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管理需要精耕细作
时间:2010-04-23 人气:928 来源:管理世界 作者:
概述:在现阶段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
在现阶段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今年以来企业的日子开始越来越不好过了。
据不久前央视《经济半小时》的一则消息透露,温州这个生产了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 90的水彩笔的城市,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由于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范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今年已有约20的企业处于停业或者半停业的状态。
除了上述原因外,中国的企业还面临着种种困境: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提高,用地成本上升;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而且上升的势头不减,对运输成品油形成涨价压力。因此,一些量重、运输距离远的产品,其运输成本无疑会大幅度上升,特别是货运和客运企业的成本更会上升;政府对各类资源开征和提高资源税;减少和取消出口退税,将相对提高出口及与出口相关企业的成本。此外,资金要素成本也会上升;国家改进和提高企业排放费的征收,也会提高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由于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范,企业的用工违法成本也在上升。
无怪乎有专家高呼今年中国企业真正进入了“高成本时代”!确实,眼下的客观环境似乎已经把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出口型企业所有的出口都堵死了,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老总们愁眉不展。企业是否已经真的被逼到了绝境而只能坐以待毙?
当然不是!
全球最大的劳动力管理提供商Kronos于7月2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劳动力管理,新挑战下的机遇”的高层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企业如何在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中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劳动力管理水平,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将劳动力转化为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试图为企业寻找到走出困境的答案。
劳动力成为最大可控成本
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赵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助理杨伟国、全球劳动力管理专家Kronos中国区总经理刘兴渝、智囊传媒总裁傅强、Kronos销售总监苏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激烈争辩,但一致认为,在现阶段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在过去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时期,企业忽视了对“人”这一生产要素的管理,将相对较多的精力用于对“财”和“物”的管理。而当整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许多企业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对三大生产要素:人、财、物的管理,并探索改进的方向。因为对“人” 这一要素相关的劳动力进行精细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
尽管如此,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上海政府在前一段时间发布了一个政策,要求上海大型的国企保证在未来的五年,每年工资涨幅必须达到8—16,要连续涨5年,这个就相当于在未来的五年之内,上海的国企员工的工资要涨一倍。
正如杨伟国教授所言,控制成本的方法没有其他的路子,首先在中国日益法制化的条件下,遵从法律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法律之上企业需要考虑怎么提升生产率,或者整个劳动效率。
“其实所有的研究都会发现,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成本。成本控制本身就是提升效率。”杨伟国如此表示。
当企业意识到劳动力管理将是下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提升空间,并希望通过对劳动力的管理来控制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时,许多管理者发现,他们似乎无从下手,也可以说管理者缺乏对员工生产和工作真正途径的了解和掌握。因为企业目前所掌握的简单孤立的劳动时间数据,无法与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比较。依据这些数据,管理者无法找到改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刘兴渝指出,目前许多在中国的企业,需要解决的最基础的问题是时间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管理。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劳动力管理:对员工的工作时间与出勤进行跟踪,对业务运营与任务进行规划,并通过合理的排班使员工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合理规避违约风险
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企业的违约成本大大上升。在中国打劳动力的官司,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雇主和企业败诉,企业继续寻找合理规避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
杨伟国指出:“劳动力管理是企业合法高效运营的保障,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和基本权利,也是立法本意之一;企业需要全面检视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与活动的合法性,同时也需要强化劳动力管理的基础工作,保存工作与管理记录,提供管理证据。”
