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销售技巧
时间:2010-11-22 人气:1632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 作者:
概述:早在具有传奇色彩的零售先驱MarshallField公司的时代,零售商就曾经非常重视消费者走进商店后的盯人式销售法。但近年来,零售业一直没有太多机会来进行店内促销。......
早在具有传奇色彩的零售先驱MarshallField公司的时代,零售商就曾经非常重视消费者走进商店后的盯人式销售法。但近年来,零售业一直没有太多机会来进行店内促销。新的销售技术、遍地开花的零售商网站、手机购物工具,以及设置在店内的互联网商亭,已经将消费者与销售人员隔离开来。许多零售商满足于让消费者自己去了解和研究产品,他们一直在裁减店内销售人员,并取消基于代理制的各种销售模式。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销售成本,但也降低了店内剩余的销售人员的促销积极性。
许多零售商假定,消费者走进商店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交易: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需要掏钱购买就行了。然而,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尽管已对产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网上阅读了产品的评价,以及自己亲自进行了价格比较,但仍有多达40%的消费者进入商店后会接受促销劝导1。那些缺少经验丰富的店内销售人员来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乃至创建丰富的店内视觉营销元素的零售商,正在失去潜在销售后的其他销售机会。零售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以销售为主导的观念,这种观念注重拥有适当数量的销售人员;确保这些销售人员知识丰富、训练有素,并具有销售积极性,以及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店内体验。
支持销售人员
许多零售业高管坚持认为,他们无法承担为高价值销售提供帮助的费用。简单的计算表明,其实他们更承受不起不这么做的代价。的确,在店内增加有效提高销售额的员工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也耗费时间,我们并不建议重新回到过时、昂贵、劳动力密集型的销售模式上去。但是,我们有充分而直白明了的商业理由,证明应该投资增加店内销售人员:如果做得恰当,增加店内销售人员将会为零售业提供一个有更丰厚回报的机会。
试想一下通过折扣店销售家用电器的案例——最终的自助模式是,消费者在最终进入一家商店购买商品之前,通常已经独立地对不同厂家的相同产品做了比较。以一个平均零售价格在200 美元、平均净利润在10%、或每笔销售利润在20 美元的商品为例,如果一个好的销售人员能在每小时额外多售出一件这样的商品,就足以收回雇佣他所产生的开销。当我们把来自主动推销或交叉推销附件产品的利润率汇总起来,我们便清楚,只需要每两个小时增加一位额外销售员就足矣。例如,在一家自助服饰的公司,在特定的时间里,雇佣额外的销售助理可以将销售转换率提高9%、试衣间使用率提高37%,并在正常的销售时段中平均用10 ~15 分钟就可收回额外的人力成本。
建立合适的店内销售团队
观察熟练的销售人员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你会很快发现,销售是一门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这可以归结为四个基本步骤:开始销售,询问顾客需求,展示商品,完成销售。令人惊讶的是,只有少数一线销售助理熟知这些步骤,能坚持始终如一地做完这四个步骤的人就更少。例如,在一个零售商店内,我们发现,竟有86%的销售助理未能主动询问顾客,最终完成销售。拥有了解并享受销售流程的员工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需要吸引住合适的雇员、提供有效的培训,并施以恰当的奖励。
高效的销售人员有以下共同特征:他们会主动帮助客户,性格外向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零售行业里,仅有45%的一线员工拥有能成为高效销售人员的个性和特质2。零售商需要重新设计他们招聘和部署员工担任销售角色的方式,吸引适合做销售且有所需个性和特质的人加入并帮助他们成功。此外,我们还发现,很少有零售商提供专门而有质量的培训,有效地支持销售助理们去实现更多销售的使命。这使得即使是天生就适合做销售的员工也常常无法回答来自潜在客户关于产品的基本问题,今天顾客掌握的信息比过去灵通得多(在某些产品领域,超过75%的潜在顾客进商店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独立研究)。
改善店内购物体验
更好的视觉销售策划对帮助顾客做出某些购物决定、加快一线销售人员回报方面有很大影响。试想一下,一个大卖场简化了数码相机的销售点标牌,方便顾客和销售人员对比不同的产品。他们使用“照片放大尺寸”和“图像距离”等词汇替代了原来的“×百万像素”和“×倍变焦”之类的技术术语。记忆卡则强调了可以存储多少张照片,而不是描述它们有多少兆字节大小。因为销售人员可以用更直观的方法向顾客销售商品,而不需要记住技术参数细节,这样,他们会更自信,每小时能销售更多的商品。
