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打造忠诚客户
时间:2010-04-14 人气:1131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作者:
概述: 美国论坛公司 客户在需求、抉择和购买力方面日益复杂,赢取客户的终生忠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实现。但是美国论坛公司的研究表明,通过提供“品牌客户体验”—这样的客户体验聚焦于领导力、员工和商业实践三个方面—公司可以轻而易......
美国论坛公司
客户在需求、抉择和购买力方面日益复杂,赢取客户的终生忠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实现。但是美国论坛公司的研究表明,通过提供“品牌客户体验”—这样的客户体验聚焦于领导力、员工和商业实践三个方面—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赢取客户的忠诚。
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公司错过赢利的机会。机会触手可及,但他们没有抓住。为什么?论坛公司(The Forum Corporation)的研究显示,他们没有对症下药。举例来说,如果问经理人,他们想到自己的品牌时脑海里涌进了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诸如身份、定位、标识之类的词—而非客户体验,但事实上客户体验才是典范公司的品牌。
典范公司深谙如何通过提供品牌客户体验创造利润。他们在商业实践的六个重点领域坚持不懈地展开具体行动:
• 领导者提供品牌客户体验。事实上,客户体验就是他们的品牌。
• 领导者衷心地以客户为本。他们相信专注于客户体验将实现利润,并且有成果来证明这一点。
• 客户体验和员工体验密不可分。这些公司从根本上意识到如果客户和员工得不到高度重视,他们就不可能成功。
• 管理者围绕客户雇用员工。所有员工的视线都围绕着自己所做的工作给客户满意度带来什么影响。他们知道客户看重什么行为,并且知道该如何展示这些行为。
• 企业围绕客户管理。领导者的每一个商业决策都建立在是否带给客户与众不同的体验的基础上。
• 积极获取客户知识。这些公司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他们洞悉客户的需求,并且超越这些需求为客户创造解决方案。
论坛公司的研究揭示,拥有极其忠诚的客户的公司始终参与25个具体的组织行动。公司之所以能够提供品牌客户体验,是因为他们通过领导力、员工和商业实践做到这一点。
领导力:以客户为本
论坛公司的研究突出强调,领导力对成功实施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客户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项研究所认定的25种商业实践中,有9种明确侧重于公司领导者的角色和行动。他们需要为企业带来“坚守信念的勇气”,并且“衷心地以客户为本”。没有这些,成功可望而不可及。
哈拉斯娱乐公司(Harrah’s Entertainment)是美国最大的赌场运营商,其高级管理团队体现了这些领导力的实践。哈拉斯的领导者非常清楚客户体验与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他们深入了解客户,并已开发出一套专有的数据库和营销策略,以便为客户提供他们所珍视的服务,还为忠诚的目标客户实施了一项全面奖励计划。他们给整个组织灌输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使客户的体验温暖而友好,把忠诚客户的等待时间降至最低(无论是登记报到还是结账付款)。这个承诺有效地满足了他们最忠诚的客户的需要,得到的回报是同一店面年度收入5.7%的涨幅。
在哈拉斯改进客户体验的过程中,高层团队把钱投入一线—承诺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前线员工提供奖金(不仅要达到客户满意度评分,而是要在以前的分值上更进一步)。第一年,他们给那些为客户服务的员工支付了700多万美元的奖金,而在过去的这一年,他们欣然支付了1,200多万美元的奖金。这就是“衷心地以客户为本”的含义。
彩票业务本应非常有利可图,但是哈拉斯在有机会进入这一行业时却拒绝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了解那些客户。他们无法为其提供品牌客户体验,所以拒绝了这个短期品牌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坚守信念的勇气”。
论坛公司的研究还显示,典范公司的领导者把客户体验纳入企业的整体机制中。在与高层团队的谈话中可以发现,在商业策略、品牌、客户体验和公司的价值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模糊地带。英国领先的超级市场零售商特易购(Tesco)的首席执行官莱希爵士(Sir Terry Leahy)在这一点上说得很好,“我们的商业战略和我们的品牌策略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如此严密地互相界定。” [NextPage]
特易购的这种商业认识来之不易。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特易购以“积高卖低”著称,这一点连他们自己都承认。据莱希所言,当时公司主要忙于对标其他公司而忽略了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客户上。重新以客户为中心后,公司发现客户来他们商店购物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们的工作人员。从发现这一点开始,他们大幅度改变审视自我的方式、品牌代表的含义,以及需要如何行动来提供客户价值。他们现在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赢取他们的终生忠诚”。通过把客户体验推进到企业文化和策略的核心,他们现已成为英国最成功的食品零售商和世界上最大的网上杂货商。
