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光远:谁来揭开达芬奇家具之谜
详细内容

马光远:谁来揭开达芬奇家具之谜

时间:2011-07-15     人气:66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概述:7月13日下午,“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成了一场闹剧,不到一个小时就匆匆收场,不仅对于现场记者的提问没做回应,对央视指责其造假的说法也没正面说明。......
  7月13日下午,“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成了一场闹剧,不到一个小时就匆匆收场,不仅对于现场记者的提问没做回应,对央视指责其造假的说法也没正面说明。总经理潘庄秀华却在现场大抛其泪,诉说创业艰难,以至于一位自称购买了一千多万“达芬奇”家具的消费者愤然离场。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调查,除了“达芬奇”这个名字外,从工人到老板、材质、设计等百分百属于作坊货的家具,被装上货轮,漂洋过海到了意大利的海港,直接拉回来,摇身一变就成了百分百意大利原装进口家具,出厂价则从3万元变成了30万元,买者趋之若鹜。对于央视揭露的事实,达芬奇先是在其新浪微博发布声明,称“郑重向公众确认: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在断然否定了央视调查结论后,从常理而言,“达芬奇”可自证清白的途径无非两种:一是通过法律途径,状告央视诽谤;二是用事实和证据告诉公众,自己经营的家具是货真价实的意大利血统正货,而不是溜了一圈回到国内的东莞货。

  遗憾的是,“达芬奇”的发布会没有回应外界关注的问题。只是笼统地说,自己经营的意大利品牌家具是原装进口的,但在现场没有出具任何证明,对于央视描述的事实也没有进行反驳。不过在发布会上第一次承认,和国内厂家有一些合作,而且也承认,即使是原装进口的意大利家具,也不是全实木的,从侧面印证了央视的一些调查报道内容。

  至此,剧情并未结束,核心问题仍无答案,“达芬奇”究竟有没有欺骗消费者,究竟有没有造假,这些问题依然是迷雾一团。尽管在央视节目播出后,上海工商部门已出动,对“达芬奇”涉嫌伪造产地的仓库进行了调查取证,对相关家具产品进行登记保存并取样送检,而“达芬奇”的一名销售主管也承认,他们代理的好莱坞这个品牌的家具有一部分是在国内产的。但“达芬奇”代理的品牌有很多,哪些是国产的,哪些是原装进口的,依然是个谜。而揭开这些谜团,现在看来,靠“达芬奇”的自觉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媒体和有关部门进一步的调查结论出台后,我们才能得到真相。

  需要指出的是,像“达芬奇”这样涉嫌冒充国际品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中国已不是个案。仅仅央视这几年的“3·15晚会”就披露了不少:2006年,号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被证明是北京通州产的;2002年,所谓丹麦国际知名品牌音响“香武仕”,其实是东莞卢村的“地方特产”;而各类打着意大利旗号的服装更是举不胜举;甚至两年前媒体揭露,据说是英国血统的“杰士邦”安全套也被证明是国产货。这些前赴后继的冒充行为,其造假手段并无太大的技术含量,甚至只是起了个洋名字而已,却能够轻易地蒙消费者多年,堪称顶级“艺术行为”。

  笔者不同意一些人的看法,认为“达芬奇”造假损害的是有钱爱显摆的人,甚至不惜拿郭敬明开涮。对于中国的消费市场而言,任何一种造假行为都有普害性;造假既可以针对富人,也可以给穷人量身定做。特别是在家具市场,各国品牌乱花迷眼,普通消费者根本无能力辨别真伪,如果工商、质检以及行业协会不履行监管职责,市场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大量的造假行为。就此而言,职权部门有义务尽早公布真相,并惩罚造假者。中国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构筑的法律堤坝,究竟在哪个环节溃断了,这是一个谜,相信很多人都有兴趣探究这个谜。然而,需要提及的是,那个曾经冒充德国货的“欧典地板”厂家,后来并未倒掉,而是在简单道歉后仍然活在市场上。这个谜保护着“欧典地板”“达芬奇”们可以活得滋润,从不孤单。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电影《达芬奇密码》揭开了一个古老的真相:历史上的秘密组织——锡安隐修会真实存在。7月10日,现实版的“达芬奇密码”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撕开了一角:30万元的一套进口沙发,根本不是意大利生产的,所用材料也非宣称的名贵实木,甚至经检测还被判为不合格产品。一时间舆论哗然。

        7月13日下午,达芬奇召开新闻发布会,其总经理潘庄秀华与意大利卡布丽缇总裁Tino Cappelletti均申明:达芬奇所有代理的意大利品牌均在意大利生产、原装进口。 

        当天晚上,央视再爆猛料:好莱坞是深圳设计、长丰制造;达芬奇有10多批次的货物只进出保税区,就由国产变成“进口”。 

        不用“漂洋过海”让达芬奇处于风口浪尖,而且将整个家具业置于消费的放大镜下。其实,在家具业内,“假洋鬼子”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真正进口家具就几个 