明察顾客做购买决定的方式也同样会对销售有所裨益。例如,一个业内领先的个人洗浴护理连锁店高管发现,人们是根据“ 香味” 而不是“ 功能” 去选择产品的——他们更喜欢看到所有的香草香型的产品放在同一个区域,而不是所有洗发水放在一起,而所有的肥皂则放另一个地方。他们根据从功能取向到香味取向的展示方式重新调整组织了整个商品的展示布局,结果,增加了来自不同门类产品的销售,顾客往往会购买同一香型的不同商品,而不只买一种。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调整,它反映了顾客实际购物方式的变化。尽管我们现在可以从网络上查到海量的商品信息、商品评价和价格,但细心注意消费者的这类行为变化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许多零售商假定,消费者走进商店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交易: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需要掏钱购买就行了。然而,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尽管已对产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网上阅读了产品的评价,以及自己亲自进行了价格比较,但仍有多达40%的消费者进入商店后会接受促销劝导1。那些缺少经验丰富的店内销售人员来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乃至创建丰富的店内视觉营销元素的零售商,正在失去潜在销售后的其他销售机会。零售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以销售为主导的观念,这种观念注重拥有适当数量的销售人员;确保这些销售人员知识丰富、训练有素,并具有销售积极性,以及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店内体验。
支持销售人员
许多零售业高管坚持认为,他们无法承担为高价值销售提供帮助的费用。简单的计算表明,其实他们更承受不起不这么做的代价。的确,在店内增加有效提高销售额的员工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也耗费时间,我们并不建议重新回到过时、昂贵、劳动力密集型的销售模式上去。但是,我们有充分而直白明了的商业理由,证明应该投资增加店内销售人员:如果做得恰当,增加店内销售人员将会为零售业提供一个有更丰厚回报的机会。
试想一下通过折扣店销售家用电器的案例——最终的自助模式是,消费者在最终进入一家商店购买商品之前,通常已经独立地对不同厂家的相同产品做了比较。以一个平均零售价格在200 美元、平均净利润在10%、或每笔销售利润在20 美元的商品为例,如果一个好的销售人员能在每小时额外多售出一件这样的商品,就足以收回雇佣他所产生的开销。当我们把来自主动推销或交叉推销附件产品的利润率汇总起来,我们便清楚,只需要每两个小时增加一位额外销售员就足矣。例如,在一家自助服饰的公司,在特定的时间里,雇佣额外的销售助理可以将销售转换率提高9%、试衣间使用率提高37%,并在正常的销售时段中平均用10 ~15 分钟就可收回额外的人力成本。
建立合适的店内销售团队
观察熟练的销售人员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你会很快发现,销售是一门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这可以归结为四个基本步骤:开始销售,询问顾客需求,展示商品,完成销售。令人惊讶的是,只有少数一线销售助理熟知这些步骤,能坚持始终如一地做完这四个步骤的人就更少。例如,在一个零售商店内,我们发现,竟有86%的销售助理未能主动询问顾客,最终完成销售。拥有了解并享受销售流程的员工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需要吸引住合适的雇员、提供有效的培训,并施以恰当的奖励。
高效的销售人员有以下共同特征:他们会主动帮助客户,性格外向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零售行业里,仅有45%的一线员工拥有能成为高效销售人员的个性和特质2。零售商需要重新设计他们招聘和部署员工担任销售角色的方式,吸引适合做销售且有所需个性和特质的人加入并帮助他们成功。此外,我们还发现,很少有零售商提供专门而有质量的培训,有效地支持销售助理们去实现更多销售的使命。这使得即使是天生就适合做销售的员工也常常无法回答来自潜在客户关于产品的基本问题,今天顾客掌握的信息比过去灵通得多(在某些产品领域,超过75%的潜在顾客进商店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独立研究)。
改善店内购物体验
更好的视觉销售策划对帮助顾客做出某些购物决定、加快一线销售人员回报方面有很大影响。试想一下,一个大卖场简化了数码相机的销售点标牌,方便顾客和销售人员对比不同的产品。他们使用“照片放大尺寸”和“图像距离”等词汇替代了原来的“×百万像素”和“×倍变焦”之类的技术术语。记忆卡则强调了可以存储多少张照片,而不是描述它们有多少兆字节大小。因为销售人员可以用更直观的方法向顾客销售商品,而不需要记住技术参数细节,这样,他们会更自信,每小时能销售更多的商品。
明察顾客做购买决定的方式也同样会对销售有所裨益。例如,一个业内领先的个人洗浴护理连锁店高管发现,人们是根据“ 香味” 而不是“ 功能” 去选择产品的——他们更喜欢看到所有的香草香型的产品放在同一个区域,而不是所有洗发水放在一起,而所有的肥皂则放另一个地方。他们根据从功能取向到香味取向的展示方式重新调整组织了整个商品的展示布局,结果,增加了来自不同门类产品的销售,顾客往往会购买同一香型的不同商品,而不只买一种。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调整,它反映了顾客实际购物方式的变化。尽管我们现在可以从网络上查到海量的商品信息、商品评价和价格,但细心注意消费者的这类行为变化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业务员“放养”还是“圈养”?