员工:与客户一样重要
为客户提供体验的员工至关重要,他们能够保持回头客。典范公司的员工敬业、投入、深受重视,并且与领导者联系紧密。组织的价值观必须同时以其客户和员工为中心。这在以下两种实践中显而易见,但表面上似乎又互相矛盾:“员工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前”和“客户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前”。然而,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易如反掌地解决了。客户和员工谁更重要?答案是二者都重要。我们发现在典范公司里客户体验和员工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快捷(Midwest Express)是美国一家地域性航空公司,服务对象是往返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和去往东部海岸的商务人员。《康德纳斯旅行者》(Conde Nast Traveler)杂志连续七年将其评为美国国内头号航空公司。因为最近的经济境遇,中西快捷不得不放弃一些客户逐渐习惯享用的便利设施,但他们没有放弃热情的员工。用他们的话讲,这些员工招募进来就是为了增加“热情”。
中西快捷为员工开设了“感知周”,在此期间他们可以在另一个职能部门工作半天,以获取跨越公司的视角。在民意测验以及与首席执行官(Tim Hoeksema)的直接交谈(被称为“与蒂姆交谈”)中,员工经常被询问有何想法。当公司意识到傍晚航班的全餐与乘客下飞机后的晚餐计划相冲突时,一位员工提出用新鲜出炉的巧克力曲奇饼取而代之的想法。经过6个星期的测试验证可行后(在30,000英尺的高空烘焙与在舒适的厨房烘焙相比可是全然不同的体验),他们实施了这一提议—这项提议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赞赏,并已经成为他们商标的一部分。即使在富有挑战性的时期,中西快捷也切实实践了对客户的承诺,即“空中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这些典范公司中,员工和客户的双重重要性都得到充分认识。在英国,杰出的立体声音响零售商Richer Sounds(其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超过世界上其他零售商)的董事长里彻(Julian Richer)指出,“我们是富有爱心、乐善好施的零售商,充满活力,严格要求,同时对员工也非常忠诚。”他们对员工表现的奖励颇有创意。每个月获得客户满意度评分最高的前三名员工得到的奖励是,驾驶宾利车度周末。对努力争取事业上认可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奖励确实不差。
每天都会有员工建立或者砸破公司的品牌。论坛公司的研究表明,在促使客户体验优质化的所有因素之中,“为我服务过的公司的员工”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位居其前的只有“针对某个问题或者要求所采取的行动”。商业实践:客户资料推动商业决策
典范公司运作其业务的根本,也是建立在提供品牌客户体验的基础之上。客户资料推动了几乎所有的商业决策。
举个例子,加拿大皇家银行(The Royal Bank of Canada)开始“真正拥抱”其最富盈利性的客户。它用“客户群经理”取代传统的产品经理,关注特定客户群的需要。该银行负责市场和销售工作的执行副总裁洛基(Anne Lockie)解释说:“过去,我们对任何人都是直接发邮件……现在我们能够通过接触或直接邮件来确定特定客户的需要和目标。实际上,我们在积聚能力,以便能从你这里了解到你希望我们了解的个人信息。”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也以其个性化的客户体验远扬声名。通过客户购买行为的资料,他们能够根据客户购买过的产品向其推荐类似的书籍、影碟和其他商品。哈拉斯公司则是把登记时的等待时间与客户满意度的评分联系起来,调整在不同时间开放的登记处的数目。
典范公司不单依赖客户的要求,也把替客户发明创新视为自己的义务—清楚了解客户的期望,然后向前跨越一大步,用客户还没有想到的产品和服务取悦他们。
悦榕庄酒店度假集团(Banyan Tree Hotels and Resorts)是一个特级酒店经营商,酒店遍布亚太地区富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们与客户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提到他们的产品时,他们不问客户想要什么,而是“代表客户”发明创新。 客房鸟瞰室外浴场,中心是一张方形的床。如果客人渴望一个浪漫的夜晚,亲密时刻服务套餐可以迎合客人们不为人知的突发奇想。在晚餐时间酒店将用50根蜡烛装饰客房,注满浴缸,放上按摩油,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提供按摩指南。客人说过“我想要亲密时刻服务套餐,希望它如此这番”吗?没有!悦榕庄领先一步,为客户想出了这些服务。
论坛公司从研究中总结出来的25种实践,公司可以用来评估可能创造客户忠诚度的优先机会所在。虽然这些实践都很重要,但是论坛公司的研究团队分析了相关的量化数据来确定哪些实践最有助于达成客户忠诚和员工满意。
