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行业要“多元化经营”需要统一标准
详细内容

家具行业要“多元化经营”需要统一标准

时间:2011-03-29     人气:1423     来源:合房网     作者:
概述:如今,在集成家居潮退烧后,新一轮的跨行业多元化经营之风在家具行业席卷而来。诸如:做家具的企业开始尝试做门,做门的企业开始尝试做楼梯,做实木门的开始做免漆门,做免漆门的开始涉足墙面装修等等,坚持专业化企业的开始把产品线拉长,钟情于市场运作的企业开始涉足另一个新的市场领域去要份额,几乎每个企业都希冀在产品相联、渠道相通的个别领域有新的收获。 ......

  如今,在集成家居潮退烧后,新一轮的跨行业多元化经营之风在家具行业席卷而来。诸如:做家具的企业开始尝试做门,做门的企业开始尝试做楼梯,做实木门的开始做免漆门,做免漆门的开始涉足墙面装修等等,坚持专业化企业的开始把产品线拉长,钟情于市场运作的企业开始涉足另一个新的市场领域去要份额,几乎每个企业都希冀在产品相联、渠道相通的个别领域有新的收获。

  什么是家具多元化经营?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家具多元化经营不等同于多元化生产。就生产而言,不同的行业,即使产品材质相同,其工艺、技术、工期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硬要多元化生产,势必会分散企业精力,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且会增加生产成本,也使企业难以产生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家具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并不意味着弱小,完全可以做到“小而专、小而强”,以专业化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如果立志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做大做精,成为百年老店,专业化生产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多元化经营属于一个销售的范畴。不做多元化生产,仍可以做集成,进行多元化经营。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多元化经营,除了夯实基础,练好内功外,还要求具备高水准的整合营销能力和超强的市场掌控能力。

  如何有效实施多元化经营?

  目前,大品牌多元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步伐也在加快。通过多元化经营,不但可以扩展产品线,为经销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能实现产品,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提升企业实力,是保证品牌在泛家居领域强者恒强的现实出路。从这一点讲,跨行多元化经营是泛家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企业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家具市场还不是十分成熟,投机的机会相对较多,这容易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自不量力,最后只能劳而无功。可以说,我们的行业从不缺少理念,缺的是成熟的心态。

  由此,多元化经营是对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考评。一个企业只有在一业为主做精做强的基础上,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才能有能力,有资本去涉足更为广阔的新领域。

  我国家具业标准缺失 导致无法可依

  目前家具市场上,各类古典工艺家具普遍存在手工作坊式生产、家庭式管理的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标准意识较差,经常会出现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等现象。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的管理水平。”业内人士表示。“首先,两千多家企业,我们就几个人,不可能一家家地去走;其次,就算去查了,还面临着难取证、难检测、难查处等法律问题。举个例子,我们在厂里看到一块含大量“白皮”的违规家具配件,提出要处理,但是人家可以说,我还没用上呢;而一些造假红木,我们查了以后还会遇到检测难题。”谈起管理上的困境,许多家具厂家难掩无奈,“现在有一个省里的标准,但标准还不够细致,很多东西不可操作;而且原本应该是国家标准先出,再根据国标制定地标,但这个行业的国标至今还没审批下来。没有标准,法律上很多都难以对上号。”

  全国的家具标准目前已经由一家广东的企业牵头制定完成,正提交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尚未批准。“一方面完善标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一方面提升检测技术水平,这二者是能够根本解决家具行业混乱现状的措施。”尽管分析起来如此清晰,从现实出发,他并不乐观。这两个措施的条件都还不太具备,很多地方正在尝试建立一套长效监管机制,成败未知,但至少能给行业提供一个借鉴。

  最后,业内人士建议,在大框架尚未完善的前提下,最关键在于消费者要理性,要了解家具的知识,要有维权意识,主动和销售商签订购买协议。过去由于消费者不懂,这个行业内存在一些违规行为也没人去说。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顺德家具网讯:第二十七届中国广东国际家具展于2011年3月17日-22日在广州,深圳,东莞,顺德四地同期举行。其中来自佛山品牌----蝶依斓家居布艺公司本次展会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家具展领衔“大家居”系列展示,从室内家居品质生活模式到户外休闲生活概念,从单一家具产品展示到家具、饰品、家纺一体化的家居软装饰理念展示,为国内外来宾提供“一站式”的贸易和交流综合体验。 