国内企业对业务员管理大多采用“放养”方式。分散到各地市场,一人负责一片区域。或大或小,或贫瘠或富庶,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业务员“一脚踢”,事无巨细都要管。人人都是诸侯,个个列土封疆。一般有两种形式:
常驻各地分公司或办事处的业务员,戏称自己被“完全放养”。一年之中,只允许偶尔回家。除了休假、述职、回总部开会等少数机会,基本上就扎根于当地。有人甚至是今天招来,明天就下放到了市场。有时还会出现除了直接上司,公司里无人认识,回总部都不让进门的怪事。
每月下去“跑市场”的,属于“部分放养”。月初从总部出发,写好了计划、带着任务下去,直到月末才回来,一般出差天数每月也要在20天以上。在市场上,成千上万的业务员就是如此劳碌奔波,这种方式谁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不过习以为常的事未必就是正确的,关于业务人员的管理,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企业的困惑:业务员价值何在?
一位企业老总向笔者谈过他的困惑。“营销总监天天向我要人,每次谈完工作肯定扯到这上面来。总说竞争对手又招了多少业务员,逼着公司增派人手。每次都是老一套,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就是现在这几十个人,我还觉得多了呢。业务员在市场上既有睡大觉的也有游山玩水的,有的区域长期空缺业务员,代理商也卖得很好。我看业务员没他们说的那么大价值,少用几个完全可以”。
这种想法其实并非个案,企业在市场上没有业务员不行,人多了又觉得浪费。业务人员人吃马嚼的,一人一年要好几万的费用。如果有个百八十人的,近千万的利润就不见了,这着实让企业心疼。最关键的,是业务人员的价值比较模糊。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各自为战、脱离企业视线,他们做了什么,对业绩有何直接帮助,企业知之不详。即使区域销量有所增长,那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企业看来,产品、价格、技术含量、品牌影响与市场投入,这些宏观因素的贡献似乎比业务人员的微观努力价值更高。
管理干部的困惑:销量怎么上不来?
业务员长期在外,如何有效管理成为营销部门最头疼的事。防业务员甚于防贼。怕他们不出工,实行座机报到。业务员到了一个地区,必须用代理商的本地电话打回总部证明。免得他们躲在某处享清闲,虚报差旅费;怕他们出工不出力,建立市场日志。每天的工作要详细的写下来,以备公司检查。免得他们走马观花,应付了事;怕他们出工出力不出业绩,搞了一系列的评比与奖励。每月下发一大堆计划与表格,考核指标多如牛毛。但即使这样,销量增长还是不如人意。让管理干部奇怪的是,该管的地方都管到了呀,看着兄弟们也都挺卖力的,怎么结果就是不理想?
业务人员的困惑: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走出校门直接应聘做了业务员,后半辈子就算废了。这是某些老业务员多年后的感慨。在市场上混几年,好的没学到,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似乎都沾染上了一点。年轻的业务人员是一张白纸,遇到老谋深算的代理商,遇到刁蛮计较的客户,不学“坏”有时就过不了关。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多数都是被“以老带新”教出来的,师傅是什么样,徒弟就学什么样。虽然或多或少可以学到一些做市场的技巧,但层次始终无法提高。而且由于长期偏安于某一区域,对全国市场、对行业走势缺乏判断,对新知识、新方法缺少了解,来来去去都是那“三板斧”,对业绩增长慢慢变得束手无策。多少年下来,业务人员就成了“被耽误的一代”。他们在黑暗中自我摸索,并为此苦恼,究竟能在工作中学到什么?个人的前途与出路在哪里?