对于客户忠诚度而言,第一驱动因素是“我们的品牌定位承诺为客户提供独特而令人满意的体验”,将品牌与客户体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员工满意度的第一驱动因素则是“员工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前”。
客户在需求、抉择和购买力方面日益复杂,赢取客户的终生忠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实现。但是美国论坛公司的研究表明,通过提供“品牌客户体验”—这样的客户体验聚焦于领导力、员工和商业实践三个方面—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赢取客户的忠诚。
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公司错过赢利的机会。机会触手可及,但他们没有抓住。为什么?论坛公司(The Forum Corporation)的研究显示,他们没有对症下药。举例来说,如果问经理人,他们想到自己的品牌时脑海里涌进了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诸如身份、定位、标识之类的词—而非客户体验,但事实上客户体验才是典范公司的品牌。
典范公司深谙如何通过提供品牌客户体验创造利润。他们在商业实践的六个重点领域坚持不懈地展开具体行动:
• 领导者提供品牌客户体验。事实上,客户体验就是他们的品牌。
• 领导者衷心地以客户为本。他们相信专注于客户体验将实现利润,并且有成果来证明这一点。
• 客户体验和员工体验密不可分。这些公司从根本上意识到如果客户和员工得不到高度重视,他们就不可能成功。
• 管理者围绕客户雇用员工。所有员工的视线都围绕着自己所做的工作给客户满意度带来什么影响。他们知道客户看重什么行为,并且知道该如何展示这些行为。
• 企业围绕客户管理。领导者的每一个商业决策都建立在是否带给客户与众不同的体验的基础上。
• 积极获取客户知识。这些公司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他们洞悉客户的需求,并且超越这些需求为客户创造解决方案。
论坛公司的研究揭示,拥有极其忠诚的客户的公司始终参与25个具体的组织行动。公司之所以能够提供品牌客户体验,是因为他们通过领导力、员工和商业实践做到这一点。
领导力:以客户为本
论坛公司的研究突出强调,领导力对成功实施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客户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项研究所认定的25种商业实践中,有9种明确侧重于公司领导者的角色和行动。他们需要为企业带来“坚守信念的勇气”,并且“衷心地以客户为本”。没有这些,成功可望而不可及。
哈拉斯娱乐公司(Harrah’s Entertainment)是美国最大的赌场运营商,其高级管理团队体现了这些领导力的实践。哈拉斯的领导者非常清楚客户体验与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他们深入了解客户,并已开发出一套专有的数据库和营销策略,以便为客户提供他们所珍视的服务,还为忠诚的目标客户实施了一项全面奖励计划。他们给整个组织灌输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使客户的体验温暖而友好,把忠诚客户的等待时间降至最低(无论是登记报到还是结账付款)。这个承诺有效地满足了他们最忠诚的客户的需要,得到的回报是同一店面年度收入5.7%的涨幅。
在哈拉斯改进客户体验的过程中,高层团队把钱投入一线—承诺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前线员工提供奖金(不仅要达到客户满意度评分,而是要在以前的分值上更进一步)。第一年,他们给那些为客户服务的员工支付了700多万美元的奖金,而在过去的这一年,他们欣然支付了1,200多万美元的奖金。这就是“衷心地以客户为本”的含义。
彩票业务本应非常有利可图,但是哈拉斯在有机会进入这一行业时却拒绝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了解那些客户。他们无法为其提供品牌客户体验,所以拒绝了这个短期品牌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坚守信念的勇气”。
论坛公司的研究还显示,典范公司的领导者把客户体验纳入企业的整体机制中。在与高层团队的谈话中可以发现,在商业策略、品牌、客户体验和公司的价值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模糊地带。英国领先的超级市场零售商特易购(Tesco)的首席执行官莱希爵士(Sir Terry Leahy)在这一点上说得很好,“我们的商业战略和我们的品牌策略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如此严密地互相界定。” [NextPage]
特易购的这种商业认识来之不易。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特易购以“积高卖低”著称,这一点连他们自己都承认。据莱希所言,当时公司主要忙于对标其他公司而忽略了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客户上。重新以客户为中心后,公司发现客户来他们商店购物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们的工作人员。从发现这一点开始,他们大幅度改变审视自我的方式、品牌代表的含义,以及需要如何行动来提供客户价值。他们现在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赢取他们的终生忠诚”。通过把客户体验推进到企业文化和策略的核心,他们现已成为英国最成功的食品零售商和世界上最大的网上杂货商。