在劳动力官司中,企业之所以会败诉的关键原因是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劳动力管系统:企业和员工打官司的时候,企业无法说明员工为什么违反了公司的管理,即雇主缺乏书面的文件证据,削弱了雇主的可信度。
比如,《劳动合同法》中有一条,说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辞退。
从劳动管理角度来看,第一,雇主必须说明这个员工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而且不能像过去在企业过程中写职位说明书,抽象地写要“负责”什么工作,而是必须具体说明他做什么工作;第二,雇主必须说明什么样的人能干这样的工作;第三,雇主必须要告诉员工做这个工作的结果是什么。这三样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才能客观说明这个员工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如果打官司的话,雇主要告诉法院你给员工做了什么样的培训,做了培训怎么再次证明他不能胜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获得解除合同的权利。如果只是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不可能在法律所赋予的情况下有这样的优势。
时间数据的记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管理和分析的基础,同时,在新法环境中,完整记录企业在劳动现场与劳动者发生的一切事务,还成为一种企业降低合规性风险的必然要求。而精确管理和控制出勤及工时;进行员工活动追踪,从而为评定绩效提供准确依据,正是最先进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服务。
今年以来企业的日子开始越来越不好过了。
据不久前央视《经济半小时》的一则消息透露,温州这个生产了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 90的水彩笔的城市,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由于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范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今年已有约20的企业处于停业或者半停业的状态。
除了上述原因外,中国的企业还面临着种种困境: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提高,用地成本上升;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而且上升的势头不减,对运输成品油形成涨价压力。因此,一些量重、运输距离远的产品,其运输成本无疑会大幅度上升,特别是货运和客运企业的成本更会上升;政府对各类资源开征和提高资源税;减少和取消出口退税,将相对提高出口及与出口相关企业的成本。此外,资金要素成本也会上升;国家改进和提高企业排放费的征收,也会提高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由于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范,企业的用工违法成本也在上升。
无怪乎有专家高呼今年中国企业真正进入了“高成本时代”!确实,眼下的客观环境似乎已经把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出口型企业所有的出口都堵死了,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老总们愁眉不展。企业是否已经真的被逼到了绝境而只能坐以待毙?
当然不是!
全球最大的劳动力管理提供商Kronos于7月2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劳动力管理,新挑战下的机遇”的高层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企业如何在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中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劳动力管理水平,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将劳动力转化为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试图为企业寻找到走出困境的答案。
劳动力成为最大可控成本
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赵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助理杨伟国、全球劳动力管理专家Kronos中国区总经理刘兴渝、智囊传媒总裁傅强、Kronos销售总监苏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激烈争辩,但一致认为,在现阶段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在过去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时期,企业忽视了对“人”这一生产要素的管理,将相对较多的精力用于对“财”和“物”的管理。而当整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许多企业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对三大生产要素:人、财、物的管理,并探索改进的方向。因为对“人” 这一要素相关的劳动力进行精细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
尽管如此,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上海政府在前一段时间发布了一个政策,要求上海大型的国企保证在未来的五年,每年工资涨幅必须达到8—16,要连续涨5年,这个就相当于在未来的五年之内,上海的国企员工的工资要涨一倍。
正如杨伟国教授所言,控制成本的方法没有其他的路子,首先在中国日益法制化的条件下,遵从法律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法律之上企业需要考虑怎么提升生产率,或者整个劳动效率。
“其实所有的研究都会发现,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成本。成本控制本身就是提升效率。”杨伟国如此表示。
当企业意识到劳动力管理将是下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提升空间,并希望通过对劳动力的管理来控制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时,许多管理者发现,他们似乎无从下手,也可以说管理者缺乏对员工生产和工作真正途径的了解和掌握。因为企业目前所掌握的简单孤立的劳动时间数据,无法与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比较。依据这些数据,管理者无法找到改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刘兴渝指出,目前许多在中国的企业,需要解决的最基础的问题是时间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管理。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劳动力管理:对员工的工作时间与出勤进行跟踪,对业务运营与任务进行规划,并通过合理的排班使员工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合理规避违约风险