“放养”之害:业务员价值混淆
造成上述诸多困惑的原因,就在于对业务人员的价值缺乏系统了解。业务人员日常工作看起来千头万绪,但实际上无非三方面内容。
·初级价值——“服务员”工作:工作重点是服务,包括宣讲厂家产品与政策;为渠道报销促销、装修等各种费用;协调物流提货、协助售后服务、收集市场信息等。
·中级价值——“管理员”工作:工作重点是管理,包括终端招商,建设企业渠道网络;防止窜货,执行公司管理规定;处理代理商纠纷,鼓舞渠道士气;监督费用投入,落实公司奖罚政策等。
·高级价值——“教练员”工作:工作重点是创新与指导,包括促销活动方法上的创新、渠道建设方式上的创新、市场管理内容上的创新等。
实际上,这三类工作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越往后价值越大。但当业务人员处于被“放养”状态时,由于每个人都各有一块领地。小到一个地级市,大到几个省一个大区,没有人能够帮你,这三类工作常常集于一身。 “服务、管理、指导”一个都不能少,渠道中“吃喝拉撒”的事都要管,导致工作重点不突出,明显缺乏主攻方向。干的事不擅长,擅长的事没时间干。
抽样调查表明,一名在市场上本应体现高级价值的大区经理,其工作时间往往60%都被消耗在基础的服务型工作中,超过30%的时间被日常管理占据,只有不到10%的时间能用于考虑市场创新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那些初入企业、还不了解市场的“新兵蛋子”,服务还没做好就参与到市场管理之中,导致越管越乱;那些只会日常管理不能实战创新的“老兵油子”,却到市场上指手画脚,充当了渠道的一线教练员,导致越指挥业绩越差。所有人都处于低产出,甚至是负产出状态。
在中国营销传统管理方式中,企业把上述三类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加区分、一骨脑儿压在所有业务员身上。对业务人员的“混合使用”,导致企业市场产出效率低下。这种“块块化”的列土封疆模式,使人人都当官、个个干不好。给业务员强加全方位职责的后果,是企业、管理干部、业务人员三者都尝到了效率低下带来的苦果。
高效使用业务员: 学会“三 级分类原则”
与“块块化”组织模式相应的是“条条化”管理。简单讲,就是对业务人员各取所长,形成专业化分工,提高总体效率。根据业务人员价值,可以划分由低到高三种级别,在使用上应采用“三 级分类原则”。
·初级业务员——牛型,主要从事服务类工作,对业务员个人能力要求不高,关键看其工作态度。服务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是那种勤勤肯肯的“老黄牛”型业务员。
·中级业务员——鱼型,主要从事管理类工作,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关键看其工作经验。管理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多年实战,协调能力强,是那种在市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业务员。
·高级业务员—鹰型,主要从事创新指导工作,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关键看其创新能力。指导性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前两个阶段磨练,是举一反三、能文能武的人。目光敏锐能够发现问题、积极行动能够解决问题。
使用业务员的目的,就是让鹰去飞翔,而不是去耕地;让鱼去游泳,而不是硬要飞翔;让牛去耕地,防止它自己跑去游泳。
具体方法上,就是建立“条条化”的专项管理。使工作得到集中化处理,使个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首先必须打破“块块化”的大区旧有模式。“块块化”按区域,“条条化”则按职能。业务人员全部由营销部门统一使用,不再分区域,而是依据其特长,形成“促销组”、“管理组”、“服务组”、“招商组”等各战斗分队。
原有渠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管理组”与“服务组”承担,新兴渠道或样板市场则由“招商组”和 “促销组”等进行攻坚。
笔者曾经在某中等规模药业企业进行试点。采用新模式后,业务人员由原来的40人减少到25人,但年度业绩提升超过30%。该企业在全国原有800家一级代理商,过去分为八个大区去管,每个区域5个人还觉得忙不过来。职能进行重新分工后,业务人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明显增加,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管理组、服务组平均30秒内即可完成接听电话、解答代理商问题的全过程。而过去,如果碰上区域业务代表刚接手,可能半天下来都搞不清楚代理商真正需求是什么。与此同时,促销组、招商组业务人员也从不熟练到精通。由于大家经常集中讨论方法,形成相互促进,创新思路层出不穷。做第一个市场时是外行,第二次就有了经验,第三次就成了专家。
在此模式下,业务人员的个人发展也有了清晰的规划,从服务型向管理型、指导型阶梯迈进。企业原有工资奖金体系也相应重建。高附加值的工作奖励力度更大,不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且重奖发到了最能创造业绩的人身上。
创新管理模式:条块结合、先条后块
当然,“条条化”按职能管理也并非完美。当企业渠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事事都等总部决策、靠总部千里之外派人去处理,也会有贻误战机的可能。这时候,外设分公司或办事处,实行区域“自治”成为必然选择。这样就又难免走回到“块块化”管理的老路上去。笔者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条块结合、先条后块”,在区域内要形成职能的专业分工,同时做好“块块化”的必要准备。
在四种情况下,不可以轻率盲动。
1、 人才准备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首先要求企业有一批能担当方面之任的将才。这件事情急不得,培养与招聘都要有个过程。不管是分公司经理还是大区经理,其任职条件实际上应相当严格。这要求其必须是“全才”,最少服务类、管理类、指导类工作都在总部历练过,市场上“吃喝拉撒”的事要全懂。否则,其个人能力的短板会因无人制约而产生放大作用。
