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产家具虚标香港品牌 增强竞争力是关键
详细内容

汉产家具虚标香港品牌 增强竞争力是关键

时间:2010-10-08     人气:1019     来源:新浪     作者:
概述:洪山区建设乡是湖北省武汉市城郊接合部,这里聚集着大大小小45个家具厂。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家具企业改名换姓,虚假标称香港品牌、广东和成都产品的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在于汉产家具没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洪山区建设乡是湖北省武汉市城郊接合部,这里聚集着大大小小45个家具厂。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家具企业改名换姓,虚假标称香港品牌、广东和成都产品的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在于汉产家具没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对此,武汉市家具协会秘书长谢文桥说,缺资金、技术、研发能力和配套产业,是制约本地家具行业发展的“拦路虎”。

  其实,汉产家具曾经也有过辉煌。上世纪80年代末,武汉家具行业年产值达3亿元左右,被称为“三只钢老虎”的双箭、白鳍豚、四季如意牌钢木家具,畅销全国,名声赫赫,家具业当时也被列为武汉市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武汉市政府通过出台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也一度促进了汉产家具的发展。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汉产家具行业由过去的100多家国有企业发展到目前700多家家具生产商。近20年来,这批家具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且没有研发能力,致使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相互抄袭,生产经营逐年下滑,致使陷入质量差、发展慢、效益低的困境。

  相对于汉产家具的江河日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四川4地家具产业群却蒸蒸日上。广州、北京、浙江、四川等地300多个家具品牌蜂拥而来,纷纷抢占“九省通衢”的市场商机。据统计,去年武汉家具市场销售总额达到120亿元。其中,90%的份额落入外省家具生产企业,汉产家具仅占一成左右。

  由于汉产家具在设计、材料、质量、品牌上无力与外地产品竞争,就不得不退出家门,转入市、县、乡镇寻找发展空间。为了降低成本并依靠价格取胜,部分企业不惜偷工减料和“傍名牌”,甚至连数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家具厂也向“山寨”路线铤而走险。于是,被打上“大路货”烙印的汉产家具,开始步入假冒之流。

  如何重整汉产家具?实施名牌战略是出路。湖北省家居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顾祥利认为,名牌的核心是技术优势。他提出,汉产家具需要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等途径,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增强企业活力。但更重要的是加强家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汉产家具产业集群。

  据了解,随着国内沿海家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内陆家具产业将迎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去年,广东东莞500家家具企业抱团入汉;今年4月,广东、香港家具纷纷将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搬迁到汉。武汉已成为沿海家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热土”。今后5年~10年,武汉有望成为全国家具产业增长极。

  日前,湖北省和武汉市家具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呼吁尽快出台武汉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建设的相关规划,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加快汉产家具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区位、物流优势,完善产业链配套,增强汉产家具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汉产家具品牌。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有关文献资料表明,多年来,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以点带面––首先在华南地区的东莞、顺德,华东地区的温州,西南地区的成都,华北地区的香河等地以点的形式成长,然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壮大了整个产业链。因此,整个行业形成了某些共性,如:发展较早,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较完善等。中国家具业与中国其他制造业的情况类似––其兴也外贸,其困也外贸;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来样加工,迅速做大。但也正因如此,整个行业形成了共同的软肋:原创性少,品牌乏力,渠道单一。

      此外,在升级转型,劳工短缺,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在诸多压力合围之下,传统的中国家具业如何摆脱困境,突破瓶颈?这些,也许是每一个中国家具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我们必须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重新思考和认识未来。

      一、研发是心脏

      首要要加强研发功能,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其一,设计的原创性。大家都知道家具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一些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外型设计极容易被抄袭。而且,一些抄袭者大在玩弄“神似形不似”或“形似神不似”的把戏,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难落实。因此,企业都不愿意在研发上过多地投入,总觉得是“为他人做嫁衣”。在一些行业论坛、高峰聚会上大家也在高喊原创,但雷声大,雨点小。据说,这种后果导致在米兰家具展等国际大展上主办方拒绝中国的家具企业参展,令人心寒。

      然而,真正有眼光的、有远见的企业,不会因为害怕被人抄袭就不做原创开发的。你做原创开发,别人来抄你的,你就无意中就成了行业的领头羊,潮流的制造者。试想如果有一天,当世界以中国的原创产品为潮流,被人借鉴、模仿,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家具业真正起来了!”

      其二,新材料的研发。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地拓展了家具的材料运用,家具材料早已不是单一的木材,不锈钢、铝合金、铁线、玻璃、大理石、复合藤等材料不断加入进来。可以预见,与科技发展同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材料加入到家具的材料链之中。

      其三,新工艺的研发。在世界家具制造业发展的版图上,有人描述过一条“英–美–日–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路径,这是低端制造业的一条典型的“游牧”之路。之所以“游牧”,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眼下,我们的家具企业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怎么办?是继续“游牧”下去!

      我们应该加大新工艺的研发,减少对人力的依赖。至于研发的方式,有的企业可以自建研发机构,有的可与专业的机构形成合作关系,购买服务。

      二、品牌是灵魂

      有人说投资房产的核心是地段、地段、最后还是地段;那么,产品的营销核心就是品牌、品牌,最后还是品牌。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一种力量,品牌是一种信任,品牌是一种价值,品牌是一种观念。有些人认为品牌就是取个名字,画个LOGO,打点广告。如果如此容易,全中国叫“李白”的人应该没有上千,也有几百吧!可为什么一说到李白,我们所想到的只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只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这就是李白的品牌。显然,李白的品牌是靠文化竖立起来的。李白的内涵就是文化,李白成为唐诗的代表,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产品如人,何异于此。产品是人造的,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你的质量,因为你的设计,因为你的售后服务,这一切都是靠你的人在完成,你的产品传递的就是你的文化。但是,目前即便是一些在国内相对较为知名的家具企业,在品牌传播上仍处在“起名字”和“宣传名字”的初级阶段,不太清楚自己要把什么样的文化和理念传播给消费者。品牌推广手法也非常单一,基本上局限于电视广告,如果面向农村市场,就沿袭大面积刷外墙的老路子。