员工:与客户一样重要
为客户提供体验的员工至关重要,他们能够保持回头客。典范公司的员工敬业、投入、深受重视,并且与领导者联系紧密。组织的价值观必须同时以其客户和员工为中心。这在以下两种实践中显而易见,但表面上似乎又互相矛盾:“员工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前”和“客户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前”。然而,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易如反掌地解决了。客户和员工谁更重要?答案是二者都重要。我们发现在典范公司里客户体验和员工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快捷(Midwest Express)是美国一家地域性航空公司,服务对象是往返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和去往东部海岸的商务人员。《康德纳斯旅行者》(Conde Nast Traveler)杂志连续七年将其评为美国国内头号航空公司。因为最近的经济境遇,中西快捷不得不放弃一些客户逐渐习惯享用的便利设施,但他们没有放弃热情的员工。用他们的话讲,这些员工招募进来就是为了增加“热情”。
中西快捷为员工开设了“感知周”,在此期间他们可以在另一个职能部门工作半天,以获取跨越公司的视角。在民意测验以及与首席执行官(Tim Hoeksema)的直接交谈(被称为“与蒂姆交谈”)中,员工经常被询问有何想法。当公司意识到傍晚航班的全餐与乘客下飞机后的晚餐计划相冲突时,一位员工提出用新鲜出炉的巧克力曲奇饼取而代之的想法。经过6个星期的测试验证可行后(在30,000英尺的高空烘焙与在舒适的厨房烘焙相比可是全然不同的体验),他们实施了这一提议—这项提议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赞赏,并已经成为他们商标的一部分。即使在富有挑战性的时期,中西快捷也切实实践了对客户的承诺,即“空中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这些典范公司中,员工和客户的双重重要性都得到充分认识。在英国,杰出的立体声音响零售商Richer Sounds(其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超过世界上其他零售商)的董事长里彻(Julian Richer)指出,“我们是富有爱心、乐善好施的零售商,充满活力,严格要求,同时对员工也非常忠诚。”他们对员工表现的奖励颇有创意。每个月获得客户满意度评分最高的前三名员工得到的奖励是,驾驶宾利车度周末。对努力争取事业上认可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奖励确实不差。
每天都会有员工建立或者砸破公司的品牌。论坛公司的研究表明,在促使客户体验优质化的所有因素之中,“为我服务过的公司的员工”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位居其前的只有“针对某个问题或者要求所采取的行动”。商业实践:客户资料推动商业决策
典范公司运作其业务的根本,也是建立在提供品牌客户体验的基础之上。客户资料推动了几乎所有的商业决策。
举个例子,加拿大皇家银行(The Royal Bank of Canada)开始“真正拥抱”其最富盈利性的客户。它用“客户群经理”取代传统的产品经理,关注特定客户群的需要。该银行负责市场和销售工作的执行副总裁洛基(Anne Lockie)解释说:“过去,我们对任何人都是直接发邮件……现在我们能够通过接触或直接邮件来确定特定客户的需要和目标。实际上,我们在积聚能力,以便能从你这里了解到你希望我们了解的个人信息。”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也以其个性化的客户体验远扬声名。通过客户购买行为的资料,他们能够根据客户购买过的产品向其推荐类似的书籍、影碟和其他商品。哈拉斯公司则是把登记时的等待时间与客户满意度的评分联系起来,调整在不同时间开放的登记处的数目。
典范公司不单依赖客户的要求,也把替客户发明创新视为自己的义务—清楚了解客户的期望,然后向前跨越一大步,用客户还没有想到的产品和服务取悦他们。
悦榕庄酒店度假集团(Banyan Tree Hotels and Resorts)是一个特级酒店经营商,酒店遍布亚太地区富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们与客户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提到他们的产品时,他们不问客户想要什么,而是“代表客户”发明创新。 客房鸟瞰室外浴场,中心是一张方形的床。如果客人渴望一个浪漫的夜晚,亲密时刻服务套餐可以迎合客人们不为人知的突发奇想。在晚餐时间酒店将用50根蜡烛装饰客房,注满浴缸,放上按摩油,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提供按摩指南。客人说过“我想要亲密时刻服务套餐,希望它如此这番”吗?没有!悦榕庄领先一步,为客户想出了这些服务。
论坛公司从研究中总结出来的25种实践,公司可以用来评估可能创造客户忠诚度的优先机会所在。虽然这些实践都很重要,但是论坛公司的研究团队分析了相关的量化数据来确定哪些实践最有助于达成客户忠诚和员工满意。
对于客户忠诚度而言,第一驱动因素是“我们的品牌定位承诺为客户提供独特而令人满意的体验”,将品牌与客户体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员工满意度的第一驱动因素则是“员工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前”。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如何让顾客买得更多