案例:曾经有一家快消品企业,抽调一名管理后勤的干部担任大区经理,虽然此人服务型工作做得很好,也深得公司信任,但对渠道管理、市场促销一窍不通。为建立威信,他强迫下属采用自己“创新”的运作方法,接手一年后,区域销量所剩无几。
2、 资源准备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会导致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资源不足时不可分兵。整体上是强势的企业,如果把人、财、物分散到区域市场,也可能出现局部劣势,那就很可能被对手各个击破。
案例:某环保企业,一直是行业中强势品牌。当人员集中使用、费用集中使用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他们把近1000万的广告费用分成七大区域投放,市场干部各管一片。结果分别受到不同竞争对手和当地企业的反击,不但新市场没能开拓,连原有的重点市场也丢弃了。各区域销售均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3、管理基础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还要求企业必须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把人、财、物各项权力下放到区域市场,企业风险产生乘数效应。不论怎样严格抽查,靠事后发现管理漏洞是不行的,如果缺少事先防范,企业倾覆可能只在一瞬间。
案例:某保健品企业,当销售大幅增长时为抢占市场,一个月内在全国设立了二十多家分公司。虽然业绩攀升到了10个亿,但全年下来企业净利润竟只有几百万。公司马上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全国巡查后发现,不少分公司都有吃广告回扣、坐收坐支、盗卖产品的现象。虽然事后健全了财务制度,对违规者进行了处理,但企业后继乏力,从此一蹶不振。
4、渠道数量不足
“块块化”管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区域的工作量足够大,业务人员不会“被迫轻闲”。在企业市场初创时期,渠道建设工作尚未完成。这时候市场上的主要工作是招商,而非管理与服务。如果把业务人员按区域划分下去,那么招商的工作形不成合力,渠道数量过少,管理与服务根本无从谈起。
案例:某企业,刚刚组建营销中心就把业务员全部“放养”出去。每个重点地级市场都派一个人,期望他们自己招商、自行管理。结果有的业务员招商能力很差,工作中产生畏难情绪,索性躲在一旁享清闲;而招商能力强的人,招到了商自己又管不过来,不得不放弃重要工作,应付日常事务。全年销量始终少得可怜,营销总监不得不引疚辞职。
总体而言,实行“块块化”管理,是有诸多前提条件的。有些企业对营销工作缺乏概念,先是拼命招人,以为人多了业绩就一定会上去,这是第一个错误;招到了人又不会管理,把业务员“放养”到各区域去,最少眼不见心不烦,这是第二个错误;以为业务员会自己找活儿干、自己出业绩,而不知道能力不足、资源不足时业务员会放弃努力,这是第三个错误。
让所有人都摸石头过河其实是管理者能力不足的标志。靠业务人员自我提高,企业时间上等不起,业绩上耽误不起。不培养成熟,不下放市场,这应是业务员使用的基本准则。
管理业务员的最高层次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而如何变其短为长,采用“条块结合、先条后块”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当然,这需要企业管理者本身具备足够的营销水平,同时付出艰苦的努力。
常驻各地分公司或办事处的业务员,戏称自己被“完全放养”。一年之中,只允许偶尔回家。除了休假、述职、回总部开会等少数机会,基本上就扎根于当地。有人甚至是今天招来,明天就下放到了市场。有时还会出现除了直接上司,公司里无人认识,回总部都不让进门的怪事。
每月下去“跑市场”的,属于“部分放养”。月初从总部出发,写好了计划、带着任务下去,直到月末才回来,一般出差天数每月也要在20天以上。在市场上,成千上万的业务员就是如此劳碌奔波,这种方式谁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不过习以为常的事未必就是正确的,关于业务人员的管理,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企业的困惑:业务员价值何在?
一位企业老总向笔者谈过他的困惑。“营销总监天天向我要人,每次谈完工作肯定扯到这上面来。总说竞争对手又招了多少业务员,逼着公司增派人手。每次都是老一套,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就是现在这几十个人,我还觉得多了呢。业务员在市场上既有睡大觉的也有游山玩水的,有的区域长期空缺业务员,代理商也卖得很好。我看业务员没他们说的那么大价值,少用几个完全可以”。
这种想法其实并非个案,企业在市场上没有业务员不行,人多了又觉得浪费。业务人员人吃马嚼的,一人一年要好几万的费用。如果有个百八十人的,近千万的利润就不见了,这着实让企业心疼。最关键的,是业务人员的价值比较模糊。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各自为战、脱离企业视线,他们做了什么,对业绩有何直接帮助,企业知之不详。即使区域销量有所增长,那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企业看来,产品、价格、技术含量、品牌影响与市场投入,这些宏观因素的贡献似乎比业务人员的微观努力价值更高。
管理干部的困惑:销量怎么上不来?
业务员长期在外,如何有效管理成为营销部门最头疼的事。防业务员甚于防贼。怕他们不出工,实行座机报到。业务员到了一个地区,必须用代理商的本地电话打回总部证明。免得他们躲在某处享清闲,虚报差旅费;怕他们出工不出力,建立市场日志。每天的工作要详细的写下来,以备公司检查。免得他们走马观花,应付了事;怕他们出工出力不出业绩,搞了一系列的评比与奖励。每月下发一大堆计划与表格,考核指标多如牛毛。但即使这样,销量增长还是不如人意。让管理干部奇怪的是,该管的地方都管到了呀,看着兄弟们也都挺卖力的,怎么结果就是不理想?