      反观家电、服装、电子产品等快速消费品行业,其品牌推广的招数早已是八仙过海,赞助赛事、赞助公益活动、开发游戏、置入影视、自办活动等推广方法可谓层出不出。

      虽说家具业有所不同,但很多推广手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一是召开原创新品发布会。一款经企业研发人员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新款家具,可选择合适的时机(例如全国性、世界性的展会)召开现场发布会,既可夺人眼球,又可展示企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传播品牌文化。企业可根据自身推出新产品的不同时机,例如契合“春、夏、秋、冬”的自然概念,在不同上市时节召开发布会,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推出主导当季潮流的款式、颜色的概念家具。这不但能够强化行业潮流主导者的形象,也能对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二是积极参与大型公益活动,树立品牌服务于人的理念。

      三是参与并善于借用和自身品牌文化相吻合的有影力的活动。例如,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家居生活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为。

      当然,上面所列仅为抛砖引玉。也许是因为传统的家具行业给人以“技术含量不高”的印象,致使家具行业内营销人才、策划人才奇缺,而一些专业人才大多在家电、电子、汽车等行业游走,很少委身于家具业。

      三、模式是手脚

      我们必须看到,家具行业未来生产模式将发生诸多变化。

      变化一,外贸订单的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靠接单生产的中国家具企业似乎“日子过得很爽”,老外一下单就是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张(套)。然而,情况现在逐渐起了变化,以往那种单一产品批量生产(我们称之为“多量少样”)的订单在萎缩,而数量少但款式多(我们称为“少量多样”)的订单越来越多,甚至有一张订单内包括数十款产品,而每款产品只要一两张(套)的情况。这自然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难度。

      变化二,出口市场在分化。根据出口目标国家的发达程度,出口市场也可分为“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可归类为城市市场,而印度、非洲等发展中、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可归类为“农村市场”。“农村市场”的采购商在一段时期内还将保持同款产品、大批量下单的情况。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像以往那样,同一款产品,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张(套)的下单模式将逐渐萎缩乃至消失,即便存在,那也一定是极其低端的产品,是一些我们企业的制造成本无法接单的产品。

      上述两种情况同样会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出现。个性化,是未来的方向。在城市消费群中,家具的某些类别已出现这种趋势,比如橱柜,已完全实现了订制,消费者只要选好颜色、款式,厂家根据尺寸量身定做,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专人安装即可,达到了较大的个性化。甚至个别企业已在试水全套家具定做,虽然道路漫长,但在前进的过程中可以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和路子。

      个性化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必由之路,这个判断是基于消费群体的变化。80后乃至90后正式加入消费大军的行列,他们是信息化的一群,是网络化的一群,是QQ一代。那么,家具企业该如何最大可能地融入信息化时代。

      “把公司做小,把客户做大”(IT业资深记者李黎、杜晨所著《轻公司》)。何谓轻公司,该书例举了PPG等经典案例。PPG这个在2007年才诞生,鲜为人知的企业,仅以互联网和呼叫中心为平台卖衬衫,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其销量就冲到了国内市场的前三名。而传统衬衫行业的老大“雅戈尔”是靠上亿的投资和十余年的积累才达到这个成绩的。虽然PPG因为种种原因倒掉了,但PPG所创建的的模式却并没有倒掉,后来者汲取了经验和教训,正在完善其模式并超越。

      2010年6月,吉利汽车宣布将试水网上销售汽车。这之前,有人想过汽车也可以在“淘宝”上卖吗?可以这么说,谁轻视网络,谁的未来就会被轻视。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起起落落,但这是一个趋势,是一个方向,方向对了,就只有怎样前进的问题,而不是前不前进的问题。网络是未来世界的主宰,是企业全方位、综合性的绝佳展示平台。

      总言而之,对中国家具企业来说,我们不要迷恋生产员工有几千几万,而要追求生产线先进与否;不要迷恋动辄几百上千亩投建了多大的厂房,而要提倡市场服务做得够不够完善;不要迷恋电视广告花了多少钱,而要追求品牌文化是否准确有力。
    阅读全文
  •     “原创”一词常常被一些家具品牌用来给自己的产品贴金。你的家具真的是原创吗?问及这个问题,他们还振振有辞:“当然是原创了!” 

        到卖场里去看看,咋那么多品牌的产品长得像同胞兄弟似的,最多不过给木皮换了种颜色,把搁板换了个高度。一位家具界资深从业者断然表示:“中国家具品牌目前还基本上找不到原创的,大多还处在模仿阶段,能够学会借鉴就很不错了。” 

        模仿并不可耻。哪个孩子从爬到走,不是跌跌撞撞地经历了模仿大人走路的过程?家具产业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却处在初级阶段,模仿人家的产品,再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来,并不是坏事儿。但孩子总归是要站起来的,因而在企业起步的时候模仿几下无可厚非,但总认为在地上爬省力,一味地模仿下去,最终就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这就是很多曾经辉煌的家具企业,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的缘故。 

        抛弃简单的模仿,进行有效的借鉴,倒是中国家具业的成长之道。就像民族汽车业,通过与丰田、大众、通用合资,才得以做大做强;家电业也是如此,通过对索尼、松下、三洋等洋品牌的借鉴,才有了海尔、康佳、TCL等中国品牌的崛起。家具业应向汽车业与家电业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工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实现原创。在原创的路上,一批企业必然会死掉,这是成长的代价。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