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企业的违约成本大大上升。在中国打劳动力的官司,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雇主和企业败诉,企业继续寻找合理规避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
杨伟国指出:“劳动力管理是企业合法高效运营的保障,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和基本权利,也是立法本意之一;企业需要全面检视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与活动的合法性,同时也需要强化劳动力管理的基础工作,保存工作与管理记录,提供管理证据。”
在劳动力官司中,企业之所以会败诉的关键原因是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劳动力管系统:企业和员工打官司的时候,企业无法说明员工为什么违反了公司的管理,即雇主缺乏书面的文件证据,削弱了雇主的可信度。
比如,《劳动合同法》中有一条,说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辞退。
从劳动管理角度来看,第一,雇主必须说明这个员工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而且不能像过去在企业过程中写职位说明书,抽象地写要“负责”什么工作,而是必须具体说明他做什么工作;第二,雇主必须说明什么样的人能干这样的工作;第三,雇主必须要告诉员工做这个工作的结果是什么。这三样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才能客观说明这个员工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如果打官司的话,雇主要告诉法院你给员工做了什么样的培训,做了培训怎么再次证明他不能胜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获得解除合同的权利。如果只是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不可能在法律所赋予的情况下有这样的优势。
时间数据的记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管理和分析的基础,同时,在新法环境中,完整记录企业在劳动现场与劳动者发生的一切事务,还成为一种企业降低合规性风险的必然要求。而精确管理和控制出勤及工时;进行员工活动追踪,从而为评定绩效提供准确依据,正是最先进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服务。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在沟通中成长的绩效管理
小李是A公司的老员工,大学毕业即加入A公司,刚入职,小李就干上了销售这个职务,每天从早忙到晚,如此兢兢业业,一干5年。鉴于每年小李都能出色的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高级销售经理的职务降到了小李的头上。小李颇有点得意。岂料这个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小李就开始紧张起来,原来A公司今年初制定了新的销售计划,较上年度提高了近100,同时还改变了绩效考核办法,由原来的按季度考核改为按月考核,并且实行了负激励。尽管员工反对声音挺大,但新办法还是开始实施了。然而一个月过后,公司业绩距离目标甚远,员工的绩效奖金也较去年大幅减少。小李认为是公司制订的计划不切实际,考核目标太高无法完成,而公司则认为是员工们的干劲不足。在数次沟通无效后,小李愤而离职,并带走了部分同事和部分客户资源。
专家分析: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虽然实行了绩效考核,但没有考核沟通环节,不仅没有绩效反馈面谈程序,平时上下级也很少就绩效问题进行沟通,有些企业的员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考核标准是怎么来的。实行绩效考核的初衷是好的,但实施方案不久后不是员工之间或员工和主管之间关系紧张,就是部门之间协作效率越来越低,整个紧张氛围而不得不了了之,最终考核只流于形式。前文中所描述的小李的公司就缺乏这样的沟通,大家各持己见,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公司流失关键员工,是一伤,小李及同事忙着找工作,也是一伤。如此看来,有效的沟通的确是完善绩效管理的关键所在。
许多人认为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事实上,绩效沟通才是真正的关键环节,目标设定好了,绩效沟通有成效,完成绩效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沟通,考核就不能起到激励员工、发展未来的目的。绩效管理仅仅成了给员工打分的工具,长此以往,人员对考核失去信心,绩效管理就会逐渐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一个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绩效沟通的过程。对员工来讲,能及时得到对自己工作的反馈信息和领导帮助,不断改进不足。绩效沟通到位了,业绩管理上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要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要想让绩效沟通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几方面的准备,首先通过培训、宣传,让主管和员工们认识到绩效沟通的重要性和好处。同时,让人们学会绩效沟通的方法。然后从制度上建立系统的沟通制度,让员工尤其是主管有责任有义务进行沟通。这样,人员对沟通的态度也会发生显著变化,从原来的抵触到愿意沟通。
解决方案:
有效的绩效沟通需要层层配合,从目标到反馈,需要层层递进,我们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具体实施:目标确定沟通、绩效实施沟通、绩效反馈沟通、绩效改进沟通等。这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沟通系统。
一、目标确定沟通