    第二十七届广州家具展 蝶依斓推出新品布艺沙发

        据了解,蝶依斓家居布艺公司走在时尚创新前沿,几年前就提出整体家居布艺配套的服务宗旨,并于2010年在湖南株洲率先率先创立3000多平米的家居布艺整体配套生活馆,经营品类包括布艺窗帘、布艺沙发、软体床、配套家具、软包、墙纸、家居饰品等,经营品种达12000多种。这次家具展所推崇的家居一体化软装饰理念也进一步印证了蝶依斓打造整体家居布艺配套可行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蝶依斓家居布艺公司一定会将更多更好的家居产品带给广大消费者。 

    第二十七届广州家具展期间客户参观蝶依斓新品布艺沙发

        2004年、2010年蝶依斓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在2005、2008年多次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著名品牌”与“绿色环保首选品牌”,2010年获20项外观设计专利,并被评为“2010最受消费者欢迎品牌”“中国家具时尚品牌”等众多荣誉,其产品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阅读全文
  •   深圳国际家具展开幕,吸引火爆人气。不过在专业设计师看来,深圳本土家具业至今仍未产出引领潮流的创意设计。

      3月19日,第26届深圳国际家具展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在家具新品之外,集聚了大量的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机构及其作品,以品牌家具展、缤纷家居饰品展、“设计巨蛋”三大分展,共同发布“为生活而设计”的主题宣言。

      深圳家具行业目前正处于在高产能高产品更新率的基础上,以创意设计追求产品高附加值的转型阶段。业内人士认为,知识产权取证困难、保护有限是制约原创的主要瓶颈,企业和消费者缺乏强有力的鼓励和支持,使得创意设计曲高和寡。而设计师本身受制于与生产和销售完全脱节的传统教育,知识面有限、精细化操作能力不够,也导致了面对高效能创意产出的有心无力。

      1 深圳家具业未出现引领潮流的创意,仍热衷山寨

      科宝博洛尼家具设计师王世安介绍,在经历了十几年的代工和山寨之后,家具企业逐渐意识到以设计为核心、走差异化路线才能推动品牌升级,于是在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找创意来源。目前深圳的家具企业在推动产品设计方面大致可分为两大模式:一是实力比较大的,如兴利集团、华源轩等,企业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培养了一支数量可观的设计师队伍,由他们来完成旗下全系所有品牌的开发;二是实力较弱的企业,会选择与独立的家具设计机构、工作室合作,比如拓蹼、景初等,都是目前业内名气较响的设计品牌。

      像深圳家具展这样的专业展销会,是将设计与产值挂钩,让新产品试水市场的重要平台。据了解,企业通常会做出少量样品投放到家具展刺探经销商的反应,然后把信息反馈到研发部门,修正调整后再大批量生产上市,一个系列需要花两到三年时间才趋于成熟。

      深圳室内设计师郦波,因一个低碳空间的设计项目开始涉足家具设计。对于深圳家具的设计水准,他表示其与深圳的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相形见绌。家具领域能够提升和引领潮流的创意设计还没有出现,也没有哪个品牌问鼎国际权威大奖如红点奖、IF设计奖等,远远未有达到标杆性的高度。他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叫好又叫座”的,它具备出色的概念,不管放到什么风格的场景里面都能够融合得很到位,同时它又能被大众所喜欢,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遗憾的是,“这样的经典近乎为零”。

      以原创著称的深圳柏森家具的设计总监林富源则提出,深圳可以做出媲美国外的杰出设计,只是买家们层次跟不上,所以好的设计往往被埋没了。他提到在此次家具展上,永佳家具的艾菲莉系列,其创意水准已经接轨国际知名品牌,但是在协会评奖中颗粒无收。与好作品难以出头相对应的,是其它80%的家具制造企业,仍然处于“什么好卖抄什么”的阶段,能有小小的修正和改良都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有设计。

      柏森一直与深圳一家家具设计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后者是业界起步最早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机构之一。柏森会把设计意图和相关资料提供给对方,由他们先画出草图,然后再进行多番磨合改进。林富源来自早年同样有大批O E M工厂的“家具王国”台湾,从事家具设计制造30多年,本身是台湾十佳设计师之一,他所认为的好设计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行随机能而生”,尺寸、比例、用料、配色都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又要赏心悦目,消费者用着舒服、看着顺眼,就会买回家去。他的这个理念从他所主导的品牌产品也可以窥探一二,任何产品在任何角度都是圆润的弧度,绝不存在棱角,设计中可见人性化。这也是柏森短短几年就把很多大品牌抛到身后的关键所在。

