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消协暂未接到达芬奇家居相关投诉
详细内容

北京消协暂未接到达芬奇家居相关投诉

时间:2011-07-21     人气:57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概述:虽然达芬奇仍然没有公布退换货标准,但消费者已经坐不住了。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消协目前还未接到此类投诉。达芬奇前晚给记者电邮答复,称将“承担责任,绝不推卸”。 ......

虽然达芬奇仍然没有公布退换货标准,但消费者已经坐不住了。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消协目前还未接到此类投诉。达芬奇前晚给记者电邮答复,称将“承担责任,绝不推卸”。

记者昨天从市消协了解到,目前其还未接到针对达芬奇的投诉。记者7月18日和7月19日先后两次向达芬奇所公布的公共邮箱发出采访提纲,直到昨日将近11点,达芬奇回复称,其正在配合相关部门核实情况,暂时还无法对“如何退换货”等问题进行回答。对于媒体关心的问题,在相关部门得出结论后,会第一时间告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我们正在主动联系消费者,区分情况给予解决”,针对媒体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昨晚回复本报记者称。

    直至目前,达芬奇公司依然没有详细的退换货统一细则;而且也不透露受理消费者投诉的情况。

    达芬奇前晚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一个公共邮箱。昨晚,给达芬奇家居“公共关系邮箱”发送邮件的京城媒体记者均收到了达芬奇方面的回复。不过,记者们对比发现,尽管各家媒体所提出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达芬奇给予的回复却基本一致。这份被媒体记者称为“答记者问”的邮件语气虽客气,但被指有敷衍之嫌。

    记者发去采访问题后,昨晚得到达芬奇家居回复称:“我们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核实情况,暂时还无法对你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在此我们深表歉意。关于媒体所关心的相关问题,在相关部门得出结论后,会第一时间告知媒体。也恳请媒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要急于得出结论。”针对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表示:“ 我们发布了《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已经明确说明对于企业自身问题我们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其中包括退赔。同时我们也正在主动联系消费者,解答各种质疑,区分情况给予解决。 ”

    昨天,在达芬奇家居北京友谊商店里,家具的价格标签都填写了原产地,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但没有产地为中国的,而且均为手写,只有少量家具标了材质。

    阅读全文
  • 达芬奇包装频出虚假策划 曾设立千万元打假基金

    随着央视曝光后媒体报道的深入、工商等部门调查的介入,达芬奇家居“纯进口”的外皮被逐层扒开。达芬奇能够持续造假却仍被有钱人推崇,与其不断制造新闻事件包装“纯进口”形象有关。记者通过查询资料发现,2004年底其在北京开出首家店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制造了5起新闻事件大肆宣扬“纯进口”品质。翻开这些事件稍加推敲,发现全部是子虚乌有的虚假策划。达芬奇从产品生产到品牌策划都一直在造假,一开始就没有想做一个诚实的品牌,其CEO潘庄秀华在7月13日公开流泪,更让人感到达芬奇的虚伪。

    虚假策划一 发现假货奖励10万元

    2005年1月24日,刚刚在珠市口开业一个多月的达芬奇自称“洋超市”,在门口竖起一块打假牌子:“在本店如发现国产家具一律奖励打假奖金10万元。”当时的媒体援引负责人王虹霞的话报道称,达芬奇的洋家具正在成为部分国产家具的克隆对象,仿制家具与进口原装家具外表看上去真假难辨,不得不立起打假牌,如有人发现这里销售国产家具,就奖励10万元。

    事件点评:达芬奇的这一策划一看就是不着边际的虚假事件。对于老百姓来说,哪有火眼金睛看出达芬奇超市里哪一款是国产的、哪一款是进口的?就算有人发现其中销售的是国产家具,达芬奇既然宣称百分之百“纯进口”,打死也不会承认的。悬赏10万元打假奖金无非是要告诉人们其卖的是“纯进口”,绝无“国产货”。想不到的是,几年后央视把这层皮给揭开了,不知这10万元奖金是不是该奖给央视记者?

