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导购的工作责任
时间:2010-04-16 人气:1188 来源:深圳形象设计师 作者:
概述:以下是基层导购的工作责任......
基层导购的工作责任:
(1) 执行公司的营销管理制度和销售政策,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销售任务。
(2) 制订月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经批准后执行。
(3) 认真填写并上报业务报表和工作记录并做出月度工作总结。
(4) 开展销售工作,巩固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5) 及时报送客户订货需求,负责销售货款的催收。
(6) 在授权下签订一般订货合同。
(7) 密切联系客户,掌握客户基本情况和动态,建立健全客户档案。
(8) 配合市场部实施公关、促销活动和广告宣传。
(9) 进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及时解决和上报客户投诉。
(10) 负责客户退、换货的初步审查和申报。
(11) 熟悉产品,提高自身的技术服务能力。加强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认真参加公司有关的培训活动。
(12) 进行市场调查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反馈市场、客户信息和侵权信息。
(13) 维护公司和产品形象,采取措制止客户不利于公司和产品的行为,避免公司利益受损。
(14) 及时向业务部主管报告工作情况。
(15) 定期向业务部主管述职。
(16) 做好保密工作。
(17) 做好工作记录、表单、客户档案等资料的保管和及时上交工作。
(18) 完成业务部主管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务
(1) 执行公司的营销管理制度和销售政策,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销售任务。
(2) 制订月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经批准后执行。
(3) 认真填写并上报业务报表和工作记录并做出月度工作总结。
(4) 开展销售工作,巩固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5) 及时报送客户订货需求,负责销售货款的催收。
(6) 在授权下签订一般订货合同。
(7) 密切联系客户,掌握客户基本情况和动态,建立健全客户档案。
(8) 配合市场部实施公关、促销活动和广告宣传。
(9) 进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及时解决和上报客户投诉。
(10) 负责客户退、换货的初步审查和申报。
(11) 熟悉产品,提高自身的技术服务能力。加强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认真参加公司有关的培训活动。
(12) 进行市场调查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反馈市场、客户信息和侵权信息。
(13) 维护公司和产品形象,采取措制止客户不利于公司和产品的行为,避免公司利益受损。
(14) 及时向业务部主管报告工作情况。
(15) 定期向业务部主管述职。
(16) 做好保密工作。
(17) 做好工作记录、表单、客户档案等资料的保管和及时上交工作。
(18) 完成业务部主管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务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导购员培训的另一个突破口!
小王是B品牌驻京办事处的零售主管,他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就是帮助前线销售人员提高综合实战能力、协同办事处市场推广人员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在加入B品牌的一年时间里,他迅速的健全了导购员聘用、选拔、培训、关怀、激励及薪资等管理制度,尤其是培训体系的建立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在总部尚未明确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的情况下,小王自行设计开发的导购员培训体系,涵盖了入职、在职、例会培训及临促培训等各个层面。自培训实施以来,导购员对产品知识、售货技巧的掌握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各个方面好评如潮,销售额较比去年同期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区域总监对此非常满意,经常在会上表扬他。然而,最近二个月来,小王发现在职培训效果明显不如以前,现场反应也比较平淡,这一点令他相当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小肖所在的A品牌是国内一家大型家电生产企业,产品线从冰洗、彩电、电脑一直到小家电都做到非常出色,公司的培训架构也相当健全,从入职培训到在职培训都有明确的大纲、详细的教材,翔实丰富的案例。然而,他发现每次在培训现场,不论场面调动得多么热烈、导购配合多么积极,培训效果都差强人意,对终端拉动作用也几乎为零,而且他时常有一种吃力的感觉。培训经理找他谈了好几次,要求他尽快找出问题,提高培训效果。小肖前前后后想了个遍,他发现自已每次都是严格按照总部配发的大纲、教材在进行培训,程序都很规范、内容也非常实战啊!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他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什么样的导购培训才真正有效呢?