      2 专利保护缺位、逐利心态、大众审美粗放拖慢家具创意进度

      本土设计精品稀缺、抄袭泛滥,业内人士直指政策体制、家具企业、市场环境和设计师四方都存在问题。深圳拓蹼家具设计公司负责人张军说,国内现有政策法规对于专利的保护太薄弱,申报程序繁冗漫长,维权取证也困难,抄袭行为完全控制不住,“设计原创拿专利必须层层申报审批,等到一两年后证书发下来,市面上早就更新换代好几轮了。现在做家具生意都追求低成本、高效率,谁先抢滩市场就成功了大半。好设计只要在展会上亮过相,不用一个季度就满大街都是,根本无从追究。”

      从企业角度讲,快速推陈出新,追逐高额利润仍然是他们的第一诉求。张军指出,长期以来家具行业就被定义为传统的制造行业,第一批从业者是木匠、漆工等手艺人,然后学计算机专业、会制图的人加入进来,负责出图样就行了,真正从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专业出来的,是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地找到对口的岗位。这样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家具企业对原创设计的重要性了解不足,他们难以接受要花大笔资金去研发新品,何况收益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郦波认同张军的观点。在他看来,家具企业的普遍心态是要马上看到经济效益。随着中国楼市连年走高,作为楼市下游的家具企业也迅速壮大,很多企业都有大批订单在手,根本就无暇考虑其它,有些非常大的家具品牌,干脆把研发部门取消了,他们不愿意在产品研发环节投入高过于生产、营销环节的人力物力成本,而那些本身规模就不大的企业就更甚了,直接规避掉创新风险,投入高回报的快餐式山寨设计。

      “大众审美层次不高也是家具企业疲于创新的主要诱因。”郦波补充,不管是大众审美还是权力审美,其程度和高度都相当局限,哪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对好的设计也木然无视,他们总是对一些简单粗放的、毫无设计美感的大路货趋之若鹜———只要名气大,广告做得响亮。然而普及大众审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单单与香港相比,走在大街上随便一个很小的士多店都颇具设计感,香港人对美的感悟力自然也在日常中得到提升,可惜深圳目前的审美大环境差距明显。

      一方面是行业发展过快导致无序和缺乏内涵,另一方面,设计师精英化、与市场脱节,使家具创意无法更好落地。郦波因为工作关系和国内几所高校进行过互动,他发现学生们过分关注手绘能力、追求阳春白雪的艺术观赏性,忽略了产品本身的实用功能和商业上的可行性,“要做艺术家直接去画画或做装置就好了,家具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提供更到位的使用体验,产品好不好跟会不会画画完全是两码事,当下高校的培养方向和学生们的价值取向都存在严重的偏离。”

      3 弥合理论与实践鸿沟、跨界沟通、保护设计版权或改观创意现状

      从可操作的角度讲,提升深圳家具设计的创意能量,关键角色是家具企业和设计师群体,如何搭建更有效的沟通平台,寻求更规范的合作模式。郦波说,专业细分所带来的各领域相对割裂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家具创意设计的发展。高校教育重理论不重实践,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作品华而不实像空中楼阁,有时候天马行空的好点子,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工艺去实现,只能自己不断去摸索,往往还不得要领。他提出,如果能搭建一个庞大的信息平台,让设计师了解到现在最新的材料是什么、最新的工艺是什么,那么他们的精细化操作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不至于想得到却做不到,做得到却不够好。

      王世安也表示,生存压力迫使国内设计师快速成长,直接越过了在国外五年甚至十年的历练过程,专业积累不够,做出来的案子都比较浮躁,“家具设计师应该先到工厂去实习,熟悉每一个制作流程、产品的成本预算,再到销售一线去实习,听取消费者的反馈意见,直到把生产和销售都弄清楚,再回办公室去画图。”

      张军指出,最理想的方式是,家具企业要求自由设计师出概念,而企业也要有研发部门负责跟进,双方一起来做创意深化,研发出的产品交给市场部门去检验。“国外很多大家具企业,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宜家,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运作的:为宜家出Idea的设计师来自各个行业,有服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他们往往能找到家具设计师难以突破的灵感,为家具设计注入新鲜元素,宜家自己的设计师则具备生产技术的优势。”

      在对原创设计的保护上,张军认为,或可借鉴国外收取设计“版权费”经验。家具不同于地产项目,其产品设计直接关系产能产值,国内独立设计行业也只有区区几年的发展时间,如何给创意定价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多数是由设计机构和委托设计的家具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双方协定,“一次买断”,“现阶段培养家具企业尊重原创、设计的意识远远难于做设计。不如转变思路,从设计机构开始,卖图纸时先收取基本费用,等产品上市后根据销售情况,像音像图书出版行业一样收取”版权费“,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状态,但能有力支持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