销售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县一级销售网点覆盖率由家电家具下乡前不足30%提高到了80%以上;家具县一级销售网络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50%以上。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说,当前,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承担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

      第一,发展林业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特点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是统领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总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林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这是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赋予新时期林业的首要使命。为什么中央把林业提升到这样特殊的战略位置?首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协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协调。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和27亿亩集体林地,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近70%,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近60%。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亿万农民的巨大潜能和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不仅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实现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小康目标,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既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又体现了以人为本;既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体现了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其次,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承担着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任务。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林业已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必须加快林业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建设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全面提升生态承载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按照中央的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将发展林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把林业摆上了战略位置,在全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山东省把林业发展作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绿色山东建设。湖南省把保持青山绿水、增加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四条底线”之一。云南省把林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力争农民林业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实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江西省把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3%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指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植树造林,将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确定为植树团拜活动。江苏、河南、重庆、甘肃、陕西、河北、江西等省区分别将造林绿化、林改等主要任务纳入地方党政班子考核指标。各地召开省委或全省林业工作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划时代的,全国形成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大好局面,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发展林业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业部门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标志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任务,标志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崇高追求。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过程中,自觉遵守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不断调整改善进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产业结构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取得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林业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作用。林业部门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科学家把森林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影响地球的健康长寿,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建设和保护好这些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人类才能永远地在地球这一共同的美丽家园里繁衍生息、发展进步。其次,林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森林既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又是一个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具有“生产—消费—分解”可循环的基本属性。木材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之一,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环保、绿色的独特优势。在经济建设中用木材和木材深加工制成品代替钢铁、水泥和石油、天然气深加工制成品,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森林又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利用林木的枝丫发电和林木的果实炼油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再生力强。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开发替代能源的战略选择。各级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中,都把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林业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门,确立了生态立省、生态兴省、生态强省的发展战略,林业的地位空前提高,林业的投资显着增加,林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重庆市把建设“森林重庆”作为建成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主要目标,制定了建设规划,仅2009年就投资178亿元,造林798万亩,超过前十年的总和。河南省实施了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9年投资79亿元,造林715万亩。山西省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大力推进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广东省将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成1万个以上生态文明村,等等。全国各地掀起了兴林、种树、护绿三大热潮。

      第三,发展林业已成为全球政治的重大议题,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日本在第一个承诺期,承诺减排6%,其中3.9%通过森林间接减排来实现。2007年在第15次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我国森林覆盖率要由18.21%提高到2010年的20%,并倡导与美国、澳大利亚发起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又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长的目标,又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虽然119个国家的首脑和众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5万人分别代表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展开了异常艰难的谈判和辩论,但各方对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高度一致,成为大会谈判的突出亮点,写入了《哥本哈根协议》,明确指出,减少由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应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决定建立哥本哈根基金予以支持。这一重要成果,为更广泛更充分地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展示了广阔前景。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必然继续增加。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碳汇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成为争取发展空间、维护国家形象的战略制高点。

      第四,发展林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成为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举措。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是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如果消费上不去,投资过快形成的产能就释放不出来,就好像人吃进去消化不了,拉不出来,这样会更危险。我们国家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农村,广大农民和部分城市低收入者消费意愿强,消费倾向高,但没有钱消费,购买力低,而高收入者虽然购买力强,但消费倾向低,这就出现了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的错位。要解决这一症结,就要扩大农民消费,根本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希望和潜力在林业。各级党委政府已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拉动国内需求的重大举措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新疆自治区已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根本举措,特色林果业目前已成为新疆尤其是南疆5地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若羌县进入盛产期的红枣亩均效益都在万元以上,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超过8000元,其中红枣收入达到6400元,一些农户靠种植红枣成了10万元户,有的已成为百万富翁。各地兴林富民的典型,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内需求,展示了光明前景。当然,林业生产周期长,不像耕地承包那样收效快,但随着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必将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

      总之,时代潮流已经把林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林业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十分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认识林业,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的“四个地位”、“四大使命”,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中央的部署中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切实肩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切实履行好我们的神圣使命。

    阅读全文
  • 挑选了14个独特设计的鼠标,有手雷,有飞船,各种各样的设计,让你拥有一个不一样的鼠标,每个都很具代表性!这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