目前,网上充斥的各类关于导购培训的文章铺天盖地,有针对性的选择拜读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实战能力,但这些对于我们建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无多大帮助。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式必须以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为根本,只有适用、实用于企业才能有效,那么小王、小肖的工作突破口在哪儿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背景:小王从事零售管理工作有近两年的时间,实战经验与理论知识都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他设计的教材就能看出来,他本人也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培训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是他的一大特色;小肖,市场营销本科毕业,理论基础扎实、领悟能力强,对于教材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培训技巧运用也相当到位。他们的问题在于:
一、 火鸡真正会飞了吗?
先讲一个故事:话说,一农场有群火鸡一天突发奇想,嚷嚷着想要学飞,农场主坳不过它们,只好从山谷里请来了一只老鹰教它们怎么飞,训练从早晨开始,老鹰用心的教,火鸡们也认真的学。有心人天不负,傍晚时分,这群火鸡终于都飞起了,刹时间,天上黑呀呀的一大片火鸡,火鸡们飞得好高兴啊!!!它们快乐极了。天色渐渐晚了,农场主吹起了回家的口哨:今天就到这吧,大家都回鸡棚了!所有的火鸡都乖乖的落了下来,跟农场主走路回家。
看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吗?火鸡们是不是可以飞着回鸡棚呢?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键在于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训练方法。你传授了最好的销售技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让导购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样融会贯通才是我们培训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小王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减少了很多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演练,着重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为培训而培训转向一切以导购需求为主。这次转变相当的成功。
在六月份的一次吸尘器销售技巧培训中,小王着重进行了《销售构图技巧》的运用训练,理论部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一笔带过,案例分析则结合吸尘器来进行,以求建立导购员的亲切感、现实感;演练部分则采用了大量的与吸尘器相关的场景。四个小时的课程,小王惊喜的发现导购员发言踊跃、积极参与,认真演练我们称之为"世界级的专业销售技巧"。二天后,培训意见反馈表综合报告出来了:参加本次培训的10家重点门店,100%认为这次培训比以往要实效、管用,现场气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刻意来调节。一位与小王关系较好的大姐是这样评价的:"王经理,你以前培训的时候,我们也是认真的听、认真的做笔记,但每次回到现场后,才发现你讲的内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时间一长,什么都忘了。但今天我们采取的这种培训方式真的很实战、很有用,我现在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就去现场试一试。建议你以后多采取这种形式的培训。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
半个月后,终端反馈意见好评如潮,区域总监对小王也赞赏有加。似乎培训转型成功了,接下了的工作似乎顺了很多。居安思危,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来改进的地方呢?
二、 "渔"从何而来?
喜欢看书的朋友都知道,一本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或故事情节曲折的畅销书,如果它的作者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或生活感悟,那么就很难深深的打动读者。销售培训也是如此,有效生动的培训内容,必须是你在现场有过深刻体验后找到了解决方法或能提供解决思路时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相对来讲,零售经理的素质较高,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解决等能力比导购要强,此外,在对全局的把握及信息的综合处理上来说,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零售经理,每周两次、每次三到五个小时去现场售货,将有助于提高自身销售技巧的运用能力,而且与导购同场献技,对自已身来讲也是一种有益的压力,—— 你是他的上级,他的培训师,如果你都做不好,那以后还怎么教其它人去卖货呢?此外,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我们的导购员有哪些问题急待改进?上次培训的内容她吸收了多少,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竞品导购员在售货技巧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来学习的等等……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小肖终于认识到,总部开发的培训大纲、教材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自已缺乏前线作战经验,有时候就很难把案例、技巧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解。这段现场售货经验带给小肖的启示有很多:他更深的了解导购员的工作特点、熟悉了许许多多在办公室体会不来的卖场情况、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发现了自已真的非常喜欢这一行……
三、 小王、小肖还需要做什么?