业务人员的困惑: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走出校门直接应聘做了业务员,后半辈子就算废了。这是某些老业务员多年后的感慨。在市场上混几年,好的没学到,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似乎都沾染上了一点。年轻的业务人员是一张白纸,遇到老谋深算的代理商,遇到刁蛮计较的客户,不学“坏”有时就过不了关。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多数都是被“以老带新”教出来的,师傅是什么样,徒弟就学什么样。虽然或多或少可以学到一些做市场的技巧,但层次始终无法提高。而且由于长期偏安于某一区域,对全国市场、对行业走势缺乏判断,对新知识、新方法缺少了解,来来去去都是那“三板斧”,对业绩增长慢慢变得束手无策。多少年下来,业务人员就成了“被耽误的一代”。他们在黑暗中自我摸索,并为此苦恼,究竟能在工作中学到什么?个人的前途与出路在哪里?
“放养”之害:业务员价值混淆
造成上述诸多困惑的原因,就在于对业务人员的价值缺乏系统了解。业务人员日常工作看起来千头万绪,但实际上无非三方面内容。
·初级价值——“服务员”工作:工作重点是服务,包括宣讲厂家产品与政策;为渠道报销促销、装修等各种费用;协调物流提货、协助售后服务、收集市场信息等。
·中级价值——“管理员”工作:工作重点是管理,包括终端招商,建设企业渠道网络;防止窜货,执行公司管理规定;处理代理商纠纷,鼓舞渠道士气;监督费用投入,落实公司奖罚政策等。
·高级价值——“教练员”工作:工作重点是创新与指导,包括促销活动方法上的创新、渠道建设方式上的创新、市场管理内容上的创新等。
实际上,这三类工作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越往后价值越大。但当业务人员处于被“放养”状态时,由于每个人都各有一块领地。小到一个地级市,大到几个省一个大区,没有人能够帮你,这三类工作常常集于一身。 “服务、管理、指导”一个都不能少,渠道中“吃喝拉撒”的事都要管,导致工作重点不突出,明显缺乏主攻方向。干的事不擅长,擅长的事没时间干。
抽样调查表明,一名在市场上本应体现高级价值的大区经理,其工作时间往往60%都被消耗在基础的服务型工作中,超过30%的时间被日常管理占据,只有不到10%的时间能用于考虑市场创新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那些初入企业、还不了解市场的“新兵蛋子”,服务还没做好就参与到市场管理之中,导致越管越乱;那些只会日常管理不能实战创新的“老兵油子”,却到市场上指手画脚,充当了渠道的一线教练员,导致越指挥业绩越差。所有人都处于低产出,甚至是负产出状态。
在中国营销传统管理方式中,企业把上述三类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加区分、一骨脑儿压在所有业务员身上。对业务人员的“混合使用”,导致企业市场产出效率低下。这种“块块化”的列土封疆模式,使人人都当官、个个干不好。给业务员强加全方位职责的后果,是企业、管理干部、业务人员三者都尝到了效率低下带来的苦果。
高效使用业务员: 学会“三 级分类原则”
与“块块化”组织模式相应的是“条条化”管理。简单讲,就是对业务人员各取所长,形成专业化分工,提高总体效率。根据业务人员价值,可以划分由低到高三种级别,在使用上应采用“三 级分类原则”。
·初级业务员——牛型,主要从事服务类工作,对业务员个人能力要求不高,关键看其工作态度。服务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是那种勤勤肯肯的“老黄牛”型业务员。
·中级业务员——鱼型,主要从事管理类工作,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关键看其工作经验。管理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多年实战,协调能力强,是那种在市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业务员。
·高级业务员—鹰型,主要从事创新指导工作,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关键看其创新能力。指导性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前两个阶段磨练,是举一反三、能文能武的人。目光敏锐能够发现问题、积极行动能够解决问题。
使用业务员的目的,就是让鹰去飞翔,而不是去耕地;让鱼去游泳,而不是硬要飞翔;让牛去耕地,防止它自己跑去游泳。
具体方法上,就是建立“条条化”的专项管理。使工作得到集中化处理,使个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首先必须打破“块块化”的大区旧有模式。“块块化”按区域,“条条化”则按职能。业务人员全部由营销部门统一使用,不再分区域,而是依据其特长,形成“促销组”、“管理组”、“服务组”、“招商组”等各战斗分队。
原有渠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管理组”与“服务组”承担,新兴渠道或样板市场则由“招商组”和 “促销组”等进行攻坚。
笔者曾经在某中等规模药业企业进行试点。采用新模式后,业务人员由原来的40人减少到25人,但年度业绩提升超过30%。该企业在全国原有800家一级代理商,过去分为八个大区去管,每个区域5个人还觉得忙不过来。职能进行重新分工后,业务人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明显增加,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管理组、服务组平均30秒内即可完成接听电话、解答代理商问题的全过程。而过去,如果碰上区域业务代表刚接手,可能半天下来都搞不清楚代理商真正需求是什么。与此同时,促销组、招商组业务人员也从不熟练到精通。由于大家经常集中讨论方法,形成相互促进,创新思路层出不穷。做第一个市场时是外行,第二次就有了经验,第三次就成了专家。
在此模式下,业务人员的个人发展也有了清晰的规划,从服务型向管理型、指导型阶梯迈进。企业原有工资奖金体系也相应重建。高附加值的工作奖励力度更大,不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且重奖发到了最能创造业绩的人身上。