        走进任何一个家具卖场,都仿佛置身“万国博览会”,林林总总的“洋品牌”比比皆是。特别是在一些卖场的国际馆中,几乎清一色都打着进口家具的牌子,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美国、英国等地最多。从门前走过,装饰风格、各种招贴画以及标识,都与宣传的产地能够对应,比如美国的星条图案,法国罗浮宫,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的标志性建筑,德国城市的街景等,辅助一些黄头发、绿眼睛、白皮肤的外国设计师,促销员也口口声声介绍是国外产品。 

        在广州最大的家具卖场某顶级沙发品牌店,促销员开口就是“意大利产品”,看店里所有的标识,也都给人意大利的印象。在记者多次追问“生产场地在哪里”后,促销员才很不情愿地说“使用意大利优质真皮、意大利设计、意大利标准制造”,最后小声说“生产在佛山基地”,言下之意,佛山只是该品牌的一个生产基地。并且解释,品牌、设计和原材料都是国外的,只是国内人工便宜等等,免了进口关税、运输费等,所以比真正的国外产品质量不差,款式一样,价格却便宜好多。 

        还有衣柜,“源自法国”、“源自意大利”……有业内人士戏称,将各衣柜品牌并列,就是一部国外词汇大全。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广州最大、品牌最多最集中的这间家具大卖场中,真正的进口家具仅几个。  

        床垫是重灾区 

        “假洋鬼子”最集中的要算是各式床垫。其中以美国为主要仿冒地,店里和产品上不仅有美国星条旗的图案,还有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标志。本报在2010年2月5日以“选床垫有误区弄不好损健康”为题,报道了床垫“假洋鬼子”多的现象,直到现在这些企业依然故我。“曼谛诗欧床垫——美国品牌”招牌,黑底黄字十分醒目,“爱蒙床垫”的广告牌上,“USA”标记十分醒目。还有法国的、英国的、德国的,有的“美国品牌”甚至挂上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招牌。当然,每个“国外百年品牌”家具都少不了一段动人的品牌故事。雅兰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为告诉记者,有些国外品牌甚至连英文网站都没有,就开始忽悠消费大众,很有点群魔乱舞的意思。 

        其实,以家具行业为例,目前在家具行业真正的国际名牌屈指可数,板式家具有德国胡士塔(HUSTAL)、沙发有奔驰(BENZ)、睡眠行业有路福奔驰(RUF BETTEN)、登堡太空(TEMPUR)等。 

        “这些所谓的进口家具跟进口服装都差不多,都是为了更好卖、卖个好价格,就到国外注册一个品牌,或者挂靠在国外的皮包公司名下,然后自称是国外原装。”而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多家声称是进口家具的专卖店,没有一家能够出示海关报关单或其他证明产品进口渠道的文件。  
        
        “进口地板”依然很乱 

        2006年3·15 晚会,央视曝光了“号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的欧典地板德国总部根本不存在”,但欧典地板的神话还有不少急功近利的企业在效仿。德国欧曼、彩蝶、金刚欧德等地板企业的造假行为相继浮出水面。2009年8月28日,本报以《乱标地板材质宰“水鱼”》为题报道了木地板行业的乱状,不仅是改个洋味十足的品牌名,而且连木材产地也造假。比如中国水曲柳被叫成欧洲白蜡木,巴西古夷苏木、非洲水纹红檀、印尼千年黑檀更是子虚乌有。 

        “主要是中国消费者相信‘便宜无好货’、‘宁买贵的不选对的’的消费心态以及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用,致使不法厂商将产品穿上‘洋装’,以高出国产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销售。”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委员会秘书长吕斌坦言,目前市场上的“进口地板”相当混乱。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高志华教授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仅从外观上区别国产地板和进口地板很难,这需要相当的专业背景、经验和检测仪器。对于欧洲品牌,还可以查验CE认证,因为CE认证是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通行证,没有它,产品不能在欧盟流通。 

        有话直说 

        达芬奇深陷罗生门 

        罗生门通往生死,坚固无比。央视屡屡曝光、达芬奇疲于敷衍,无论是谁在编造谎言,有些事实真相可能永远不为人所知。 

        其实,家居业的“假洋鬼子”已经满大街都是,品牌、材料、设计、产地,甚至包括欧美的相关认证,无奇不有。但一位业内资深的人士却告诉记者,类似达芬奇这种“漂洋过海”,所有证明文件全部齐全的“造假”,真还是第一次听闻,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就央视报道的雕花部分,业界公认的树脂雕花早就经过了市场认可。而家具所含材料众多,厂商一般不会一一列明,大多只标明框架主材,面板、底板、背板、隔板辅材以及五金件,这也是行规。难道说央视真的存在“诬陷”?未必。好莱坞深圳设计、10多批次进出一次保税区就有国产变成“进口”的报道,让达芬奇无法抵赖。即使被采访人身份出现错漏,也只能归于报道的不严谨,而不能说报道失误。何况,厂家未必肯得罪经销商,为达芬奇清除障碍消除牵连未尝不可。 