终端培训是一件相当系统也相当实战的工作,对终端加深了解、多与导购员接触、加强知识与能力转化的训练,这些只是提升终端培训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关键还在于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终端的理解、消化各类知识和如何结合终端实际情况来设计、修改适用的教材,真正将终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效益。此外,在辅助教学手段多下功夫,对于提高培训效果也有很大的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方式以外,多在形式上创新也非常有必要,如张会亭老师曾采用过的《对话》访谈形式等。视频辅助教学,能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20%以上。在培训时,播放总部摄制的产品示范片、DVD电影中销售场景的截取片断、自行录制的教学片、卖场"偷窥"的销售情景等等……在培训现场点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来进行改善等?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剌激学员,帮助学员加深印象。另外,产品标准解说词的分析、练习,也有助于加深导购员快速发出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小肖所在的A品牌是国内一家大型家电生产企业,产品线从冰洗、彩电、电脑一直到小家电都做到非常出色,公司的培训架构也相当健全,从入职培训到在职培训都有明确的大纲、详细的教材,翔实丰富的案例。然而,他发现每次在培训现场,不论场面调动得多么热烈、导购配合多么积极,培训效果都差强人意,对终端拉动作用也几乎为零,而且他时常有一种吃力的感觉。培训经理找他谈了好几次,要求他尽快找出问题,提高培训效果。小肖前前后后想了个遍,他发现自已每次都是严格按照总部配发的大纲、教材在进行培训,程序都很规范、内容也非常实战啊!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他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什么样的导购培训才真正有效呢?
目前,网上充斥的各类关于导购培训的文章铺天盖地,有针对性的选择拜读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实战能力,但这些对于我们建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无多大帮助。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式必须以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为根本,只有适用、实用于企业才能有效,那么小王、小肖的工作突破口在哪儿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背景:小王从事零售管理工作有近两年的时间,实战经验与理论知识都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他设计的教材就能看出来,他本人也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培训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是他的一大特色;小肖,市场营销本科毕业,理论基础扎实、领悟能力强,对于教材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培训技巧运用也相当到位。他们的问题在于:
一、 火鸡真正会飞了吗?
先讲一个故事:话说,一农场有群火鸡一天突发奇想,嚷嚷着想要学飞,农场主坳不过它们,只好从山谷里请来了一只老鹰教它们怎么飞,训练从早晨开始,老鹰用心的教,火鸡们也认真的学。有心人天不负,傍晚时分,这群火鸡终于都飞起了,刹时间,天上黑呀呀的一大片火鸡,火鸡们飞得好高兴啊!!!它们快乐极了。天色渐渐晚了,农场主吹起了回家的口哨:今天就到这吧,大家都回鸡棚了!所有的火鸡都乖乖的落了下来,跟农场主走路回家。
看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吗?火鸡们是不是可以飞着回鸡棚呢?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键在于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训练方法。你传授了最好的销售技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让导购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样融会贯通才是我们培训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小王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减少了很多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演练,着重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为培训而培训转向一切以导购需求为主。这次转变相当的成功。
在六月份的一次吸尘器销售技巧培训中,小王着重进行了《销售构图技巧》的运用训练,理论部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一笔带过,案例分析则结合吸尘器来进行,以求建立导购员的亲切感、现实感;演练部分则采用了大量的与吸尘器相关的场景。四个小时的课程,小王惊喜的发现导购员发言踊跃、积极参与,认真演练我们称之为"世界级的专业销售技巧"。二天后,培训意见反馈表综合报告出来了:参加本次培训的10家重点门店,100%认为这次培训比以往要实效、管用,现场气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刻意来调节。一位与小王关系较好的大姐是这样评价的:"王经理,你以前培训的时候,我们也是认真的听、认真的做笔记,但每次回到现场后,才发现你讲的内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时间一长,什么都忘了。但今天我们采取的这种培训方式真的很实战、很有用,我现在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就去现场试一试。建议你以后多采取这种形式的培训。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
半个月后,终端反馈意见好评如潮,区域总监对小王也赞赏有加。似乎培训转型成功了,接下了的工作似乎顺了很多。居安思危,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来改进的地方呢?
