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虽增 家具价格不升反降
详细内容

成本虽增 家具价格不升反降

时间:2007-09-04     人气:887     来源:中国家具贸易网     作者:
概述: 四川在线消息  从目前的家具消费市场看,除了对名牌大厂新产品的消费期待,就是今后国内家具市场价格的走向趋势。从2000年开始,国内家具市场的价格已经连续5年多一直在下降。去年下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市场价格曾产生一轮反弹,到今年春......

 四川在线消息  从目前的家具消费市场看,除了对名牌大厂新产品的消费期待,就是今后国内家具市场价格的走向趋势。从2000年开始,国内家具市场的价格已经连续5年多一直在下降。去年下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市场价格曾产生一轮反弹,到今年春季已经回稳。然而,由于出口退税降低、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出口型企业开始开拓国内市场,这些企业的参与,使本已非常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制造成本增加两成


  去年以来,包括板材、五金、油漆在内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也有不同幅度地上涨,尤其是不锈钢、铝材等配件,价格上涨幅度更高;加上物流成本的提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家具制造的成本上涨了近20%,而家具出口退税从去年至今已经下降了4个百分点,对于家具出口企业的经营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市场价格不升反降


  制造成本的上涨并没有完全反映到市场价格上。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在于我国家具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家具行业门槛低,据中国家协的统计,国内有各类家具制造企业6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万多家,如此庞大的企业群,造成了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设计力量的缺乏,造成大多数企业竞争同质化,将价格作为最主要的市场竞争手段。因此,面对制造成本的上涨,多数企业只好忍气吞声,甚至用促销手段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求用规模效益来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造成家具价格不升反降。


  规模可望达到千亿


  在家具进出口连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同时又屡遭国外反倾销威胁的情况下,我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直接促进了包括家具业在内的下游相关产业的旺盛需求。


  相关资料显示,按照消费者每10年换一次家具的规律来计算,未来两三年内,国内普通家庭将迎来新一轮更替热潮;另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十一五”期间新建城镇住宅面积32.7亿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住宅6亿平方米,迁新居用户有80%购买新家具,每平方米按家具配套100元计算,我国城镇每年新建住宅刺激家具消费将有600亿元的容量,这将极大地刺激家具需求,或将拉动家具内销价格。


  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内需扩大的影响,家具价格很可能走入上涨通道;不同的意见则认为,在目前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不排除一些实力雄厚的厂商运用策略进行市场扩张,产品价格维持稳定甚至下降。家具业内人士的共识是,目前的家具行业虽然竞争充分,但原创设计和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的竞争力弱。中国家具业要想由大变强,必须培育一批拥有较强的设计力量、产品风格突出、附加值高的名牌企业。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我饰我家网-家居饰品,家居生活资讯平台。

        伴随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收藏热潮,家具收藏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专家指出,在家居生活中,能将收藏与生活完美结合,是一种优雅的生活姿态。近几年,明清家具收藏一直持续升温。一幅古朴的明清家具雕刻品价格不菲,不少书画、瓷器、玉器收藏家都转向收藏明清家具。一时间,老家具成了新时尚。

        虽然明清家具极具升值空间,但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是出于单纯的迷恋而把它搬回了家,毕竟,把心爱的收藏放置于喜欢的场所,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明清家具也完全可以担当点缀家居的角色,它与现代空间结合,利用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冲突对比,重新演绎出具有时尚感的复古味道,使家居风格更具内容和文化性。在众多的收藏品中,能拿来摆设的物件很多,工艺品、字画、乐器、挂毯,凡是美的东西都可摆设。有些人喜欢收集形形色色的花瓶、造型独特的挂盘,这些原本用来装饰的收藏品可谓一举两得,既满足了主人收藏的喜好,也为家居装饰增色不少。

        如果喜欢收集DVD,可以把一面墙壁变成一个壮观的电影主题墙;如果喜欢收集玩偶,可以把家里的一个角落变成有趣又可爱的玩偶栖息地;如果喜欢收集老照片,可以利用家中的“半壁江山”开设一个小型图片展……能巧妙地将收藏品运用在生活中,点缀也好,使用也罢,都能让你的时尚生活增添一抹文化气息。收藏的意义不只是收藏本身,而是收获到找寻中与延伸中的快乐。
    阅读全文
  •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日前表示,尽管面对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税率下调等一系列挑战,上半年我国具出口继续稳步高速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在家具出口量下降的同时,出口金额及平均单价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家具产品出口额达10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出口平均单价由去年同期的4.43美元/件上升至10.7美元/件,增幅达141.53%。预计全年家具出口额将达到200亿美元,增速超过20%。



      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朱长岭说,家具行业之所以能在多重挑战面前持续保持较大增势,主要得益于我国家具产业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和产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


      去年我国家具出口额达174.65亿美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家具的产值和贸易额均占世界份额的20%。我国家具在世界上的地位迅速提升,为扩大出口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巨大进步,近年来我国家具产业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提高,纷纷通过做大做强品牌来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行业中已形成100多个闻名中外的知名品牌。同时,产业的集群效应凸显,逐步在东南沿海形成了包括广东大岭山“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山东宁津“中国桌椅之乡”、浙江安吉“中国转椅之乡”在内的13个家具特色区域。


      朱长岭认为,面临国内外良好的发展机遇,近5年,我国家具出口量连年保持了30%左右的增幅。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大量的外商看中了中国的政策环境、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优势,纷纷前来投资兴建家具生产基地。大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兴办,不仅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也带来了国外优秀的设计人才和营销理念。中国家具产品质量的提升,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和客商前来采购家具。


      但值得关注的是,同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目前家具产业也存在着诸多的压力。


      业界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给家具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可谓是首当其冲。其次是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以红木为例,今年6月紫檀木家具价格的涨幅为30%,而紫檀原料的涨幅却达到60%至70%,不仅如此,红木原料价格的暴涨还引发了产品面临断货等行业内的其它连锁反应。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显效,7月对家具出口退税再降2%,继而对部分木制品加工贸易进行限制,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另外,近来沿海地区家具行业劳动力缺乏现象凸显,使企业面临招工难。


      政策调整对出口影响不大


      谈到近期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家具行业的影响,朱长岭表示,国家再次下调出口退税和对部分商品加工贸易进行限制的政策,均把调控重点放在“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容易引发国际贸易纠纷的产业,以减缓我国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水平,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此次将家具出口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部分家具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必然会对部分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整个家具行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首先是由于家具行业不在“两高一资”之列,所以此次出口退税只下调了2个百分点,调整的幅度不大,而且只是针对部分产品的调整。


    新退税政策调整涉及木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其他材料制成的家具4大类家具,退税由11%调到了9%,上半年这4种家具的出口额占到总出口额的44%。也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整个家具行业平均利润为5%~8%,因此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虽然会对部分厂家的利润有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些靠退税取得微利的企业将会受到较大打击,甚至被淘汰出局,但不会对家具行业的格局产生影响。


      同时,朱长岭把减少出口退税看成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契机。他认为,长期的低附加值家具出口不仅对行业发展不利,而且还极易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诉讼。通过政策调低出口退税不仅能促进企业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减少价格恶性竞争,更有利于加速国内家具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而部分家具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家具加工贸易企业而言,主要是加大了资金周转的压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具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的门槛。受此新政策影响更多的是一些港资及台资企业。从长远看,此次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将有利于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家具出口,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推进家具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


      有关专家指出,在面临国内外重重挑战的今天,我国家具企业只有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自主创新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力度,创出品牌,真正使产品出口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才能平衡贸易和减少贸易纠纷。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