有三种方式可以让企业快速成长: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交易的规模(例如,让顾客更多地消费);提高购买的频率(例如,让顾客更频繁地购买)。
事实上很多企业多侧重于第一种方式,这种途径本身并没有任何错,但是就提升利润而言,它是最耗费成本的方式。要想让每分钱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你必须从扩大交易规模开始,将其他两种方式整合进来。这是提升业绩最简单的方式。
向上营销,汽车经销商最擅长使用这项技巧。一旦你同意购买一辆汽车,马上就得到了许多“机会”,比如延长保修合同、防锈涂层、LowJack安保系统等等多项服务。这些附加项通常会为经销商带来与原始销售相等甚至更多的利润。
同样,每当人们在麦当劳就餐时,这项技巧也将得到充分运用。谁没听过“还要加份薯条吗?”或者“你想要最大号吗?”这只不过让你多花了几毛钱,但是当“售出超过十亿份”累加起来,你会发现它没少为麦当劳多赚钱。
当然,曾经用过电视购物服务的人也体验过这个技巧。当下了一个订单后,顾客便会不可避免地被问到需不需要再以特别价格加一瓶超级油污洗洁剂——如果他们已经买了两瓶的话。
这种提供“附加项”或者“再来一份”的技巧完善了向上销售的艺术。不必从心理学层次上深究这个技巧为何如此有效,我们需要在脑海中牢记的、最重要的是,只要以你自己的方式简单地问一句“还要再加一份‘薯条’吗?”,平均利润就将得到20%~66%的提高。
在线的向上销售应用起来更快更容易,网络上有三种方式可以发挥向上销售的威力。
一是在你的定购页面上设置“向上销售”,这是使用该技巧的最简单方式。它可以简单到只要在你的定购表格上设置一个复选框,或者是加上关于附加项的一或两条描述,如“只需$49就可以将上门维修服务延长一年,是的,我确认”,或者“点击这里,只需$17就可以再购买一瓶神效的清洁剂。”
平均而言,你有望获得25%的向上销售率。这就意味着,仅仅因为在你的订购页面上加了几句话,每四个顾客中就有一个会掏出更多的钱购买你的商品。
二是使用一个“中转”页面,一旦目标顾客点击了定购的对话框,他们就被带到新的页面。这个页面展示给人们一个特殊的供货承诺——“只限今日”,并且“只需再加X美元”,就可以将他们想购买的产品升级到豪华版或黄金版。
你可以让向上销售带来数目可观的盈利,或者让它成为无关紧要的额外利润。把这个技巧看作是购买一个99美分的汉堡并且被问到是否需要“超值套餐”一样的事情吧。
我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平均的增长率,然而依据产品和行业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差异。据此,我将分享使用这个技巧的一些心得,并且重申一些特殊的微妙差异之处。 MyInstantSalesLetter.com网站卖出了一件价值$40的商品。当一名顾客点击了购买框,他们将会被带到一个“中转”页面——只需再加$15,就可以获得一个黄金版或者加大版包装。
老天,他们认为,如果我在Instant Sales Letters消费40美元,我同样也会再花15美元买我要的一切。我表述这个交易的方式是,只要再付15美元,而不是一共54.97美元。15美元和他们无论怎样都要花费的39.97美元比起来微不足道。利用这个技巧,我的数字非常不错——有些时候高达68%。只是多设置了一个页面,你却获得了额外的利润。
三是推荐一项产品或服务,每当你在亚马逊购物时,他们必定会这么做。跳出一个页面,上面写着“购买了X的顾客同样也购买了Y”,然后展示许多商品以供挑选。对于你而言,浏览自己的记录,看看在过去的交易内有没有同样的类型,以及在你的订单或者中转页面上写着的“购买了这个电子游戏的顾客也购买了一个特制的电视适配器以及12包电池”——这有多难?
现在,你必须公平竞赛,并且让人们获得你提供的原始价格以及套装,但是你没有理由不立即添加向上销售服务作为补充。这个方法是你能马上上手操作的最简单、最能盈利的技巧之一。你只需加上一些能够让人们获得升级、更具吸引力的额外好处、Packages或者附加项即可。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你没有理由只使用一种向上销售。你可以在中转页面上列出一个Package(即“超值套餐”),在你的定购表格上列出附加项(超大码),并且说些类似“购买了我们的巨无霸、超值套餐的顾客也购买了一个苹果派和一杯巧克力圣代”的话。
事实上很多企业多侧重于第一种方式,这种途径本身并没有任何错,但是就提升利润而言,它是最耗费成本的方式。要想让每分钱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你必须从扩大交易规模开始,将其他两种方式整合进来。这是提升业绩最简单的方式。
向上营销,汽车经销商最擅长使用这项技巧。一旦你同意购买一辆汽车,马上就得到了许多“机会”,比如延长保修合同、防锈涂层、LowJack安保系统等等多项服务。这些附加项通常会为经销商带来与原始销售相等甚至更多的利润。
同样,每当人们在麦当劳就餐时,这项技巧也将得到充分运用。谁没听过“还要加份薯条吗?”或者“你想要最大号吗?”这只不过让你多花了几毛钱,但是当“售出超过十亿份”累加起来,你会发现它没少为麦当劳多赚钱。
当然,曾经用过电视购物服务的人也体验过这个技巧。当下了一个订单后,顾客便会不可避免地被问到需不需要再以特别价格加一瓶超级油污洗洁剂——如果他们已经买了两瓶的话。
这种提供“附加项”或者“再来一份”的技巧完善了向上销售的艺术。不必从心理学层次上深究这个技巧为何如此有效,我们需要在脑海中牢记的、最重要的是,只要以你自己的方式简单地问一句“还要再加一份‘薯条’吗?”,平均利润就将得到20%~66%的提高。
在线的向上销售应用起来更快更容易,网络上有三种方式可以发挥向上销售的威力。