二、 "渔"从何而来?
喜欢看书的朋友都知道,一本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或故事情节曲折的畅销书,如果它的作者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或生活感悟,那么就很难深深的打动读者。销售培训也是如此,有效生动的培训内容,必须是你在现场有过深刻体验后找到了解决方法或能提供解决思路时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相对来讲,零售经理的素质较高,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解决等能力比导购要强,此外,在对全局的把握及信息的综合处理上来说,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零售经理,每周两次、每次三到五个小时去现场售货,将有助于提高自身销售技巧的运用能力,而且与导购同场献技,对自已身来讲也是一种有益的压力,—— 你是他的上级,他的培训师,如果你都做不好,那以后还怎么教其它人去卖货呢?此外,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我们的导购员有哪些问题急待改进?上次培训的内容她吸收了多少,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竞品导购员在售货技巧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来学习的等等……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小肖终于认识到,总部开发的培训大纲、教材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自已缺乏前线作战经验,有时候就很难把案例、技巧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解。这段现场售货经验带给小肖的启示有很多:他更深的了解导购员的工作特点、熟悉了许许多多在办公室体会不来的卖场情况、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发现了自已真的非常喜欢这一行……
三、 小王、小肖还需要做什么?
终端培训是一件相当系统也相当实战的工作,对终端加深了解、多与导购员接触、加强知识与能力转化的训练,这些只是提升终端培训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关键还在于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终端的理解、消化各类知识和如何结合终端实际情况来设计、修改适用的教材,真正将终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效益。此外,在辅助教学手段多下功夫,对于提高培训效果也有很大的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方式以外,多在形式上创新也非常有必要,如张会亭老师曾采用过的《对话》访谈形式等。视频辅助教学,能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20%以上。在培训时,播放总部摄制的产品示范片、DVD电影中销售场景的截取片断、自行录制的教学片、卖场"偷窥"的销售情景等等……在培训现场点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来进行改善等?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剌激学员,帮助学员加深印象。另外,产品标准解说词的分析、练习,也有助于加深导购员快速发出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阅读全文
下一条:导购员实效培训管理6步法
目前的导购员培训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实效性差了一些。笔者在工作中运用了实效性较强的导购员培训管理6步法,再结合上述内容,最终的培训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收集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导购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顾客的各种问题,以及经常面对的现场的各种情况。在这一点中应当注意,我们要收集的是“原汁原味”的各种问题和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在现场实时记录与观察(可以培训者自己记录,也可以通过导购员来记录,但必需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而不是开个会,通过导购员的回忆总结出来。这样做虽然费时、麻烦了一些,但更全面、更真实,避免了疏漏以及经过导购员个人主观印象加工后得出的问题和情况。任何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如果某导购员认为我们的价格高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哪怕很少的几位对价格不满的顾客,都会迅速强化他的这一认知,最后成为他所强调的但实际上顾客并未特别关注的问题。