        对于达芬奇,这就是罗生门。因为涉及到达芬奇的生死存亡,一个不慎,满盘皆输。此前还有可能是产品质量、夸大宣传、员工培训不足的小问题,面对7月13日晚上央视的再一次追击,达芬奇就真的百口难辨,被点中死穴了。 

        7月12日,作者莫枫发表的《乐得其所的达芬奇天价家具》道出了“围观”群众的心理——这里的买卖关系,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难道真的只准少部分人以不合理的手段赢得暴利?有网友甚至评论,达芬奇造假恰好是在劫富。 

        据说,现在很多富豪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家具出自达芬奇,这就是这起事件的意义。至于其生死,与我等平民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就别那么较真了,洗个澡,清静一下头脑,出门揾食。 
    阅读全文
  •      海宁-上海保税区-达芬奇仓库——昨天达芬奇出口进口“一日游”路线图曝光,达芬奇事件挑起了舆论对企业诚信的反思,但其身后整个家具市场的混乱与监管缺失,却鲜有人再问及。关键是,如果市场和规则依旧,谁能保证不会再有下一个“达芬奇”呢?

      家具产能大国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达芬奇家具进口木制品、木家具中,查出了11批国产家具,除来自海宁某家具公司的家具外,还有宁波某家具有限公司的家具。这是一批家具均为先被出口至保税物流园区后再复进口至达芬奇家具在上海的仓库。达芬奇所谓的进口就是在出口进口一日游,围着中国转圈圈。

      “消费者不要盲目崇拜外国的品牌家具。事实上,我国的家具制造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没有必要非理性地追崇进口品牌。”达芬奇事件后,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曾公开呼吁称。

      2009年被公认为是中国家具市场的分水岭。据米兰轻工业信息中心(CSIL Milano)公布的数据,2009年世界家具生产总值高达376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总产值首次超越美国,以超过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第一家具大国。

      即便是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2010年,中国家具产值也突破了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家具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继食品、服装、家电、家具后的第四大产业。

      “家具生产的高速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和数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家具市场的发展,家具产品已经由地产地销变成了全国乃至世界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2009年2月24日,在出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某场研讨会时,朱长岭总结称。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家具出口329.9亿美元,同比增长30.3%,主要出口国分别是美国、欧盟和东盟等国家。

      混迹于展会的代理

      中国家具产能的优势吸引着大量外国产商前来投资。和达芬奇代理的美国好莱坞品牌类似,很多国外产商采取全球采购的形式,将生产线迁到了中国。“理由很简单,中国人工便宜啊。”来自广州的林彬(化名)告诉早报记者。

      林彬的英文名是Anson,根据他的说法,2008年前他曾在东莞、中山等地从事家具生产,而后转行做起了家具代理商。“我在这一片也算小有名气,你去问Anson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认识。”林彬透露。

      作为代理商,林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国内工厂寻找国外的品牌商,促成两者的合作。广东和福建两省是中国家具最大的生产地,2005年的数据显示,仅广东一省内就有6000家从事家具生产的工厂。

      尽管在广东省内人脉甚广,但如何能够联系到国外品牌商,才是代理的关键能力。“这一点你不得不佩服潘庄秀华,虽然现在大家都笑话她,但她手里的国外品牌商资源很多,关系也不错。”林彬称。

      每年4月到8月这段时间,是林彬等人最忙碌的时候。国内各地会有大量的家具展会,代理商们会在展会上尝试与国外厂商取得联系,并邀请对方前往广东、福建和浙江的工厂参观。“能拿到订单的就生产,拿不到的就仿造一些品牌家具,然后混到市场里卖。”林彬强调,部分国内工厂仿造国外品牌也是出于竞争的无奈,“没办法,工厂自己卖家具根本卖不动,只能做代工。” 

      国产品牌缺失

      费尽心思与国外厂商合作,甚至仿造国外品牌家具,中国家具工厂的无奈映衬的是整个市场的尴尬。“虽然我们已经是家具出口大国,但细数世界品牌的话,中国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中国品牌策划联盟副会长、家具委员会主任曹洪福告诉早报记者。

      据中国家具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家具进口总额超过15亿美元,且呈逐年上涨趋势。

      来自丹麦的“北欧风情”家具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初,很多零售商都不敢承销其产品。 “怕太贵,没人买。”北欧家具中国区总代理李曦萌回忆称。如今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亿元大关,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此外,包括宜家在内的多个国外品牌家具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开设了自己的商场,且规模不断扩大。

      “国外品牌家具里,最受欢迎的还是意大利品牌。”某代理商透露称。中国市场对意大利家具的痴迷在此次达芬奇事件中一览无余,不少消费者在投诉中强调,只在乎家具系意大利原装进口,而非其实际材质。

      意大利品牌的独受青睐,对中国家具产商而言,多少有些尴尬。公开资料显示,意大利有家具企业3万家,从业人员40余万人,平均每家意大利家具生产企业员工只有14人,其家具业仍然以小型企业为主。

      “同样是小型企业,但人家就能卖自己的品牌,我们却只能仿造。”曹洪福称,“值得我们行业去反思。”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