为了确保员工在业绩形成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在确定绩效目标时,必须与员工就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沟通,使员工了解三个问题:这一阶段我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手段完成?完成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通过这一阶段的沟通培训,让员工们理解绩效管理考核工具,掌握了绩效沟通的方法,培养员工沟通意识,最终实现由抵触沟通到为解决问题、提高绩效而乐意主动沟通的习惯,并且防止主管硬派任务、员工被动接受的情况,员工对自己确定的目标的认可度就会大大提升。通过绩效目标的沟通,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主管的全力支持,他就会完成目标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投入工作,这个环节主要是解决绩效沟通重要性认识和沟通意愿的难题。
二、绩效实施沟通
此次沟通是在考核过程中就绩效执行的关键控制点、过程中员工出现的问题及员工行为出现偏差的纠正等所采取的正式或非正式沟通方式;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也可以是汇报或检讨方式等等。
绩效执行的关键控制点沟通主要是通过对先前绩效实施措施的说明,主管会对员工的目标完成实施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关键环节控制点上,主管就需要适时的监督沟通,看员工完成的结果怎样,进度如何。
员工出现的问题沟通主要是考虑到员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得难题。当员工出现新的问题困扰而导致工作停止不前时,主管应该及时出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觉到主管能与他们同甘共苦,是一条船上的人,在他们需要支持的时候及时出现,这样员工就会相信主管是他的坚强后盾,心存感激,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员工行为偏差纠正沟通是要主管对部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进行监督,防止员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采取有损企业长远利益的行为,而对于员工好的行为和进步进行及时地赞扬。
三、绩效反馈沟通
本阶段的沟通是指在绩效评估结果出来后就本次评估所得的结果、员工目标完成情况、没有完成原因分析,以及下阶段改进计划交流所进行的沟通。
评估结果的沟通要求主管把本次评估的结果向员工说明,同时把打分的结果、依据和相关证明资料向员工展示,让员工感到主管的评估是有理有据的。同时,主管要听取员工对本次目标自评的结果和相应的依据。这样双方对照,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这样的评估结果就会更有说服力。
双方就结果进行充分沟通和修改后,需要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于没有完成的目标,看看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困难。如果是内因,要分析是员工的知识能力不足、经验不够还是态度欠缺。如果是态度欠缺,还需要仔细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是企业激励措施不好、内部管理有问题,还是员工自身态度有问题。对这些问题,都需要穷根究底,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是员工知识能力不足,就需要安排相应的培训辅导;如果是经验不够,就需要多安排锻炼机会。如果是员工自身态度问题导致完不成任务,就需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的进行惩罚甚至辞退。
对于完成或超前完成的目标也要分析是怎样完成目标的,把员工所采取的有效方法措施在内部进行分享,让集体共同进步等。但更重要的是对于不理想的目标进行下一步的改进时的沟通与计划制定,通过制定一个明确有效的下一阶段改进计划来实现员工业绩和能力的提升是保证绩效持续改进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因为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就是下一阶段的开始。这时也需要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资源支持形成共识。
绩效面谈不仅仅是谈过去,更重要的谈未来发展。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往往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因此,对未来目标的确定就成了本次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对下一阶段目标要达成一致,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相应的支持条件也要形成共同意见。
四、绩效改进沟通
绩效改进沟通是反馈沟通中员工自身原因或不适当的目标完成方式手段,上司在绩效改进过程中要进行适时地跟进督导,主要是检查工作是否按原计划开展,纠正不当的措施,让员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对反馈面谈中员工自身欠缺的因素,或者是不适当的目标完成方式,在绩效改进过程中,主管要进行跟进监督,看看情况是否得到了落实,是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创造性的提高。
绩效改进沟通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是与绩效实施沟通相互穿插,并贯穿于目标完成的全过程。在绩效实施沟通中,既对本阶段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又会对上一阶段绩效改进情况进行沟通。这样员工绩效改进就更有利于目标的执行。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动态、持续沟通,主管与员工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员工的绩效逐步提升,整个团队绩效也会水涨船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就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员工、主管和企业就会实现共赢。绩效管理就真正成了企业绩效的促进器,推动着企业不断前进。
专家分析: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虽然实行了绩效考核,但没有考核沟通环节,不仅没有绩效反馈面谈程序,平时上下级也很少就绩效问题进行沟通,有些企业的员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考核标准是怎么来的。实行绩效考核的初衷是好的,但实施方案不久后不是员工之间或员工和主管之间关系紧张,就是部门之间协作效率越来越低,整个紧张氛围而不得不了了之,最终考核只流于形式。前文中所描述的小李的公司就缺乏这样的沟通,大家各持己见,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公司流失关键员工,是一伤,小李及同事忙着找工作,也是一伤。如此看来,有效的沟通的确是完善绩效管理的关键所在。