二、分析(归类)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后,收集到的导购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可能杂乱繁多、五花八门。这就需要一个分析和归类的过程,将这些庞杂的内容归类为带有共性的、实际工作中最常碰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以笔者曾工作过的S碟机品牌为例,经过分析最终归纳出的常见问题和情况也就50多个。
三、设计应对方案
① 导购员对顾客的问题一般是理性的一问一答、有问必答式的回复。这是必需的,但不应成为导购员工作的全部。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基础,是促销员这一层次工作的主要内容。这里有一个概念上的区别,笔者认为,促销员的概念是指对顾客的疑问直接给予回复、给出答案,通过自己的努力说服顾客购买某商品,是一种站在厂商角度的思维方式。而导购员的概念除了为顾客做参谋、做顾问,为其推荐、选购商品这一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某种方式引导顾客的思考,使其做出对我有利的判断,让顾客自己得出答案,自己说服自己,最终实现销售的目的,是一种以消费者的心理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问题是用何种方式,如何引导?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知道顾客最相信些什么。知道了他们相信什么,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实践中一般可以根据下面四点来设计解答方式,引导顾客的思考和判断。
1、 顾客相信基于常识性了解基础上的认知与推判。比如笔者在一次艾欧&史密斯热水器的市场调查中遇到一位顾客问导购员艾欧&史密斯热水器有没有海尔的“防电墙”,我注意到艾欧的导购员对顾客大谈艾欧的九重保护。当然,我不是说这样不行,但我觉得如果我们从艾欧是一个美国品牌,是按美国的标准生产制造的,而美国这样的国家打仗都怕减员,更何况民用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这样的角度来谈,可能更容易说服消费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之所以艾欧不强调“防电墙”这样的卖点,是因为艾欧认为这是产品最最基本的方面,就像一个人不需要特别标榜他的诚信一样,这是最起码的。艾欧关注的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科技、节能、环保等。这样不但可以让顾客更为信服,而且无形中拉开了与海尔的层次,否则凭什么你一台要比海尔贵几百块呢。在此基础上如果顾客还有耐心,再去谈谈你的九重保护,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2、 顾客相信眼见为实。比如前几年消费者选购家庭影院时非常重视重低音的效果,CAV丽声的导购员在给顾客演示时会用一张较厚的试纸贴在音箱的导气孔上,当电视画面中出现爆炸、巨浪等场景时,导气孔冲出的气流能将试纸冲破,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印象,效果非常好。
3、 顾客相信权威和内行(或者他认为的内行)的意见。比如在空调的销售中,工程机手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一般工程机手册中都会有该品牌所获的各种权威部门的认证以及一些重要客户的工程图片。如果在导购现场有顾客对该品牌的节能或品质有疑问,导购员拿出手册,向顾客展示该品牌在节能、品质方面所获的权威认证,再加上重要客户的工程图片(最好是本地知名宾馆、酒店的工程图片),会相当有说服力。因为顾客会认为宾馆、酒店相对一般家庭的特殊性会让他们在选购空调时更谨慎、更内行,否则一旦空调故障不但影响生意,还会有损名声。而宾馆、酒店相对一般家庭更长的使用时间和更高的电价,也会让他们更为计较空调的节能效果。
4、 顾客相信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02后各品牌碟机纷纷推出超薄DVD,但一般只将其作为“好看”这样的一个卖点来向顾客推荐,而S品牌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高品质的象征来说服顾客。当遇到顾客对质量的怀疑时,导购员会告诉顾客,S品牌是因为采用了更多的集成电路替代传统的分离元件(同时向顾客展示集成块和普通的分离元件),才造出了超薄机型,利用消费者在生活中已了解到的,集成电路的稳定性要比分离元件高的多的生活经验来引导顾客得出S品牌质量过硬的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上面四点均为感性的引导,而不是理性的回答。事实上很多情况下,顾客对具体的数据、指标、参数等过于理性的东西或者听不懂,或者不感兴趣,而感性的引导,让顾客自己得出答案,自己说服自己可能是更好的游说方法。
② 对于导购员现场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讨论出较合理的应对方法。下面两个例子是笔者在S碟机品牌工作时两种导购员比较头痛情况的应对方式。