一是在你的定购页面上设置“向上销售”,这是使用该技巧的最简单方式。它可以简单到只要在你的定购表格上设置一个复选框,或者是加上关于附加项的一或两条描述,如“只需$49就可以将上门维修服务延长一年,是的,我确认”,或者“点击这里,只需$17就可以再购买一瓶神效的清洁剂。”
平均而言,你有望获得25%的向上销售率。这就意味着,仅仅因为在你的订购页面上加了几句话,每四个顾客中就有一个会掏出更多的钱购买你的商品。
二是使用一个“中转”页面,一旦目标顾客点击了定购的对话框,他们就被带到新的页面。这个页面展示给人们一个特殊的供货承诺——“只限今日”,并且“只需再加X美元”,就可以将他们想购买的产品升级到豪华版或黄金版。
你可以让向上销售带来数目可观的盈利,或者让它成为无关紧要的额外利润。把这个技巧看作是购买一个99美分的汉堡并且被问到是否需要“超值套餐”一样的事情吧。
我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平均的增长率,然而依据产品和行业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差异。据此,我将分享使用这个技巧的一些心得,并且重申一些特殊的微妙差异之处。 MyInstantSalesLetter.com网站卖出了一件价值$40的商品。当一名顾客点击了购买框,他们将会被带到一个“中转”页面——只需再加$15,就可以获得一个黄金版或者加大版包装。
老天,他们认为,如果我在Instant Sales Letters消费40美元,我同样也会再花15美元买我要的一切。我表述这个交易的方式是,只要再付15美元,而不是一共54.97美元。15美元和他们无论怎样都要花费的39.97美元比起来微不足道。利用这个技巧,我的数字非常不错——有些时候高达68%。只是多设置了一个页面,你却获得了额外的利润。
三是推荐一项产品或服务,每当你在亚马逊购物时,他们必定会这么做。跳出一个页面,上面写着“购买了X的顾客同样也购买了Y”,然后展示许多商品以供挑选。对于你而言,浏览自己的记录,看看在过去的交易内有没有同样的类型,以及在你的订单或者中转页面上写着的“购买了这个电子游戏的顾客也购买了一个特制的电视适配器以及12包电池”——这有多难?
现在,你必须公平竞赛,并且让人们获得你提供的原始价格以及套装,但是你没有理由不立即添加向上销售服务作为补充。这个方法是你能马上上手操作的最简单、最能盈利的技巧之一。你只需加上一些能够让人们获得升级、更具吸引力的额外好处、Packages或者附加项即可。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你没有理由只使用一种向上销售。你可以在中转页面上列出一个Package(即“超值套餐”),在你的定购表格上列出附加项(超大码),并且说些类似“购买了我们的巨无霸、超值套餐的顾客也购买了一个苹果派和一杯巧克力圣代”的话。
阅读全文
下一条:营销核心思想:旺季取利淡季取势
“旺季取利,淡季取势”,这应该是淡季营销的核心思想。取利,就是要夺取最大销量;取势,则是获取制高点,争取长期的战略优势。同时,淡季需求不旺。企业的营销应更强调竞争导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观注和分析竞争对手上。相对而言,旺季则应强调需求导向,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功能创新对于“取利”更有现实意义。另外,淡季意味着绝对销量的绝对减少,应该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抢减量增销量
提高销量是淡季营销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旺季做销量,淡季做市场”,这句话在sales中广为流传,实际上反映了淡季中普遍的松懈思想。旺季的辛苦用命和淡季的休生养息,已然成为大多数公司的运行规律。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常理的存在,也是机会的存在。同时,淡季销量的增长显然不会来源于市场的增量,而是来源于对手的减量。说白了,就是在对手松懈时从他们手中抢。这也是“淡季旺做”策略被采用的原因。
“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是淡季提升销量的根本策略——以比对手更强的促销、更广的宣传和更低的价格进行掠夺。但需要指出的是,淡季的绝对量毕竟有限,所以,投入的兵力要有度,抢的程度也要有个度。而且,淡季做销量,同样重在取势。
(1)适时推出新品
在淡季适时推出一些新产品,可以有效地切割对手的市场份额。从取势的角度来看,能强化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对于营销预算有限的企业,以有限度的广告宣传和适量的新品推出可以取得不错的影响力。雀巢公司就精于淡季的新品突击策略,甚至可以说是“淡季旺做”的推行者。钟表品牌Timex曾在淡季针对敏感于潮流的消费者推出了200个新款,强调时尚和高科技的设计,使得Timex的销量增长了30%左右。
(2)坚持适度促销
有一些企业本着“投入和产出成正比”的原则,在淡季大幅压缩费用。这样做,只会使销售压力更大,淡季更淡。某滋补酒在陕西省市场上就曾因为在淡季大幅缩费用——取消了陈列费用,降低人员工资和提成,结果造成陈列质量的降低和大批销售人员的流失,旺季到来时,已措手不及。
相反,在淡季保持适度的促销,特别是形成对竞争者强大的促销压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星和飞利浦等电视生产商2002年9-11月的淡季促销,不但带来了35%左右的销售额增加,更让纯平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