许多人认为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事实上,绩效沟通才是真正的关键环节,目标设定好了,绩效沟通有成效,完成绩效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沟通,考核就不能起到激励员工、发展未来的目的。绩效管理仅仅成了给员工打分的工具,长此以往,人员对考核失去信心,绩效管理就会逐渐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一个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绩效沟通的过程。对员工来讲,能及时得到对自己工作的反馈信息和领导帮助,不断改进不足。绩效沟通到位了,业绩管理上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要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要想让绩效沟通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几方面的准备,首先通过培训、宣传,让主管和员工们认识到绩效沟通的重要性和好处。同时,让人们学会绩效沟通的方法。然后从制度上建立系统的沟通制度,让员工尤其是主管有责任有义务进行沟通。这样,人员对沟通的态度也会发生显著变化,从原来的抵触到愿意沟通。
解决方案:
有效的绩效沟通需要层层配合,从目标到反馈,需要层层递进,我们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具体实施:目标确定沟通、绩效实施沟通、绩效反馈沟通、绩效改进沟通等。这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沟通系统。
一、目标确定沟通
为了确保员工在业绩形成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在确定绩效目标时,必须与员工就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沟通,使员工了解三个问题:这一阶段我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手段完成?完成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通过这一阶段的沟通培训,让员工们理解绩效管理考核工具,掌握了绩效沟通的方法,培养员工沟通意识,最终实现由抵触沟通到为解决问题、提高绩效而乐意主动沟通的习惯,并且防止主管硬派任务、员工被动接受的情况,员工对自己确定的目标的认可度就会大大提升。通过绩效目标的沟通,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主管的全力支持,他就会完成目标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投入工作,这个环节主要是解决绩效沟通重要性认识和沟通意愿的难题。
二、绩效实施沟通
此次沟通是在考核过程中就绩效执行的关键控制点、过程中员工出现的问题及员工行为出现偏差的纠正等所采取的正式或非正式沟通方式;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也可以是汇报或检讨方式等等。
绩效执行的关键控制点沟通主要是通过对先前绩效实施措施的说明,主管会对员工的目标完成实施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关键环节控制点上,主管就需要适时的监督沟通,看员工完成的结果怎样,进度如何。
员工出现的问题沟通主要是考虑到员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得难题。当员工出现新的问题困扰而导致工作停止不前时,主管应该及时出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觉到主管能与他们同甘共苦,是一条船上的人,在他们需要支持的时候及时出现,这样员工就会相信主管是他的坚强后盾,心存感激,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员工行为偏差纠正沟通是要主管对部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进行监督,防止员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采取有损企业长远利益的行为,而对于员工好的行为和进步进行及时地赞扬。
三、绩效反馈沟通
本阶段的沟通是指在绩效评估结果出来后就本次评估所得的结果、员工目标完成情况、没有完成原因分析,以及下阶段改进计划交流所进行的沟通。
评估结果的沟通要求主管把本次评估的结果向员工说明,同时把打分的结果、依据和相关证明资料向员工展示,让员工感到主管的评估是有理有据的。同时,主管要听取员工对本次目标自评的结果和相应的依据。这样双方对照,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这样的评估结果就会更有说服力。
双方就结果进行充分沟通和修改后,需要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于没有完成的目标,看看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困难。如果是内因,要分析是员工的知识能力不足、经验不够还是态度欠缺。如果是态度欠缺,还需要仔细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是企业激励措施不好、内部管理有问题,还是员工自身态度有问题。对这些问题,都需要穷根究底,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是员工知识能力不足,就需要安排相应的培训辅导;如果是经验不够,就需要多安排锻炼机会。如果是员工自身态度问题导致完不成任务,就需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的进行惩罚甚至辞退。
对于完成或超前完成的目标也要分析是怎样完成目标的,把员工所采取的有效方法措施在内部进行分享,让集体共同进步等。但更重要的是对于不理想的目标进行下一步的改进时的沟通与计划制定,通过制定一个明确有效的下一阶段改进计划来实现员工业绩和能力的提升是保证绩效持续改进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因为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就是下一阶段的开始。这时也需要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资源支持形成共识。
绩效面谈不仅仅是谈过去,更重要的谈未来发展。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往往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因此,对未来目标的确定就成了本次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对下一阶段目标要达成一致,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相应的支持条件也要形成共同意见。
四、绩效改进沟通