1、 顾客一言不发,你给他介绍他不理你,或仅说“看看、看看”,你给他宣传资料他也不要。这种情况导购员一般非常头痛,你有天大的本事,只要顾客不说话你也找不到突破口搞定他。这时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拿一把休闲椅请顾客坐下(我们发现如果顾客愿意坐下,搞定他的可能就会大增),而后拿一张演示碟,将碟机的各种功能一个不漏地给顾客演示。总之,只要他不走,又没有别的顾客,就别让他闲着。
2、 顾客和你唱对台戏。比如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某顾客来看机子,他旁边的家人或朋友却拉他走,说这牌子不好,他认识的一个什么什么人买回去没几天就坏了。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去辩解不会有效果,甚至起反作用。实践中较好的处理方式是首先表达歉意,而后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100%完美,都会有损坏的可能,即使是航天飞机上天后也有爆炸的情况,最后把顾客的注意力向售后服务方面转移,变讨论某一产品的缺陷为宣传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的优良传统和表现。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按上述方法就一定能搞定顾客,但至少在当前这是较合理的方式,搞定顾客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这将是我们第六点要讨论的内容。
四、标准化应对方案
对于收集并分析、归类后得到的各种情况和各种问题按第三步的思路给出应对方案后,还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我们不需要导购员的自由发挥、不需要他们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即便有发挥的余地,也必需是在标准化应对方案基础之上发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1、可以迅速提高导购员的水平,而不需要他们完全靠自身的悟性缓慢的积累和提高;2、顾客在各商场得到一致的回答时会强化他对品牌的印象,认为这一品牌是最专业的,从而可能做出对该品牌有利的购买决策;3、即使促销员突然离职,也可以最快地培训出新的合格导购员,把损失降到最低;4、这种结合了本公司特殊情况培训出的标准化导购员具有一定的专有性,即使跳槽去了竞品,也难以发挥全部的作用。比如一个艾欧?史密斯的导购员跳槽去了海尔,他就很难再用过去的方式去引导、说服顾客相信产品的安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优秀导购员跳槽后带来的替他人做了嫁衣的尴尬。当然,应当强调的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感性引导消费者的,一些基本的理性答复是必需的,但它们同样也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过程。
五、好经验的收集和推广
有一次笔者去商场,远远的听到导购员在给顾客介绍说我们的碟机带有复读机的功能。当时笔者便想,想卖机子是对的,但也不能欺骗顾客啊(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后来的影碟机确实带有复读功能,但当时没有)。但顾客在场,也不好马上去说导购员,于是走近一些,听导购员如何自圆其说。只见导购员拿了一张英语碟片,放入碟机,读碟后在一个单词开始时按了一下A-B重复键,结束时再按一下该键,这样碟机就一直不停地重复这一单词。本来这一功能键是被设计用来欣赏影片中的精彩片段的,比如你觉得某一大片16到19分钟的片段很精彩,你便可以在16分钟时按一下此键,19分钟时再按一下此键,这样碟机就会重复播放16-19分钟的片段。没想到,这一功能键被该导购员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而且用当时非常流行的复读机这一概念来强化顾客的印象,让顾客觉得不但买了一台影碟机,同时也买了一只复读机。应该说这个导购员动脑筋了,而且在导购员中可能有很多这样的好的方法和经验,做为一个培训者,有必要留心这些方法和经验,将它们充实到你的培训资料中去。
六、不断的反馈、修改和完善
导购员的培训管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好的经验需要不断的收集和推广,各种新的问题和情况需要不断的反馈、分析和归类,对各种问题和情况的应对方法也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总之,你应该放弃一劳永逸的思想,循环运用上述6个步骤,并结合企业文化、产品知识、竞品分析、导购技巧、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为企业锻造出高效、犀利的“临门一脚”。
一、收集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导购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顾客的各种问题,以及经常面对的现场的各种情况。在这一点中应当注意,我们要收集的是“原汁原味”的各种问题和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在现场实时记录与观察(可以培训者自己记录,也可以通过导购员来记录,但必需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而不是开个会,通过导购员的回忆总结出来。这样做虽然费时、麻烦了一些,但更全面、更真实,避免了疏漏以及经过导购员个人主观印象加工后得出的问题和情况。任何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如果某导购员认为我们的价格高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哪怕很少的几位对价格不满的顾客,都会迅速强化他的这一认知,最后成为他所强调的但实际上顾客并未特别关注的问题。