大部分营销专家的共识是:淡季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在能够刺激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上是比较明智的营销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淡季的促销切勿过分依赖于单纯的降价打折上。替代性的策略是,可以考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务,这样在增加短期销量的同时,不会对已经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3)强化和开发淡季渠道
进入淡季,通常的旺季主力渠道都会大幅度萎缩,但另外一些销售渠道则开始展现其价值,这就是淡季渠道。比如瓶装饮用水,秋冬淡季时,超市、批发市场、零售店、摊点等正常渠道萎缩很大,然而生意冷淡了一个夏季的洗浴中心、桑拿中心却进入了顾客盈门的季节,人在洗浴、桑拿后会感到口渴,水的消费量很大。如果能拿下某个区域市场内大部分洗浴中心和桑拿中心,销量依然可观。
淡季的渠道策略无非两方面:一方面,在淡季,销售波动较小的渠道应该得到强化;另一方面,针对产品特点,开发新的渠道,适应产品的淡季销售。比如,有的企业在旺季时注重开发城市区域市场,强化批发渠道,淡季时则侧重于农村市场和机构大客户,成功实现了销售无淡季。
突出长期利益
淡季之淡,在于销量。销量是一个期间指标,即“某个期间内的销量”,而这个期间是小于一年,甚至只有一两个月。所以,淡季之淡,仅是就短期利益而言,对于企业的长期利益来说是没有淡旺之分的。所以,淡季营销重在取势。何为势?就是长期有价值的东西:口碑建立、品牌营造、战略价值等,这些都是企业的势,是对企业长期市场地位起作用的动作。
(1)口碑建立
建立口碑,最重要的就是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取得他们的好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些特别的公关活动,增加消费者产品体验和品牌感受的机会。特别是,在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主动与他们接触,增加他们的品牌联想度和品牌参与度。
三星的微波炉淡季口碑营销,就是在各大城市的闹市区设立众多柜台,向消费者发放“三星每日微波炉食谱”、“三星微波炉车轮食谱”、“三星微波炉女性食谱”等,并开办免费的“微波炉烹饪班”,在学校、办公楼等区域摆放微波炉,免费为消费者加热食品,赢取好感。
(2)品牌营造
品牌营造和口碑建立是相辅相成的,都是要占领消费者的大脑。只是,口碑更注重于“与人为善”,重在取得好感。品牌,则重在竖立一种价值观,并传播这种价值的感觉。在淡季进行品牌宣传,一方面,可以使广告在很大程度上摆脱销售目标的困扰,另一方面,淡季的宣传成本低,品牌宣传效益比高。并且,当旺季来临之时,品牌将赢得很高的回想率和大脑占有率。但淡季品牌宣传也是一种财务负担沉重的营销策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回报。
在同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就非常注重在淡季维持或增加广告投入。而对于其他市场挑战者同样必须维持品牌在淡季的广告投放。行业领导者大概把销售额的10%~12%用于广告宣传,而挑战型企业则达到了销售额的20%~25%。在淡季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建立品牌资产、增加品牌附加值,可以使公司在市场情况好转时,快速地脱颖而出。
(3)战略价值
曾经,冰淇淋类企业是很少在夏季之外打广告的。但某个品牌的“反季营销策略”,即冬天开始发起广告,春天进入高峰,夏季逐渐停止的反常策略,无论从成本还是从效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淡季营销策略。在进入旺季时,提前占领了战略制高点。最终这种战略行为,演变为一个行业的营销模式。这才是淡季营销的高端境界。
为旺季营销准备
“旺季取利,淡季取势”,但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谋利,而取势同样是为这个最终目标服务的。另外,淡季终归是淡季,“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增量”永远比“减量”要大,取“增量”永远比赤裸裸地从对手手中抢食来得容易。而且,淡季营销有时候是得不偿失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冬天花几倍的努力将冰箱卖出去,抢得也许是夏天的生意。
抢减量增销量
提高销量是淡季营销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旺季做销量,淡季做市场”,这句话在sales中广为流传,实际上反映了淡季中普遍的松懈思想。旺季的辛苦用命和淡季的休生养息,已然成为大多数公司的运行规律。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常理的存在,也是机会的存在。同时,淡季销量的增长显然不会来源于市场的增量,而是来源于对手的减量。说白了,就是在对手松懈时从他们手中抢。这也是“淡季旺做”策略被采用的原因。
“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是淡季提升销量的根本策略——以比对手更强的促销、更广的宣传和更低的价格进行掠夺。但需要指出的是,淡季的绝对量毕竟有限,所以,投入的兵力要有度,抢的程度也要有个度。而且,淡季做销量,同样重在取势。
(1)适时推出新品