绩效改进沟通是反馈沟通中员工自身原因或不适当的目标完成方式手段,上司在绩效改进过程中要进行适时地跟进督导,主要是检查工作是否按原计划开展,纠正不当的措施,让员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对反馈面谈中员工自身欠缺的因素,或者是不适当的目标完成方式,在绩效改进过程中,主管要进行跟进监督,看看情况是否得到了落实,是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创造性的提高。
绩效改进沟通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是与绩效实施沟通相互穿插,并贯穿于目标完成的全过程。在绩效实施沟通中,既对本阶段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又会对上一阶段绩效改进情况进行沟通。这样员工绩效改进就更有利于目标的执行。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动态、持续沟通,主管与员工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员工的绩效逐步提升,整个团队绩效也会水涨船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就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员工、主管和企业就会实现共赢。绩效管理就真正成了企业绩效的促进器,推动着企业不断前进。
阅读全文
劳务派遣,这种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用工方式,正在被不少用人单位采用。然而,劳务派遣在给用人单位带来用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有些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的手段之一。市总工会职工维权服务中心近期接到了多起此类投诉。
一位姓王的职工在本市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了6年,不久前他与十几位同事突然被公司派到一个新公司工作。与这家新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后,又被派回到原企业的岗位上。王先生注意到,与他和同事签劳动合同的是一家劳务公司。正当他们纳闷时,老板说,新公司与自己是合作关系,这样做是为了扩大公司的业务渠道,员工的待遇不变。
市总工会公职律师认为,王先生与他的同事工作性质看似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已悄然改变,从正式员工变成了劳务派遣工。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本市一些金融机构,甚至还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按理说,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工作岗位上实施,但这些单位却以成立三产企业为由,把在常年性岗位上工作员工的劳动关系转到新开办的劳务派遣单位,待遇与同样工种的在编员工大相径庭,实际上成了单位的“二等公民”。
职工维权中心调查发现,尽管劳动合同法专门对劳务派遣作了规定,对劳务派遣适用岗位作了限制,但并没有对劳务派遣公司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劳务派遣业务反而更兴旺了。这是因为,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劳务派遣公司在解除或终止被派遣劳动合同时不需要支付补偿金,还可以斩断员工本单位工作年限,以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干脆自己或者与他人合伙成立劳务派遣公司,使企业员工变成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企业要裁员,就不需要走必要的法律程序了,只要“自己跟自己协商一致”就行。
公职律师指出,不久前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特别规定,今后,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都属于“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那种“自己派给自己”的行为,更不允许。
新闻链接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一位姓王的职工在本市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了6年,不久前他与十几位同事突然被公司派到一个新公司工作。与这家新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后,又被派回到原企业的岗位上。王先生注意到,与他和同事签劳动合同的是一家劳务公司。正当他们纳闷时,老板说,新公司与自己是合作关系,这样做是为了扩大公司的业务渠道,员工的待遇不变。
市总工会公职律师认为,王先生与他的同事工作性质看似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已悄然改变,从正式员工变成了劳务派遣工。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本市一些金融机构,甚至还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按理说,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工作岗位上实施,但这些单位却以成立三产企业为由,把在常年性岗位上工作员工的劳动关系转到新开办的劳务派遣单位,待遇与同样工种的在编员工大相径庭,实际上成了单位的“二等公民”。
职工维权中心调查发现,尽管劳动合同法专门对劳务派遣作了规定,对劳务派遣适用岗位作了限制,但并没有对劳务派遣公司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劳务派遣业务反而更兴旺了。这是因为,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劳务派遣公司在解除或终止被派遣劳动合同时不需要支付补偿金,还可以斩断员工本单位工作年限,以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干脆自己或者与他人合伙成立劳务派遣公司,使企业员工变成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企业要裁员,就不需要走必要的法律程序了,只要“自己跟自己协商一致”就行。
公职律师指出,不久前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特别规定,今后,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都属于“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那种“自己派给自己”的行为,更不允许。
新闻链接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