二、分析(归类)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后,收集到的导购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可能杂乱繁多、五花八门。这就需要一个分析和归类的过程,将这些庞杂的内容归类为带有共性的、实际工作中最常碰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以笔者曾工作过的S碟机品牌为例,经过分析最终归纳出的常见问题和情况也就50多个。
三、设计应对方案
① 导购员对顾客的问题一般是理性的一问一答、有问必答式的回复。这是必需的,但不应成为导购员工作的全部。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基础,是促销员这一层次工作的主要内容。这里有一个概念上的区别,笔者认为,促销员的概念是指对顾客的疑问直接给予回复、给出答案,通过自己的努力说服顾客购买某商品,是一种站在厂商角度的思维方式。而导购员的概念除了为顾客做参谋、做顾问,为其推荐、选购商品这一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某种方式引导顾客的思考,使其做出对我有利的判断,让顾客自己得出答案,自己说服自己,最终实现销售的目的,是一种以消费者的心理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问题是用何种方式,如何引导?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知道顾客最相信些什么。知道了他们相信什么,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实践中一般可以根据下面四点来设计解答方式,引导顾客的思考和判断。
1、 顾客相信基于常识性了解基础上的认知与推判。比如笔者在一次艾欧&史密斯热水器的市场调查中遇到一位顾客问导购员艾欧&史密斯热水器有没有海尔的“防电墙”,我注意到艾欧的导购员对顾客大谈艾欧的九重保护。当然,我不是说这样不行,但我觉得如果我们从艾欧是一个美国品牌,是按美国的标准生产制造的,而美国这样的国家打仗都怕减员,更何况民用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这样的角度来谈,可能更容易说服消费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之所以艾欧不强调“防电墙”这样的卖点,是因为艾欧认为这是产品最最基本的方面,就像一个人不需要特别标榜他的诚信一样,这是最起码的。艾欧关注的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科技、节能、环保等。这样不但可以让顾客更为信服,而且无形中拉开了与海尔的层次,否则凭什么你一台要比海尔贵几百块呢。在此基础上如果顾客还有耐心,再去谈谈你的九重保护,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2、 顾客相信眼见为实。比如前几年消费者选购家庭影院时非常重视重低音的效果,CAV丽声的导购员在给顾客演示时会用一张较厚的试纸贴在音箱的导气孔上,当电视画面中出现爆炸、巨浪等场景时,导气孔冲出的气流能将试纸冲破,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印象,效果非常好。
3、 顾客相信权威和内行(或者他认为的内行)的意见。比如在空调的销售中,工程机手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一般工程机手册中都会有该品牌所获的各种权威部门的认证以及一些重要客户的工程图片。如果在导购现场有顾客对该品牌的节能或品质有疑问,导购员拿出手册,向顾客展示该品牌在节能、品质方面所获的权威认证,再加上重要客户的工程图片(最好是本地知名宾馆、酒店的工程图片),会相当有说服力。因为顾客会认为宾馆、酒店相对一般家庭的特殊性会让他们在选购空调时更谨慎、更内行,否则一旦空调故障不但影响生意,还会有损名声。而宾馆、酒店相对一般家庭更长的使用时间和更高的电价,也会让他们更为计较空调的节能效果。
4、 顾客相信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02后各品牌碟机纷纷推出超薄DVD,但一般只将其作为“好看”这样的一个卖点来向顾客推荐,而S品牌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高品质的象征来说服顾客。当遇到顾客对质量的怀疑时,导购员会告诉顾客,S品牌是因为采用了更多的集成电路替代传统的分离元件(同时向顾客展示集成块和普通的分离元件),才造出了超薄机型,利用消费者在生活中已了解到的,集成电路的稳定性要比分离元件高的多的生活经验来引导顾客得出S品牌质量过硬的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上面四点均为感性的引导,而不是理性的回答。事实上很多情况下,顾客对具体的数据、指标、参数等过于理性的东西或者听不懂,或者不感兴趣,而感性的引导,让顾客自己得出答案,自己说服自己可能是更好的游说方法。