在淡季适时推出一些新产品,可以有效地切割对手的市场份额。从取势的角度来看,能强化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对于营销预算有限的企业,以有限度的广告宣传和适量的新品推出可以取得不错的影响力。雀巢公司就精于淡季的新品突击策略,甚至可以说是“淡季旺做”的推行者。钟表品牌Timex曾在淡季针对敏感于潮流的消费者推出了200个新款,强调时尚和高科技的设计,使得Timex的销量增长了30%左右。
(2)坚持适度促销
有一些企业本着“投入和产出成正比”的原则,在淡季大幅压缩费用。这样做,只会使销售压力更大,淡季更淡。某滋补酒在陕西省市场上就曾因为在淡季大幅缩费用——取消了陈列费用,降低人员工资和提成,结果造成陈列质量的降低和大批销售人员的流失,旺季到来时,已措手不及。
相反,在淡季保持适度的促销,特别是形成对竞争者强大的促销压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星和飞利浦等电视生产商2002年9-11月的淡季促销,不但带来了35%左右的销售额增加,更让纯平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
大部分营销专家的共识是:淡季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在能够刺激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上是比较明智的营销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淡季的促销切勿过分依赖于单纯的降价打折上。替代性的策略是,可以考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务,这样在增加短期销量的同时,不会对已经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3)强化和开发淡季渠道
进入淡季,通常的旺季主力渠道都会大幅度萎缩,但另外一些销售渠道则开始展现其价值,这就是淡季渠道。比如瓶装饮用水,秋冬淡季时,超市、批发市场、零售店、摊点等正常渠道萎缩很大,然而生意冷淡了一个夏季的洗浴中心、桑拿中心却进入了顾客盈门的季节,人在洗浴、桑拿后会感到口渴,水的消费量很大。如果能拿下某个区域市场内大部分洗浴中心和桑拿中心,销量依然可观。
淡季的渠道策略无非两方面:一方面,在淡季,销售波动较小的渠道应该得到强化;另一方面,针对产品特点,开发新的渠道,适应产品的淡季销售。比如,有的企业在旺季时注重开发城市区域市场,强化批发渠道,淡季时则侧重于农村市场和机构大客户,成功实现了销售无淡季。
突出长期利益
淡季之淡,在于销量。销量是一个期间指标,即“某个期间内的销量”,而这个期间是小于一年,甚至只有一两个月。所以,淡季之淡,仅是就短期利益而言,对于企业的长期利益来说是没有淡旺之分的。所以,淡季营销重在取势。何为势?就是长期有价值的东西:口碑建立、品牌营造、战略价值等,这些都是企业的势,是对企业长期市场地位起作用的动作。
(1)口碑建立
建立口碑,最重要的就是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取得他们的好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些特别的公关活动,增加消费者产品体验和品牌感受的机会。特别是,在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主动与他们接触,增加他们的品牌联想度和品牌参与度。
三星的微波炉淡季口碑营销,就是在各大城市的闹市区设立众多柜台,向消费者发放“三星每日微波炉食谱”、“三星微波炉车轮食谱”、“三星微波炉女性食谱”等,并开办免费的“微波炉烹饪班”,在学校、办公楼等区域摆放微波炉,免费为消费者加热食品,赢取好感。
(2)品牌营造
品牌营造和口碑建立是相辅相成的,都是要占领消费者的大脑。只是,口碑更注重于“与人为善”,重在取得好感。品牌,则重在竖立一种价值观,并传播这种价值的感觉。在淡季进行品牌宣传,一方面,可以使广告在很大程度上摆脱销售目标的困扰,另一方面,淡季的宣传成本低,品牌宣传效益比高。并且,当旺季来临之时,品牌将赢得很高的回想率和大脑占有率。但淡季品牌宣传也是一种财务负担沉重的营销策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回报。
在同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就非常注重在淡季维持或增加广告投入。而对于其他市场挑战者同样必须维持品牌在淡季的广告投放。行业领导者大概把销售额的10%~12%用于广告宣传,而挑战型企业则达到了销售额的20%~25%。在淡季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建立品牌资产、增加品牌附加值,可以使公司在市场情况好转时,快速地脱颖而出。
(3)战略价值
曾经,冰淇淋类企业是很少在夏季之外打广告的。但某个品牌的“反季营销策略”,即冬天开始发起广告,春天进入高峰,夏季逐渐停止的反常策略,无论从成本还是从效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淡季营销策略。在进入旺季时,提前占领了战略制高点。最终这种战略行为,演变为一个行业的营销模式。这才是淡季营销的高端境界。
为旺季营销准备
“旺季取利,淡季取势”,但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谋利,而取势同样是为这个最终目标服务的。另外,淡季终归是淡季,“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增量”永远比“减量”要大,取“增量”永远比赤裸裸地从对手手中抢食来得容易。而且,淡季营销有时候是得不偿失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冬天花几倍的努力将冰箱卖出去,抢得也许是夏天的生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