创新管理模式:条块结合、先条后块
当然,“条条化”按职能管理也并非完美。当企业渠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事事都等总部决策、靠总部千里之外派人去处理,也会有贻误战机的可能。这时候,外设分公司或办事处,实行区域“自治”成为必然选择。这样就又难免走回到“块块化”管理的老路上去。笔者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条块结合、先条后块”,在区域内要形成职能的专业分工,同时做好“块块化”的必要准备。
在四种情况下,不可以轻率盲动。
1、 人才准备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首先要求企业有一批能担当方面之任的将才。这件事情急不得,培养与招聘都要有个过程。不管是分公司经理还是大区经理,其任职条件实际上应相当严格。这要求其必须是“全才”,最少服务类、管理类、指导类工作都在总部历练过,市场上“吃喝拉撒”的事要全懂。否则,其个人能力的短板会因无人制约而产生放大作用。
案例:曾经有一家快消品企业,抽调一名管理后勤的干部担任大区经理,虽然此人服务型工作做得很好,也深得公司信任,但对渠道管理、市场促销一窍不通。为建立威信,他强迫下属采用自己“创新”的运作方法,接手一年后,区域销量所剩无几。
2、 资源准备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会导致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资源不足时不可分兵。整体上是强势的企业,如果把人、财、物分散到区域市场,也可能出现局部劣势,那就很可能被对手各个击破。
案例:某环保企业,一直是行业中强势品牌。当人员集中使用、费用集中使用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他们把近1000万的广告费用分成七大区域投放,市场干部各管一片。结果分别受到不同竞争对手和当地企业的反击,不但新市场没能开拓,连原有的重点市场也丢弃了。各区域销售均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3、管理基础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还要求企业必须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把人、财、物各项权力下放到区域市场,企业风险产生乘数效应。不论怎样严格抽查,靠事后发现管理漏洞是不行的,如果缺少事先防范,企业倾覆可能只在一瞬间。
案例:某保健品企业,当销售大幅增长时为抢占市场,一个月内在全国设立了二十多家分公司。虽然业绩攀升到了10个亿,但全年下来企业净利润竟只有几百万。公司马上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全国巡查后发现,不少分公司都有吃广告回扣、坐收坐支、盗卖产品的现象。虽然事后健全了财务制度,对违规者进行了处理,但企业后继乏力,从此一蹶不振。
4、渠道数量不足
“块块化”管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区域的工作量足够大,业务人员不会“被迫轻闲”。在企业市场初创时期,渠道建设工作尚未完成。这时候市场上的主要工作是招商,而非管理与服务。如果把业务人员按区域划分下去,那么招商的工作形不成合力,渠道数量过少,管理与服务根本无从谈起。
案例:某企业,刚刚组建营销中心就把业务员全部“放养”出去。每个重点地级市场都派一个人,期望他们自己招商、自行管理。结果有的业务员招商能力很差,工作中产生畏难情绪,索性躲在一旁享清闲;而招商能力强的人,招到了商自己又管不过来,不得不放弃重要工作,应付日常事务。全年销量始终少得可怜,营销总监不得不引疚辞职。
总体而言,实行“块块化”管理,是有诸多前提条件的。有些企业对营销工作缺乏概念,先是拼命招人,以为人多了业绩就一定会上去,这是第一个错误;招到了人又不会管理,把业务员“放养”到各区域去,最少眼不见心不烦,这是第二个错误;以为业务员会自己找活儿干、自己出业绩,而不知道能力不足、资源不足时业务员会放弃努力,这是第三个错误。
让所有人都摸石头过河其实是管理者能力不足的标志。靠业务人员自我提高,企业时间上等不起,业绩上耽误不起。不培养成熟,不下放市场,这应是业务员使用的基本准则。
管理业务员的最高层次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而如何变其短为长,采用“条块结合、先条后块”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当然,这需要企业管理者本身具备足够的营销水平,同时付出艰苦的努力。
阅读全文
下一条:除了钱员工还需什么激励
员工激励是个大课题,很复杂。说到激励,很多老板首先想到的是给钱,认为“重赏之下有勇夫”、“有钱能使鬼推磨”。我绝不忽视更不反对要有一套科学先进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和政策,但我认为钱以外的员工激励更重要、更有效。看不到和做不到这一点的企业,往往钱没少花,效果却不如人意。
德鲁克说:“对员工最大的激励就是帮助他们获得业绩,只有业绩才能让他获得成就感。不是加薪,不是晋升,不是奖励,那只是结果而已。”
在任何竞技比赛中,每个人都想赢,那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机。
做任何事业工作时,每个人都想成,那是一股强烈的内心意愿。
没有人甘心落后,没有人愿意失败,为了比周围的人更出色,为了让周围的人能认可,舍得付出辛劳,可以加倍努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需求,对成就感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为了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个人价值。心理学家赫兹伯格说,钱只是保健因子,而不是激励因子。
那么,比钱更重要更有效的员工激励有哪些呢?