② 对于导购员现场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讨论出较合理的应对方法。下面两个例子是笔者在S碟机品牌工作时两种导购员比较头痛情况的应对方式。
1、 顾客一言不发,你给他介绍他不理你,或仅说“看看、看看”,你给他宣传资料他也不要。这种情况导购员一般非常头痛,你有天大的本事,只要顾客不说话你也找不到突破口搞定他。这时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拿一把休闲椅请顾客坐下(我们发现如果顾客愿意坐下,搞定他的可能就会大增),而后拿一张演示碟,将碟机的各种功能一个不漏地给顾客演示。总之,只要他不走,又没有别的顾客,就别让他闲着。
2、 顾客和你唱对台戏。比如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某顾客来看机子,他旁边的家人或朋友却拉他走,说这牌子不好,他认识的一个什么什么人买回去没几天就坏了。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去辩解不会有效果,甚至起反作用。实践中较好的处理方式是首先表达歉意,而后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100%完美,都会有损坏的可能,即使是航天飞机上天后也有爆炸的情况,最后把顾客的注意力向售后服务方面转移,变讨论某一产品的缺陷为宣传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的优良传统和表现。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按上述方法就一定能搞定顾客,但至少在当前这是较合理的方式,搞定顾客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这将是我们第六点要讨论的内容。
四、标准化应对方案
对于收集并分析、归类后得到的各种情况和各种问题按第三步的思路给出应对方案后,还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我们不需要导购员的自由发挥、不需要他们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即便有发挥的余地,也必需是在标准化应对方案基础之上发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1、可以迅速提高导购员的水平,而不需要他们完全靠自身的悟性缓慢的积累和提高;2、顾客在各商场得到一致的回答时会强化他对品牌的印象,认为这一品牌是最专业的,从而可能做出对该品牌有利的购买决策;3、即使促销员突然离职,也可以最快地培训出新的合格导购员,把损失降到最低;4、这种结合了本公司特殊情况培训出的标准化导购员具有一定的专有性,即使跳槽去了竞品,也难以发挥全部的作用。比如一个艾欧?史密斯的导购员跳槽去了海尔,他就很难再用过去的方式去引导、说服顾客相信产品的安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优秀导购员跳槽后带来的替他人做了嫁衣的尴尬。当然,应当强调的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感性引导消费者的,一些基本的理性答复是必需的,但它们同样也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过程。
五、好经验的收集和推广
有一次笔者去商场,远远的听到导购员在给顾客介绍说我们的碟机带有复读机的功能。当时笔者便想,想卖机子是对的,但也不能欺骗顾客啊(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后来的影碟机确实带有复读功能,但当时没有)。但顾客在场,也不好马上去说导购员,于是走近一些,听导购员如何自圆其说。只见导购员拿了一张英语碟片,放入碟机,读碟后在一个单词开始时按了一下A-B重复键,结束时再按一下该键,这样碟机就一直不停地重复这一单词。本来这一功能键是被设计用来欣赏影片中的精彩片段的,比如你觉得某一大片16到19分钟的片段很精彩,你便可以在16分钟时按一下此键,19分钟时再按一下此键,这样碟机就会重复播放16-19分钟的片段。没想到,这一功能键被该导购员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而且用当时非常流行的复读机这一概念来强化顾客的印象,让顾客觉得不但买了一台影碟机,同时也买了一只复读机。应该说这个导购员动脑筋了,而且在导购员中可能有很多这样的好的方法和经验,做为一个培训者,有必要留心这些方法和经验,将它们充实到你的培训资料中去。
六、不断的反馈、修改和完善
导购员的培训管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好的经验需要不断的收集和推广,各种新的问题和情况需要不断的反馈、分析和归类,对各种问题和情况的应对方法也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总之,你应该放弃一劳永逸的思想,循环运用上述6个步骤,并结合企业文化、产品知识、竞品分析、导购技巧、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为企业锻造出高效、犀利的“临门一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