    虚假策划二 设免费国际打假热线

    2005年3月21日,达芬奇宣布开设首部“免费国际打假热线”,宣称通过这条“跨国打假热线”,京城消费者可以与国外著名家具厂家直接对话,从根源上辨别进口家具真假。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位于珠市口的达芬奇洋家具超市里,“免费国际长途”电话机旁摆放着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40多个著名家具生产厂提供的宣传画册及地址电话一览表,如果看中了哪个品牌的产品,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去证实,而且达芬奇还提供免费的英语翻译服务。

    事件点评:表面看来,达芬奇敢于把国外厂商的电话公开,还免费让消费者拨打,还有免费英语翻译服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和厂家亲自通话,等于对产品的真实性吃了“定心丸”,达芬奇产品“纯进口”的形象更加高大。然而,厂商的名单是达芬奇提供的,谁能保证找的不是“托儿”?就算不是“托儿”,谁能保证达芬奇不是像央视曝光的那样,从某个厂家进口了一件在国内生产了一批。自己是“李鬼”却装“李逵”打假,这种虚假把戏能蒙的只能是很傻很天真的人。

    虚假策划三 夜间开设名人专场

    2005年4月11日,位于珠市口的北京达芬奇洋家具超市贴出启事:“本超市在非正常营业时间对演艺界名人、著名节目主持人开设名人专场。营业时间内电话预约到场时间,届时恭候。”当时的新闻报道援引达芬奇负责人王虹霞的话称,所谓名人,泛指公众人物,即在北京媒体出镜率较高的人物,并称已有数百名人列入该超市名人名单。对于开设名人专场的原因,她说因不少前来消费的演艺界名人害怕到公共场所购物时引起围观和品头论足,出行十分不便。

    事件点评:名人如何界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真正的演艺明星等名人是不会主动把自己定位为“名人”的,为他们开专场并无意义。达芬奇策划这一事件无非是要强调产品的高贵性,并通过“不是名人就不让进来”是不是“歧视”、“特权”的争论,吸引人们的视线,达到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的目的。事实上,确实有媒体在报道中质疑达芬奇的做法是“歧视大众”,满足了部分有钱人的虚荣心。

    虚假策划四 设立千万元打假基金

    2005年7月1日,达芬奇宣布设立1000万元专项打假基金。现场举行了一个相当郑重的仪式:7个“洋人”走上台前,将一张印有“壹仟万元”字样的支票模型交给时任达芬奇中国区总经理的张添福。据称这7个“洋人”是西班牙和意大利5家著名古典家具企业的老总,这1000万元专项打假基金是他们代表50家欧美家具企业共同设立的。该基金由达芬奇超市作为打假费用,并代表50家欧美家具企业出面负责具体的打假事宜。

    事件点评:设立保证质量的基金并不鲜见,居然之家就设立过300万元的先行赔付金,那是放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账上,随时可以查询的。然而,达芬奇的千万元打假基金由莫须有的“50家欧美家具企业”出资,他都是谁?每家出多少?怎么管理?由谁负责?如何对查出的假冒产品进行赔付?由谁来监督?记者查遍关于达芬奇的各种新闻,发现自从设立千万元打假基金之后,这件事情就仿佛泥牛入海,没了踪影。当时交给达芬奇支票的那7个“洋人”来历本来就无可查证,而达芬奇是否真有这笔钱,更是不得而知。虚造一个事件,又给自己“纯进口”形象添了些说辞,达芬奇可谓屡试不爽。

    虚假策划五 30家顶级品牌限量

    2005年10月10日,达芬奇发布消息称,30家国外顶级家具生产厂家联合做出对北京市场每款限供3套家具的决定。据称,50家国外家具企业在当年7月份对北京进口家具市场调查时发现70%都是假洋家具,因而其中的30家国外企业希望通过限量发售,遏制仿冒品的泛滥。限量供应后,各厂家由原来每年为北京地区供应10套家具,减为只供应3套,且每套都有独特的标记,严格指定经销商进行销售,达芬奇是最大的经销商。

    事件点评:这是达芬奇制造的一起彻头彻尾的虚假事件。当时这一消息传出后,《北京商报》就以《洋家具“限量”牵出“纯进口”黑幕》为题,对其虚假炒作做出披露。达芬奇的说法是,“限量”是为了遏止仿冒,实际上,中国的家具仿制能力极强,别说你有3套,就算只有一张图,也能仿得惟妙惟肖,“限量”和“仿冒”搭不上边儿。炒作“限量”,不过是为了突出达芬奇的家具供不应求,大家快去买吧,否则就卖完了,买不到了,真是把有钱人当傻子忽悠。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