1、企业文化
对一个组织来说,没有什么比厘清使命,描绘愿景,做出规划,更能激励员工。而且这个使命、愿景一定是和员工相联系,是员工愿意接受的。纲领是企业的灵魂,纲领能让人兴奋、产生动力、爆发能量。有文化、有纲领大家才知道聚在一起要干什么,这才是一个团队,而不是团伙。
2、取得业绩
团队要有业绩,让大家有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体验,员工就会更振奋,有激情。个人要有业绩,支持员工个人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他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价值,谁不想有用、重要。当你对员工说:这件事如果让别人做,不可能做得这么好!这句话就等于给他涨一级工资,叫精神薪酬。
3、尊重信任
任何人都需要尊重和信任。比尔盖茨读书时成绩不好,他母亲总是说,你不会比别人差!轻度弱智的阿甘在珍妮的鼓励下,挑战压力,认真坚持,取得成功。士为知己者死,信任本身可以为员工输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迸发出惊人的潜力。给钱只能消除不满,尊重信任才是高付出的诱因。
4、能够成长
柳传志曾说过:如果一个员工进入联想三年,没有什么进步,说明我不称职。企业必须让员工成长,人们为什么交学费也要上学校,而有的企业给工资都没人愿去,因为你不能让员工成长。最近,我们请李强老师给员工做《职业生涯从“心”开始》的培训后,员工说,这是企业给我们的特殊福利。
许多企业总认为这些东西是虚的,不如钱管用,所以,不甚用心。其实,世界上真正优秀的团队,没有一个是靠钱打造的,用钱维系的关系,反而十分冷漠和靠不住。君不见,高薪聘请来的人才,有几个是和企业同心的。
德鲁克说:“对员工最大的激励就是帮助他们获得业绩,只有业绩才能让他获得成就感。不是加薪,不是晋升,不是奖励,那只是结果而已。”
在任何竞技比赛中,每个人都想赢,那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机。
做任何事业工作时,每个人都想成,那是一股强烈的内心意愿。
没有人甘心落后,没有人愿意失败,为了比周围的人更出色,为了让周围的人能认可,舍得付出辛劳,可以加倍努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需求,对成就感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为了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个人价值。心理学家赫兹伯格说,钱只是保健因子,而不是激励因子。
那么,比钱更重要更有效的员工激励有哪些呢?
1、企业文化
对一个组织来说,没有什么比厘清使命,描绘愿景,做出规划,更能激励员工。而且这个使命、愿景一定是和员工相联系,是员工愿意接受的。纲领是企业的灵魂,纲领能让人兴奋、产生动力、爆发能量。有文化、有纲领大家才知道聚在一起要干什么,这才是一个团队,而不是团伙。
2、取得业绩
团队要有业绩,让大家有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体验,员工就会更振奋,有激情。个人要有业绩,支持员工个人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他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价值,谁不想有用、重要。当你对员工说:这件事如果让别人做,不可能做得这么好!这句话就等于给他涨一级工资,叫精神薪酬。
3、尊重信任
任何人都需要尊重和信任。比尔盖茨读书时成绩不好,他母亲总是说,你不会比别人差!轻度弱智的阿甘在珍妮的鼓励下,挑战压力,认真坚持,取得成功。士为知己者死,信任本身可以为员工输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迸发出惊人的潜力。给钱只能消除不满,尊重信任才是高付出的诱因。
4、能够成长
柳传志曾说过:如果一个员工进入联想三年,没有什么进步,说明我不称职。企业必须让员工成长,人们为什么交学费也要上学校,而有的企业给工资都没人愿去,因为你不能让员工成长。最近,我们请李强老师给员工做《职业生涯从“心”开始》的培训后,员工说,这是企业给我们的特殊福利。
许多企业总认为这些东西是虚的,不如钱管用,所以,不甚用心。其实,世界上真正优秀的团队,没有一个是靠钱打造的,用钱维系的关系,反而十分冷漠和靠不住。君不见,高薪聘请来的人才,有几个是和企业同心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