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家具当心事后麻烦 消协提醒保留聊天记录
市民王小姐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家具,结果却给自己的婚事留下了遗憾。消协提醒,网上购物一定要当心,别因为贪图一时方便反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婚期临近,市民王小姐近日在网上定购了一个梳妆台,本想在新房内使用。但货物寄到后,王女士却犯了难,面对复杂的安装说明,她左看右看,结果三个小时过后,才装了一半。就在她好不容易要安装成功的时候,她又发现,梳妆台一些部件表面上的漆已经掉了。这让她很是生气。
王小姐马上与商家联系。商家态度还好,同意更换,但是货物再次送达的时间已经无法赶在王小姐的婚期之前了,这让新婚在即的王小姐留下了不大不小的遗憾。
消协人员提醒,消费者网购家具前,对产品涉及质量、送货、安装和产品到货后的售后服务条款等需要和店家谈好,保留好聊天记录,一旦出现纠纷可当做证据。在物流站接货时,一定要检查外包装,确定完好无损后再签字。
提高消费率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的约束性指标。而大力发展保障房和实施建材下乡政策,则有望成为拉动城镇和农村市场增长的“双翼”。分析人士粗略测算认为,今年1000万套和“十二五”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以及建材下乡试点政策,对水泥、玻璃、陶瓷、涂料、地板、五金、家具、灯饰等产品的销售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如果保守推算,每一套房所带来的家装等方面的平均消费量为1万元,那么其将拉动约1000亿元的消费市场。”分析人士说。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表示,协会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扩大建材下乡试点”和“扩大建材下乡品种”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银河证券分析师洪亮分析认为,建材下乡是政府从原来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拉动经济的转换。实际上,“农村住房的消费主要是个人消费,这一块对于建材行业的影响具有刚性,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也会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典家具之都”,手捧这块金字招牌,新会却更多扮演着产业配角,其症结何在?
招工难却充满冀望:
普通技工也能成长为家具大师
开春后,不少古典家具企业一名技工都招不到。记者元宵节后在新会了解到,不少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只能一家人齐上阵赶工期交货,而更让行业担忧的是,目前传统家具行业技工人才缺乏的现状短期内难以缓解。
上世纪70年代,收购和修补古旧家具让本地一批工匠逐渐继承了古典家具制作的技巧,创办了一批具有明清家具风格的中国古典家具生产企业。但是,许多传统家具企业的制作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的,社会缺乏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教育机构,导致了红木家具行业后继乏人。
“目前江门有700多家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生产企业,按照每家企业平均10名技工计算,从业人员7000人,但是目前在江门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技工,估计不到700人,不到十分之一,因此目前红木家具业技工十分缺乏。”据介绍,目前在江门、中山等地,木工、打磨工等岗位熟手奇缺,很多家具企业因为招不到人而拖累了发展步伐。去年,雕刻、打磨工每月工资约4000元,今年开春后,每月7500元的熟工待遇仍无人应聘。而一些企业培养了一名师傅,如果待遇不高,师傅们不是跳槽就是另立山头自己开厂,使这个行业不断向家庭作坊式延续。
而目前传统产业就业空间很大,长远来说,新会古典家具需要大量人才,“以目前江门为例,大学生毕业后,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每月工资约2000多元,但是目前新会红木家具业普通的技工每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业内人士认为,“不一定读大学才有出路,如果从一名普通技工,发展成一代传统红木家具大师,前途更广阔”。
“十大短板”和“五大不对称”:
产业发展症结待解
实际上,除了今年异常突出的招工难问题,很多行业难题也是积淀已久。
目前,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已形成生产、销售上下游连贯的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古典家具村、家具街和家具城,并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
然而,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在复苏、传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新会古典家具协会将其总结为“十大短板”:即质量上良莠并存;用料上有弄虚作假;工艺上榫钉混用;规格上应厚变薄;鉴定上缺乏标准;品牌上名不经传;价格上恶性竞争;人才上工匠匮缺;整合上各念拳经;宣传上欠缺力度。
由以上十大短板现象导致了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尴尬的“五大不对称”:即原产地、高产量、高品位与终端批零销售未能形成大市场的不对称;传承、创新的款式多样、工艺精湛与大品牌名品牌缺失的不对称;高端产品与低端价格的不对称;产业集群与散乱脏的外部环境不对称;荣获中国古典家具桂冠与海内外知名度不高的不对称。
这“十大短板”和“五大不对称”,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和阻滞新会古典家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具体表现在新会古典家具虽然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但由于知名度不高,缺乏真正上规模的产销龙头企业,缺乏真正在同行业内叫得响的名品牌,缺乏像中山古镇灯饰、顺德家私、西樵纺织品、云浮石料等成行成市上规模,成为国内知名专项产品全国采购第一站的大型或超大型的集聚市场……这一切的症结在于,新会没有很好地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古典家具制造业优势,促进其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有效地延伸扩展至第三产业的高端销售服务业上。
令人心痛的场景总在不断上演:新会生产的大部分古典家具被别人贴牌,被外地压价批发至京、津、沪、穗、深和中山等大中城市的专卖场,以翻倍甚至翻数倍的价格卖出,其本应具有的附加值和高额利润落在别人手上。新会的生产厂企只好无可奈何地“少赚当赢”,陷入了“新会制造,别人出名赚大钱”的怪圈。产销价格的不平衡,突显了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市场话语权的缺失。
“档次是个问题,目前新会形成品牌的不过十来家,70%以上的厂都是09年新开的,2010年起码新开200家以上,基本上20来万就能把厂开起来了。”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简单复制入行,产品质量势必会良莠不齐。记者了解到,在急速增加的企业中,以安徽、湖南、四川、江西以及本地人开厂为主,“有些人不懂红木,不懂技术,产品质量相对较差,但是价格便宜”,急剧增加的企业专攻低端市场,成了恶性竞争的源头。
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纵观新会区古典家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大多数企业会员和各界热心人士意见基础上,协会最近提出了多项建议。
“规划古典家具产业园,助推其尽快形成大产业、大市场,在全国同行占领先机。”“建议区政府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彻实科学规划、整治好新开公路会城至大泽段两旁的脏乱差,借鉴南海、顺德、中山等大型专业市场做大做强做美上档次的成功经验,通过引导和适当的补贴,改造升级沿途建筑,加大集聚效应,把该路段打造成为古典家具文化氛围浓郁、特色鲜明,全国最具规模的古典家具产销长廊。”
“加快建设和支持‘一馆(新会古典家具博览馆)、一城(新会中国古典家具城)、一长廊(新开公路古典家具产销廊)’,提高新会古典家具产业的市场话语权。”记者在这份建议中看到不少提升产业地位和宣传效应的措施,包括打造“新会古典家具博览馆”和举办“中国古典家具(新会)博览会”,使之成为新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和品牌活动;把新开公路新会古典家具长廊打造成吸引和汇聚全国京、苏、广作知名古典家具企业争相前来开店设点集聚经营的基地,吸引更多外地采购商和消费者前来购买古典家具。
而在行业话语权问题上,新会古典家具协会建议区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助协会尽快制定古典家具用料标准、通用工艺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建立古典家具产品的相关检验标准和机构;统一认证标识,建立权威的认证制度;规范和促进全区各古典家具厂企、作坊依法按规产销经营,抵制伪冒伪劣不法经营行为,取信于消费者,提升新会古典家具行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上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